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解决辽东山区现有长白落叶松生产力低的问题,从1969年开始在草河口30年生长白落叶松林中进行择伐林冠下更新红松试验。结果表明,林冠下更新红松10年时伐除上层木,林木生长加快,并能抑制结实与分权。23年间林分总蓄积为皆伐地的103.6%,为对照区的137.2%。  相似文献   

2.
人工落叶松采伐迹地更新针叶树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落叶松采伐迹地上更新长白落叶松、樟子松,红松、云杉,与荒山荒地造林相比,长白落叶松增长4.2%,樟子松,红松、云杉增产幅度在35.3%至38.5%之间。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落叶松人工纯林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2005年秋对长白落叶松人工纯林进行疏伐,林冠下栽植4年生红松,2012年秋对上层长白落叶松进行生长伐,设计轻度、中度和强度3种采伐强度,并设置一组对照。分析5 a后不同采伐强度对上层木长白落叶松及冠下红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层长白落叶松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随着采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中度采伐和强度采伐的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平均生长率差异不显著;随着采伐强度的增加,冠下红松的地径、平均胸径、树高和冠幅逐渐变大,差异显著。综合考虑,对于45年生长白落叶松林,冠下更新红松,红松更新7 a后,再次对上层长白落叶松进行中度采伐,林分保留株数200株·hm~(-2),目标树保留株数120株·hm~(-2),郁闭度0.5较为适宜。为了培育落叶松大径材,可将培育年限延长1个龄级,即51 a以上。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林下更新红松后择伐时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林冠下更新红松后,更新择伐时间是关系到红松能否成林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对林冠下更新红松后的落叶松择伐时间、季节进行了试验,从中选择最佳的择伐时间和作业季节.  相似文献   

5.
不同经营措施对次生林冠下红松树高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次生林冠下人工更新红松树高的生长规律,推动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的培育进程,该文以次生林冠下人工培育红松(29 a)形成的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经营措施(中度择伐、轻度择伐和皆伐)对林冠下红松树高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择伐有利于林冠下红松树高生长,其最早进入速生期,且树高生长的高峰期持续时间最长,其次是皆伐,而轻度择伐不利于林冠下红松的树高生长;中度择伐与皆伐应在红松生长到20 a左右对林冠层进行上层抚育,轻度择伐应在红松更新后及时进行透光抚育,以保证林冠下红松正常生长所需的光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红松人工林迹地上,更新公,樟子松成活率90%以上,树高,地径生长快。红松,日本落叶松生长不良,5年生幼林保存率仅公45%左右。因此,红松人工林皆伐后,油松,樟子松是较适宜的更新树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近10年的落叶松中龄林短期皆伐技术应用及研究表明,长白落叶松中龄林,郁闭度中密度林分在林龄25—28年,平均胸径在12cm以上,实施皆伐,采伐营林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每年多产木材0.88m3/hm2,经济效益提高10%以上。对迹地更新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我场择伐迹地一直采用林冠下补植的办法进行红松更新,但效果不好,不论是地径生长还是高生长都比较缓慢。相反,栽植在皆伐迹地上的红松,长势却很好。为了弄清光照对红松幼令期生长的影响,我们有目的作了些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整理如下,供参考。一、不同光照下红松生长情况通过对苇塘沟经营区林冠下补植的红松和迹地更新的红松样地调查发现,林冠下补植的  相似文献   

9.
阔叶低产林择伐改造林冠下人工更新红松林,通过择改后再进行幼林抚育,更新后7~9年进行透光抚育和适时伐除上层保留木,可以形成以红松为主的稳定的阔叶红松林。并推导出了适时伐除上层木的时间公式为:T=19.6729-0.4448D-0.0077N。  相似文献   

10.
<正> 作者曾在《林业科技通讯》1974年第9期,介绍了一种用于更新调查的“徘徊四分法”。该法不仅能提供密度数据,还能获得幼树分布格局等众多信息。本研究旨在把徘徊四分法引进到天然林和类天然林的抚育间伐中来,用以确定合理的间伐强度,其结果如下。一、林分特点研究地区位于长白山林区西坡,样地均设置在松江河林业局境内。需要抚育间伐的林分有长白落叶松林、长白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和红松-阔叶林三种类型。长白落叶松林分和长白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分系在皆伐迹地上采用窄缝栽植法人工更新  相似文献   

11.
营造纯林好,还是营造混交林好,这一问题直至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我场遵照毛主席“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于1963年春季设计营造了四种人工混交林,即红松-大青杨混交林、红松-长白落叶松混交林、红松-水曲柳混交林和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分别以红松纯林和长白落叶松纯林作为对照,以探讨如下问题:1.在以红松为主要树种的人工混交林和以长白落叶松为主要树种的人工混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杨桦林抚育改造,林冠下人工更新红松,加速了演替进程,初步形成了,以红松为主的阔叶红松林。该林分结构合理。上层抚育后,林分红松的重要值为41.5%,柞树、水曲柳、核桃楸的总重要值为26.4%,杨、桦的重要值为27.35%。目前林分是一个以软、硬阔叶树和红松为主要建群种的针阔混交林。从林分演替趋向看,演替层和更新层中色木、柞树、水曲柳、核桃楸、椴树大量发生,必将同栽植的红松形成针阔混交林,逐渐地  相似文献   

13.
残次林迹地更新树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 ̄1983年在本溪县偏岭乡新农村43.3hm^2残次林迹地植苗更新日本落叶松,色赤杨等7个树种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残次林迹地更新7个树种保存率皆在86%以上,幼树生长发育良好。从立木材积生长量看,日本落叶松,色赤杨为最好,立木材积分别为刺楸,白桦,紫椴,水曲柳,红松的200.0% ̄988.2%和211.3% ̄1058.8%,其次是刺楸,白桦,再次是紫椴,水曲柳,红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杨桦林抚育改造,林冠下人工更新红松,加速了演替进程,初步形成了,以红松为主的阔叶红松林。该林分结构合理。上层抚育后,林分红松的重要值为41.5%,柞树、水曲柳、核桃楸的总重要值为26.4%,杨、桦的重要值为27.35%。目前林分是一个以软、硬阔叶树和红松为主要建群种的针阔混交林。从林分演替趋向看,演替层和更新层中色木、柞树、水曲柳、核桃楸、椴树大量发生,必将同栽植的红松形成针阔混交林,逐渐地恢复阔叶红松林的演替顶极。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对辽宁东部落叶松大径材培育林分分析,提出了伐前更新红松的造林模式、异砧嫁接、病虫害防治和上层木采伐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期为辽宁东部落叶松大径材培育林分的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研究崔国发,曾庆君,魏秀芝(黑龙江省林科所)(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1材料与方法。在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实验局原始红松针阔混交林采伐后,更新落叶松人工林,34年生时实施小面积皆伐,并更新第二代落叶松人工林(即二茬林),8年后观...  相似文献   

17.
在红松人工林迹地上,更新油松、樟子松成活率达90%以上,树高、地径生长快。红松、日本落叶松生长不良,5年生幼林保存率平均仅45%左右。因此,红松人工林皆伐后,油松、樟子松是较适宜的更新树种。  相似文献   

18.
金沟岭林场主要森林类型林分更新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的阔叶红松原始林、阔叶红松过伐林与人天混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为主的聚集度计算方法对林分更新种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阔叶红松原始林更新苗最多,过伐林次之,人天混落叶松林最少;阔叶红松原始林与过伐林的更新幼苗大小级结构均属于稳定型种群,人天混落叶松林更新幼苗大小级结构属于下降型种群;3种森林类型的幼苗幼树的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聚集程度由强到弱为:过伐林>人天混落叶松林>原始林。该研究可为过伐林和人工林的"近自然化"经营提供经验与依据。  相似文献   

19.
伟大领衲毛主席指出:“有了优良品种,既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林业建设同样如此,选育良种就能保证林木速生丰产。在省林木良种繁育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一九七三年我场开展了落叶松种子园的建园工作。两年来,以三年生长白落叶松大苗为砧木,日本落叶松枝条为接穗,嫁接了1,100株,成活了470株,占43.1%,还为今年嫁接定植了落叶忪、红松大苗550株;选出了日本落叶松正号树15株,伐开、清理了42公顷  相似文献   

20.
发展速生树种定向培育工业用材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省30a以下人工更新的大青杨、香杨、红松人工林的生长量进行实际调查,结果表明,27a生时胸径为7.5cm。对落叶松进行定向培育,在皆伐迹地二次人工造林,实行短轮伐作业,生长效果显著。最佳造林密度为3300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