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高温季节红花檵木叶片色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圆叶双面红5~10 a生苗为材料,对比分析了南宁(桂南)和桂林(桂北)两地高温季节(7~9月)红花檵木叶片色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环境中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的升高,红花檵木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花色素苷却呈下降趋势,而净光合速率不断加强;由于桂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稍低于南宁,所以桂林的植株净光合速率稍低于南宁,红花檵木叶片的返青现象也没有南宁严重。  相似文献   

2.
以乌桕不同品系容器苗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叶片变色过程中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分析光照、土壤及其相互作用对乌桕叶片呈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在不同处理中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而花色素苷含量则显著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土壤、光照、土壤与光照互作效应在不同时期对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山地红壤和全光照下各品系在叶片色素变化上表现为最优,叶片内叶绿素a+b降解幅度分别为0.77、1.19 mg/g,花色素苷含量分别高于稻田土+50%遮阴处理6.47倍、1.34倍。相关性分析显示,叶绿素a、叶绿素b与叶绿素a+b含量均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乌桕在秋季叶色变化过程中,在全光照和山地红壤条件下更利于叶色的呈现。  相似文献   

3.
枫香叶片色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叶色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城市街道秋季有色叶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于2005-08~2005-12采用比色法连续测量枫香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的含量,并探讨其与叶色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8~12月份,枫香叶片叶绿素含量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叶绿素a和b含量以及a/b的变化趋势与叶绿素总量的变化趋势相似;随季节变化,枫香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不明显;随着气温的下降,花色素苷的颜色逐渐地表现出来,在2种色素的共同作用下,枫香叶片逐渐由黄绿色变成红色、深红色;枫香叶色与花色素苷/叶绿素总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叶绿素总量呈很高的负相关关系,与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绝对含量的变化关系不大;叶片pH的降低也是叶片逐渐变红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4.
两种观赏槭树秋季叶片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延边地区两种观赏槭树秋季叶色变化过程中叶片的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以紫花槭和五角枫为试材测定了色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种槭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变化一致,均呈下降趋势;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花色素苷含量变化趋势有所差异,紫花槭叶片类胡萝卜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而五角枫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呈缓慢上升趋势。不同色素的比值变化趋势为:叶绿素与花色素苷比值、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比值在两种槭树中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花色素苷和类胡萝卜素比值在紫花槭叶片中呈显著上升趋势,在五角枫叶片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趋势较为缓慢。两种槭树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均呈逐渐稳步上升趋势。综合分析表明,两种槭树秋季叶色变化是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共同作用的结果,且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是引起紫花槭叶片秋季呈色的主要色素,而类胡萝卜素是五角枫秋季呈色的主要色素。  相似文献   

5.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中Pb2+、Cd2+胁迫对红花檵木光合特性及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Pb2+浓度为100 mg/kg时,红花檵木叶片的光合特性指标和色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明显上升,当Pb2+浓度为500 mg/kg以上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随Pb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而叶绿素含量则在Pb2+浓度为1000 mg/kg以上时才出现显著下降趋势;(2)Cd2+处理降低了红花檵木叶片Pn、Tr和Gs,叶绿素含量在Cd2+浓度为100 mg/kg以上时显著下降;(3)Pb2+浓度为100mg/kg,Cd2+浓度为100 mg/kg时,红花檵木叶片中的花色素苷、可溶性糖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即促进了红花檵木叶片的着色。  相似文献   

6.
银杏秋季叶色参数及色素含量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秋色叶树种秋冬转色期叶色变化的特性,于2012年10,11月份叶片转色期,对银杏叶片中的色素含量及叶色参数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秋季叶色变化过程中,叶绿素a含量下降不显著,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下降明显;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略有上升,但变化趋势较平缓;花色素苷含量则显著上升。在秋季叶色变化过程中,银杏叶色变黄与叶绿素总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绝对含量的变化关系不大,花色素苷含量和叶色变黄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充分说明了花色素苷含量与叶绿素含量间的相互作用是秋季银杏叶色变黄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光照度对紫色辣椒叶片中色素含量的影响,以3种不同叶色表型的紫色辣椒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遮阴程度处理下紫色辣椒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紫色辣椒对不同光照度有不同响应,表现为:(1)在10%光照度处理下,质体色素含量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升高,而花色素苷的含量则随之下降,辣椒叶片也表现出“返绿”现象;而在不遮阴处理下,叶片紫色加深,花色素苷积累增多;(2)花色素苷含量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关系,在10%光照度和不遮阴处理下呈负相关,而在30%光照度处理下呈正相关.这一结果揭示:不遮阴处理可以促进紫色辣椒花色素苷的积累,从而有利于紫色辣椒叶片的呈色.  相似文献   

8.
对紫娟等茶树进行色素和花色素苷分析,结果表明:在紫娟叶片发育的3个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叶绿素总量的变化趋势相似;紫娟叶片中类胡萝卜素随发育时期变化不明显,而花色素苷则急剧减少。生长到第三时期,花色素苷的颜色逐渐消失,叶绿素的颜色逐渐显示出来,在2种色素的共同作用下,紫娟叶片逐渐由紫色变成绿色。紫娟叶色的变化与花色素苷/叶绿素总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类胡萝卜素绝对含量变化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北美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叶片变色期相关生理物质的变化,探索其叶色与生理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变色机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便携式色差仪测定北美豆梨4 个品种秋冬叶色变化过程中可溶性糖、花色素苷、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色的明度参数△L,色相参数△a 和△b值。在叶片变色期,花色素苷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且变化平稳。叶绿素与花色素苷含量具有相关关系;品种‘首都’和‘红塔’叶片中类胡萝卜素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品种‘贵族’和‘新布’相关不显著;4 个品种可溶性糖与花色素苷含量不相关。叶色参数△a 值均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首都’和‘红塔’叶色参数△a 值与类胡萝卜素呈极显著负相关;‘首都’△L 值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品种△L值与叶绿素、花色素苷含量之间均不相关;△b 值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含量均相关性不显著。叶绿素和花色素苷含量是影响北美豆梨叶色的关键因素,类胡萝卜素不是主要色素,可溶性糖有利于叶色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包头地区引种的6个品种海棠叶片转色期色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秋季转色期海棠叶片中色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以包头地区引种的6个海棠品种为试材,采用比色法测定了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的含量,并探讨其与叶色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海棠品种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在叶片转色期明显下降,叶绿素a/b值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西府海棠的变化幅度最大;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较为平缓,其中红宝石和绚丽海棠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后期略有上升。6个海棠品种叶片中花色素苷的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但不同海棠品种的变化幅度不同。叶片转色期叶色的表达取决于不同色素间的比例,西府海棠后期类胡萝卜素含量占绝对优势,叶片表现为黄色,其余海棠品种后期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比例相当,叶片表现为二者的混合色橙黄色。  相似文献   

11.
不同遮阴条件下红花檵木叶色变化与色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花檵木为研究对象,设置全光照、25%遮阴、50%遮阴和75%遮阴四个处理,测定叶片内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及花青素质量摩尔浓度和叶色参数(L、a、b值),研究其叶色与色素质量分数(或质量摩尔浓度)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红花檵木叶色和色素质量分数(或质量摩尔浓度)在全光照条件下变化不明显;25%、50%和75%遮阴使叶色以不同程度由紫红色向绿色变化,叶色参数a值明显减小,但L值和b值没有明显变化规律。花青素质量摩尔浓度显著下降,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以不同速率增加。相关性分析发现,a值与各色素质量分数(或质量摩尔浓度)间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但L值、b值与各色素质量分数(或质量摩尔浓度)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叶色参数a与色素相对质量分数(或质量摩尔浓度)的回归模型为Y(a值)=10.071+8.006X1(花青素相对质量摩尔浓度)-15.398X2(叶绿素相对质量分数)+13.066X3(类胡萝卜素相对质量分数),F检验达0.01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红花檵木叶色变化过程中叶形态特征和色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红花檵木是一种在园林绿化上广泛应用的彩叶植物,夏季叶片会出现"返青"现象,导致观赏价值降低。本文对红花檵木红叶和绿叶、红花檵木回复突变的绿叶以及檵木叶片的叶形态特征和色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檵木的叶鲜重、干重、含水量和叶面积都比不同类型的红花檵木叶片下降,但是单位面积的鲜重、干重和含水量增加,质体色素含量和花青苷含量及其各类色素间比值与红花檵木转绿和复绿的叶片相近;②回复突变的红花檵木叶鲜重、含水量、比叶重、叶面积和色素特征等特征均与转绿叶片相似;③红叶转绿后,叶鲜重和叶含水量显著下降,但是叶干重显著增加,各种质体色素含量上升,花青苷含量急剧下降,说明红花檵木转绿过程中逐渐失水,并伴随新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在田间条件下,对同一植株接穗红■(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Yieh)和其砧木■(Loropetalum chinense Oliver.)上发出的叶片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8月中旬,天气晴朗的条件下,2种植物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均呈双峰曲线;气孔导度(Cond)均呈单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均呈单谷曲线;Pn日均值■木大于红■木。②红■木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CO2饱和点(CSP)均低于■木,CO2补偿点(CCP)高于■木;③红■木的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均低于■木,故红■木的光合能力低于■木。④2种植物固碳释氧能力相比较,红■木低于■木,故而建议在居民小区和人群聚集地进行绿化时,宜适当减少红■木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对3种类型红檵木的幼叶与老叶进行了总黄酮提取及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并进行了嫩叶红红檵木品种的花和幼叶红色素的硅胶G薄层层析(TLC)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以嫩叶红红檵木幼叶为最高,达1.02%;3类品种之间的总黄酮含量排序是:嫩叶红幼叶>透骨红幼叶>双面红幼叶,嫩叶红老叶>双面红老叶>透骨红老叶。TLC分析结果表明:嫩叶红幼叶与花的红色素含有相同的颜色成分。  相似文献   

15.
王妙媛  李达  于晓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938-8939
[目的]研究铅胁迫对红花檵木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红花檵木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对不同Pb2+浓度(0、100、500、1 000、1 500mg/L)和处理时间(8、16 d)胁迫下植物的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在Pb2+胁迫下,随Pb2+处理浓度的增加红花檵木叶片中的SOD活性先增加后降低;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Pb2+胁迫下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在Pb2+胁迫下出现上升,其可能是使红花檵木提高诱导胁迫抗性的调节物质之一。[结论]初步揭示了不同浓度Pb2+对红花檵木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Pb2+胁迫下红花檵木生理特性与Pb2+耐性能力的相关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首次报道红花木 (Loropetalumchinensevar.rubrum)、长红木 (Loropetalumchinensevar.semperrubrum)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分析。两者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 2n =2 4。按Levan和我国植物染色体的分类标准 ,红花木的核型公式为 :2n =2x =2 4=14m + 8Sm + 2St;长红木的核型公式为 :2n =2x =2 4=12m+ 10Sm + 2St。根据Stebbins划分的核型对称性的标准 ,两者都属“2A”型  相似文献   

17.
10种园林植物的耐阴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给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配置提供实验依据,研究了10种常用园林植物的耐阴性。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等仪器测定了所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合—光响应曲线,包括:叶绿素含量(Ca Cb)、叶绿素a/b值(Ca/Cb)、净光合速率(A)、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等生理指标,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比较分析植物的耐阴程度。结果表明,植物耐阴性与光补偿点、表观量子效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a/b值有关,其中光补偿点是最重要的指标。10种园林植物按耐阴性强弱分为4类:强耐阴——含笑、茶梅、贴梗海棠;较耐阴——黄馨、腊梅;中性——木芙蓉、金边黄杨、红花檵木;不耐阴——金钟,紫薇。  相似文献   

18.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分析了27份檵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包括24个红檵木变异类型,1个长红檵木(檵木的另一变种)及2个原种檵木材料.共筛选了180个随机引物,其中16个引物能产生清晰的扩增带且多态性明显.共产生119条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7.4条,其中多态性带96条,多态性比例为80.7%.对RAPD数据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7个样本共分为5个聚群,聚群内各样本之间没有明显的共同特征,但各小聚类组内各样株基本上有相同的叶色或花色.2个檵木原种、长红檵木与8个红檵木类型形成了一个大聚群,2个檵木原种与2个红檵木小叶类型亲缘关系很近.檵木与长红檵木的距离小于檵木与红檵木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