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柑桔黄龙病,又称黄梢病、黄枯病、青果病,其别称主要是依据发病症状描述的,属于类细菌性病害的一种。而虫媒木虱是黄龙病病原得以在田间传播的唯一媒介,只要果园中存在木虱,即使只有一株树苗感染了黄龙病,那么整个柑桔果园都将受到黄龙病的危害。因此,及时地发现和清除黄龙病感染病原的柑桔植株,阻断传播途径,消灭虫媒木虱,是保证柑桔生产效益,打赢柑桔黄龙病防控持久战的重要举措。防控柑桔黄龙病需要注意对黄龙病病症的掌握,了解病原的传播途径,以及防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沙田柚黄龙病病原β-操纵子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表现斑驳症状的沙田柚叶片,根据柑桔黄龙病特异保守区域β-操纵子序列设计引物,通过对其病叶脉总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与pMD18-T Vector连接、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 5a菌株、筛选阳性克隆重组子、重组子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柑桔黄龙病病原β-操纵子部分DNA相应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引起沙田柚斑驳症状的病原与亚洲柑桔黄龙病原(Liberobacter asiaticum)相应序列的同源率为99%,而与非洲柑桔黄龙病病原的同源率仅为79.9%.因此,从分子水平上证明沙田柚斑驳症状是由黄龙病病原侵染所致,该病原属于亚洲种中的一个成员.  相似文献   

3.
琯溪蜜柚黄龙病病原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Guan溪蜜油是中国大陆柚类中的优质品种。近年来,在福建省的产地发现Guan溪蜜油叶片表现斑驳的病树,其叶片斑驳与柑桔黄龙病的叶片病状十分相似。据实验结果证明:该病能通过病梢嫁接传染到柚和柑桔的健苗;在电镜下观察到病株韧皮部寄生着大量BLOs,其形态和构造均与柑桔黄龙病病原(Liberobacter asiaticum)相似,经PCR扩增与Southern Blot分子杂交测定,表明该病原DNA PCR产物与柑桔黄龙病病原PCR产物之间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初步认为该病很可能是柑桔黄龙病引起的。为了进一步明确该病与柑桔黄龙病的关系,对病原DNA片段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并与柑桔黄龙病病基因相应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病原与亚洲柑桔黄龙病病原(Lasiaticum)相应基因序列的同源率达94.2%,而与非洲柑桔黄龙病病原(L.africa num)的同源率仅为75.0%。进一步证明Guan溪蜜油叶片斑驳是柑桔黄龙病引起的,其病原是L.asiaticum中的一个成员。  相似文献   

4.
1 由林学院张景宁副教授主持完成的“柑桔黄龙病快速诊断研究”于1992年12月16日通过了由广东省科委和省农委联合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专家认为:本研究获得柑桔黄龙病病原类细菌分离,人工培养通过木虱及环剥接种成功,人工体外培养黄龙病病原类细菌成功乃国内外首创。通过人工培养柑桔黄龙病类细菌作为抗原,建立的诊断柑桔黄龙病的酶标定位法和酶联吸附免疫法经生产应用,能准确快速早期诊断柑桔黄龙病,其成果处于国内领行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柑橘黄龙病病原亚洲种16S rDNA序列的特异引物检测疑似黄龙病的砂糖橘叶片样品,为砂糖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采自广西9市17个采样点的214份疑似黄龙病及无症状砂糖橘叶片样品,用试剂盒法提取叶脉基因组DNA,采用柑橘黄龙病亚洲种16S rDNA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结果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检测,统计待检样品柑橘黄龙病病原菌亚洲种的带菌率。【结果】对214份样品的Nested-PCR扩增结果,部分样品可得到1160 bp左右的特异条带,与预期大小相符但条带明暗不同。来自广西9市17个采样点的砂糖橘叶片样品均检测出黄龙病亚洲种病原,平均检出率均在66.0%以上,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来自东兴市的样品,检出率为100.0%,检出率最低的是来自南宁市的样品,检出率为66.9%;斑驳、缺素型黄化、叶脉黄化、小叶和无症状叶片样品中均可检测出黄龙病亚洲种。【结论】Nested-PCR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出各种症状样品的黄龙病病原,可用于柑橘黄龙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柑橘黄龙病病原亚洲种16S rDNA序列的特异引物检测疑似黄龙病的砂糖橘叶片样品,为砂糖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采自广西9市17个采样点的214份疑似黄龙病及无症状砂糖橘叶片样品,用试剂盒法提取叶脉基因组DNA,采用柑橘黄龙病亚洲种16S rDNA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结果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检测,统计待检样品柑橘黄龙病病原菌亚洲种的带菌率.[结果]对214份样品的Nested-PCR扩增结果,部分样品可得到1160 bp左右的特异条带,与预期大小相符但条带明暗不同.来自广西9市17个采样点的砂糖橘叶片样品均检测出黄龙病亚洲种病原,平均检出率均在66.0%以上,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来自东兴市的样品,检出率为100.0%,检出率最低的是来自南宁市的样品,检出率为66.9%;斑驳、缺素型黄化、叶脉黄化、小叶和无症状叶片样品中均可检测出黄龙病亚洲种.[结论]Nested-PCR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出各种症状样品的黄龙病病原,可用于柑橘黄龙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快速检测柑桔黄龙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PCR技术对柑桔黄龙病病原DNA进行体外扩增,可建立一套快速,准确,有效的检测该病原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PCR技术对柑桔黄龙病病原的检测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只有感染了黄龙病病原的样品,PCR才呈阳性反应。文章报道了应用PCR技术能检测已带病但尚未症状的柑桔黄龙病病株,该检测技术可以对柑桔黄龙病进行早期诊断,及是地控制带病苗木的传播,这对选育无病苗木及病害的综合治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沃柑感染黄龙病的田间症状表现及各症状与感染黄龙病的相关性,为种植者尽早鉴别黄龙病树和及时做好黄龙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广西不同地区沃柑果园采集沃柑黄龙病疑似样品,对样品按症状分类并记录,用试剂盒法提取叶脉和果柱基因组DNA,采用黄龙病亚洲种的16S rDNA特异引物fD1/fD2和OI1/OI2进行巢式PCR(Nested-PCR)扩增,扩增结果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检测,统计不同症状样品的阳性率.[结果]收集的214份黄龙病疑似样品中,不同症状样品均检出黄龙病亚洲种病原菌,检出阳性率表现为典型红鼻子果=斑驳黄化叶>果蒂稍红果>均匀黄化叶>叶脉黄化叶>僵果>缺锌黄化叶>其他黄化叶>正常叶.各症状类型与感染黄龙病均存在相关性,但存在差异,其中,典型红鼻子果和斑驳黄化叶阳性率均为100.0%,与感染黄龙病相关性最大;其次果蒂稍红果阳性率为90.9%,与感染黄龙病相关性很大;夏、秋梢均匀黄化叶阳性率为46.5%,与感染黄龙病相关性大.沃柑感染黄龙病后症状复杂,大多出现两种以上复合症状,结果树最初症状为出现果蒂稍红果,落果较多,未结果树以夏、秋梢黄化居多,根系容易受损;正常叶阳性率达16.7%,说明沃柑感染黄龙病早期不易显症.[结论]沃柑出现典型红鼻子果和斑驳黄化叶,可田间诊断为黄龙病树;出现果蒂稍红果,并严重落果,基本可田间诊断为黄龙病树;夏、秋梢均匀黄化黄龙病检出率高,但确诊还需与其他疑似症状(叶脉黄化叶、僵果、缺锌黄化叶、其他黄化叶和正常叶)一样通过PCR进一步检测.Nested-PCR检测技术灵敏性高,可作为沃柑感染黄龙病的早期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9.
根据柑桔黄龙病病原PCR检测结果,分析其病原检出率不高与检测方法、检测部位等相关,提供了"红鼻果"作为芦柑黄龙病田间诊断的依据。通过田间调查,分析总结了至2000年前永春县柑桔黄龙病长期未蔓延危害的原因在于果园管理均衡,施药次数较多,柑桔木虱没有大量生存繁衍的空间;而近年柑桔黄龙病蔓延危害的主要原因是"三农"状况发生变化,劳力转移,失管果园多,病源多、柑桔木虱大量危害,病害迅速传播。论述了近年永春县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的实践应用与取得的成效;指出柑桔规模化连片种植,分散管理,难以统一落实防控措施是黄龙病防控工作的难点。探讨了黄龙病产区发展柑桔生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柑桔黄龙病又称黄梢病、黄枯病、青果病,为类细菌性病害。在田间,传病昆虫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病原的唯一传播媒介。只要果园中没有木虱,即使有病树,黄龙病也不会传染。田间防控柑桔黄龙病,须掌握以下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