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ost plants obtain nitrogen through nitrogen-fixing bacteria and microbial decomposition of plant and animal material. Many vascular plants are able to form close symbiotic associations with endophytic fungi. Metarhizium is a common plant endophyte found in a large number of ecosystems. This abundant soil fungus is also a pathogen to a large number of insects, which are a source of nitrogen.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endophytic capability and insect pathogenicity of Metarhizium are coupled to provide an active method of nitrogen transfer to plant hosts via fungal mycelia. We used soil microcosms to test the ability of M. robertsii to translocate insect-derived nitrogen to plants. Insects were injected with (15)N-labeled nitrogen, and we tracked the incorporation of (15)N into amino acids in two plant species, haricot bean (Phaseolus vulgaris) and switchgrass (Panicum virgatum), in the presence of M. robertsii. These findings are evidence that active nitrogen acquisition by plants in this tripartite interaction may play a larger role in soil nitrogen cycling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相似文献   

2.
脱共生菌对麦长管蚜总蛋白含量及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亢菊侠  胡祖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574-4575,4577
[目的]明确共生菌对不同体色型麦长管蚜的影响。[方法]用利福平处理得到不同体色型脱共生麦长管蚜,对脱共生及共生麦长管蚜的总蛋白含量和转氨酶活力进行分析。[结果]与共生蚜虫相比,绿色型和红色型麦长管蚜的营养状况均明显恶化,且红色型麦长管蚜的营养状况恶化程度要比绿色型麦长管蚜高;经抗生素脱共生处理后麦长管蚜虫体内氨基酸之间的转换遭到干扰,且红色型麦长管蚜受到干扰较大;经抗生素脱共生处理后麦长管蚜体内氨的转运受到干扰,且红色型麦长管蚜受到干扰较大。[结论]共生菌对2种体色型麦长管蚜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求胞内共生菌对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用利福平处理得到脱共生麦二叉蚜,在不同品种(系)小麦苗上单头饲养,研究了共生和脱共生麦二叉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 (1)在中抗小麦品系35Q10上,共生麦二叉蚜的若虫发育历期、平均世代时间和寿命显著短于脱共生麦二叉蚜。而成虫发育历期显著长于脱共生麦二叉蚜;在高抗小麦品系35Q9上,共生麦二叉蚜的若虫发育历期、平均世代时间显著短于脱共生麦二叉蚜,而成虫发育历期、寿命显著长于脱共生麦二叉蚜;在小偃22小麦品种上,共生麦二叉蚜的若虫发育历期、成虫发育历期、平均世代时间与脱共生麦二叉蚜均无显著差异,而共生麦二叉蚜的寿命显著长于脱共生麦二叉蚜。(2)在3个小麦品种(系)上,共生麦二叉蚜内禀增长率、周缘增长率、净繁殖率、粗繁殖率均显著高于脱共生麦二叉蚜,且在中抗小麦品系35Q10上变化最大。(3)在3个小麦品种(系)上,共生麦二叉蚜的日均繁殖率及日繁殖总数曲线峰值均比脱共生麦二叉蚜出现的早,且峰值高度均比脱共生麦二叉蚜高。由此认为,胞内共生菌对麦二叉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取食小麦品种(系)不同,促进作用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4.
新疆棉花主要害虫对几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1992至1998年,分别用毛细管微量点滴法和玻片浸渍法测定了新疆主要棉区的棉铃虫、棉蚜、棉叶螨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基本处于敏感阶段,棉蚜对各种药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棉叶螨对有机磷类杀虫剂已产生低至中等水平的抗药性,对杀螨剂仍处于敏感阶段,根据敏感性测定结果和新疆棉花种植特点,对延缓和治理新疆棉花主要害虫抗药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农副产品及废弃物化感抑藻作用的研究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副产品废弃物作为可再生性、可降解性的生物质资源,在农村被大量的丢弃和焚烧,给环境造成了极大地危害.通过一系列技术处理,可以从农副产品和废弃物中提取化感物质,应用于海水和淡水中藻类的抑制,以有效利用废物资源.文章对化感作用的概念、20种农副产品及废弃物对19种藻类的化感抑制作用以及化感作用抑藻机理等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对今后植物化感作用抑藻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应多学科结合,利用化感物质对不同藻类的影响及其选择性抑制机理做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植物与其它有机体的化学作用—潜在的有害生物控制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与其它有机体种间存在着通过次生物质为媒介的化学作用,这些化学作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则表现为植物对有害生物的化学防御。面对动物取食、微生物侵染和其它植物竞争,植物能合成释放特定的次生物质抵御侵害。而且,植物这种对有害生物的化学防御机制常常是在侵害条件下诱导产生的。当前的研究显示,作物/害虫/天敌三营养食物链也有自然的种间化学作用关系操纵,作物和杂草种间除了有相互抑制的化感作用外,还存在着通过次生物质进行的信息传递关系。揭示并充分利用植物这种内在的化学防御机制不仅能拓宽认识植物与其它有机体种间关系的视野,而且能开拓植物保护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植物化感物质与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容  李蕾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2):178-181
近年来,植物化感物质作用途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植物产生的化感物质大多数最终都将进人土壤,因而土壤微生态环境与植物化感作用密切相关.一方面通过土壤微生物对化感物质的活性、转化和在土壤中持久性影响探讨了土壤微生物对化感物质的作用;另一方面由化感物质对土壤微生物生长、活性、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化感物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从两方面阐释了植物化感物质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关系,以期为进一步探讨植物化感作用的机理及途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寄生在野生草本植物上的蚜虫资源是相当丰富的。而过去有关蚜虫种类报道多集中在乔木、灌木和作物上。近年来 ,对寄生在野生草本植物上的蚜虫种类进行了广泛调查与研究 ,共采集植物标本 2 38种 ,蚜虫 2 61号 ,经室内显微镜鉴定 ,已定名的有 3科 33属、 5 7种。本文就发现的三个新属作详细描述 ,并与近似属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获毒后禁食对棉蚜传播黄瓜花叶病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禁食对蚜虫传播非持久性病毒的影响机理。[方法]通过EPG技术和即时中断技术结合生物学观察试验观察取食过病原植株的蚜虫禁食与非禁食组接种到健康植株后,植株的发病情况。[结果]在棉蚜获得黄瓜花叶病毒(CMV)后禁食1 h会显著降低黄瓜花叶病毒的接种效率,但会显著提高禁食后第一个接种植株的接种成功率。EPG分析结果表明,1 h禁食处理的棉蚜与不禁食的棉蚜相比有更多的pdII-2亚波形阶段的脉冲,同时也有更高的病毒接种成功率。pdII-2的脉冲是联系禁食和病毒接种成功率的重要因子。[结论]蚜虫的行为是影响CMV传播的重要因素。携带病毒的蚜虫饥饿时会足量地释放在首先接触的植株上以保证病毒能够被传播。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生物冰核研究进展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38  
我国从1986年起开展了冰核活性细菌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查明了我国冰核细菌种类、分布规律、冰核活性强弱程度,明确了影响冰核细菌冰核活性的某些因素和提出了菌种保存方法;验证了冰核细菌是诱发和加重植物霜冻的重要因素,研究揭示冰核细菌、低温强度和植物霜冻害三者的关系,并进行了药剂和生物防霜新技术研究;利用冰核细菌研制成功了冰蛋白降水催化剂,开展了促冻杀虫、克隆了编码冰蛋白的冰核活性基因及有关冰核细菌分子生物学应用技术研究;首次报道了大麦黄矮病毒冰核活性,对揭示未知生物冰核种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植物病原菌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毒素是病原菌致病的因子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植物病理学家的重视。本文对植物病原细菌毒素及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种类、化学结构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并指出了病原菌毒素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植物化感物质的种类、释放途径、作用机理及化感物质的自毒作用等角度论述了植物化感作用的原理,指出自毒作用是连作障碍的主要因子,进而提出减弱或消除自毒作用的技术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define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spinosad and plant allelochemicals on Helicoverpa armigera(Lepidoptera:Noctuvidae), the research fed them on artificial diets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spinosad, gossypol, quercetin and tannicacid, and the changes of pupal and imaginal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pinosad at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pupation ratio and pupal weight, prolonged prepupal and pupal periods, and decreased emergence ratio, fecundity and longevity of adults. Combined with plant allelochemicals, spinosad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pupal period and shorten adult longevity. Other life-cycle parameters such as pupation ratio, pupal weights, emergence ratio, eggs laid per female and hatch ratio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The results clearly indicated that plant allelochemicals did not change spinosad efficiency on H. armigera, but the combination of spinosad and plant allelochemicals might affect pest population dynamics significantly by changing its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本地棉蚜除在木槿等植物上产卵越冬外,还能在大棚内,甚至在露地某些植物上以孤雌胎生方式繁殖为害,并成为第二年的早期虫源。研究中还对性蚜分化的原因提出了新的看法:即性蚜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寄主种类,其次才是温度和光照周期的改变,性分化主要发生在冬寄主上。  相似文献   

15.
林木化感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感作用普遍存在于森林群落中,不同树种间的化感作用是决定营建混交林成败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从化感物质的来源、种类分离鉴定、释放途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近10a来林木化感作用进行阐述,为林木群落的健康和生态功能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建议今后加强和扩展对林木化感物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化感物质作用机制的研究层次可深入至分子和基因维度,将研究对象从单一植株化感潜力的测定拓展至探究特定植物种群化感物质对森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上来。  相似文献   

16.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和rep-PCR聚类分析等手段,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入侵植物黄顶菊对土壤中磷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顶菊入侵后增加了土壤中无机磷和有机磷细菌的数量,入侵后其数量分别为入侵前的1.17倍和1.08倍。rep-PCR基因指纹分析结果显示,黄顶菊入侵前土壤磷细菌包含19个聚类群,其中无机磷细菌10个聚类群,有机磷细菌9个聚类群;入侵后土壤磷细菌包含22个聚类群,其中无机磷细菌11个聚类群,有机磷细菌11个聚类群。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黄顶菊入侵后土壤中无机磷细菌的丰富度指数、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1和2.369,高于入侵前的10和2.303;有机磷细菌的丰富度指数、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1和2.398,高于入侵前的9和2.197,而2种细菌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基本不变。本文从土壤微生态学的角度初步探讨了黄顶菊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磷细菌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黄顶菊入侵的地下化感机制和竞争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豆植株形态对大豆蚜寄生和天敌捕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大豆植株形态对大豆蚜的寄生和天敌捕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所表现的抗蚜性与其植株形态有关。裸大豆2个品种,大豆蚜10d增殖倍数分别为20.00和32.87;有茸毛大豆3个品种,大豆蚜10d增殖倍数分别为17.78,23.44和13.50。24h连续观察异色瓢虫对大豆蚜的影响,在捕食者的数量和发育阶段相同的情况下,瓢虫幼虫捕食量在裸大豆植株上为6.5头/h,在有茸毛大豆上为3.6头/h。  相似文献   

18.
害虫的化学防治与作物抗虫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作物-昆虫-杀虫药剂三者之间的有机关系讨论了害虫的化学防治与作物抗虫性的相互关系。植物体内的某些次生性物质常是抗虫性利用的重要机制之一,这些次生性特可以诱导昆虫体内的解毒酶系,而该酶系又能降解化学防治施用的杀虫药剂,从而加强害虫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根际土壤有机酸类物质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酸是植物根系向外界分泌最主要的一类化感物质。为探讨马尾松根际土壤有机酸类物质是否具有化感效应及其作用类型,以马尾松林下植物(狗尾草、狼尾草)和南方常见水保植物(狗牙根、巴哈雀稗)为受体,通过生物检测等技术手段,研究马尾松根际土壤有机酸类物质对受体植物种子发芽率、幼苗苗高、根长及干质量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受体植物化感综合效应在16.4%~41.1%,狗牙根最弱,狗尾草最强;3种有机酸物质化感综合效应在21.6%~34.6%,以脱氢松香酸最强,硬脂酸最弱。(2)有机酸物质对受体植物指标影响最大的为根长,对照抑制率为42.7%,发芽率最小,对照抑制率为13.3%,狗牙根发芽率和狼尾草干质量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3)3种有机酸的化感作用类型主要包括,低促高抑、随浓度升高抑制增加和无明显浓度效应。因此,脱氢松香酸很可能是马尾松的主要有机酸化感物质,且从化感作用角度,狗牙根可以考虑作为马尾松林下植被恢复的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20.
植物化感作用在植保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综述了化感物质的种类、化感研究对象以及化感作用在植保领域的应用。同时,对化感作用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