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茄子黄萎病品种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茄子黄萎病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研究了茄子黄萎病的苗期接种鉴定技术。利用PD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采用灌根法接种,接种浓度为2×107孢子/ml,接种苗龄为2叶期,土温25℃,接种10 d后进行第1次发病调查,共调查3次。对8份茄子材料进行了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有2份材料表现高抗,1份材料表现感病,5份材料表现高感。  相似文献   

3.
茄子品种资源抗黄萎病性鉴定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茄子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孢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严重影响了茄子的产量和品质,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茄子黄萎病的经济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采用伤根接菌法对茄子品种资源进行了统一标准的抗黄萎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茄子品种资源对黄萎病具有较好的抗病性,在35个参试的茄子品种中,属于抗黄萎病的有242-90P、41-1和35-R5等10个,耐茄子黄萎病的有23个。通过鉴定评价,推荐了41—1、35-R5和47-R1等一批抗黄萎病资源,被育种单位利用后已转育出EF9910等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4.
茄子种质资源抗黄萎病性评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998、1999两年度对266份茄子种质资源及杂交组合进行了抗黄萎病田间自然鉴定,另对44份品种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未筛选到抗病品种(DI≤15.0);仅E9731、E9009×9206、E9206×9718、E9508×9212-1等4份达到中抗水平(15.0<DI≤30.0);其余耐病材料24份(30.0<DI≤50.0);中感病材料15份(50.0<DI≤70.0);高感材料1份(DI>70.0).  相似文献   

5.
茄子种质资源抗黄萎病鉴定结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重茬3 a的露地上,对43份分离提纯的茄子种质材料进行黄萎病抗性鉴定的结果表明,有1份野生材料表现高抗,3份表现中抗,6份表现耐病,25份表现中感,8份表现感病.对高抗和中抗材料可作为茄子抗黄萎病育种的抗源加以利用,对其它材料可通过农艺性状的筛选和改良,提供生产利用或作为遗传资源改良的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茄子品种资源黄萎病抗性鉴定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开展茄子品种资源黄萎病抗性的田间鉴定研究,为茄子抗病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供试茄子材料为2001年以来从四川省各地收集到的35份茄子资源。从田间采集黄萎病病株,从中分离纯化出茄子黄萎病菌,经鉴定,引起茄子发生黄萎病的病原菌为大丽轮枝孢。选择生长旺盛、产孢量大的茄子黄萎病菌株V6作供试病原菌。采用伤根接菌法对茄子品种资源进行统一标准的抗黄萎病性鉴定。在黄萎病发病盛期,调查各茄子品种资源材料的黄萎病发病植株症状,记载病株显症叶片数、病斑颜色、叶片是否有脱落、卷枯等。当感病对照的病情指数达40左右时,调查各茄子品种资源材料的发病情况,并计算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以确定各材料的抗性型。[结果]收集到的四川茄子品种资源对黄萎病具有较好的抗病性。在35份茄子品种资源中,属于抗黄萎病的有242-90P、41—1和35-R5等10份,黄萎病病情指数介于15.71~19.59,占总鉴定材料的28.57%;属于耐黄萎病的有68×47、紫早茄和32—1等23份,病情指数介于21.15-33.18,占总鉴定材料的65.71%;属于感黄萎病类型的有2份,占总数的5.71%。通过鉴定评价,推荐了41—1、35-R5和47-R11等5个抗病材料以及EF5、EF62个耐病高产材料,被育种单位利用后已转育出EF991等抗病品种。[结论]通过分析品种资源的抗病性,明确了四川省茄子资源的抗性水平和今后抗病育种方向,为茄子抗病育种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抗黄萎病茄子种质资源、对比野生茄或近缘野生茄与栽培茄对黄萎病抗性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利用苗期人工接种技术对15份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和285份栽培茄种质资源的抗黄萎病性进行鉴定。结果共筛选获得抗病材料11份,占种质资源比例为3.67%,表明茄子种质资源整体对黄萎病抗性水平较差。野生或近缘野生茄资源中有10份材料表现抗病,占野生或近缘野生茄资源比例为66.67%,表明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对黄萎病整体抗性较好。栽培茄资源中有1份材料表现抗病,占栽培茄资源比例为0.35%,表明栽培茄对黄萎病整体抗性较差。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和栽培茄中抗性种质资源占所有鉴定材料的比例分别为3.33%和0.33%,表明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远高于栽培茄。  相似文献   

8.
棉花品种(系)抗枯萎黄萎病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兰州地区茄子黄萎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从嫁接茄子砧木(日本赤茄)和自根茄子(北京六叶茄)上分别分离到轮枝菌(Verticillium)。经鉴定,日本赤茄上分离到的为 Verticillium dahliae, 分生孢子大小为 2.4~7.2×1.7~3.9μm,轮枝长度为 8.5~24.2μm;菌丝生长发育最适温度范围 25~28 ℃,30℃下培养生长较好;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 55℃ 10 min;病菌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最佳,氮源的利用以蛋白胨最佳;菌丝生长发育最适 pH 值范围为 5.0~5.5, pH 3.6 下培养生长状况较好;接种北京六叶茄发病较轻。从北京六叶茄自根苗上分离到的为Verticillium albo-atrum,该菌分生孢子大小为 2.4~10.9×1.9~4.8 μm,轮枝长度为 6.1~42.4 μm;菌丝生长发育最适温度范围为 23~26 ℃,30 ℃下生长一般;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 50 ℃ 10 min;对碳源利用以果糖最佳,氮源以硝酸钾为佳;菌丝生长发育最适pH 值范围为 7.0~7.5, pH 3.6 以下生长一般;该菌接种北京六叶茄后,发病较重,能引起枯死症状。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人工接菌法测定苜蓿主要地方品种和外引品种对苜蓿黄萎病(Verticiliumalbo-atrum苜蓿菌系)英国菌系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在供试25个品种中,河西苜蓿表现高抗,陇中苜蓿、陕北苜蓿和肇东苜蓿等11个品种表现抗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苯甲酸苄酯对茄子黄萎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方法】用浓度分别为0(CK),0.05,0.1,0.5和1.0 mmol/L的苯甲酸苄酯处理茄子种子和幼苗,通过田间抗病、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等试验测定其对茄子的化感效应。【结果】不同浓度的苯甲酸苄酯对茄子种子萌发均有化感促进作用,低浓度(0.05,0.1mmol/L)的化感促进作用较强,高浓度则促进作用减弱,当浓度为0.1 mmol/L时,种子萌发效果最好。在试验浓度范围内,苯甲酸苄酯可提高茄子幼苗对黄萎病的抗性,对茄子幼苗的株高、茎粗、鲜质量、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根系活力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最佳作用浓度均为0.1 mmol/L。【结论】苯甲酸苄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茄子的抗病性,促进茄子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四川西部山区茄子黄萎病菌种类鉴定及致病性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四川西部山区雅安5县(区)茄子黄萎病株上分离到轮枝菌64株,通过对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物特性,以及运用PCR技术的鉴定,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Kleb)。用其中46个大丽轮枝菌单孢菌株,对眉州茄苗期根部接种,测定致病性,根据接种21 d的病株率、30 d的病情指数和45 d的枯死率,将供试菌株的致病性类型划分为II、I和III型,表明供试菌株有明显的致病性分化。  相似文献   

13.
四川棉花区试品种枯、黄萎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棉花区试品种对棉枯、黄萎病有较高的抗性水平,品种的抗病性在逐年提高。2001~2004年参加四川省区试的66个新品种中,抗病性指标达到四川省品种审定标准(抗枯、耐黄)的有38个,占总参试品种的57.6%。其中,抗枯、抗黄的双抗品种有川99-1890,02-9,02-140,00-160,川99-1892,01-243,2K-Y2和SG-39共8个。通过鉴定,推荐的4个抗病品种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茄子资源苗期田间青枯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浸根接种法对23份茄子资源进行苗期田间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有3份资源对青枯病表现为高抗,3份资源表现为抗病。这些抗病资源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可以作为今后茄子抗青枯病新品种选育的抗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茄子抗青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假单胞菌杆菌引起的青枯病已成为茄子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目前的防治措施均难以奏效。综述了近 年来国内外关于茄子青枯病抗性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茄子资源抗性材料筛选与鉴定、茄子青枯病抗性遗传规律分 析、与青枯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茄子杂交育种和远缘杂交育种、组织培养和基因工程等相关技术在抗病育 种中的应用,并介绍了茄子嫁接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在防治茄子抗青枯病的相关情况。同时,讨论了现阶段研究中 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新疆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新疆生产上主栽以及参加生产示范的棉花品种(系)的黄萎病抗性进行鉴定,为棉花生产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发病均匀的自然病圃对棉花品种的黄萎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对南、北部棉区的主栽以及参加生产示范及常规区试的120份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鉴定发现,抗黄萎病的棉花品种较少,主要以耐黄萎病和感黄萎病品种为主.只鉴定出一个抗黄萎病品种01 -2,其病情指数较高为20.0,达到抗病与耐病的临界值.耐黄萎病品种较多占到44.2;,包括81-3等种植多年的老品种.[结论]目前新疆棉花以耐黄萎病品种为主,缺乏抗黄萎病品种,亟需培育新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7.
棉花抗黄萎病性与经济性状的遗传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抗、感黄萎病不同世代杂种群体遗传,分析了棉花抗黄萎病性与经济性状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提高棉花品种的抗黄萎病性与皮棉产量、纤维品质的同步改良不存在直接矛盾,抗黄萎病育种关键在于克服抗黄萎病性与单株成铃数之间的遗传负相关。筛选抗黄萎病性应从较低世代开始在病圃中严格进行,同时兼顾优良纤维品质的选择,在较高世代注重产量及单株成铃数等性状的选择,以最终达到抗病、丰产、优质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8.
陆地棉黄萎病抗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7个陆地棉品种配制的6个组合的P1,P2,F1,F2,BC1,BC2群体和6个组合的P1,P2,F2群体为材料,接种菌系采自于河北省棉区的2个中等致病力菌系,在人工生长室条件下研究了陆地棉的黄萎病抗性遗传方式。结果表明,陆地棉品种93抗12,鼓泽70和苏2028具有中等致病力菌系的抗性。在抗,感材料杂交分离群体中,抗,感植株的分布表现为主基因控制的质量遗传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黄萎病是棉花生长中的主要病害,严重制约着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不断提高。选育棉花抗黄萎病品种是克服这一难题最为经济、高效、环保的策略。植物抗病性遗传解析是抗病育种的基础。为了加快棉花抗黄萎病育种进程亟需开展棉花抗黄萎病遗传学研究,本研究归纳了棉花黄萎病抗性遗传规律、抗性QTL定位和抗病基因挖掘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目前对于棉花抗黄萎病遗传学研究还远不能满足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的需求。与此同时,在棉花抗黄萎病育种材料选择、遗传群体构建和定位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VAM真菌对草莓促生、防草莓黄萎病效应初探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Glomus mosseae和Glomus versiforme与草莓共生后对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elb)引起的草莓黄萎病的抗病效果。结果表明:两种VAM真菌对草莓黄萎病均有明显的防效。与对照相比接种G.mosseae和G.versiforme的处理病情指数分别降低39.4和34.7,防效分别为66.22%和58.32%。此外,两种VAM真菌对草莓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接种G.mosseae和G.versiforme处理的单株株高、茎粗、根长和地上部鲜重等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