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本文详细报告了为害广东柑桔芽鞘新害虫——桔达瘿蚊Dasinerta为害情况、生活史及习性的研究结果,并提出了控制该虫为害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王佳  王攀  樊欢  刘映红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6):1021-1031
【目的】明确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滞育型(D)与非滞育型(ND)蛹各自在不同时间点之间的代谢谱差异,以及相同时间点上D型与ND型蛹之间的代谢谱差异。此外,发掘在不同对比组合中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种类。【方法】在化蛹后1 d内,注射20E溶液解除滞育,获取ND型蛹;注射10%乙醇溶剂获取对照D型蛹。在注射后1、15和30 d收集两种类型的蛹,利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对样品进行检测。运用Chenomx软件将NMR谱图信号与数据库逐一比对分析,确定代谢物种类和对应的浓度。再使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进行数据分析,明确D1对D15对D30、ND1对ND15对ND30、D1对ND1、D15对ND15、D30对ND30共5个对比组合之间的代谢谱差异。最后结合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VIP)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发掘在不同对比组合中具有显著浓度差异的代谢物种类。【结果】 在所有样品中,共获得50种代谢物及其浓度。其中,氨基酸及其衍生物20种、有机酸11种、糖类4种、核酸组分5种,其他代谢物10种。PLS-DA分析表明,D型蛹在3个时间点之间代谢谱差异显著;ND型蛹在注射后15 d和30 d之间代谢谱无显著差异,但两者均与注射后1 d之间差异显著;在3个不同时间点上,D型与ND型蛹之间代谢谱均差异显著。VIP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结果表明,共有21种代谢物浓度至少在一个对比组合中呈现显著差异,其中,D1对D15对D30组合中有10种;ND1对ND15对ND30组合中有12种;D1对ND1组合中有6种;D15对ND15组合中有12种;D30对ND30组合中有8种。柠檬酸、葡萄糖、麦芽糖、脯氨酸、海藻糖、谷氨酸、天冬酰胺和N-乙酰谷氨酸出现显著差异的次数最多。【结论】出现显著差异次数最多的代谢物中,柠檬酸、葡萄糖、麦芽糖、脯氨酸、海藻糖、谷氨酸和天冬酰胺能直接或间接进入三羧酸循环,说明柑橘大实蝇滞育期间能量代谢和物质转化产生了显著的变化。此外,海藻糖、脯氨酸、N-乙酰谷氨酸和肌醇的显著差异有助于调控柑橘大实蝇滞育期间的耐寒性。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解析重要代谢物及相关生理途径在柑橘大实蝇滞育中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一氧化氮(NO)对冷藏过程中桃果实线粒体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5 μmol/L NO、5 μmol/L c-PTIO (NO清除剂)、对照(去离子水)浸泡30 min处理桃果实。测定0℃下桃果实的线粒体完整性、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的活性及相关品质指标。【结果】在桃果实低温冷藏过程中,NO处理可以维持桃果实硬度、色差L值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线粒体耗氧量和减少活性氧的积累,调节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线粒体膜电势,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以及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结论】NO通过减少线粒体氧化损伤,维持线粒体的完整性,延长桃果实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抗氧化酶和消化酶活性及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层面明确高温胁迫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幼鱼生长及应激生理响应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翘嘴鳜幼鱼培育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月龄翘嘴鳜幼鱼进行96 h的急性高温胁迫,通过预试验测试高起始致死温度(96 h-UILT50),采用突变升温方法设常温对照组(26.0℃)和急性高温胁迫组(36.0℃),分别于胁迫0、6、12、24、48和96 h后取样,使用生化试剂盒测定抗氧化酶和消化酶活性,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热休克蛋白基因(HSP70α和HSP90α)的表达情况。【结果】翘嘴鳜幼鱼死亡率随水温的升高不断上升,其96 h-UILT50为36.22℃。在96 h的急性高温胁迫过程中,翘嘴鳜幼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则表现出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消化酶方面,翘嘴鳜幼鱼胃蛋白酶和肠道淀粉酶(AMS)活性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而肠道脂肪酶(LPS)活性呈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急性高温胁迫过程中,翘嘴鳜幼鱼HSP70α基因相对表达量呈升高-下降的波动式变化趋势,于胁迫12 h时达最高值,在胁迫48 h时出现第2个峰值;HSP90α基因表达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于胁迫24 h时上调至最高值;但至胁迫96 h时HSP70α和HSP90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翘嘴鳜幼鱼(P<0.05)。【结论】急性高温胁迫对翘嘴鳜幼鱼抗氧化酶和消化酶活性及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热休克蛋白基因HSP70α和HSP90α参与高温胁迫应答过程的生理调节,以应对高温胁迫对肝脏细胞的损伤,故可作为高温胁迫应答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嫩度是决定肉食用品质的重要指标。宰后肉的嫩度发生不连续变化,严重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阐明宰后嫩化机理一直是肉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自“凋亡”的概念引入至宰后肌肉嫩化过程后一直广受关注,动物被屠宰放血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大量累积,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逐渐耗尽,必然导致细胞死亡。宰后肌细胞死亡和肌肉嫩化都是在一系列调控因子作用下激活肌肉内源酶,并由内源酶水解蛋白质破坏细胞结构,因此这两个生化过程被认为高度相关。本文综述了宰后肌细胞主要以凋亡的形式死亡,分析了除凋亡外,宰后早期产生少量ROS时细胞会通过自噬启动自身防御系统,宰后后期ATP逐渐耗尽肌细胞可能从凋亡转变为坏死;明确了线粒体通路是宰后肌肉中细胞凋亡酶激活的关键路径,线粒体死亡因子释放是细胞内死亡级联反应的总开关,其开放状态直接决定着细胞以何种途径进行死亡,并进一步从线粒体膜通透化和内膜嵴重构两方面,讨论了宰后线粒体损伤诱导凋亡因子的释放机理;综述了线粒体损伤变化及其对嫩化过程的影响,并从线粒体通过参与能量代谢影响肌肉pH以及通过释放凋亡因子调控细胞凋亡酶活性两方面分析了其潜在机理;探讨了宰后肌肉线粒体与内质网间相互作用以影响Ca2+信号传导以及细胞凋亡过程,或与溶酶体相互作用,破坏溶酶体膜稳定性,使其释放组织蛋白酶以激活线粒体Bax和Bid而加速线粒体膜通透性;综述了细胞凋亡酶在宰后早期被激活,并参与部分肌原纤维蛋白的有限降解,但随着宰后时间的延长,ATP逐渐耗尽等因素导致细胞凋亡酶失活,因此细胞凋亡酶只参与宰后早期的嫩化过程。综述内容可为完善宰后肌肉嫩化过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美凤蝶滞育机理。[方法]利用比色法,测定了非滞育蛹、滞育蛹和滞育蛹羽化成虫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含量。[结果]非滞育蛹蛋白质含量在111.768-115.031mg/g之间,整个蛹期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滞育蛹蛋白质在81.218-131.624mg/g之间,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含量变化不大,差异不显著,11月下旬后呈上升趋势。滞育解除后羽化成虫蛋白质含量为296.969 3 mg/g。[结论]蛋白质含量变化与美凤蝶不同发育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7.
美凤蝶非滞育蛹与滞育蛹及其羽化成虫蛋白质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美凤蝶为四川峨眉人工养殖同一批滞育蛹,化蛹时间相近(9月中旬左右)。  相似文献   

8.
The 66-kilodalton isoform of the growth factor adapter Shc (p66Shc) translates oxidative damage into cell death by acting a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producer within mitochondria. However, the signaling link between cellular stress and mitochondrial proapoptotic activity of p66Shc was not known. We demonstrate that protein kinase C beta, activated by oxidative conditions in the cell, induces phosphorylation of p66Shc and triggers mitochondrial accumulation of the protein after it is recognized by the prolyl isomerase Pin1. Once imported, p66Shc causes alterations of mitochondrial Ca2+ responses and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thus inducing apoptosis. These data identify a signaling route that activates an apoptotic inducer shortening the life span and could be a potential target of pharmacological approaches to inhibit aging.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山定子根系线粒体功能对变温胁迫的响应机制及钙在此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为深入研究山定子根系适应温度逆境的生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山定子幼苗为试材,进行变温处理(5℃→20℃→0℃)和CaCl2浇灌处理,测定根系线粒体膜通透性(MPT)、膜电位(?ψm)、超氧阴离子( )产生速率、线粒体细胞色素途径(CP)和交替途径(AP)、钙调素(CaM)含量、钙调磷酸酶(CaN)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大幅度变温导致山定子根系MPT不断增大,?ψm明显下降, 产生速率持续升高,引起根系MDA含量不断增加。CaCl2处理使根系MPT处于较稳定的水平;明显提高降温阶段?ψm的水平;逐渐降低降温阶段的 产生速率,使根系MDA含量始终稳定在较低水平。变温过程中根系CP活性和贡献率先下降后升高,AP活性则持续升高。CaCl2处理显著提高了20℃时CP和AP的活性,且AP活性和贡献率的变化趋势与CP互补。变温过程中根系CaM含量逐渐升高,CaN含量先下降后升高;而CaCl2处理后CaM含量先降低后升高,CaN含量则持续降低。【结论】大幅度变温抑制了山定子根系线粒体的功能,导致电子漏增加,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外源钙通过稳定MPT,调节CP和AP活性等方式,有效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在升温阶段,钙处理通过下调CaM和上调CaN来缓解温度胁迫;在降温阶段,钙处理则通过大幅度上调CaM和下调CaN来缓解温度胁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肉桂酸(CA)胁迫下根系边缘细胞(RBC)对黄瓜和黑籽南瓜活性氧代谢与根系活力的影响,探索RBC增强根尖抵御CA胁迫的生理机制,阐明黑籽南瓜抵御CA胁迫能力强于黄瓜的原因。【方法】选用‘中农16’黄瓜和云南黑籽南瓜种子,采用悬空培养的方法,待根系长到5 mm时分成两组。组1:每隔1 h对黄瓜和黑籽南瓜的初生根分别喷施0和0.25 mmol·L-1的CA水溶液(pH 6.0);组2:种子的初生根先用小水流(蒸馏水)每4 h冲洗一次,去除RBC,再用0和0.25 m mol·L-1的CA水溶液每1 h喷施根系1次。处理0、12、24和36 h时测量活性氧代谢指标;处理24 h时测量根系鲜重、根系呼吸速率和根系活力等指标。【结果】无CA胁迫时,有无RBC对根尖的鲜重和生理代谢没有显著影响。当根尖附着RBC时,CA胁迫导致黄瓜根系鲜重和根系活力下降,活性氧(ROS)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明显上升,呼吸速率和抗CN呼吸速率也明显上升;与黄瓜明显不同的是,CA胁迫对黑籽南瓜根系鲜重、根系活力、ROS水平、MDA含量、SOD、CAT及POD的活性、呼吸速率和抗CN呼吸速率影响均不显著。RBC去除后,CA胁迫对黄瓜根系的生理代谢影响趋势和RBC去除之前相一致,胁迫程度更大;黑籽南瓜受到CA胁迫的影响与黄瓜基本一致,较RBC去除前差异显著。【结论】RBC通过降低根系中ROS水平及MDA含量,减轻了CA对黄瓜和黑籽南瓜根系的毒害;黑籽南瓜的RBC防御CA对自身根系毒害的能力明显强于黄瓜;若根尖没有RBC保护,CA对黄瓜和黑籽南瓜均造成明显的毒害。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滞育诱导的)光敏感性的地理变异,本文系统调查了棉铃虫江西永修种群、山东泰安种群和辽宁喀佐种群幼虫在20℃,交替接受长光周期(L16:D8)和短光周期(L12:D12)下的滞育诱导的光敏感阶段.当用5d长光周期干扰生长在短光周期(L12:D12)背景条件下的幼虫时,最高光敏感期:永修种群出现在4龄第4天至5龄第3天(77.5%~ 93.7%个体发育),泰安种群出现在3龄第5天至5龄第1天(64.06%~ 89.55%个体发育),喀佐种群出现在第6龄(57.69%~60.78%个体发育).当泰安和喀佐种群幼虫分别饲养在交替的短光周期(L12:D12)和长光周期(L16:D8)时,泰安种群幼虫光敏感龄期主要出现在5龄前,而喀佐种群幼虫光敏感龄期主要出现在4龄后.这些结果揭示了棉铃虫滞育诱导的光敏感性存在地理变异.  相似文献   

12.
棉铃虫对滞育因子的感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诱导滞育的方法,对棉铃虫对滞育因子的感受情况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棉铃虫对滞育因子的感受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不存在某个龄期对滞育因子特别敏感。在淮北只有当幼虫在低温(22℃)和短日照(12h)不发育,并使低温保持到末龄幼虫和预蛹阶段才能使棉铃虫有较高的滞育度。在22℃,12h光照条件下淮北地区棉铃虫滞育的临界诱导虫态为3龄幼虫。  相似文献   

13.
胡艺珂  张霞霞  陈萍  邵晨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397-3399,3487
氧气对大多生物体至关重要,但是氧气能转变为活性氧从而对机体产生毒性。多种冷血脊椎动物可耐受自然条件下产生的氧化压力,如某些鱼、蛙、龟和蛇等。综述了缺氧/低氧耐受性动物在环境、代谢产生供氧不足时的应对方式。对比这些动物的应对方式后发现了某些抗氧化能力提高的规律。机体一般采用关键抗氧化酶的酶活增强、谷胱甘肽含量增多来抵御氧化压力。  相似文献   

14.
蝴蝶滞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介绍了近年来蝴蝶滞育虫态、光敏感时期、光周期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对滞育的影响、滞育期间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变化、滞育的神经内分泌调控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指出,目前蝴蝶滞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外界环境对滞育的影响上,在生理生化和内分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而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报道极少。滞育的生理生化机制、神经内分泌调控、分子机制和滞育应用研究,将成为今后蝴蝶滞育研究的热点;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蝴蝶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充足稳定的实验蝴蝶难以获得,是目前研究蝴蝶滞育的一个难点。蝴蝶养殖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推动蝴蝶滞育研究。参63  相似文献   

15.
秋蚕蛹期脑的氧耗量呈波动状态。在滞育初出现峰值;滞育终止后,相对保持高值。脑内ATP含量的变化与呼吸强度相似。春蚕脑呼吸强度在蛹期逐渐降低,但ATP含量自蛹第1天至第9天一直较高,羽化时则急降至相当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小麦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是最重要的小麦害虫之一,滞育使其度过酷暑和严寒。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麦吸浆虫小热激蛋白(small heat shock protein,sHsp)基因Hsp21.9在滞育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ACE和RT-PCR技术从小麦吸浆虫滞育前幼虫中克隆Hsp21.9全长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核苷酸和编码蛋白特性进行分析;采用RT-qPCR技术分析Hsp21.9在滞育进程(滞育前、滞育、滞育后静息期和滞育后发育)不同阶段幼虫及夏滞育幼虫在短期(≤120 min)极端高温(35—50℃)和越冬幼虫在短期(≤120 min)极端低温(0—-15℃)胁迫下的表达模式;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诱导表达及纯化其编码蛋白,采用吸光值法测定重组蛋白抑制猪心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热聚沉的能力。【结果】克隆获得了cDNA全长为1 087 bp的小麦吸浆虫Hsp21.9,命名为SmHsp21.9(GenBank登录号:KT749988),其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82 bp,编码193个氨基酸,其中谷...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与图像分析系统研究三七皂苷的免疫药理学机制。正常组大鼠;实验组大鼠(左颈总动脉结扎并于术前4h肌注三七皂苷,7mg.kg~(-1))与对照组大鼠(左颈总动脉结扎用等量生理盐水取代三七皂苷)各分4h组、12h组与24h组。各组鼠大脑皮质、海马与尾壳核内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含量用LSAB法与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海马、尾壳核与大脑皮质内nNOS含量显著下降,三七皂苷可恢复缺血脑组织的nNOS表达,并对缺血脑组织发挥保护作用。同时,本实验还提示免疫细胞化学技术与图像分析系统用于免疫药理学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外源H_2S缓解水稻盐胁迫的作用机理,以水稻日本晴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H_2S对NaCl胁迫下5叶期水稻幼苗生长与活性氧(ROS)代谢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00mmol/L NaCl处理严重抑制水稻幼苗的生长,诱导ROS的产生,造成氧化损伤;盐胁迫下添加抗氧化酶抑制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C或3-氨基-1,2,4-三唑AT),活性氧(ROS)得不到及时有效分解而高水平累积,加剧了氧化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在盐胁迫条件下添加100μmol/L NaHS(外源H_2S供体)处理,能显著增加叶片内H_2S水平,加快活性氧的清除,从而减轻盐胁迫下的膜脂过氧化程度,促进植物生长。H_2S具有抗氧化作用,外施H_2S可提高植物耐盐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苹果蠹蛾滞育解除的机理及影响因子。[方法]研究不同的光周期与温度梯度对苹果蠹蛾滞育解除的影响。[结果]对于苹果蠹蛾滞育幼虫,在一定低温范围内,低温处理的温度越低,苹果蠹蛾滞育解除的效率就越高;长光照虽然能够促进苹果蠹蛾滞育的解除但不是其打破滞育的依赖因素,如果不经过低温处理,苹果蠹蛾很难解除滞育;在低温处理的基础上,光照时间越长,其化蛹率越高,越有利于苹果蠹蛾滞育的解除,低温与长光照的配合能有效地解除滞育。[结论]低温是解除滞育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烟夜蛾的滞育机制,测定了烟夜蛾滞育蛹和非滞育蛹日失重、含水量及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滞育蛹鲜质量、含水量均显著低于非滞育蛹;滞育蛹日失重变化比较平缓,没有明显的失重高峰,其平均值为3.19mg/头,而非滞育蛹的体质量变化较大,4日龄时达高峰,日失重高达13.67mg/头;滞育蛹和非滞育蛹的CO2呼出量无显著差异,但滞育蛹的呼吸速率相对平稳,非滞育蛹的呼吸速率变化较大,呈上下波动的曲线。这可能与滞育蛹滞育期间较弱的生理代谢水平和较高的抗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