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在江西重发生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江西省经济作物上的次要害虫,1989年以后逐年上升为重要害虫,2000年以后成为常发性、普遍性、混合发生的重大害虫。发生期在5~11月,高峰期在6~10月,为害最重的时段为7~9月,斜纹夜蛾的成虫年发生5~6代,甜菜夜蛾7~9代。随着我省农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为两虫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有利于其发生与繁殖。斜纹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鞍山地区叶菜类常见的鳞翅目的 7种主要害虫:菜青虫、小菜蛾、银纹夜蛾、斜纹夜蛾、甘兰夜蛾、甜菜夜蛾和草地螟的发生危害特点、危害程度,并根据这7种害虫的发生特点和发生程度,提出了对这7种食叶性害虫的统治与分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和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长沙郊区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连续3a的系统调查,共鉴定了十字花科蔬菜害虫37种,其中以小菜蛾、菜粉蝶、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蚜、跳甲、猿叶虫等危害最重。根据该地区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发生特点,提出了其综合治理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赵舰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10):19-20
甜菜夜蛾食性杂,为害作物多,分布范围广。分析了甜菜夜蛾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比较了与其形态相似的害虫棉铃虫、甘蓝夜蛾、斜纹夜蛾等形态差别,以及不同的防治方法特点。  相似文献   

5.
杀虫灯是田间害虫绿色防控中物理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解瑞丰牌智能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对蔬菜害虫的诱杀效果,2021年在深圳市龙岗区、坪山区和大鹏新区3个蔬菜种植区进行诱杀试验,分析其诱虫种类和应用效果。试验表明智能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捕到昆虫种类和数量以害虫为主,害虫数量占比85%,涵盖了18种危害蔬菜作物的害虫,其中鳞翅目夜蛾科害虫占48.51%。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小菜蛾是深圳市蔬菜种植区杀虫灯诱虫量最多的蔬菜害虫,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发生盛期在4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小菜蛾成虫发生盛期在3月中下旬-7月上中旬。智能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可大量诱集蔬菜害虫,并具备虫情监测的功能,设备使用过程中体现出高便捷性、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温州市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保护地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日益普及,复种指数渐高,菜田多样化品种为害虫周年提供丰富的寄主和桥梁,本地菜田害虫发生加剧,防治难度加大。如1996~1998年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大暴发,1997年引进了新型生物农药除尽、米螨等防治。虽然有效地控制了两种夜蛾害虫的为害,但使用化学防治也存在着成本上升、菜田天敌遭杀伤、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众多弊端。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夜蛾类害虫逐步成为多种蔬菜的主要害虫,且有大范围爆发的趋势。该类害虫发生量大,抗药性强,防治难,已成为福州市蔬菜无害化生产的严重障碍。为了探讨该类害虫的控害技术进行了福州菜区夜蛾类害虫为害、发生和防治的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甜菜夜蛾已经由一种间歇性暴发害虫逐渐演变成农作物的常发性害虫。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文章综述了甜菜夜蛾的发生危害特点,分析了甜菜夜蛾的发生原因,提出了甜菜夜蛾的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9.
甜菜夜蛾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夜蛾为一种杂食性暴发性害虫,又名贪夜蛾、夜盗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为害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和白菜、甘蓝等多种蔬菜。该虫原为一种次要害虫,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危害逐渐加重。在濮阳市黄河滩区和蔬菜田常年发生,上升成为危害农业生产的一种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0.
甜菜夜蛾又名贪夜蛾、玉米小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迁飞性、杂食性害虫。在阜宁县已多年没有大面积的发生和危害。2010年7月初在阜宁县东益区几个乡镇夏玉米上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不同日粮铜水平及加硒与否与生长猪的肝脏、肾脏、脑、心脏中矿物元素和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肝、肾铜含量随日粮铜水平增加而升高最为明显(r分别为0.9612、0.8823),加硒与否对组织银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大多数组织铜浓度与铁、锌、钼呈负相关,肝铜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歧化酶、血液铜与铜兰蛋白、过氧化物歧化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分别为0.8813,0.0141,0.9236,0.9810).研究还表日粮钢水平与组织铜、其它矿物元素、血液中某些酶类在代谢上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不同产地籽瓜瓤皮成分分析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以甘肃省3个产地所产籽瓜为材料,进行基本成分、氨基酸及矿质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水分含量以瓤最高(97.32%~97.98%),内皮次之(96.64%~96.86%),外皮最低(91.47%~91.76%);灰分含量以瓤最低(0.22%~0.27%),内皮次之(0.25%~0.39%),外皮最高(0.45%~0.69%);含酸量瓤中 0.30%~0.43%,内皮 0.37%~0.69%;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瓤为 1.52%~3.05%,内皮 0.34%~1.42%;瓤和皮中蛋白质、纤维素和脂肪含量均分别低于0.45%,0.30%和0.025%,抗坏血酸含量为74.40~132.90mg/kg,内皮中含量普遍较高。18种氨基酸在籽瓜瓤皮中均有存在,其中必需氨基酸以缬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较高,非必需氨基酸以谷氨酸、丝氨酸和精氨酸含量较高。在所测的14种矿质元素中,籽瓜瓤皮中常量元素以K、Ca、Mg、P、S含量较高,微量元素以Al、Fe、Zn含量较高,矿质元素含量以外皮最高,内皮次之,瓤最低。不同产地所产籽瓜的成分含量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日光温室冬春、秋冬2个栽培茬口不同温光环境下,番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及其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结果表明,2个栽培茬口的干物质及全N、P2O5、K2O的总体分配趋势一致,均表现为果实膨大期前,以向茎叶分配为主,进入果实膨大期之后以向果实中分配为主。但温光环境影响了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累积量及其在番茄各器官的分配比例。秋冬茬番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累积吸收量分别为冬春茬番茄的84%、78%、65%和78%。秋冬茬番茄干物质及全N、K2O 、P2O5在采收初期和采收中期向果实中分配的比例高于冬春茬,而向茎叶中的分配比例降低。  相似文献   

14.
苦瓜新品种桂农科一号和桂农科二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华南地区对苦瓜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的需求选育出2个早熟、耐冷凉气候的苦瓜新品种,分别命名为桂农科一号和桂农科二号。2个品种表现为早熟,强雌性,第1雌花节位低,连续结瓜能力强,主侧蔓均可结瓜;在气温为12-23℃条件下,能正常开花结果;瓜皮油绿色;瓜型圆筒形,肩平蒂圆,大直瘤,商品性好。桂农科一号瓜长约35.0cm,横径8.0-9.0cm,肉厚1.2-1.4cm,平均单瓜重380g,产量约49500kg·ha^-1;桂农科二号瓜长约30.0cm,横径8.0-10.0cm,肉厚1.3-1.5cm,平均单瓜重450g,味甘微苦,产量约52500kg·ha^-1。2个品种均适宜在华南地区春秋露地和大棚种植。  相似文献   

15.
草莓体内氮磷钾分配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草莓“宝交早生”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和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在开花结果前期氮磷钾含量均维持较高水平,4月25日(开花期)后氮磷钾含量开始降低;植株磷含量5月13日前,维持低磷不水平,以后呈缺乏状态。氮在各器官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片、果实、茎和根,根和茎氮含量一直呈降低趋势,叶片和果实氮含量变化趋势相似;5月13日(结果期)后,果实中氮和降低。磷在各器官含量由高低到依次为果实、叶片、茎和根,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立地类型中笃斯越橘果实总酚、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及可溶性糖含量特性;探究笃斯越橘果实、叶片矿质元素和根系层土壤肥力因子间及其与几个主要果实品质指标的关系;筛选通过影响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进而影响果实黄酮类和糖类物质积累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为提高果实品质的土肥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水湿地苔草和山地土坡3种立地类型中的笃斯越橘为研究对象,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土壤肥力因子、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回归方程,并筛选影响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结果】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山地土坡2种立地类型中,笃斯越橘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属于单糖积累型,其总含量占可溶性糖的84.20%(水湿地有土壤类型)、95.11%(山地土坡类型),而水湿地苔草类型中葡萄糖和果糖总含量仅占可溶性糖的56.95%;果实总酚、花青苷含量在3种立地类型中差异显著(P0.05)。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果实总酚含量与果实Ca、Mg、Fe、Mn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元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实K、Zn元素显著影响果实品质特性,其中果实K元素与果实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花青苷、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果实Zn元素与果实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Ca、Fe元素与果实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分别呈现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但叶片Ca元素与果实Zn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与果实品质指标的相关性较弱。叶片N、P、K元素与果实N、P、K元素呈显著正相关,叶片P元素与果实K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Zn元素与果实Ca、Fe元素呈显著负相关;果实矿质元素中仅有Mg、Cu元素与土壤肥力因子呈显著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主要影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但叶片矿质元素与土壤肥力因子间的关系较复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壤p H对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有机质,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叶片N、P、K、Mn元素含量升高,但叶片Zn元素随有机质含量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结论】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铵态氮含量,增强土壤酸度是笃斯越橘栽培区土壤管理的关键技术;提高果实K、Ca、Mg、Fe、Mn含量,减少果实Zn元素含量是提高笃斯越橘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的动态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的动态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Leica 显微图像处理系统,对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的动态表达进行研究。【结果】Fas在不同发育阶段固始鸡免疫器官内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均不相同,呈波浪样动态变化;Fas表达于固始鸡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不表达于细胞核;Fas表达阳性细胞在固始鸡不同免疫器官内分布位置不同,呈散在或簇团状分布:法氏囊内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靠近上皮细胞的固有膜层内、淋巴小结与淋巴小结之间区域、淋巴小结边缘,淋巴小结内少量淋巴细胞也有Fas表达;胸腺内主要分布于胸腺小叶髓质,极少出现在皮质内;脾脏内主要分布于红髓和边缘区、淋巴小结周围和动脉周围淋巴鞘周围的区域,动脉周围淋巴鞘极少有Fas表达,淋巴小结无Fas表达。FasL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的表达与Fas相似,但表达量与Fas相比较少。【结论】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参与了固始鸡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的凋亡调控,并对免疫器官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0年5月、11月对黄大洋进行的2次拖网调查所获鱼类资料,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黄大洋春秋两季共出现鱼类48种,隶属于13目、28科,其中春季出现鱼类28种,秋季35种。春季优势种主要为六丝钝尾虾虎鱼、龙头鱼、棘头梅童鱼等,秋季龙头鱼和黄鲫在尾数和生物量上都占绝对优势。根据不同季节ABC曲线变化,黄大洋春秋季鱼类的丰度曲线均在生物量曲线之上,说明其鱼类群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秋季鱼类渔获率普遍高于春季,这主要与鱼类的生态习性有关,水平分布上黄大洋东面站位的渔获率两个季节均高于西面站位渔获率,其主要受水文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香草酸受体6(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receptor 6, TRPV6)在蛋鸡卵巢、输卵管的膨大部、峡部以及子宫部的表达分布。【方法】本试验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TRPV6在蛋鸡不同生殖器官的定性表达,同时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其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卵巢,TRPV6蛋白主要分布在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在输卵管的膨大部、峡部以及子宫部,TRPV6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的纤毛上皮细胞游离端(面向管腔),其中子宫部黏膜上皮的基底层也有少量分布。另外,与卵巢组织相比,膨大部和峡部TRPV6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膨大部TRPV6蛋白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子宫部组织TRPV6 mRNA水平低于卵巢,蛋白水平则相反,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RPV6在卵巢、输卵管的膨大部、峡部以及子宫部均有表达,且卵巢和输卵管的子宫部表达量较高,提示TRPV6可能参与卵泡的发育成熟,对蛋鸡输卵管的子宫部Ca2+ 转运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Microbes are decomposers of crop residues, and climatic factors and residue composition are known to influence microbial growth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which in turn regulate residue decomposition. However, the succession of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during residue decomposition in Northeast China is not well understood. To clarify the property of bacterial community success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factors regulating this succession, bags containing maize residue were buried in soil in Northeast China in October, and then at different intervals over the next 2 years,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residue mass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fter residue burial in the soil, the cumulative residue mass loss rates were 18, 69, and 77% after 5, 12, and 24 months, respectively. The release of residue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carbon followed a similar pattern as mass loss, but 79% of residue potassium was released after only 1 month. The abundance, richness, and community diversity of bacteria in the residue increased rapidly and peaked after 9 or 20 months. Residue decomposition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temperatur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the early stage, and was influenc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the later stage. Phyla Actinobacteria, Bacteroidetes, and Firmicutes dominated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residue in the early stage, and the abundances of phyla Chloroflexi, Acidobacteria, and Saccharibacteria gradually increased in the later stage of decomposition. In conclusion, maize residue decomposition in soil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emperature and residue composition in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shifted from dominance of copiotrophic populations in the early stage to an increase in oligotrophic populations in the later st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