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环境法益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显化环境法益,将环境法益的刑法保护独立化、优化环境法益与传统法益结构等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秩序与金融秩序的逐步稳定,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界限正逐渐模糊,由此所引起的环境污染的问题在农村愈演愈烈。因此,对于在农村的生态环境的刑法保护问题进行分析是有必要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原因进行剖析,探讨污染环境罪保护的法益。并且在大的国际环境背景下充分汲取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对于治理污染生态环境类犯罪的相关刑法认定规制,扬长避短,将农村水土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排放污染的行为等纳入涉及到新的相关刑事法律条文和相关司法解释,使得对于污染生态环境类犯罪的相关刑法认定规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完善,进而更好的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环境的刑法保护是一种重要的环境保护方法,对湿地的保护来说也不例外。然而,我国目前刑法中有关湿地的保护条文甚少,传统的刑法保护范围也受到湿地环境问题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我国目前湿地保护刑事立法现状及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湿地保护刑事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土地对于国家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农民是赖以生存的根本。生态价值对于农村土地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价值形态,但我国现行的《刑法》中,关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主要保护方向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农村土地的生态价值,反而更多的体现其经济价值。我国农村土地的保护不应该单一、滞后,应当多方面且更应当注重生态价值的保护,这样才能可持续化的长久发展。刑法作为保护法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保护农村土地的生态价值上,应该拥有独立的体系从而能够真正实现保护农村土地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5.
法的价值这一概念,一直以来人们都在不断的进行追求和探讨,在法律发展史上对法的价值一词的论证、推理、运用,都是法学家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而环境刑法学作为法学研究的一个理论分支,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环境刑法的价值体系究竟应该追求一个什么样的价值理念才能够满足我们的发展需要,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完善我国环境刑法的价值体系理论,为我国环境刑法的价值体系研究做贡献。本文旨在通过明确环境刑法的价值观念,确定环境刑法的价值目标,协调环境刑法的价值内容,深化环境刑法的理论研究,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法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6.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学术界对人类中心主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致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个派别。在坚持"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基本观点的前提下,立足于当代"人类生存困境",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进行辩证扬弃,同时吸纳"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一些合理成份,从而建构一种合理形态——"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7.
欧盟环境刑事立法发展快速,继欧洲理事会于1998年11月制订<通过刑法保护环境公约>后,欧盟委员会和欧盟部长理事会又分别于2001年3月和2003年7月起草了<关于通过刑法保护环境的指令>和<关于通过刑法保护环境的框架决定>.欧盟环境刑事立法的发展呈现出"生态利益"的保护立场日益彰显,犯罪构成日趋扩张,刑罚结构更趋合理等显著特点.欧盟环境刑事立法对我国环境刑法具有借鉴意义.参11  相似文献   

8.
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但是现有的污染环境罪在追责方面涵盖的不够全面,执法中存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不利于农村的环境保护。通过分析农村的环境污染来源,考虑到农村环境污染的分散性特点,讨论其损害的法益,研究其刑法追责标准。借鉴美日等国对于污染环境的刑法规制,将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纳入到相关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使得污染环境罪的法律规制范围更加全面,促进农村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9.
环境伦理学由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利奥波德。他的"大地伦理"思想把道德关怀的重点和伦理价值的范畴从生命的个体扩展到自然界的整个生态系统,进一步强调人们对待自然保护的伦理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不能犯理论在刑法学界存在很大争议,在学术上形成了众家观点,尤其以德日纯粹主观说、具体危险说、抽象危险说、客观危险说为代表,他们所谓的不能犯不是未遂犯的一种,不具有可罚性。但是我国所谓的不能犯和德日不能犯是两个概念,确切地说,应定义为不能未遂犯。我国是以实行行为具有侵害法益的"危险性"为依据来认定未遂犯,又以实行行为是否具有实现犯罪的"现实可能性"为标准把未遂犯分为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不能未遂犯)。本文中把实行行为既没有侵害法益的"危险性",又没有实现犯罪的"现实可能性"认定为不可罚的不能犯,和德日两国的不能犯是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刑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介入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非常必要。我国刑法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立法缺陷,针对这螋缺陷,应该扩大野生动物资源法律保护的范围;修改并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关刑事责任的条款,使之与刑法相衔接;增设“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专章,并在其中设置“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罪”专节,将直接针对野生动物的犯罪纳入其中,增设“故意伤害、虐待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和“点食、购买、出售野生动物菜肴罪”,以期充分发挥刑法的作用,更好地保护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12.
保护胎儿权益的实质是保护胎儿出生后成为自然人的法益。然而我国目前的立法却未明确对胎儿法益的保护,致使现实生活中胎儿权益受损时无法通过诉讼得到应有赔偿。应对胎儿权益在立法上以民事权利保护的方式做出规定,赋予胎儿应有的权利能力,以体现人本关怀。  相似文献   

13.
侵占罪是侵犯财产罪的一种,规定于我国1997年刑法中,旨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好地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但在实践中,对侵占罪的理解存在分歧。本文运用刑法解释原理,结合司法实践,对侵占罪中的"拒不退还"、"拒不交出"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4.
环境伦理学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特别在现阶段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存在重大理论分歧。在一系列争论与分歧中有关学者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人类中心主义的定义与形态,环境问题是否根源于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界自身的价值,以及走进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回顾和评价,旨在把握这一研究领域中的基本情况和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方法,将环境伦理学的研究推向深入化。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有力的疫情防控政策下,我国将率先于其他国家进入后疫情时代。面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后疫情时代,个人信息的公开与保护对于防疫常态化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疫情前后不同时期个人信息的法益分析,认为后疫情时代个人信息的公开与保护主要以平衡为目标。结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与域外法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则,后疫情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应采用合法性原则、比例原则、公开透明原则、目的限制原则、信息安全性原则和存储限制性原则,并采用以上述基本原则为导向的"全生命周期保护+分类保护"路径,此路径的建构对于平衡社会公益与公民私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刑法理论界对我国刑法第29条第2款的规定中教唆未遂的内涵和外延存在诸多争议。本文按照类型化思维,依法益侵害危险远近以及教唆犯罪的因果发展流程对其进行详尽解读。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损害是对环境生态功能、生态服务的破坏与损伤,其实质是侵害了不特定主体所享有的环境权益。环境权益虽为不特定主体所共享、共用,具有公共利益的属性,但对于每一个特定主体而言,不能因此否认其对环境权益的享用状态。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将生态环境损害纳入其救济范围,实际上是肯定了侵权法对环境权益的保护,确立了生态环境损害的侵权法直接救济模式。相对于通过人身、财产损害救济生态环境损害的间接救济模式而言,直接救济模式不仅是侵权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的回应,是贯彻我国《民法典》"绿色原则"的内在要求,更重要的是其能有效克服间接救济模式的弊端,为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提供实体法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于彦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839-4842,4873
环境执法是保护农村环境和农民环境权益的重要手段.着力分析了我国农村环境执法的主客观障碍,并从完善农村环境立法,健全基层环境执法机构以及完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野生动物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越 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当下环境犯罪手段越来越复杂多样,亟待人们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积极应对环境犯罪。本文通 过野生动物资源的刑法规制为切入点,进而提出环境犯罪在刑法适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优化刑 事立法理念,适当扩大环境犯罪保护范围以及优化环境犯罪刑罚结构,通过这三个措施来完善环境犯罪在刑法适用过 程中面临的困境。希望这三个措施能为环境犯罪在刑法适用中带来肯定和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资源纠纷日益增多,现行的诉讼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环境资源诉讼的要求。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民期盼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环境公益诉讼也引起人们的关注。环境公益诉讼与传统的环境资源诉讼比较,诉权得到放宽,适合主体得到扩展,环境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为英美、大陆法系国家环境资源立法、司法广泛采用。而目前我国实行的仍然是传统的环境诉讼,其与环境现实要求、理论发展制度的完善极不协调。本文将从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特征进行论述,介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现状以及美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完善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