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生活垃圾现状与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介绍了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主要技术,并提出了未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新书推介     
<正>可持续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生活垃圾的区域性收运系统、生物反应器卫生填埋技术、焚烧能源化利用技术、裂解资源化技术、机械生物处理技术、沼气发酵技术、源头分类和机械分选技术、垃圾中塑料、玻璃、纸张等回收废物的循环利用技术以及相关防治渗滤液、臭气等二次污染的环境保护技术。本书主要适合于高等学校师生以及从事生活垃圾处理的工程技术人员、有关管理人员等阅读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调查分析浙江省丽水市垃圾资源化现状和资源化潜力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和处理措施,并展望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及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作符合国家层面的需求,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谐型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由日益严重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入手,首先从政策层面总结了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进程及未来发展重点,然后对国内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应当根据各地区农村的特点开发适合农村、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生活垃圾资源化新技术,并从完善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了西藏不同地方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情况及不同地方居民对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的了解程度,为城市垃圾的资源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垃圾收费情况不同。该研究结果对促进西藏不同地区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与无害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外农村垃圾治理与处理模式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法寻找适宜于农村的垃圾处理模式,从农村垃圾问题相关概念、农村垃圾管理体系、资源化方法及处理技术、农村垃圾处理模式4方面展开综述。结果表明,农村垃圾的构成、垃圾资源化、农民环保意识方面的研究较多;农村垃圾管理体系主要由政府主导、村集体主导、村民主导、政企合作等构成;垃圾分类主要采用资源化方法,焚烧、填埋、堆肥是主要的垃圾处理技术;现有运作良好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有浙江金华模式、浙江贺田模式、四川丹棱模式、广西横县模式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需从农村居民垃圾处理意识、农村垃圾处理模式选择指标体系、农村垃圾处理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是对垃圾集中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分类回收能够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进行了国际比较,构建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三维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垃圾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也是一个"世界难题",而农村垃圾治理问题更是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的重点所在。2017年5月课题组就房山区城乡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赴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和金东区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针对房山区城乡统筹垃圾处理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筹化设计、标准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资源化分类、科学化测算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余才鼎 《吉林农业》2011,(3):197-197
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将直接污染农业环境。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和成分分析,提出了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蚯蚓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概述了蚯蚓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基本原理,蚯蚓处理垃圾工厂化的基本流程,垃圾处理过程中蚯蚓的作用,垃圾处理产物蚓粪和副产物蚯蚓的多种用途。认为利用蚯蚓处理垃圾是使垃圾真正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解决目前诸多环境问题,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意  马俊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89-1739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村镇生活垃圾对水体、大气、生态景观及人体健康等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以黄土高原地区隆坊镇为例,分析了村镇生活垃圾的来源、产生量、危害及处理现状和问题,选择了适合该乡镇的垃圾处理技术,最后将镇域和村域单元相结合,总结了新农村与非新农村同镇区垃圾处理相结合的合理处理方式,达到村镇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易腐垃圾数量的日益增加,其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易腐垃圾虽然具有严重的污染特性,但也存在资源化利用的潜力,通过不同的技术对易腐垃圾进行处理,可以减小其所造成的危害,实现对易腐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本文综述了易腐垃圾传统处理技术(填埋、焚烧、粉碎直排)、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饲料化处理、厌氧发酵、好氧堆肥等)以及目前一些新型处理技术,对这些技术的处理效果、缺陷进行归纳,阐述了技术应用状况,同时分析了垃圾分类对易腐垃圾处理的影响,以期为易腐垃圾处理技术的优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附属产物,生活垃圾的激增时刻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广大群众,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已无法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立足于农村生活垃圾的现状,引入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的运作机制,通过对不同层面进行分析,提出"五标准"、"六保障"、"一基金"等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可行性措施,全力化解农村生活面临的困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资源化处理是彻底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最终方式。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特点、国内外处理处置技术的应用及面临的问题,提出我国城市垃圾不应偏重于某一项处理方法,而要结合城市特点将几种处理方法合理组合,同时重视垃圾预处理及后处理,这样才能使垃圾处理效果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技术路线探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通过实地凋研和文献综述,概括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的产生与处理现状,重点根据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和技术进展,讨论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适用技术路线.目前,我国村镇两级居住社区的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为0.5~1.0 kg·(人·d)-1和0.4~0.9 kg·(人·d)-1,产生量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垃圾主要组分为易腐有机垃圾,可回收废品的比例较低.我国的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同样与地域经济水平正相关,发达地区采用的集中式处珲模式,有利于终端处理的规模效益和无害化,但运输成本高达总成本的50%左右;而在分类收集的前提下,易腐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可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基于我国村镇垃圾组成的特点,提出了"分类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置结合"的技术路线,可在村镇就地处理与利用60%~80%的垃圾量,有效削减处理总成本并提高无害化水平.推进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规范化,推广全过程专业化运营模式,加强垃圾处理过程物流管理等,是促进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规范化发展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问题日益严重。在现有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下,探索实用、高效处理方式迫在眉睫。该文介绍了河南登封市生活垃圾治理模式,通过治理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为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采用的垃圾处理技术,没有一种方法能够独立地实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总目标。随着我国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产生的垃圾成分也愈发复杂,有机物、人工合成材料增多。这种现状要求垃圾处理技术,应由单一销毁方法向多种方法相互配合、共同处理的综合利用方面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垃圾的变废为宝,为社会提供可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刚刚起步,农村垃圾处理仍是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皖南、皖北、皖西、皖中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好乡村建设差异性较大。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技术与管理模式能否适用安徽省,村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认知度如何,怎样构建农村垃圾分类处理长效机制,都需要实践检验与理论再深化。基于此,我们选择宣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等方面搞得好的中心村进行跟踪调查,力争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激励约束机制上寻求突破,为宣城乃至安徽美好乡村建设中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对国内外垃圾处理工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永城市垃圾产生及处理实际,提出了垃圾高效资源化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垃圾分选、生活垃圾两相干式"生化"处理、高分子固废造粒、有机质肥等。并对该垃圾高效资源化处理工艺进行了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项目的综合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加快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呈现出数量大、类别多、组成复杂、分布广泛的特点。若处置不当,将会严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的生活质量。该文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现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智能化、资源化、市场化、法制化、常态化和素质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