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水稻为试验材料,连续4年开展不同种类绿肥还田试验,比较了3种常见绿肥(紫云英、油菜和豌豆)连续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云英、油菜和豌豆还田均可提高后茬水稻产量,且紫云英增产效果最佳,豌豆次之,油菜最小。绿肥连续还田前2年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不大,连续实施绿肥还田第3~4年,土壤养分含量显著升高;紫云英、油菜和豌豆还田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绿肥还田具有显著的水稻增产和地力培肥作用,但对稻田地力的提升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紫云英是浙江省稻田最为适宜的绿肥种植种类。  相似文献   

2.
谈武夷山市紫云英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紫云英是稻田冬养的重要绿肥兼牧草,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武夷山市紫云英种植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运用提高认识。加大宣传等几个方面的措施,以期为武夷山市加快紫云英生产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紫云英是上海市最主要的稻田冬绿肥之一,种植绿肥具有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农田化肥施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优点。为促进紫云英在崇明地区的种植推广,现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做好种子处理、适时套作精播、加强田间管理等。  相似文献   

4.
稻田种植绿肥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川东南稻田绿肥连续10余年定位研究表明,紫云英、绿萍、田菁等绿肥作物均可纳入稻田多熟种植制度,并获得较高的产青量。  相似文献   

5.
从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和土地资源情况分析发展紫云英等绿肥草业的必要性 ,提出安徽省发展紫云英种植亟需解决的问题 :建立 1~ 2个紫云英研究与开发利用示范区 ;积极抢救紫云英等绿肥品种资源 ,筛选优良紫云英品种 ,加强绿肥种子基地建设 ,加快绿肥的繁种步伐 ;紫云英综合开发利用应以饲料、保健茶和蔬菜等方面为突破口 ,提高生产紫云英的直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稻田紫云英肥饲兼用的技术与效益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紫云英不仅是稻田的优良绿肥,而且是养猪的优质青饲料。实行紫云英肥料兼用,是提高绿肥的经济效益,促进稻区农牧业发展,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建立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南方稻田冬季绿肥种植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开展紫云英对南方稻田土壤肥力性状影响监测试验,总结紫云英对南方稻田土壤肥力的重要性状影响,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带籽紫云英作为绿肥对稻田土壤性质的影响,为推进绿肥生产和农田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开展3年田间定位实验,第1年设置4个不同紫云英翻压量(2.81,5.61,8.42,11.23 t/hm2)处理,无紫云英翻压作对照处理,后两年均延续上一年实验结果,每年水稻移栽前将各个小区田面自然长出的带籽紫云英测产后直接翻耕;测定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养分、生物学性质以及水稳性团聚体等指标。[结果]紫云英带籽翻耕的绿肥处理可使水稻有效穗及产量显著增加,并增加土壤中的有机酸,同时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等活性均明显提高;土壤水溶性有机酸随绿肥施用量增加而升高,但过多绿肥使用量会抑制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由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向中微团聚体富集。[结论]带籽紫云英作为绿肥施用能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稳步提高土壤肥力,显著增加水稻产量的作用,水稻移栽前翻压量以不超过8.42 t/hm2(干重)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带籽紫云英作为绿肥对稻田土壤性质的影响,为推进绿肥生产和农田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开展3年田间定位试验,第一年设置4个不同紫云英翻压量(2.81,5.61,8.42,11.23 t/ha)处理,无紫云英翻压作对照处理,后两年均延续上一年试验结果,每年水稻移栽前将各小区田面自然长出的带籽紫云英测产后直接翻耕;测定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养分、生物学性质以及水稳性团聚体等指标。【结果】紫云英带籽翻耕的绿肥处理可使水稻有效穗及产量显著增加,并增加土壤中的有机酸,同时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等活性均明显提高;土壤水溶性有机碳随绿肥施用量增加而升高,但过多绿肥施用量会抑制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由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向中微团聚体富集。【结论】带籽紫云英作为绿肥施用能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稳步提高土壤肥力,显著增加水稻产量的作用,水稻移栽前翻压量以不超过8.42 t/ha(干重)为宜。  相似文献   

10.
湘、鄂、赣3省农民利用绿肥作为水稻肥料的已很普遍。目前3省绿肥种植面积计2,400余万亩。约占稻田总面积的20%左右。本区的主要绿肥作物是豆科绿肥紫云英和苕子。紫云英生长发育较苕子快,一般盛花期约在4月上中旬,压青期可较苕子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带籽紫云英作为绿肥对稻田土壤性质的影响,为推进绿肥生产和农田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开展3年田间定位试验,第一年设置4个不同紫云英翻压量(2.81,5.61,8.42,11.23 t/ha)处理,无紫云英翻压作对照处理,后两年均延续上一年试验结果,每年水稻移栽前将各小区田面自然长出的带籽紫云英测产后直接翻耕;测定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养分、生物学性质以及水稳性团聚体等指标。【结果】紫云英带籽翻耕的绿肥处理可使水稻有效穗及产量显著增加,并增加土壤中的有机酸,同时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等活性均明显提高;土壤水溶性有机碳随绿肥施用量增加而升高,但过多绿肥施用量会抑制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由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向中微团聚体富集。【结论】带籽紫云英作为绿肥施用能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稳步提高土壤肥力,显著增加水稻产量的作用,水稻移栽前翻压量以不超过8.42 t/ha(干重)为宜。  相似文献   

12.
在浠水县稻田进行了紫云英与油菜不同比例混种作绿肥对水稻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减少近30%4-L,~,用量的基础上翻压绿肥,一是可保持水稻平产或者提高水稻产量;二是适宜的紫云英与油菜配比混播翻压较单施化肥及单播紫云英或油菜作绿肥,更有助于肥料农学利用率的提高。以80%紫云英和20%油菜混播配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紫云英是武夷山市冬种绿肥的主要品种,稻田冬种紫云英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粮食产量,减少化肥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同时可作青饲料,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对武夷山市冬种紫云英绿肥示范推广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西村镇圳江村种粮大户彭凤南的400亩稻田里,紫云英竞相开放,引来游客驻足。彭凤南说,在土肥站指导下用绿肥改良土壤,化肥用量减少15%,稻谷产量不减还增。尝到甜头的他去年在租种的300多亩稻田里都种上了紫云英。近年来,江西各级农业部门高度重视恢复绿肥生产工作,并多方争取资金实施绿肥种植补贴,使绿肥种植  相似文献   

15.
油菜作稻田绿肥在上海郊区的推广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肥还田腐解后能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后茬水稻产量。为促进油菜作稻田绿肥的推广应用,现就油菜作稻田绿肥对土壤的培肥作用以及对后茬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综述,同时分析比较了油菜还田与小麦秸秆还田和紫云英还田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对上海郊区油菜作稻田绿肥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以期为上海郊区推广应用油菜作稻田绿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稻田绿肥--紫云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建明 《福建农业》2009,(10):12-13
紫云英,又名红花草、翘摇、草子等,豆科黄芪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它是南方稻区重要绿肥、饲料兼用作物。闽北浦城利用冬闲稻田种植紫云英已有悠久历史,2009年3月26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沿海滩涂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在稻田布置了连续3年的冬种紫云英、蚕豆翻压还田,研究水稻-绿肥轮作对滩涂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与冬闲处理相比,绿肥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经过3年的稻-绿肥轮作,紫云英对土壤肥力的提升效果优于蚕豆,紫云英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分别提高了16.13%和14.81%。[结论]稻-紫云英轮作是一种较好的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位于资水尾闾、洞庭湖滨,2012年以来大力引进早熟紫云英品种,探索出了一季稻田留种与种籽留田自繁并带动双季稻田发展绿肥生产的新模式,全区紫云英面积恢复发展到5万多亩,取得了可喜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我国紫云英面积持续减少的背景下,暮春时节,走入该区新桥河镇太平桥、龙光桥等村,田间紫云英姹紫嫣红,嗡嗡的蜜蜂在田里飞舞采蜜。通过恢复发展绿肥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1998,(8)
1.混播的优越性(1)提高绿肥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稻田冬种的绿肥种类主要有紫云英、满园花、油菜、麦类及苕子等。紫云英是半伏地生长作物,而满园花、油菜、麦类是直立生长作物,它们混播在一起,既可充分利用空间,增大光合作用面积,又可使紫云  相似文献   

20.
应广源 《农技服务》2011,28(10):1421-1421
阐述了稻田绿肥紫云英的生长特性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并总结了适时压青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