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我国海水养殖规模和产量稳居世界首位,海水贝类在海水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贝类95%以上是养殖获得,另外5%左右主要通过捕捞获得。其中,我国贝类产品产量97%以上都来自海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贝类海水产品产量1480.17万吨,贝类淡水产品产量39.45万吨;贝类海水产品产量占我国人工养殖海水产品产量(2065.33万吨)的71.67%,稳居海水养殖第一位,年产值逾千亿元。我国以牡蛎为代表的贝类养殖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明朝郑鸿图的《业蛎考》就有相关记载。  相似文献   

2.
我国海水养殖贝类产量与其碳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水养殖贝类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海水养殖贝类碳汇核算的基础上,分析了2006-2010年海水养殖贝类产量与其形成碳汇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海水养殖贝类年均形成碳汇约92.9万t;不同地区和海水养殖贝类品种形成的碳汇量差异较大;海水养殖贝类产量每增加1个单位,其碳汇量相应增加0.092 2个单位.  相似文献   

3.
海水贝类养殖是形成渔业碳汇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海水贝类养殖直接碳汇核算原理为基础,通过对2010年全国海水贝类养殖直接碳汇进行核算,得出以下结论:(1)2010年我国海水贝类养殖直接碳汇总量约97×104t,其中,按省区排序,山东省位居第一,而按品种排序,牡蛎则是主要来源;(2)长三角地区海水贝类养殖直接碳汇量不具有优势,仅占总量的11.58%。为了提高长三角地区碳汇渔业发展地位,以相应海区养殖容量为基础,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借助地区内外两种资源,提高长三角地区海水贝类养殖产量;二是在现有养殖产量基础上,通过优化海水贝类养殖结构,提高贻贝养殖比重以实现增汇,据估算,养殖结构调整可使江苏、浙江两省碳汇量分别提高到18 703.87 t和9 048.56 t。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海水养殖发展过程和未来发展空间需求,基于1986—2015年海水养殖时间序列数据,从海水养殖产量、养殖面积分析了中国海水养殖变化态势,并采用Logistic曲线拟合法对中国养殖用海空间需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中国海水养殖产量和面积均逐年增加,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11. 2%和7. 0%,海水养殖产品未来在中国水产品供应中仍将占有重要地位。贝类养殖在海水养殖产业中占比最高,产量和养殖面积比例分别在72. 0%、65. 9%以上,但占海水养殖产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鱼类、虾蟹类占海水养殖总面积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占海水养殖产量的比例均呈现增长态势;藻类养殖稳中有升,但增速较缓;其他(海参、海胆等海珍品类)无论是产量还是养殖面积增长趋势明显,养殖面积年平均增长率达15%。2020、2025、2030年中国海水养殖面积需求分别为253. 904 4、267. 096 8、274. 698 3万hm~2,但养殖用海增长变缓,趋于饱和。受近海环境影响、其他行业用海挤占,近海养殖面积从数据上呈现缓慢增长,但需求压力以及深远海养殖的发展,海水养殖空间仍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以《舟山市统计年鉴(2000~2012年)》舟山海水产品产量数据为基础,剖析舟山海水产品的内在结构及其变动趋势。结果显示,舟山海水产品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近两年稳步增长;海水捕捞量保持较高产量,2000年以来海水养殖量基本保持稳定,两者产量差距还在拉大;到2012年,普陀、嵊泗两地海水产品产量明显增长,占舟山海水产品产量比重上升,岱山海水产品产量不升反降。舟山海水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大,其中贝类产量大幅增长,所占比重超越虾蟹类。舟山渔业面临资源缩减、比例失调、空间萎缩等问题,必须合理利用渔业资源、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实现产业链升级,提高渔业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水贝类养殖碳汇核算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冬冬  王鲁民 《湖南农业科学》2012,(15):120-122,130
贝类是我国海水养殖量最大的品种,目前年产量已超过1 000万t,同时海水贝类养殖还具有碳汇功能。为了科学核算其碳汇量,在介绍海水贝类养殖碳汇核算及渔业碳汇定义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海水贝类养殖碳汇核算体系。该体系包括直接碳汇和间接碳汇,其中直接碳汇核算相对简单,只需要获取转换系数、质量比重及碳含量3个参数,而间接碳汇以食物链机制为基础,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具体核算过程较为复杂,应该作为下一步海水贝类养殖碳汇核算体系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根据山东省1978-1999年间海水养殖面积、产量和单产统计资料,解析了海水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养殖产量受养殖面积增加和养殖单产水平变化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近20斫来,山东省海水养殖单产提高幅度很小,对海水养殖产量增长的贡献率较低;(2)养殖面积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后,养殖面积的快速增长与养殖单产的急剧下降形成鲜明对比,外延性扩大再生产比例过高,内涵性扩大再生产比例过低是过去20年山东省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可以认为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是实现山东省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养殖技术对山东省海水养殖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山东省1978-1999年间海水养殖面积、产量和单产统计资料,解析了海水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养殖产量受养殖面积增加和养殖单产水平变化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近20斫来,山东省海水养殖单产提高幅度很小,对海水养殖产量增长的贡献率较低;(2)养殖面积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后,养殖面积的快速增长与养殖单产的急剧下降形成鲜明对比,外延性扩大再生产比例过高,内涵性扩大再生产比例过低是过去20年山东省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可以认为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是实现山东省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海水围塘内贝类大量死亡俗称“倒塘”,是近年来海水养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养殖损失,而且会严重污染围塘底(水)质,影响其他养殖品种的生长和效益。1.贝类死亡原因分析(1)围塘底质老化由于对围塘缺少整修、清淤,且因多种贝类与对虾、梭子蟹轮养、混养,使围塘底质长期处于老化和污染状态。大量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产生硫化氢、氨氮等有毒物质,对贝类产生毒害,或因有机物分解消耗大量氧气,使围塘底部呈缺氧状态,引起贝类窒息死亡。(2)苗种放养过多因养殖密度过大,过多的贝类使围塘水质变清,透明度增大,贝类处于饥饿…  相似文献   

10.
正海洋贝类存在两种主要养殖方式,即底播和浅海筏式,贝类筏式养殖因具备管理方便、成本低、产量高、生长速度快等优势在我国实现了较为广泛应用,相关研究的大量涌现也能够证明该养殖方式具备的优势,基于此,本文结合福建省贝类筏式养殖产业实际,深入探讨了贝类筏式养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近年来福建省贝类筏式养殖产业的发展极为迅速,但在笔者的实际调研中发现,福建省贝类筏式养殖存在大密度养殖、片  相似文献   

11.
水产品产量结构是反映渔业产业内部结构和外部资源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利用1997~2010年水产品产量数据,从生产水域、生产方式和产品种类三个不同角度,对我国水产品产量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生产水域来看,海水产品仍是水产品市场供给的主要来源,预计到2014年淡水产品将取代海水产品地位,成为市场主力;(2)从生产方式来看,自2006年海水养殖比重超过海水捕捞比重后,标志着渔业完全实现"以养为主"的发展战略,淡水养殖产量的比重最高,已超过40%;(3)从产品种类来看,淡水鱼类、海水贝类和海水鱼类是水产品产量结构的主要品种。分析认为淡水渔业将会成为未来较长时期我国水产品供给的主要来源。建议制定淡水渔业发展战略,科学指导淡水渔业产业发展,促进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聊城市十五里元镇高产粮田100个土壤样品中铜、锌、铅、镉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参考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十五里元镇高产粮田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1.161,处于轻度污染状态;4种重金属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均未超标,但镉污染达到警戒级。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种植与养殖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近年山东省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现状,以种植业废弃物资源产生量、养殖饲料需求量、养殖业废弃物产生量、养殖废弃物农田消纳限量为依据,根据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环境影响最小化原则,分析山东省种植与养殖结构优化配置量化关系。结果表明,在现有沼气工程数量和耕地面积下,目前山东省的剩余有机废弃物农田消纳环境容量为8588万t,其中聊城市和临沂市的剩余空间较大,泰安市、济宁市、菏泽市、枣庄市、青岛市、潍坊市、烟台市也有较大的消纳空间,德州市、日照市、东营市都超过其自身消纳能力,其中东营市更是超过其自身消纳水平的30%。说明尽管目前山东省农田对畜禽养殖业所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有一定的消纳空间,但各地市之间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这为今后山东省种养结合的优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Aquaculture, the farming of shrimp and other useful aquatic and marine plants and animals in artificially confined and tended ponds, pens, and cages, ranks as a phenomenal success story in global food production. In 1975, aquaculture contributed 8% to the overall yield of the world's fish harvest; now it provides more than one-third of the yield. Total aquaculture production in 2003 was 54.8 million metric tons valued at 67.3 billion in U.S. dollars. More than 90% of this output comes from Asia, where aquaculture has its origins and where this month's essay author has lived and worked all of her life. In her essay, Jurgenne H. Primavera, senior scientist of the Aquaculture Department of the Southeast Asian Fisheries Development Center based in Iloilo, Central Philippines, traces the recent history of aquaculture and the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that its rapid growth has wrought, especially for the mangrove ecosystems in which much of brackishwater pond aquaculture occurs. With an eye on all stakeholders, Primavera lays out how aquaculture is now falling short of the goal of sustainability and what steps might be taken to move the industry in that direc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国甜瓜生产比较优势区域的空间特征,为中国甜瓜产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基于省域的中国甜瓜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为研究单元,系统分析中国甜瓜产量、效率、规模、集中度、综合比较优势、单位面积产量比、播种面积比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利用中国的农业统计资料,以产量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集中度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单位面积产量比指数及播种面积比指数分析中国甜瓜生产比较优势状况,并通过“地图汇”软件在地图上进行空间表达.[结果]中国甜瓜生产优势区域依次为新疆、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江苏、湖北、湖南和上海等11个省(市、区).东北和华中地区为中国甜瓜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区,华东、华北、西北和华南地区可作为后备发展区域,西南地区近年来在瓜类生产中优先发展甜瓜产业,其优势不断增强.[结论]中国各地区甜瓜生产仍需加强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同时要进一步优化中国甜瓜产业的区域优势布局,充分协调甜瓜生产,使其达到区域间和季节性平衡,提高甜瓜专业化生产水平,推动区域间有序健康竞争.  相似文献   

16.
水果产业是山东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水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水果总产量和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文章回顾了山东水果生产规模演变的历程,分析了山东水果生产布局与结构,剖析了山东水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生产布局、构建现代化生产和科技支撑体系、提升水果产业化水平等对策,以实现山东水果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河北省小麦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以2001—2016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和《河北省农产品成本调查资料汇编》的数据为资料,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河北、山东和河南省的小麦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河北省的小麦总产及单产呈不断增加趋势,小麦生产效率优势指数高于河南省和山东省,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较低。针对河北省小麦综合优势较弱、生产总成本投入较高和净收益较低等问题,提出了适当调整小麦生产成本投入,充分发挥生产效率优势,统筹耕地保护,加强用地监管,培育小麦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提升农地集约利用水平和优化生产结构等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