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秋石斛是兰科植物中极具观赏价值的切花种类,为加速我国秋石斛产业发展,本研究对16个秋石斛品种的营养生长、生殖生长、抗逆性等性状分季节进行调查,并结合商业价值和市场销售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秋石斛品种资源进行评价与筛选。结果表明:4个一级指标中,经济效益和观赏性状权重系数较高。经济效益、观赏性状、抗逆性、开花特性指标中权重最大的二级评价因子分别为市场价值、花姿、抗病虫、花量。合成权重较高的5个因子依次为市场价值、花姿、培育成本、水培保鲜期、抗病虫。16个品种聚类分析后分为4档,第一档为‘三亚阳光’、‘水晶’、‘金如意’、‘枫叶’等4个品种;第二档为‘怪脸’、‘中华红’、‘美洋洋’、‘紫霞’、‘红霞’、‘四面佛’等6个品种;第三档为‘彩虹’、‘水芙蓉’、‘迷你红白’、‘明珠’、‘浪迹天涯’等5个品种;第四档为‘卡哇伊’;‘三亚阳光’综合评价得分(CAV)最高,较其它15个品种更具商业开发和产业化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2.
观赏山楂叶片耐热性生理指标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观赏山楂10个品种高温胁迫下叶片生理指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SOD活性)测定的基础上,对其耐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供试观赏山楂品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上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增加,SOD活性升高,相对含水量下降,叶绿素含量变化不一;且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合田间观测,观赏山楂10个品种耐热性大致可聚类为3个级别,即1级(相对耐热):摩登山楂‘托巴’、毛山楂和阿尔泰山楂;2级(中等耐热):华盛顿山楂和英国山楂‘红云;’3级(相对敏感):红蕊山楂、英国山楂‘红保罗’、绿山楂‘冬国王’、鸡矩山楂以及俄罗斯山楂。  相似文献   

3.
为丰富昆明地区鲜食葡萄品种的栽培多样性,对17个引种无核葡萄品种在昆明地区的栽培特性和果实品质进行调查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根据17个品种的熟性可分为极早熟、早熟、中熟、晚熟和极晚熟5类,植株长势差异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蕴含着良好的选择潜力;(2)17个品种的形态指标变异系数介于13.43%~43.49%,其中百粒重和单粒质量变异系数最大;(3)可将成熟时的17个品种的果实色泽分为4类,即黄绿色、粉红色、红色和蓝墨色,可滴定酸TA是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4)各品种的穿刺力(Fsk)介于2.38~5.65 N,穿刺能量(Wsk)介于4.24~13.35 mj,不同品种在硬度和口感上存在较大变异;(5)通过建立无核葡萄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得到17个品种的优良度排序,筛选出综合品质优良的品种是‘美丽无核’‘紫甜无核’和‘郑果大无核’,最差的品种是‘希姆劳特’‘康能无核’‘金星无核’,同时可将17个品种聚为6类,较好地区分开了不同优良度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福建引进栽培的8个日本红枫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观赏性状以及应用潜力进行综合观测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8个日本红枫品种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3个一级指标权重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生物学特性、观赏特性和应用潜力;合成权重较高的3个因子依次为抗病虫性、生长势和叶色;8个品种聚类分析后分为4个档,第一档为‘火球’;第二档为‘血红’、‘卡苏’;第三档为‘四季火焰’、‘橙之梦’;第四档为‘猩猩枝垂’‘青龙’‘珊瑚阁’。‘火球’最具观赏价值与商业价值,适宜在福建地区进行产业化生产,可优先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选取佛山植物园原有及近几年引进生长稳定的茶花共148个种(品种),根据叶色、叶形、花色、花型、花香、花径和花期7个观赏特性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了综合观赏性强的种(品种)33个,其中‘香神’‘红叶贝拉’等11个茶花种(品种)为Ⅰ级,‘克瑞墨大牡丹’等22个种(品种)为Ⅱ级。这些高观赏性茶花品种的筛选为促进茶花在园林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选育秋冬季观果海棠新品种,对引进的17个海棠品种和3个传统海棠品种果实的果形、单果重、大小等外观形态指标,以及宿果期、果实硬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果实各指标差异均显著,并根据宿果期长短和果实硬度等外观观赏品质指标初步评价出4个果实综合观赏性状好的海棠品种,‘唐纳德·怀曼’、‘红宝石’、‘糖美林’和‘亚当斯’,其果实为红色,圆形或椭圆形,单果重较小,宿存期均大于165d,经冬不落,且硬度较大,15kg压力下插入深度小于1mm。  相似文献   

7.
山东银杏资源丰富。笔者实测和统计山东古银杏6316株,分布在15个市,75个县(市、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及胶东丘陵区;树高平均19.4m,树龄平均620年,胸径平均1.13m,冠径集中在10~30m之间;有典型的古银杏群落8处,集中分布在郯城县、兰山区和海阳市等地。山东核用银杏品种有10个,单果重和单核重最大的为‘魁铃’,出核率最高的为‘新宇’,达29.00%;出仁率最高的为‘团峰’,达81.95%;核用银杏的优株或优系有15个,单果重最大为郯城大马铃,达17.00g;单核重最大的为老和尚头,达3.50g;出核率最大的为泰山佛手,达31.10%;出仁率最大的为郯城大马铃,达81.00%。叶用银杏品种有18个,黄酮甙含量最高的是‘黄酮F-1号’,黄酮甙质量分数达2.96%;萜内酯含量最高的是内酯T-5号,萜内酯质量分数为0.4058。山东有16个适合银杏材用优良无性系,有观赏银杏品种11个,15个雄株银杏的优株或优系,有引进的观赏品种14个和4个核用品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观赏桃在湖南省长沙地区的观赏特性及其价值,为长沙地区引种栽培桃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了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桃花园中18个观赏桃品种的花期物候期及其花色、花量、花瓣数、花冠直径(盛开时花朵自然张开的直径)、雄蕊、雌蕊、萼片数等观赏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相关观赏性指标进行赋分评价。【结果】18个观赏桃品种的花色丰富,其花色有红色、粉色、白色、白粉相间和红粉相间等;在18个观赏桃品种中,‘北京紫’的观赏期最早,其于2月底便进入初花期,而‘红碧桃’的观赏期最晚,其于3月20日才进入初花期,两者前后相差20余d;‘瑞红’的花期最短,只有15 d,而‘元春’的花期最长,为25 d,整个园内桃花的观赏期接近40 d;‘人面桃’的花量最大,在长为50 cm的花枝上着生的花朵数量平均为34.8朵,而‘瑞红’的最少,全株仅有25朵花;‘迎春桃’的花冠直径最大,平均为52.5 mm;‘红碧桃’的花瓣数最多,平均为66枚;‘晚白’的雄蕊数最多,平均为53.1枚;‘人面桃’的雌蕊数最多,平均达到3.03枚;‘红碧桃’的萼片数最高,平均为11.37片。综合评价得分中,‘人面桃’‘元春’‘粉红女孩’‘红碧桃’排名前四,其得分分别为42、42、40和40分,其表现均优;而‘北京紫’‘照手桃’‘瑞红’的得分分别为29、28和26分,其表现均较差。【结论】‘人面桃桃’‘元春’‘粉红女孩’‘满天红’等16个品种在湖南省长沙地区均具较高的观赏性和适应性,可进一步利用;而‘瑞红’和‘绯桃’的表现均较差,在湖南省长沙地区造景造园时应慎用这两个品种。  相似文献   

9.
以25个观赏荷花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水深1.8 m栽培后的生长期物候观测。结果表明:深水栽培后,有21个品种能开花,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按照叶柄、花柄高度,叶径、花径大小及花期长短,将21个观赏荷花品种划分为5个类群。极高叶柄类群(H2.6 m)和极高花柄类群(H2.8 m)品种种类相同,分别为荷花‘冬日红’、荷花‘连云港冬荷’、荷花‘金凤展翅’。其中,荷花‘连云港冬荷’的叶径、花径达到极高水平,且为长花期类群种,花期可达118 d;中等高度叶柄类群(H2.2 m)和中等高度花柄类群(H2.4 m)中,荷花‘红建莲’、荷花‘星空牡丹’花期分别为112,123 d,属长花期类群。深水栽培的观赏荷花,按照表型性状及数量性状进行分类,可为湿地造景提供丰富的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10.
对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引进的3个牡丹组(Section Moutan DC.)内亚组间远缘杂交品种Paeonia‘High Noon’、Paeonia‘Souvernir de Maxime Cornu’、Paeonia‘AliceHarding’,进行了以形态、物候、生态适应性为主的引种栽培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成活率为百分之百,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植株长势良好,花色艳丽,花期介于引种地中原牡丹(Paeonia Section Moutan DC.)和芍药(Paeonia Section Paeonia DC.)之间,具有较高的观赏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银杏枝叶生长规律与两次采叶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栽植后两年的银杏嫁接幼树的枝叶生长规律进行了观察,发现银杏新梢具有春梢和夏梢两种;新梢生长有4种方式;短枝亦分春季展叶生长和夏季展叶生长两种,其中春季展叶生长发生于所有短枝顶芽,而夏季展叶生长一般只发生在顶生短枝顶芽。试验证明,采用全采的方式能有效地刺激所有短枝顶芽全部进行夏季展叶生长;采用两次采收方式能使银杏采叶园的产叶量较传统采收方式(一次采收方式)的产叶量提高1倍。  相似文献   

12.
不同梨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莱阳茌梨、栖霞小香水梨和黄县长把梨为试材,应用CIRAS-II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了光合有效辐射、叶龄、叶位和方位对不同梨品种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晴天条件下,所有供试梨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不对称双峰曲线;阴天条件下表现为单峰曲线。正面受光叶片的Pn显著高于背面受光叶片。此外,光合速率还受到叶位和叶龄的影响,相同方位外围新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以基部第7-9叶片最高,且拟合曲线呈抛物线状。Pn随叶龄的增加呈“低—高—低”的趋势,30 d叶龄的莱阳茌梨和栖霞小香水梨叶片具有最大的Pn,而黄县长把梨是40d叶龄。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油茶农家品种栽培历史悠久,遗传资源丰富。调查并分析江西省油茶农家品种表型性状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农家种质果实、花和叶片都存在较大差异,各性状变异系数在0.07~0.50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516~2.137之间,表明江西省油茶农家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和选择潜力。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叶宽、花冠直径、单果重3个指标与其他指标关联性强。主成分分析表明,单果重、果高、果径、果皮厚4个数量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可作为果实优先评价项目,而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面积4个数量性状可作为叶片优先评价项目。  相似文献   

14.
叶用银杏栽培密度及采叶方式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幼龄叶用银杏从不同密度、不同采叶方式,综合产叶量和黄酮含量两方面因素,对其药用价值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 年生幼龄叶用银杏种植密度以 7.5 万株/hm 2 为佳,7.5~11 万株/hm 2 均宜,年2 次采叶包括 1/2 采、全采和 1 次性采叶对照 3 种采叶方式无显著性差异,以 1 次性采叶为宜。  相似文献   

15.
首次利用来自6个国家的21个观赏品种,对其叶片解剖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根据对21个观赏品种的气孔指标的测定,利用其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分为四类;上、下表皮的角质层厚度并不随叶片厚度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叶柄横切面均2枚维管束,叶柄角质层厚度随横切面长的变化而变化的程度明显。  相似文献   

16.
尤雯  张波  朱丽梅  徐敏 《江苏林业科技》2021,48(1):37-40,45
于2017年10月—2018年11月间,对银杏叶枯病的发生以及银杏叶枯病发病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银杏叶枯病在南京地区发生较为普遍。从5月开始发生(平均病情指数为7.28),7,8月病害达高发期(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24.15,41.57),10月病害发生较为严重,此时大量病树叶片枯黄脱落,平均病情指数达到62.35;对采集的银杏叶枯病病叶进行标本镜检,并参考相关的资料,认为叶枯病病原或致病因素包括真菌性病原、细菌性病原和环境因素,而真菌性病原包括链格孢菌、镰刀菌、盘多毛孢菌、盘圆孢和叶点霉菌;另有部分患病植株叶片,未发现和分离出相关病原。推测可能是由环境因素或营养条件所造成的非侵染性病害,具体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个形态特征对25个人心果品种(类型)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份分析,研究其表型遗传多样性,并初步进行品种分类.结果表明:人心果品种资源遗传变异丰富,平均变异系数达到了25.6%,品种间遗传距离在1.11~10.94之间;系统聚类结果与品种地理来源有明显的联系,来自美国的13个品种大致聚为3类,国内的12个品种(类型)聚为2类;叶片形状、果实形状与大小、花器特征和嫩梢(叶)有无褐毛等性状反映了64.82%的表型信息.综合考虑这些性状信息,可以区分大部分人心果品种.  相似文献   

18.
叶用银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江德安 《林业科技》2003,28(4):45-47
对银杏叶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栽培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对我国叶用银杏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叶用银杏的栽培管理是银杏GAP生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茬修剪是叶用银杏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叶子的产量与质量。该文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发现:平茬较不平茬者好;生产中以栽植密度45000株/hm2、高度40cm的银杏为宜;采叶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此技术可在黄淮海及其相似地区银杏药用采叶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银杏叶用价值开发的深入,对银杏叶用品种分类,从中筛选优良的叶用品种,促进银杏叶生产力的提高,成为生产中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对湖北省银杏品种收集圃12个银杏品种叶片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银杏表型性状遗传变异丰富,各项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4.0%,叶形指数、叶柄、叶基角是银杏品种鉴别与优树选择的特征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样本相关矩阵出发,提出了4个反映银杏表型的主成分;经系统聚类,把12个品种分成2类。12个银杏品种的表型变异与其地理来源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