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规模经营是发展甘蔗生产的有效途径蔡仁林,冯奕玺(广东省徐闻县农机局,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甘蔗是广东省徐闻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它的种植面积已达26667公顷。近几年来,随着三高农业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以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机械化为特征的种蔗大户。据统计...  相似文献   

2.
规模经营是发展甘蔗生产的一个好模式冯奕玺(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542100)徐闻县是广东省主要甘蔗产区,甘蔗是该县主要经济作物。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甘蔗生产分散到一家一户经营,效益低,与糖厂集中大生产的矛盾突出,逐步暴露出各种不利于、生产...  相似文献   

3.
加强原料蔗管理 提高甘蔗蔗糖份──徐闻县前山糖厂抓好农务第一车间纪实冯奕玺(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524100)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最南端的徐闻县前山糖厂,60年代建厂,日榨量从500吨扩大到现在的2000吨。1990年前由于甘蔗品种布局不合理,品...  相似文献   

4.
蔗地间套种西瓜配套技术的初步研究冯奕玺,吴开林(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524100)(广东省徐闻县糖办524100)引言徐闻县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热带季风气候,温、光充足。旱坡地多且平坦连片,种蔗历史悠久。制糖工业基础好,适宜发展甘蔗生...  相似文献   

5.
甘蔗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冯奕玺(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524100)甘蔗的一生,从萌芽、分蘖、拔节伸长,以至成熟期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均会遭受到一种或多种病虫的为害。甘蔗苗期虫害主要有蔗螟、蔗龟、绵蚜、蓟马等;病害主要有凤梨病、黑穗病及虎斑病等。甘蔗伸长期...  相似文献   

6.
充分发挥甘蔗良种在蔗糖生产的增产作用冯奕玺(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徐闻524100)广东省是全国糖蔗主要产区。甘蔗是我省重要经济作物,又是增加农村经济主要来源。把发展甘蔗生产放在重要位置,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这是省情决定的。而甘蔗增产主要靠提高单产,...  相似文献   

7.
农田害鼠危害甘蔗及治理对策冯奕玺(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524100)鼠是四害之一,鼠害的防治是植物保护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笔者通过调查和群众反映,认为害鼠危害甘蔗的损失不亚于其它病虫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由于田鼠危害甘蔗日趋严重,影响了甘蔗生产...  相似文献   

8.
粤糖82-339在徐闻县蔗区种植表现及推广前途冯奕玺(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524100)1前言粤糖82-339是轻工业部甘科所湛江甘蔗试验站采用湛蔗74-141自交,经多年选育而成。该品种从1990-1993年在徐闻县国营五一农场农科所进行了3年新植和...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广东徐闻县迈陈镇1994 年以来,开展推广冬种瓜菜套种甘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所取得的良好成效。阐述了冬种瓜菜套种甘蔗的优越性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瓜菜蔗获得增产增收,取得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各地可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徐闻县甘蔗品种的引进、推广与甘蔗生产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闻县甘蔗生产的发展可分为“竹蔗时期”、“腊蔗时期”、“台糖 134时期”、“粤糖 6 3/ 2 37时期”和“新台糖系列时期”,各时期都有其代表的甘蔗品种和生产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1.
蔗糖产业是湛江农垦带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支柱性特色产业,在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产业链角度分析了湛江农垦蔗糖产业从生产到流通各环节的发展状况。研究显示,湛江农垦蔗糖产业存在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难、甘蔗种植规模化与机械化程度低、甘蔗加工产品单一附加值低、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及影响力较弱等问题,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甘蔗规模化种植及全程机械化、开发深加工产品及拓宽销售渠道,以促进蔗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云南省蒙自市甘蔗发展现状,提出在山区发展甘蔗种植思路,并结合5年来芷村镇甘蔗发展实践,对山区乡镇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蒙自市甘蔗产业向山区转移发展提供技术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是我国甘蔗生产的主产区,是国家三大甘蔗优势区域之一,具有大力发展甘蔗产业的基础和条件。本研究利用SWOT-AHP法,从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4个方面,设置了甘蔗优势区域、国内食糖需求旺盛、生产成本提高、蔗糖体制落后等20个评价指标,对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应采取依靠自身优势和利用外部有利环境的SO发展战略,以实现其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近15年原料甘蔗的生产特点以及影响甘蔗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探讨了我国甘蔗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指出我国食糖消费前景广阔,为甘蔗生产带来了发展空间;蔗糖产量的增加主要靠甘蔗单产和蔗糖分的提高来实现,而扩大种植面积的潜力非常有限;能源短缺给甘蔗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还提出提升我国甘蔗生产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相应措施,如培育甘蔗新品种、推广新栽培技术、改善以水利建设为中心的耕作条件、逐步推行蔗田作业机械化等。  相似文献   

15.
海南地处热带边沿,光照、温度和雨水条件都非常适合糖蔗的生长。近几年海南每年的糖蔗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7.0万hm2左右,总产量约为400万t,总产糖量约为37.5万t。通过对海南省糖蔗种植区域的地形地貌、田块大小、现有糖蔗生产的模式、糖蔗收割方式以及糖蔗的压榨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了海南糖蔗生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海南省目前糖蔗生产的现状,提出海南糖蔗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韦昌联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2):2113-2117
【目的】调查分析新台糖22号甘蔗品种种性退化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措施促进蔗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组织专家进行深入调研,根据调研报告对新台糖22号种性退化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结果】导致新台糖22号种性退化的原因有:推广年份过久,蔗病积累多;未能进行有效轮作;脱毒健康种苗供给未能实现;良种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薄弱,良种良法推广脱节;甘蔗种苗投放管理欠规范,且未重视品种检疫等。【建议】应加快甘蔗新品种选育的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甘蔗健康种苗体系、加快甘蔗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加大甘蔗良种良法示范的推广力度、整合政府资源、形成统一的投入和补贴体系,以促进广西蔗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广西蔗糖产业中的育种、高产栽培技术、生产机械化、制糖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 述,提出要加大甘蔗种质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力度,不断丰富亲本材料;将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技术相结合,提高高 糖、高产、抗性强的甘蔗品种的育种效率;加大糖能兼用型甘蔗品种的选育力度;研发适合广西各种地理类型的中小 型甘蔗收割机,同时提高现有甘蔗收割机的适应性、灵活性,提高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蔗糖澄清提纯技术;加 大蔗糖产业废弃物的利用力度,以促进广西蔗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云南制糖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制糖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农产品加工业,云南也已成为中国第二产糖大省.制糖业的发展关系到云南省600万蔗农的切身利益,发展好制糖业是解决云南省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尽管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绩,但云南制糖业仍然存在甘蔗种植劳动力资源不足、优良品种研发和推广滞后、原料不能满足制糖生产需要、生产规模化程度低以及制糖企业经营规模小、技术装备存在差距的问题.在国家对云南实施“桥头堡”战略的新形势下,云南制糖业应把握好自身优势,抓住机遇,通过加大对制糖业的扶持,实行甘蔗种植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进行结构调整,重视科技创新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促进制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在崛起的中国甘蔗糖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4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的甘蔗糖业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得到了参会代表特别是外国专家学者的一致高度赞扬。这次会议有近270位代表参会,其中有58位来自20个主要蔗糖生产国蔗糖生产、管理和科研的专家学者,包括近20位甘蔗糖业方面的世界级权威专家。这是在中国首次举办这样的盛会,会前出版了由中印两国甘蔗糖业专家共同编辑出版代表当今国际甘蔗糖业各领域研究先进水平的论文集。这部宏篇巨著共有770页,144篇论文。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甘蔗生产记录。公元1840年以前,中国在世界蔗糖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以后由于长期战争和社会不稳而使糖业变得很弱。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蔗糖业重新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中国是世界的第三大产糖国,2003/2004榨季全国总产糖量达到1002万吨,其中甘蔗糖占总产糖量的94%。广西是中国最大的甘蔗糖产区,2003/2004榨季产糖量达到588万吨,占全国总产糖量的58.4%,占全国甘蔗糖产量的62.3%。中国已建立起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有效的甘蔗生产技术体系,特别是占全国种植总面积90%的旱地蔗生产技术体系,使甘蔗单产近年来维持在60~70吨/公顷的较高水平。国际甘蔗糖业的权威专家认为,中国已经崛起成为甘蔗糖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超级强国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甘蔗是印度尼西亚的重要农作物,本文概述了印度尼西亚甘蔗的生产概况、制糖业的发展蔗糖消费、蔗糖的进出口贸易及相关管理政策,同时对甘蔗产业发展趋势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