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以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fiolius Hu)为材料,对其DNA提取方法和PCR扩增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进行探讨。最适宜的PCR反应条件为:20μL PCR反应体积中含有1×缓冲液,20 ng模板DNA,2.75 mmol/LMgCl2,0.25 mmol/L dNTPs,2.0 U Taq DNA聚合酶,0.4μmol/L引物。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2 min;再32个循环:94℃60 s,36℃30 s和72℃120 s;最后72℃延伸10 min。  相似文献   

2.
柳叶哈克木生物学特性与育苗技术廖美兰(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01)绿化新秀──柳叶哈克木(Hakeasalici-folia)花期长,一年开花两次,花色艳红,花序密集成稠密的穗状,形状奇特,酷似洗濯玻璃瓶的毛刷子,嫩叶浅紫红色,枝垂如柳,集观...  相似文献   

3.
柳叶蜡梅的繁育技术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叶蜡梅(Chimonamhus Salicifolius Hu)又名毛山茶、山蜡梅、秋蜡梅、香风茶,为蜡梅科(Calycanthaceae)半常绿灌木。因叶片近似河柳叶片形状,而得名柳叶蜡梅。柳叶腊梅观赏价值高,还可药用。笔者对其进行了繁育与栽培试验。现介绍如后。  相似文献   

4.
夏蜡梅生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夏蜡梅进行长期观察和栽培试验,发现它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既是耐荫植物,又是群落的更替先锋树种。这一发现对进一步开发野生观赏植物夏蜡梅拓宽了视野;给广大地区引种夏蜡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 S.Y.Hu.)系蜡梅科蜡梅属半常绿灌木,树高约2~3 m,聚合瘦果着生于壶状果托内.花期9~12月,果实翌年5~7月间成熟,常宿存枝上;生长于山坡、旷野、溪沟边、次生林间及阔叶林边缘.在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齐云山(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柳叶蜡梅被称作"香风茶"、"香风草"或"山蜡梅",是休宁山区一大特产,目前已开展人工栽培.现将柳叶蜡梅的种子处理及播种育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香风茶——柳叶蜡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 S.Y.Hu.)系蜡梅科半常绿灌木,因其拉丁学名的种加词Salicifolius为柳叶之意,故中文名为柳叶蜡梅,民间俗名"伤风草"(专治伤风感冒的草药)、"茅山茶"(叶可代茶,生于荒山之意)。在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安徽黄山市境内的齐云山和江西婺源,柳叶蜡梅一直被称为"香风茶"、"香风草"或"山蜡梅",常见于山坡、旷野、溪沟边、次生林间及林缘。  相似文献   

7.
鸭茅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鸭茅 (DacylisglomerateL .)俗称鸡脚草、果园草等 ,是一种优良的禾本科多年生牧草 ,适宜林下生长 ,有很高的饲养价值。青绿茎叶干物质含量约为 2 3 9%~ 30 5 % ,其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灰分分别占干重的 8 5 %~ 1 8 4%、3 3%~5 0 %、2 3 4%~ 35 1 %、41 8%~ 45 6 %、7 5 %~ 1 1 4% ,营养价值与“牧草之王”紫花苜蓿接近 ,适合各种畜禽饲喂。1 植物学特征鸭茅是禾本科鸭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发达 ,主要根群分布在 30~ 40cm的土层中 ,种植 3a以上的鸭茅草地 ,土表可形成致密的根…  相似文献   

8.
突托蜡梅生物学特性与种群分布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突托蜡梅为江西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科研价值,但现有种群分布十分狭窄,资源稀少。本文初步系统分析了突托蜡梅的生物学特性、资源特点和种群分布现状,并对资源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抢救保存和可持续开发利用这一珍贵物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柳叶蜡梅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方式处理柳叶蜡梅种子,观察其在MS培养基上萌发和生长的状况。结果显示:98%浓硫酸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达32%,其它处理萌发率低。以种子无菌苗叶为外植体,接种于2,4-D、NAA、6-BA组合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的MS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实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NAA0.3mg·L^-1+6-BA1.0mg·L^-1的诱导率为80%,生长稳定可分化出苗。  相似文献   

10.
常山胡柚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杏香兔耳风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较全面地概述杏香兔耳风的天然分布、资源状况、形态特征、经济和生态价值等,观测了杏香兔耳风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并根据观测结果开展了杏香兔耳风的驯化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2.
多层次开心形蜡梅树型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蜡梅耐修剪,发枝力强,花朵着生于1年生花枝上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多层次开心形树型,进行三级分枝式整形修剪,合理培养主干、主枝、分枝和侧枝,对花枝轮换修剪,可以达到树形美观、枝干均匀、花繁香逸、观赏和切花生产兼顾的理想效果.笔者在介绍树型和培育步骤的同时,还分析了植株所占空间、成花时期和花量等相关因子,并提出水、肥、病...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杂交新菌株1363的生物学特性的调查,从原料配方、半熟料开放式栽培技术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西藏野生卷丹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西藏野生卷丹的主要用途、生物学特性,并开展了栽培技术的研究,为今后开发利用这一野生资源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蜡梅的分布情况、群落生态学、表型多样性以及分子标记手段研究蜡梅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成果及进展情况。并对蜡梅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蜡梅属植物有蜡梅、亮叶蜡梅、柳叶蜡梅和突托蜡梅4种。本文概述其资源分布和利用现状,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浙江蜡梅大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野生浙江蜡梅大苗移栽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精细作床和遮萌处理的对其移栽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只要精细作床,开好水沟,认真栽植管理,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中国蜡梅品种分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概述了蜡梅品种种质资源分布情况,在综述蜡梅品种分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现行的5个蜡梅品种的分类体系,并对今后一段时期蜡梅品种分类研究工作的侧重点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组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研究蜡梅营养器官解剖学结构的结果表明:蜡梅芽具有芽鳞;蜡梅具有典型的异面叶,表皮角质层较厚,表皮具有表皮毛,气孔多集中在下表皮,为平行列型;栅栏组织由两层细胞组成,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高,主脉维管束呈列状排列,木纤维和韧皮纤维较发达;蜡梅根的初生木质部导管数量多、口径大,髓部为木质部占据;次生根周皮增厚;幼茎木质部含有较多的导管,茎中韧皮纤维和髓部发达;老茎的维管束紧密排列连成环状,茎的每个突起部位都有成团的韧皮纤维;蜡梅解剖结构特点说明腊梅与其山林干燥、寒冷的生长环境相适应,具有耐旱性及抗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