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互联网+”推动广东省现代化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农业"这种产业模式正在蓄势待发。借助于互联网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智慧农业"是现代及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解决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却在农业上不能自给自足的主要途径之一。广东是我国的经济强省,"互联网+"也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农业借助于"互联网+"发展路径研究对我国"互联网+农业"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新环境下,乡村旅游业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在"互联网+"背景下安徽省乡村旅游产业已经逐步趋向于智慧旅游、体验旅游以及智能旅游等方向发展。安徽省的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应当将时代发展趋势与"互联网+"进行充分融合,从而全面实现安徽省旅游产业有序而又稳定健康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安徽省智慧乡村旅游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安徽智慧乡村旅游发展中"互联网+"的应用前景及其重要意义、安徽智慧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互联网+"背景下安徽智慧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模式和现阶段主要方向及相关保障五个主要方面,旨在进一步提出具有高度可行性的转型发展策略,以推动安徽省的智慧乡村旅游产业实现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时代居家养老服务的困境及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3):260-261
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互联网+"成为最炙热的产业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将"互联网+"与居家养老相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养老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分析"互联网+"时代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的困境,提出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数据库、提高居家老人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创新居家养老产品和加强对大数据的管理等"互联网+"时代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眼下的热词排行榜中,"互联网+"绝对是名列前茅的一个。身在传统产业中的人们都在努力设想着,自己的产业实现"互联网+"之后,会产生怎样颠覆性的变化。"三农"领域的人们也不例外。现实:"互联网+"已改变传统产业农业可谓是传统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当"互联网+"的时代日益靠近,这样的产业也注  相似文献   

5.
<正>6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标志着"互联网+"这一国家战略进入到了实质性实施阶段。"互联网+"是互联网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改造过程,将深刻地影响我国产业形态和发展方向,必将创造出巨大的创业机会和经济  相似文献   

6.
自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以来,各行各业纷纷利用起互联网平台寻求转型路径。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也发生了崭新的变革:近年来,在我国农村经济体中,农副产品电商销售已成为农产品销售模式的新常态。这种转型路径不仅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更广泛的途径,同时也给广大消费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本文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从我国农业经济形势变化的角度出发,以江西省为例,对其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作出了一定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企业逐渐式微,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而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了契机。综合了互联网技术的工作和手段、产业集群的要素绩效、集群内外部环境影响的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模式,让人们在感受到了这一模式的巨大潜能的同时,也让人们了解到这种模式由于尚未完全成熟,仍存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孙惠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4):207-207,203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互联网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形成了深远影响,同时在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鉴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存在自我改造能力偏弱的情况,所以应当引入"互联网+农业"的战略思想,助推农业经济发展转型,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业产业链进行改造,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因此,文章将主要对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之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路径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眼下的热词排行榜中,"互联网+"绝对是名列前茅的一个。身在传统产业中的人们都在努力设想着,自己的产业实现"互联网+"之后,会产生怎样颠覆性的变化。"三农"领域的人们也不例外。农业可谓是传统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当"互联网+"的时代日益靠近,这样的产业也注定会改变。事实上,有些变化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以来,在部分地区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农村电商,就是这种变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20,(18)
正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农业经济是关键组成部分,其会影响到我国社会发展的速度以及稳定性。在"互联网+"时代下,通过运用"互联网+"能够对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在此情况下,有效推动我国互联网技术和农业生产二者之间的结合,促进我国农业生产进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应作为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5):179-180
"互联网+"现代农业将信息经济与传统产业相互结合,能够给传统产业带来新机遇,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新空间,给农民(农民工)带来新的就业机会。透过发展现状分析发现,"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仍旧存在基础设施和技术不完善、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能力不足、物流和金融支持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需要从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农业产业链、完善农村物流与金融服务体系等多方面进一步探索,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在农村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内,国内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都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相应的农业产出效率也普遍较低。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后,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的科学转型,需要加强对互联网思维的综合应用,并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改变相应的农业生产模式。本文主要探讨了"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转变的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行各的发展已经开始向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方向转变。2015年我国首次提出要发展"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从内容来看将有利于实现我国各个产业之间的融合,为实体经济提供新的创新力和生产力。能够看出,"互联网+"的时代正在向前推进,对我国的经济将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本文将从会计行业的角度出发,对"互联网+"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互联网+"的基本内涵,通过研究"互联网+"对会计行业的影响,而后对"互联网+"时代下会计行业的改革趋势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推动会计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指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产业模式、拓宽信息传播等方法,来实现工作的转型和升级。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在党建工作中使用和利用"互联网+",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与传统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为农业科研院所党建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一、"互联网+"时代下党建工作必要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农业各学科交叉融合呈活跃态势,"互联网+农业"对推动传统产业、传统经营模式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重点研究了在"互联网+"时代潮流下,黑龙江省如何将互联网思维与农业深度融合,为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经营网络化、服务在线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农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互联网+"为我国农业在发展环境、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带来的机遇,同时指出我国农业在统筹规划、网络设施和服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提出农业要想成功转型升级,需做到运用"互联网+"思维、实施"互联网+"计划、发挥"互联网+"优势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变化,随着我国大力推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互联网+"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需要从业者做好相关研究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经济转型发展中"互联网+"的作用,分析发挥"互联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作为时代发展下的产物,成为扩大消费的新亮点,带动就业的新载体,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对此,下文就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对"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进行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农业产业转型的步伐加快,促使农业职业教育也不得不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积极探索"互联网+"视域下的教学改革路径。本文对当前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应当如何做好"互联网+教育"提出来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提升,为了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局势,我国的农业经济也要进行转型和升级,以便在新时代下得到更好的发展。"互联网+"战略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农业经济的发展也要不断的朝着"互联网+"战略方向不断的靠拢,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更稳定的发展,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国的发展,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农业经济如何实施"互联网+"战略,并提出合理的应用策略,以便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