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粳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对中国粳稻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认为北方粳稻生产承载着全国人民“口粮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千方百计地发展北方粳稻生产,增加粳稻总产量已势在必行。但从目前北方粳稻生产形势看,靠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来提高总产量的潜力已很有限,惟一出路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通过育种手段开发推广超级稻,提高品种的生产潜力,以及通过栽培手段改造中低产田,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是近期大幅度增加粳稻总产量的有效途径。此外,还对直接影响中国粳米市场走势的东北稻区水稻生产发展战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采用HP滤波法,对1978-2006年期间我国东北地区粳稻生产面积、单产和产量的长期波动和短期波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分析认为,1978-2006年期间东北地区粳稻生产发展较快,是我国水稻生产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而且产量继续提高的可能性较大.但东北地区粳稻生产波动幅度较大,波动频率较高,易出现大起大落的状况,在实际生产中必须转变产量增长方式,降低单产的波动幅度,促进东北粳稻生产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杂交粳稻辽优9906、辽99优15、辽99优19,常规粳稻盐丰47为材料。在辽西滨海盐碱稻区通过硅肥不同处理试验,研究硅肥施用对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可以提高水稻的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稻米的出糙率、精米率,并提高水稻的产量。同时选用杂交组合中产量最好的辽99优19与盐丰47在不同处理下对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杂交粳稻辽99优19在穗长、每穗实粒数优势较强,而平均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方面明显低于盐丰47,说明杂交粳稻的增产主要缘于穗大粒多。  相似文献   

4.
北方直立穗型粳稻抗倒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培育抗倒能力强的水稻品种是实现水稻高产优质所面对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北方直立穗型粳稻抗倒性,为提高北方粳稻抗倒性,实现水稻高产优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2个不同穗颈弯曲度的北方粳稻品种为试材,于齐穗后30 d,研究了直立穗型与弯曲穗型粳稻地上部分各节间抗倒伏能力的差异,并通过对茎秆抗折力与茎秆形态性状、茎秆解剖结构和茎秆化学成分进行相关分析,研究了直立穗型粳稻抗倒的茎秆形态特点与生理基础。【结果】直立穗型粳稻穗下第1节间(N1)、第2节间(N2)、第3节间(N3)和第4节间(N4)的弯曲力矩与弯曲穗型品种差异不显著,但N1、N2、N3的抗折力却显著提高,从而使N1、N2、N3的倒伏指数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弯曲穗型粳稻,说明中上部节间抗倒能力明显增强。进一步分析直立穗型与弯曲穗型粳稻茎秆解剖结构、化学成分以及它们与茎秆抗折力的相关性后发现,直立穗型粳稻N1、N2、N3抗折力强的主要原因是:(1)茎壁厚度和茎壁面积增大,节间抗折的物理性状明显提高;(2)大小维管束数目多,大小维管束、韧皮部、木质部面积增大,节间内部组织的结构明显改善;(3)纤维素含量高,支持细胞壁结构的物质含量多。【结论】茎壁厚度、茎壁面积、维管束性状及纤维素含量可以作为选育抗倒伏品种的主要参考指标。就北方粳稻而言,培育直立穗型品种,更容易获得抗倒性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如何进一步提高单产,挖掘粮食生产潜力,湘乡市多年的经验证明,适度密植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技术措施。1.生产效果①增产效果显著。同一品种,栽培管理水平(施肥水平)相同,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每667平方米抛插蔸数,增加基本苗,能促进有效穗增加,对提高单产有显著的效果。从湘乡市最近几年水稻测产数据来看,以株两优819水稻为例,每667平方米有效穗19万穗-25万穗,每增加1万有效穗,可提高单产20公斤左右,一般情况下每667平方米有效穗低于18万穗,单产就在400公斤以下,当每667平方米有效穗达到23万穗以上时,单产可达500公斤。②禾苗发育整齐,生长平衡。  相似文献   

6.
通过籼粳杂交选育亚种间杂交粳稻,是粳稻种植区域大幅提高水稻单产的主要技术途径。目前,亚种间杂交粳稻在生产上已应用十余年,主要表现出穗数适中、穗大粒多、粒小质优、茎秆粗壮等特点,产量优势非常显著,但也存在制种产量低、落粒性强、不耐贮藏等问题。现对亚种间杂交粳稻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建议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进一步促进亚种间杂交粳稻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楚雄州是云南省高原粳稻主产区,粳稻种植面积约占水稻总面积的85%~90%,近年来,随着楚粳、滇系、云粳系列等优良品种的育成、推广应用,提高了粳稻的单产和总产水平。但在生产中,在栽培技术的应用上却存在着不全面、不准确、不适时的问题,影响了单产的进一步提高和平衡增产。为使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充分表现出来,研究与之相适应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侯方安 《山东农业》2001,(10):24-24
近几年,山东省农作物旱作农业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已获突破性进展,机械化旱作农业初步开发面积已超过200万公顷。鲁中南与鲁东等半湿润与湿润地区,实行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单产已突破吨粮大关。经过实践,应用旱地吨粮田机械化旱作技术体系,并实行上下两茬统一运筹是实现吨粮田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正>1东北粳稻供给现状水稻是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稻米安全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2010年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的27%和36%;水稻又是我国主要的"口粮",全国有超过65%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85%以上的水稻是作为口粮消费[1]。为此,稻米供给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多数人一日三餐的喜忧。东北是优质粳稻的主产区,其有效供给水平直接影响稻米安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粳米消费偏好。根据2010年农业统计数据,东北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在育种的早期时候,就抓住对群体产量贡献最大的关键性状,提高在特定地区和育种目标下的选择效率,我们研究了小麦单株栽培条件下的个体性状与生产群体栽培条件下的单产之间关系。并运用多元分析方法,从遗传上找出其发育的内在联系,从环境上探讨其发育的条件。最后还分析了单产与单位面积穗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