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研究布迪厄的文献中,语言学、人类学始终是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就语言学而言,相关研究包括语言与权力的关系,社会语言学的内容与特征,社会语言学的思想渊源与发展历程等。就人类学而言,主要包括布迪厄与结构主义的思想继承关系,布迪厄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以及由此而完成的思想转变等。这些研究在深化国内学界对布迪厄思想认识的同时,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布迪厄的语言观贯彻了其实践观,主要建立在反结构主义的基础上,试图说服语言学家跳出对符号系统的抽象分析,充分关注具体生动的语言实践过程,以避免用“虚幻的”规则代替语言本身;他认为语言不仅是表意的符号和沟通的手段,同时也是展现社会关系的媒介,特别是符号权力关系已经嵌入到语言符号体系中。尽管布迪厄对语言社会性的强调容易导致对语言本质的遮蔽,但是他的观点对拓宽语言学研究的视野、增强语言学研究的反思性具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结构指的就是索绪尔提出的系统。本文的目的在于从词汇语义系统的内部规律出发,研究结构主义框架下俄语词汇系统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从词汇的聚合关系、组合关系和变体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力图全面阐释俄语词汇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4.
人文性是汉语的本质属性,其研究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汉语人文性研究的理论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传统语言研究的人文传统,早期传入中国的西方语言学理论中所包含的人类学、社会学思想以及20世纪50年代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语言学说中关于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际知名人类学家,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雷德菲尔德以其深厚的社会人类学功底为基础,吸收和采纳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等人为代表的功能学派观点针对农村社会展开了极具社会人类学特色的专精研究,特别是他在研究中所提出的"小传统"与"大传统"之两分法已被诸多学科广为运用,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经典范式。他在建构理论时的方法论基础及其对农村社会、农民的重新界定也都极具思想洞察力,别有新意。不论是在社会人类学还是农村社会学领域,雷德菲尔德的农村社会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标尺意义,其理论方法和具体观点值得国内的"三农"研究者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索绪尔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语言学家,他引领了语言学研究的哥白尼式革命并创立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不仅对语言学研究意义重大,而且也对二十世纪人文社会学科提供了丰富的哲学暗示。然而同对索绪尔的拥簇一样,对索绪尔的批评也从未停止。对索绪尔批评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来自于日本著名语言学家时枝诚记和法国著名语言学家本维尼斯特。从二者对索绪尔的批判中可以看出学界对索绪尔思想中一些重要概念的分歧,这对推动索绪尔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的角度对人类进行研究的学科,它包括人类的起源、发展、种族差异、人体与生态的关系及现存灵长类的身体和行为等内容.笔者简要介绍近年来在广西少数民族体质人类学研究取得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骨密度研究作为体质人类学研究的一部分,故总结初步开展的广西壮族人群遗传基因多态包括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脂联素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三种基因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索绪尔创立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不但对现代语言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还影响了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本文重点探讨了其语言学理论对人工智能研究所产生的启迪作用以及在理论与方法方面的贡献,而学界对这方面却未给予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结构主义哲学于20世纪中叶在法国兴起,围绕"能指"和"所指"的相互关系展开了对语言学的探讨。结构主义由于过分重视"语言"体系(整体)而忽视了"言语"(个体),以及其过分注重共时性而忽视历时性,有形而上学的倾向,这就使得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对它的批判有机可乘。这种由结构主义哲学向解构主义哲学的思潮转变对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教育人类学的角度对师生关系进行分析,师生关系是一种基于教育场景的特殊关系,本身是一种情感的联系,也可以说是伦理关心,建立健康和谐的新师生关系,这是保障教育不断稳定发展的关键,而国内现代化教育的任务,也是促进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国内教学工作中的师生关系还是有着诸多的问题,如师生之间的代沟不断扩大,在应试思想下形成的一种近乎服从式关系,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足等。从教育人类学的层面上进行分析,其实这有着诸多的成因。文章是教育人类学展开适当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师生关系的实际情况,并找到促进师生关系改善的实际对策。  相似文献   

11.
Farmers and their languages: the first expans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largest movements and replacements of human populations since the end of the Ice Ages resulted from the geographically uneven rise of food production around the world. The first farming societies thereby gained great advantages over hunter-gatherer societies. But most of those resulting shifts of populations and languages are complex, controversial, or both. We discuss the main complications and specific examples involving 15 language families. Further progress will depend o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hat combines archaeology, crop and livestock studies, physical anthropology, genetics, and linguistics.  相似文献   

12.
彝族是具有鲜明火文化的民族之一,彝族的用火习俗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通过特有的习俗反馈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已内化为社会规范和文化自觉,对民族的长远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以火文化为切入点,对彝族用火习俗中表现出来的森林生态思想进行探析,将彝族火文化中的用火习俗和用火智慧与其林业发展结合起来,从人类学、历史学、文化学等视角出发探究彝族火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挖掘其中折射出来的森林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计算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的迅速发展与逐渐成熟带动了文本挖掘等交叉领域的进步,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但通过交叉领域的进步反过来促进语言学发展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研究从网络新闻语料入手,基于朴素贝叶斯算法,探究了特征词数与真实语料的关系,为理论与应用研究提供了相关数据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罗天莹  张媛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485-15487,15529
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出发,结合近距离观察和访谈所获得的某一农民工维权NGO(P机构)服务活动开展的实践经验,通过对一些典型个案材料的"发生过程"进行实地挖掘,从而探讨农民工工伤维权的行动空间、策略选择的触发机制和内在逻辑及其对当前社会政策和制度所产生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内民主的思想是列宁早期党内民主思想的理论基石,普列汉诺夫等马克思主义者的有关思想为其党内民主思想提供了理论借鉴,俄国民粹派等非马克思主义者的有关思想对其思想的形成也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就郑樵目录学思想特质之渊源进行有益的探索。郑樵目录学思想具有会通、实学、创新之特质,而这些特质源于郑樵会通、求实、创新之学术思想。其学术思想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的流衍、家庭环境等客观因素密切相关,同时又与个人志向、个人学养等主观因素紧密相连。今天我们探讨郑樵会通、求实、创新之学术思想对其目录学思想的影响,无疑对我们当今数字环境下的数字目录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关于茶文化论述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明繁荣、外交新局是习近平关于茶文化论述产生的基本背景。习近平关于茶文化的论述已经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茶文化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喝茶是修身养性、提升品位的重要手段;茶产业是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茶文化是增进中外友谊的纽带和桥梁;茶叶是国际商路上的重要输出货品;茶是文明互鉴、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新时代学习习近平关于茶文化的论述,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有力推进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性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概念。20世纪中国现代性思想的起源应回溯至晚清时期。梁启超的思想显现出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少年中国"的现代性时空维度,体现了现代性前进的时间观念;"新民"思想,展示了现代国家的宏伟构想。梁启超的现代性启蒙思想也为今天的时代带来反思,启发我们在关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反省现代性、中庸理想道路是否可行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因此,研究梁启超的启蒙思想,对探究当代中国现代性思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e faculty of language: what is it,who has it,and how did it evolve?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e argue tha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ulty of language requires substantial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We suggest how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linguistics can be profitably wedded to work in evolutionary biology, anthropology,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We submit that a distinction should be made between the faculty of language in the broad sense (FLB) and in the narrow sense (FLN). FLB includes a sensory-motor system, a conceptual-intentional system, and the computational mechanisms for recursion, providing the capacity to generate an infinite range of expressions from a finite set of elements. We hypothesize that FLN only includes recursion and is the only uniquely human component of the faculty of language. We further argue that FLN may have evolved for reasons other than language, hence comparative studies might look for evidence of such computations outside of the domain of communication (for example, number, navigation, and social re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