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有性杂交选择了早熟菜用型马铃薯青薯7号,该品种黄皮黄肉、产量高、薯型好、商品薯率高,适于在我省各类地区种植,通过省级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在山丹县位奇镇十里堡村开展水肥一体化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把好种薯关和病害防治关的前提下,适宜山丹县推广的菜用型马铃薯中早熟品种为荷兰15号,不但能够提早上市,抢占市场先机,而且种植没有太大的局限性;青薯9号和L11146-2综合性状良好,应进一步扩大示范面积。其他品种下一年继续开展试验,进一步筛选适合山丹县的菜用型马铃薯品种。  相似文献   

3.
低温阴湿区马铃薯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育成和引进的马铃薯品种的特征特性的比较研究,筛选出适合宁夏南部低温阴湿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为该区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庄薯3号、冀张薯8号作为淀粉型品种,青薯9号作为兼用型品种,宁薯13号、宁薯12号、宁薯8号作为鲜食菜用型品种,中薯8号作为设施种植的早上市菜用型早熟品种,在试验所代表的低温阴湿区推广种植,可获得较好的生产效益。而陇薯6号、晋薯7号、948-A、中心22、中心24等5个品种因综合性状表现较差,产量低,不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向红梅  李桂平 《农技服务》2011,28(10):1400+1445-1400,1445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露地栽培模式下不同菜用马铃薯品种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鲜薯2号和费乌瑞它在铜仁地区海拔450 m以下区域可作菜用马铃薯主推品种,滇薯6号、会—2号和萼薯5号可作搭配品种。  相似文献   

5.
安康市是马铃薯适宜生长的区域,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马铃薯品种很多,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地位,80年代选育的安薯56号、175号等品种推广全国很多地区,产量和品质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此试验的目的是选择在安康市能提早上市,菜用型早熟马铃薯品种(系),为提高菜农经济效益服务。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马铃薯在贵州高海拨地区的适应性,研究引进闵薯1号、大西洋、青薯9号、威芋5号、米拉和会-2(对照)5个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的产量。结果表明:在贵州高海拨2 100米的区域,马铃薯种青薯9号产量最高,亩产3 103.11公斤。  相似文献   

7.
地膜菜用型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受土壤质地、肥力水平及种植品种等的制约性很大。田间对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克新4号产量指标好于克新1号,施肥以补足氮肥、适量添加磷肥为主,钾肥少用或不用。同时,还应加大品种的培育、引进研究力度,确保地膜菜用型马铃薯规模化种植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是张掖市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但由于品种结构单一,缺少市场竞争力。为筛选出适宜张掖市种植的高产优质菜用型马铃薯品种,2018年对引进的8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荷兰15号、陇薯13号田间长势强,商品性好,产量高。荷兰15号产量53 722 kg/hm~2,较对照克新1号增产6.56%;陇薯13号产量53 397 kg/hm~2,较对照克新1号增产5.92%。综上所述,这2个品种适宜在张掖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菜用型马铃薯青薯168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薯168品质好、产量高、蒸食口味好,是西部地区广泛种植的菜用型马铃薯品种,产值在1.5万元/hm2以上,对薯农增收有现实意义。从实际出发,介绍了青薯168西部地区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地块选择、测土配方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内容,以指导当地菜用型马铃薯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
引进国外马铃薯新品种进行春季对比试验,试验设计分别以鲁引1号为菜用型品种对照,以大西洋作为加工型品种对照,分析每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薯块性状、品质情况、抗病性和产量,以筛选出适宜二季作区种植的菜用型和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密度对高海拔单作区马铃薯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怀利 《农技服务》2009,26(6):16-16
通过马铃薯"合作23"在六盘水高海拔草作区进行密度(4.5万~8.25万株/hm~2)试验,以建立马铃薯在高海拔单作区不同栽培密度下的栽培模式,在模型模拟寻优和示范验证的基础上,提出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结果表明:一般高海拔单作地区密度以6.75万株/hm~2为宜。该研究为大面积推广脱毒优良马铃薯品种提供了推广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包头地区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甘肃、山西、辽宁等地引进的3个加工型和3个菜用型马铃薯品种在内蒙古包头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加工型品种大西洋和菜用型品种克新1号的产量与商品率均较高、适应性较强,建议大面积引种并进一步进行营养试验与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黔西北地区的威宁对鄂薯5号等马铃薯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鄂薯5号和丽薯1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均可作为威宁高海拔地区马铃薯生产上的更换品种。  相似文献   

14.
8个菜用型马铃薯品种在榆中县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在全黑膜垄作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8个菜用型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马铃薯各品种折合产量以华颂11号最高,为81 00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60.44%;其次是青薯9号,折合产量为59 555.6 kg/hm2,较对照陇薯7号增产17.86%;华颂7号居第3位,折合产量为51 949.1 kg/hm2,较对照陇薯7号增产2.90%;其余品种均较对照减产,减幅为5.36%~37.69%。各参试马铃薯品种的薯形、皮色、肉色、芽眼深浅等商品性状及经济性状均适合商品市场。中早熟马铃薯品种华颂34号、中薯5号、中薯3号、华颂7号、华颂11号均适合在兰州地区川水地种植,可弥补6 — 9月商品马铃薯的市场短缺。中早熟黄皮黄肉品种华颂34号、中薯5号、中薯3号、华颂7号宜作为扩繁种薯的品种供应南方市场;晚熟品种陇薯10号、青薯9号、陇薯7号等适宜在兰州地区旱作区及山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5.
2种贮藏方式下马铃薯品质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六盘水地区选取广泛种植的威芋3号和会2号马铃薯块茎,采用室内堆放贮藏和田间原地贮藏方式,定期对马铃薯块茎干物质、淀粉、还原糖及呼吸强度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铃薯贮藏61d是临界贮藏时期;同一品种不同海拔地区贮藏的马铃薯品质表现为:高海拔地区>中海拔地区>低海拔地区;相同海拔地区,田间原地贮藏的马铃薯品质优于室内堆放贮藏;此外,淀粉含量和还原糖含量之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6.
正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该试验是两个不同类型(实际是两个品比试验)包括早熟菜用型、中晚熟淀粉加工型。将通过引进和试验分别对早熟菜用型品种及中晚熟淀粉加工型品种,进行相同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比较试验,选育出适合当地的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马铃薯新品种。增加马铃薯品种的多样化和为该产业体质增效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生产应用的目的。1试验田的基本情况本实验田选在红羊乡安堡行政村村民郭建督家的田里,纬  相似文献   

17.
蚕豆具有粮、菜、饲和肥兼用的作物,是现代农业发展必需的优势作物之一,生长习性是制约机械化生产、蚕豆规模化种植和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因素。蚕豆青蚕16号是2018年由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以地方品种马牙为母本,以引进有限型种质Flip88-243FB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适应机械化收获的有限生长型新品种,品种登记号为GPD蚕豆(2019)630005,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证,证号:CNA20130685.3。该品种可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粮食、蔬菜以及与其它优势作物构建轮作体系。同时,利用青蚕16号有限基因改良菜用蚕豆、观赏型蚕豆,培育适于多元化产业的蚕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高海拔地区菜用玉米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宁县高海拔地区菜用玉米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田蜜2号鲜穗产量最高,达36.958 t/hm2,其次为萃糯三号23.208 t/hm2,再次是五彩甜玉米23.000 t/hm2,生育期相对较短,该3个品种可大面积推广种植;香紫糯23号、花糯四号、凤彩香甜糯、金彩糯1号、金卡糯、紫糯3号、香糯999、京科2000、普朗珍珠、燕禾金2009、福禧201等11个品种,鲜穗产量均在15.000 t/hm2以上,生育期也相对较短,可适当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在静宁县山旱地用全生物降解膜覆盖种植的8个晚熟马铃薯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晚熟品种定薯4号折合产量最高,为24 223.5 kg/hm2;天薯11号居第二位,为23 011.5 kg/hm2;陇薯7号产量居第三位,为22 951.5 kg/hm2,以上3个品种薯型匀称整齐,抗病性强,商品性状好,是适宜当地高海拔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淀粉加工型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0个马铃薯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宜大理高海拔山区种植的优良马铃薯新品种,从而提高大理高海拔山区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结果表明,丽薯11号和云薯105产量高、品质好,可在大理高海拔山区推广种植;昆薯2号产量低,但具有早熟性,可在大理小春或冬作进行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