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森林文化是以人类与森林和谐共存为指导思想和研究对象的文化体系,是反映人与森林关系的文化现象的总成,是林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较长时期以来,我国林学本科人才培养主要以林业技术科学教育为主导,森林文化教育有所缺失。随着林业发展战略由“两大体系”向“三大体系”的转变,林学本科人才培养应由以理论技术为目标转向以理论技术与生态素养并举为目标。因此,应加强森林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其启迪学生热爱森林、培植生态文明理念、强化学生的生态伦理观、培养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素养、增强践行生态文明的能力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新农科建设"安吉共识"的达成,为农林高等教育发展和农林人才培养提供了目标指向。作为新农科建设的一部分,新林科建设旨在通过改革创新重点解决林科人才培养和专业学科建设与国家需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高等农林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加强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以及新农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林业行业发展的需要。当前,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研学结合不够;人才培养方案与新农科建设和林业的新发展脱节等。为此,立足中国国情,顺应国际林业发展趋势,对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调整,提出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林业人才为目标导向、实施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产教研融合、加大本科核心课程和"慕课"建设力度的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基于此,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在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探索。一是重新修订林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理想信念、林业情怀、人文素养、理学素养、专业综合素质、审辩思维、创新创业、交流协作、全球视野和学习发展等10个方面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按照"遵循标准,整体优化;以人为本,分类培养;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学科融合、协同育人"的原则,构建了"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综合实践+科研与创新实践"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二是通过优化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开设创新性综合实验等推进科教融合,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通过对林学本科专业实践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系统化设计,为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构建了由专业综合实习、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特色拓展平台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农林院校作为生态特色与优势鲜明的行业类院校,肩负着国家"树谷、树木、树人"的三大使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态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林学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相融合,构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价值引领为导向的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突出课程专业特色的同时,实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这种融合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森林生态学"教学使学生通过课程理论学习,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得到了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高等林业院校是森林文化教育的主阵地。然而,从课程建设、科学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对我国高等林业院校森林文化教育现状进行考察发现,从人文视角对森林的认识和探究还相当薄弱,尚未形成系统的森林文化教育体系和较为成熟的森林文化教育模式。因此,高等林业院校森林文化教育应该顺应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要求,秉持共生性、生态性、伦理性、审美性等基本理念,积极采取以下应对策略。一是整合教育资源,完善森林文化教育体系;二是林文融合,提升林业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三是重视价值导向,为森林文化教育塑造人文情怀;四是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为森林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五是注重森林体验,实现森林文化教育的生活要旨,从而逐步构建具有高等林业院校发展特色的森林文化教育机制,为我国森林文化教育体系的建设树立典范。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提升国民素质以及促进教育观念转变和教育体制变革等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方面反映出的问题更为突出。当前,林业在社会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社会对林业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更高。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我国林学专业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型优秀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尚不能有效满足林学学科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求,如何提高高等林业教育质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对大众化教育与精英化教育背景下培养理念和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大众化教育对林学本科教育产生的影响。同时,在贵州大学林学本科专业开展了基于大众化教育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的实践探索:一是通过实施导师制,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二是通过鼓励学生独立主持科研项目,培养其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三是通过组织与相关行业、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和提升认知能力;四是通过开展多学科综合性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理性认知与感性认识的结合。从改革后学生的考研率、就业率、获奖率以及社会满意度等数据看,上述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提升林学本科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深化改革的设想:一是以人为本,实施分类培养;二是采取精英化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四是推行开放式办学,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以期为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创新型优秀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根据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以及现代林业对林学专业人才的客观需要,河南农业大学对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实践探索。第一,把握林学特色专业教育教学规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做好专业特色凝练,提出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和途径。第二,拓展专业办学方向,优化林学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一是根据现代林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探索开设林业信息化、自然资源管理和城市林业等专业方向;二是完善"3+1"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实施《林学学术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林业工程师培育计划》,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以核心课程为抓手,完善林学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并加强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建设。第四,以能力提升为导向,通过实施"导师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组建学生创新训练兴趣小组等,逐步形成"教"与"学"循环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通过重点开展林学特色专业综合实习改革、构建以核心知识为链条的林学特色专业综合实习模式、建设高标准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等,提升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六,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核心课程,组建林学特色专业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7.
新林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需扎根中国大地积极参与高等林业教育的质量革命。湖北民族大学面向武陵山区林业产业发展新业态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在地方高校新林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以教学改革为中心,从林学类专业的拓展、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质量校级标准的确定等3个方面,对林学类专业建设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提出走专业融合发展之路,积极拓展专业生长点。二是统一教学与开放教学相结合,建设由基础知识教学、专业理论教学、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等3个阶段构成的新林科专业"三段式"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理念,从课程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课程教学策略的科学选择、课程教学评价的完善等4个方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充分发挥"金课"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四是通过课内统一式的能力培养、课外组合式的能力培养以及实施"五导四结合"全程培养的本科生导师制等,建立多形式多途径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基于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文化,建立由教学质量标准系统以及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系统和技术系统等3个驱动引擎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是通过建立"教、学、督、评、改"联动机制注重发挥教学质量保障技术系统的驱动作用。六是利用重点学科优势资源,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和课程群教学团队运行机制建设以及基于"六个共同"校企合作机制的教学平台建设等3个方面入手,打造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体系,让高等林业教育走出教室、走进绿水青山,使地方高校新林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区域林业产业新业态相适应,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林业行业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林学、森林与林业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和变化.林学经历了由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的转变.现代林学是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营管理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经历了由单株树木到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由于对林学及森林认识的深刻变化,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就从长期形成的以木材利用为中心,转变到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作用为核心和重点,全面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国外林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林学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必要性,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构想。首先,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的建设应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立足于地方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区域生态安全建设。其次,要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符合林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地方特色教材建设、完善教师的培养与使用机制、建立学术交流制度、加强实践教学,建设适应未来林业生产和科研工作需要以及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此外,还拟定了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方案,并对预期的建设成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现代林学、森林与林业(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林学、森林与林业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和变化 .林学经历了由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的转变 ,现代林学是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营管理和利用为研究对象 ,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 ,全面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 .对森林的认识也经历了从认识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 .由于人们对林学及森林认识的变化 ,使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从长期形成的以木材利用为中心 ,转变为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作用为核心和重点 ,全面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低碳社会建设时期林学专业培养模式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低碳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为了充分发挥林业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林学专门人才。因此,要结合低碳社会建设的特点,对林学专业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在林学专业培养目标方面,提出将林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由以森林培育为主调整为以森林培育、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碳汇为核心。在林学专业课程体系方面,提出增加有关森林碳汇的专业基础课;将森林碳汇作为林学专业的方向之一,增加有关森林碳汇的选修课;课程设置要体现林业区域性和森林分类经营等特点,各林业院校要重点建设适应本地区林业发展的相关课程。在林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提出增加有关森林碳汇的技能培训和低碳生活方式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现代林业的发展为林业信息技术赋予了新的内涵。为适应现代林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林业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改革。在分析了"林业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总体框架,并阐述了具体的改革措施:首先应设置完整的课程体系;其次教学内容应适应林业发展的需求;第三,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此课程教学改革实现了林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森林经理学"是林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教学内容丰富、信息化水平高的特点。在"森林经理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着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与林业发展要求不适应,课程教学内容与林业实际生产相脱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为做好"森林经理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巩固课程在林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支撑作用,根据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对课程建设的客观要求,在全面分析"森林经理学"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森林经理学"专业核心建设路径进行了实践探索:一是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拓展课程教学内容的外延;二是加大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三是构建多样性的教学组织形式,设置林间课堂、开展综合实习和课程设计等;四是提升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加强"森林经理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后,课程知识结构得到优化,教学模式和形式得到完善和丰富,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对林业院校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构建适用于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林业院校机电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林业机械行业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培养具有优秀工程素养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迫在眉睫。借鉴国内外机电和林业行业的人才培养经验,提出了林业机电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思路,构建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林业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了优秀人才,为中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林学专业部分学生对林业地位的认识不足、专业认同感不强,"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优势。在"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中通过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建设思政案例、改革教学方法、创造思政育人环境、改进思政考核方法等途径开展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建设和实践。将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贯穿于"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过程,实现学生在家国情怀、时代使命、专业认同、科学精神、个人素养等方面提升的思政育人效果,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背景下森林碳汇领域人才培养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森林碳汇产业成为中国林业发展新的战略目标之一。从挖掘与提高现有森林资源的碳汇功能、碳汇林营造与可持续经营、碳汇产业的经济管理、森林碳汇的行政管理、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的发展、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相关技术的推广等6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森林碳汇领域对高等林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由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周期长,相对于社会需求而言,培养的人才“产品”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所以建议高等林业院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战略,及早增设森林碳汇本科专业,并在林学一级学科下设置森林碳汇二级学科,以满足碳汇林业发展对高级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提出森林碳汇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应包括碳汇林营造与可持续经营技术、森林碳汇生态经济和碳汇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17.
造林难度不断加剧、林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人才强林"和"科技兴林"战略的落实等,都对我国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为此,对高等农林院校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探讨。首先,在确定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目标、基本思路、培养机制的框架等基础上,对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新机制的内涵以及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及其与协同培养机制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其次,提出了协同培养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建议措施,包括协同制定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协同推进林学专业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开展师生间和生生间的科研协同研究,积极探索校校协同、校研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等多种形式的协同培养,打造专兼结合、能力互补的高素质教学团队,打造条件优良、资源充足、体系健全、运行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林学专业教育的国际化,等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林业高等教育是在移植西方林业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本土化的实践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归国林学留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他们不仅是近代中国各高校森林系科的师资骨干和林学领域的科研主力,还是林业教育管理和发展的中坚力量。近代中国林学留学生以执教中国林业教育为志业,充分发挥在西方国家高等院校科层制的了解、先进林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西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熟悉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了各高校森林系科的创建,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搭建起了培养林业人才的平台,直接推动了我国林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以人才流动的方式将林业高等教育的种子播撒到全国的不同地区和高校,逐步建立了近代林业高等教育体系。近代中国林学留学生在主持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之外,以推动林学学科本土化建设为要义,通过课程建设以及教材和参考书籍的建设,建构了本土化的林学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为林学内部各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近代中国林学留学生不仅培养了大批林学人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林业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通过成立相关研究机构、构建本土科研基地,创建专业学会、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主持科研事业、适应国家需要等途径,带领和推动林业科学研究走上正轨,从而使中国近代林业教育摆脱了落后状态,逐步建立起了体制化、本土化的林业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了林业高等教育对林业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林业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针对赣南林业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招生困难、供需脱节、就业不对口等问题,对林业类人才培养的整体思路进行了设计,采取的措施有:以"定编"为纽带,形成一套定向培养制度、一个联合培养平台、一笔稳定培养经费的"三个一"机制,保障了林业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适应林业生产特点,实行"以产治学、由产至教"教学模式,实现师资、课程、设施、文化"四融合";构建"产学研用"共同体,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果转换达到多方共赢。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林业类专业人才"以产治学、由产至教"培养模式的创新,林业类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明显提升,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效果显著增强,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有利于林业类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得到了行业、社会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20.
森林经营管理学综合实习是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将“森林生态学”“森林计测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林业遥感与信息系统”等林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有机集成,从理论、方法和技术等多个层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基于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营管理学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的经验和体会,提出森林经营管理学综合教学实习的目标、教学体系和组织模式,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近4年来学生实习满意度的调查数据,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通过对实习内容、组织形式、时间安排、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探讨,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实习的建议,以促进森林经营管理学综合实习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