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园林专业生态学课程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敏  杨晓杰  厉悦  梁艳  张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18-18519,18521
在分析园林专业生态类课程开设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生态学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无限课堂的建设,以期形成全新的生态教学体系,创建生态课堂,塑造生态人格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经济学类本科生课程体系设置中的重专业、轻基础和重理论轻方法的不足与经济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不兼容。基于对现代经济学科学属性的认识和理解,对经济类本科生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建议应该强化基础方法论课程尤其是经济数学和数理经济学的内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3.
农业经济学:课程定位与体系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行农业经济学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教学实践,从理论范式、研究方法和学科边界三个方面进行了现代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明确了农业经济学的课程定位,指出其属于应用经济学和部门经济学的范畴,是一门专业性课程;认为必须按照“研究对象本土化,研究方法规范化,研究成果国际化”的要求,重构其课程体系;提出重构思路。  相似文献   

4.
马进 《河南农业》2023,(6):22-23
新农科建设肩负着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四大使命,是振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大战略。园林苗圃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承担着培养优化人居环境人才的使命。以园林苗圃学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为例,针对园林苗圃学课程内容丰富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善课程教学模式、完善课程教学环节和建立科学合理课程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生态经济学兼跨了自然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由于其产生历史的短暂性、理论研究的交叉性、方法的多元化,相比其他学科而言,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有自身一些特征与要求。从生态经济学课程的背景和特点出发,根据农业院校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诉求,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考核等多方面探索导学研教学模式构建方法,为农业院校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资源经济学》课程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经济学在中国仍处于初创阶段,无论是课程体系、内容还是其原理和方法还有待与中国的实际相协调完善。而参与式教学引入资源经济学课程教学,在提高学生兴趣、引导思考和锻炼动手能力等方面极具成效。进一步完善参与式教学需要在教学组织形式、讨论专题的选择、课程考核和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生态学课程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存在教材选择困难、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要求,提出以下对策:应强化生态学理论基础地位;在有关章节补充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相关内容;着重讲解生态学理论基础;通过野外实习、实验课、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方式增强该学科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8.
以土地管理学课程为例,探讨了新形势下我国资源环境与生态国情、城乡国土空间结构与二元土地制度、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等议题对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2个方面阐述了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最后,针对资源管理类课程的特点,提出了问题式教学、能力导向式教学和混合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9.
税务专业硕士对高层次税务专业人才至关重要。我国税务专业硕士开设时间短,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待完善。本文从课程体系建设角度,分析我国税务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均衡、课程体系针对性不强、课程设置缺乏特色等问题,并相应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在分析我国不同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地方特色和院校特色.同时,还分析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中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经济转轨时期课程体系建设目标的难确定性;二是高等教育的功利性与课程研制成本高之间的矛盾;二是课程结构的失衡性与变革的艰巨性之间的矛盾;四是课程体系评价机制不完善,尤其是课程体系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五点建议:一是从公共课和专业课等多方面优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二是强化技术类、理论类等课程的实践环节;三是在专业专门化和课程设置方面建立能动机制;四是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研制;五是不断完善课程评价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