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微博、微信等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微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发表言论的场所和途径,使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显得必要而紧迫。针对微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分析当前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意义,并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网络对大学生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即网络使大学生的获知方式发生变化,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等,同时,网络又使部分大学生迷恋网络而导致学业荒废,不良信,忽扭曲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正确合理使用网络的措施:(1)要加强思想教育和网络管理,促使大学生合理、有节制、健康地使用网络;(2)搭建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资源;(3)占领网络新阵地,引导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4)提高辅导员队伍信息化工作水平,增强辅导员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生参与网络的热情度空前高涨,而微信最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新媒体之一,在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引发了某些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同时,在现阶段,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建立健全校园媒体信息的监督机制、凝聚基于微信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有效力量、建立健全应急反应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微信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学生浅阅读的趋向,对图书馆如何引导大学生深阅读进行了研究。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导读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大学生深阅读。要重视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发挥其导向作用;提高大学生对阅读和深阅读的认识;利用Web2.0技术,搭建网络导读平台;加强书评工作,引导深阅读。同时,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如阅读经典、举办读书讲座、读书节等,使大学生走向深阅读。  相似文献   

5.
网络的出现使原本在地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更多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辩证认识网络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影响,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引导学生分析和利用信息。本文分析了网络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探讨了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上网成瘾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该文从主客观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以社会的、教育的、心理的多维视角探讨了大学生健康网络心理的培育策略,从而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使用网络,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公共事件的频发,大学生参与网络评论的行为逐渐增多,已经成为网络世界的先行者和生力军,由此引起的恶性网络舆情事件与日俱增,引导和管理大学生网络评论迫在眉睫。针对这种现象,研究通过运用扎根理论,对公共事件下大学生网络评论驱动因素进行探究,得出网络环境、自我感知和行为意图是驱动大学生针对公共事件发表网络评论的因素,并进一步构建了公共事件下大学生网络评论驱动因素模型,对三个因素所起到的具体作用进行了分析,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环境监管、强化大学生心理疏导和深化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三个建议对大学生网络评论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8.
网络为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生对网络高度依赖,离不开网络,对网络高度信任,崇尚非主流,这将导致大学生的网络盲信。网络盲信的危害:现实自卑、心智不健全、网络舆情事件频发等。通过主动开展网络文化教育、加强是非观教育和心理引导,可以使大学生逐步走出网络盲信的怪圈,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9.
关注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大学生上网心理和网络行为,是网络时代保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本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研究,旨在倡导网络明,加强思想心理教育,引导学生端正上网动机。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网络文化最大的受众群体,高校图书馆是网络文化引导的一支主导性力量,提升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网络文化中的作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存在学习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缺失、人际交往关系淡漠、消费方式和空闲生活无约束等一系列新问题,应通过思想引导、制度约束、家校帮扶等措施和方法,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都有较大的影响和冲击。深入调查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现状,透视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研究“网络成瘾”心理,探索“网络成瘾”对策,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上网,拥有健康的网络心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大学生文化消费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全国部分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文化消费特征,提出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引导大学生文化消费中的作用:规范校园文化市场建设,引导大学生正确选择文化用品;弘扬主旋律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加强校园环境建设,陶冶大学生情操;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4.
网络有正面作用和负面效应。网络的负面效应对青少年更为显著。对贵阳6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的研究表明,一部分大学生不正确利用网络,产生了负面效应,即沉湎于玩游戏、网络聊天甚至网恋等,其学习、生活、人格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学校应当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高效地利用网络。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互联网强大的功能对大学生上网的影响,以及其巨大的信息量对大学生的心理冲击,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互联网的对策,即:加强教育引导,建立心灵防火墙;加大投入,建立优质健康网站;加强网络管理,维护网络健康;加强网络立法。旨在让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科学知识,并进行健康的娱乐活动,让大学生成长、成才,与网络同行。  相似文献   

16.
李永洪  赵小春 《现代农业》2013,(11):103-104
与传统政治参与和一般群体的网络政治参与相比,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具有不同的特点。理智性和非理智性交织、务实性与理想性同在、责任性与功利性并存、个体性与群体性相伴、高关注度与低参与度背离、整体有序性和个别无序性共存,是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特点的基本体现。在当前,需要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特点。才可能提出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进行科学引导和有效规范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4):260-261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接触知识的途径更加便利快捷,在享受网络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可忽视它的负面影响。儒家思想中的积极部分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对大学生儒家经典的学习管理和引导有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8.
大众实时互动的网络社交技术正日益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微博、微信、QQ等网络媒体的依赖度也不断提高,他们已从校园信息的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传播者。高校辅导员作为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线工作者,应随时动态掌握校园网络舆情,发挥网络传播技术的有利因素,克服和化解消极影响,引导校园文化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高校已成为“网络化”的校园,大学生首当其冲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网络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作风密切相连。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网络问题现状,分析其内外因素,找出大学生网络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转变思想意识,自觉树立用网规范;创新激励机制,培育良好学风;加强规划引导,丰富校园生活;齐抓共符,探索思政教育新阵地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杨帆 《河南农业》2016,(12):33-35
高校网络舆情中"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构成"意见领袖"的基本特质,分析了网络舆情中"意见领袖"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提出了引导高校网络"意见领袖"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发挥正能量的措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