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1951-2010年南方晚稻气候适宜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引起作物气候适宜度,为了明确1951—2010年南方晚稻气候适宜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依据南方稻区196个站点的1951—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和作物生育期数据,采用现有的气候适宜度评估模型,分1951—1980年、1981—2010年2个时段对南方稻区晚稻生育期内气候适宜度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方稻区晚稻气候适宜度呈下降趋势,且1981年以后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其中,研究区内晚稻的温度适宜度总体呈增加趋势,而降水适宜度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光照适宜度则总体呈显著的下降趋势。晚稻气候适宜度、光照适宜度及温度适宜度皆呈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空间分布特征,降水适宜度空间分布特征不明显。从生育期来看,晚稻抽穗开花期的温度、降水适宜度均较低,为此,晚稻抽穗开花期应注意温度与水分的管理。文章的结果可为南方晚稻的田间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玉米气候适宜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黑龙江省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玉米平均物候资料及64个气象站1961~2009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对玉米全生育期及各主要玉米生育阶段的气候因子及综合气候适宜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自1961年以来,玉米各发育期对气候因子适宜程度不同,播种期-出苗期、出苗期-开花期、开花期-成熟期温度适宜度呈上升趋势,日照适宜度呈下降趋势,除播种期-出苗期降水呈上升趋势,其余玉米各发育期降水均为下降趋势。玉米全生育期降水、日照适宜度呈下降趋势,温度适宜度呈上升趋势,综合气候适宜度呈下降趋势。各气候因子组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汪清县气象局观测站自1960年到2019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玉米物候观测资料,对汪清地区玉米气候适宜度展开分析,主要从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光照适宜度方面分析,最后进行玉米气候适宜度的评价,发现汪清地区玉米温度适宜度呈现升高的趋势;水分条件能够较好地满足玉米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各生育阶段,水分适宜度年际间波动较大,但均呈平稳趋势;光照条件较适宜玉米生长。并且利用分析结论开展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4.
揭示气候变化对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对合理改善玉米种植布局、培育玉米新品种、保证玉米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1981—2018年逐日气象资料,结合玉米生长气候适宜度指标,通过翁牛特旗玉米气候适宜度模型,计算分析了玉米在全生育期及主要生育阶段内的光照、温度、降水和综合气候适宜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1—2018年,玉米全生育期内光照、温度和降水适宜度分别为0.72、0.94和0.60,综合气候适宜度为0.74,气候条件较适宜玉米种植。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玉米在出苗至拔节期,温度适宜度显著下降;在拔节至开花期,光照适宜度显著上升;在开花至乳熟期,光照适宜度显著上升,降水适宜度、综合气候适宜度显著下降。总体上翁牛特旗玉米的光照、温度适宜度较高且比较稳定;降水适宜度较低且波动较大,是影响研究区玉米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5.
利用辽宁省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水稻平均物候资料及32个水稻主产区气象站1961~2019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对水稻全生育期气温和日照及各主要水稻生育阶段的温度和日照气候适宜度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各发育期温度适宜度呈显著上升趋势;日照适宜度呈显著下降趋势,水稻全生育期平均气温每升高1℃,适宜度指数增加0.05;气候突变点后暖期水稻温度(日照)适宜度增加(减小)。  相似文献   

6.
利用辽宁省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水稻平均物候资料及32个水稻主产区气象站1961~2019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对水稻全生育期气温和日照及各主要水稻生育阶段的温度和日照气候适宜度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各发育期温度适宜度呈显著上升趋势;日照适宜度呈显著下降趋势,水稻全生育期平均气温每升高1℃,适宜度指数增加0.05;气候突变点后暖期水稻温度(日照)适宜度增加(减小).  相似文献   

7.
利用1961—2016年天长市光、热、水气候资源和一季稻的生育特点,分析气象因子对一季稻各生育期的影响,构建了天长一季稻气候适宜度模型,探讨气候变暖背景下一季稻气候适宜度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天长一季稻生育期温度适宜度最大,日照适宜度次之,降水适宜度最小,即一季稻生育期光热资源充沛,降水量是主要的限制因子;从平均值来看,播种—三叶期、拔节—孕穗期及灌浆—成熟期气候适宜度较高,而移栽—返青期最低;1961—2016年天长一季稻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略有减小趋势,气候适宜度年际波动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2004—2013年莫旗气象局玉米全生育期资料,从气候适宜度方面分析,主要气象因子有温度、降水、日照等,综合分析了玉米整个生长季的气候适宜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莫旗玉米各生育期适宜度最高的气象要素是日照,其次是温度,降水的适宜度最低且变异系数最大,综合气候适宜度变异系数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实现逐旬省级和市级的大豆产量预报。利用黑龙江省大豆产量资料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各时段气象数据构建温度、降水、日照及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分析与相对气象产量相关性;构建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逐旬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黑龙江省大豆产量进行动态预报。结果表明:(1)大豆年均单产空间上从南至北逐级递减,时间上呈年代际变化,各市县年均总产量差距显著,嫩江市大豆产量最高;(2)1995—2015年黑龙江省和嫩江市气候适宜度指数与其对应的大豆相对气象产量显著相关,构建的气候适宜度模型可以客观反映大豆各生长时段内气象条件情况;(3)1995—2015年模型回代检验平均准确率在80%以上,各时段趋势准确年份在12年以上,2017—2019年模型外推预报准确性均超过了85%。建立的产量预报模型可为黑龙江省大豆产量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气候适宜度模型对陕西关中地区1986年以来的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和全生育期的气候适宜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冬小麦生长发育期间,温度适宜度和光照适宜度最高,降水适宜度最小;自1986年以来,随着气候变暖,多年温度、光照、气候适宜度变化呈逐年上升,降水适宜度则呈现逐年降低,从变化倾向来看,光照、温度和气候适宜度以每年0.004 4、0.000 2和0.001 3的速度升高,降水适宜度以每年0.002 1的速度减少。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对于关中地区冬小麦生产而言,光热资源较为充足,降水则是影响冬小麦生长发育主要气候因素,且随着气候进一步变暖,降水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宁金花  申双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24-17526,17530
[目的]研究1961~2004年北方冬麦区气候变率和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我国北方冬麦区55个气象站点1961~2004年的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和冬小麦产量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相关系数、气候倾向率等统计方法,对我国北方冬麦区的日照时数、温度、降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1961~2004年北方冬麦区年平均温度、年降水、年日照时数在空间上均呈一定的纬向分布,降水和温度从南向北逐渐减少,日照时数则从南向北逐渐增加。44年来北方冬麦区年平均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地区的年平均温度总体基本都是增温的,但增温速率存在地区差异,年平均温度在纬度较高地区比纬度较低地区升温明显;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不同地区年降水倾向率存在显著的差异,中部和西部降水量减小的速度比其他地区大;年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绝大多数地区年日照时数倾向率均为负值,但不同地点有一定的差异,减幅较小的地区散布在西部(包括陕西中部、山西南部及山东东南部的部分地区),河南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北南部等地区减幅较大。[结论]该研究为北方冬麦区气候的历史演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35年吉林省玉米气候适宜度及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吉林省50个气象站1981~2015年的气象数据及玉米产量数据,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吉林省分区域玉米逐旬温度、降水、日照时数和气候适宜度模型,并利用加权分析法计算玉米全生育期、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生殖生长期的单要素适宜度和气候适宜度,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玉米全生育期、营养生长期各区域基本是日照时数适宜度最高,其次是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最低;并进期多数情况下温度适宜度最高,降水适宜度仍然最低;而生殖生长期日照时数适宜度最高,温度和降水适宜度不同区域不同年份高低不定。因此,水分是影响吉林省玉米生长发育的主要关键气象因子。各时期降水适宜度均呈西低东高的特点,导致气候适宜度基本也是西低东高。气候适宜度在各区域生殖生长期以及东部的并进期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其他各生育时期各区域均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81—2020年湖北省棉花种植区共50个县(市、区)气象资料,选取光照、气温、有效降水量3个气候影响因子计算棉花各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并采用熵权法对各生育期气候适宜度进行加权得到湖北省全生育期综合气候适宜度,构建了基于综合气候适宜度的棉花相对气象产量丰歉年型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981年以来湖北省棉花气候适宜度呈“降-升-降”波动趋势,棉花花铃期相对其他生育期更适宜棉花生长;播种期、蕾期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1.9%和20.9%;所建立的相对气象产量预报模型历史回代完全一致及较接近的占比达到94.7%,2019年、2020年试报结果与实际丰歉年型完全一致,拟合结果较好,能够基本满足业务服务需要。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四川省南充市1960-2014年逐日气象数据,借助气候适宜度模型分析该市温度、光照、降水适宜度和气候适宜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并结合营山县一季稻产量资料,将气候适宜度划分为4个等级,最后对南充市一季稻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区划。结果表明,温度、降水适宜度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光照适宜度明显下降,气候适宜度在一定程度上下降但变化趋势系数不显著;气候适宜度与空壳率的相关系数为-0.603,通过了0.01水平显著性检验;研究区气候适宜度介于0.60~0.70,处于中适宜区和低适宜区,中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南充市东北部和西充县附近,其余地区为低适宜区。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棉花气候适宜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依据前人已有的研究结果,首先研究了影响河南省棉花生产的关键气候因子,并分别构建了光照时数、温度、降水量及三因子综合影响的适宜度函数。其次利用Q型分层聚类法对所选站点1960-2000年40年平均总适宜度进行分析,最终将其分为三类。同时按各站点的类别和邻近程度进行地域上的合并,得到三大类,七个区。发现以豫东北平原和伊洛河流域气候适宜度最高。最后对各区光、温、水三因子的适宜度分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江西双季早稻气候适宜度小波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江西省12个水稻观测站逐日温度、光照、降水资料,运用Morlet小波函数,研究近50年来江西省双季早稻降水、温度、日照适宜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和未来趋势,为早稻气候年景预测提供新方法,为水稻安全生产和粮食期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近50年来,江西省双季早稻降水适宜度较低,且近15年来表现得不稳定,年际变化幅度加大;温度、日照适宜度较高,且温度适宜度年际变化表现出阶段性的波动,而日照适宜度近35年的波动较前15年明显为小。研究还表明,降水适宜度存在准26年和准15年的周期振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一个准7年周期,加大了降水适宜度波动,并使降水适宜度偏小的年份增多。温度适宜度的准26年周期和日照适宜度的准34年周期在整个分析的时间段内均表现得非常稳定,信号较强。预计,2011—2014年江西省双季早稻生长季降水、温度、日照适宜度将处于偏小期。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一季稻生长季气候适宜度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气候变化对水稻气候生态的影响,结合江苏省气候资源条件与一季稻的生育特性,建立了江苏省一季稻气候适宜度模型,并计算1970—2012年江苏省9个站点一季稻不同生育期的气候适宜度。结果表明:江苏省各地的温度适宜度普遍较高,降水适宜度普遍较低,降水量是限制江苏省一季稻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除温度适宜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外,降水适宜度、日照适宜度、气候适宜度整体均呈下降趋势。江苏省一季稻气候适宜度可分为不同适宜程度区域,降水适宜度、温度适宜度、日照适宜度分区与实际降水量、温度、日照的分布特征大致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贵州省岩溶区清水江流域水稻种植气候适宜度时空变化,为稻植区合理规划布局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清水江流域2000~2014年16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日照、降水量和温度数据及水稻平均物候观测资料,构建水稻诸气候因子及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并运用ENVI 4.8和ArcGIS 10.0对水稻全育期及各生育阶段的气候适宜度和稻植区分别进行测算、解译和空间分析.[结果]清水江流域稻植气候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和综合适宜度较高,且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除拔节孕穗期和灌浆成熟期外,日照适宜度均较低.水稻幼苗期,降水适宜度>温度适宜度>日照适宜度;分蘖期和拔节抽穗期,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日照适宜度;抽穗开花期和灌浆成熟期,温度适宜度>日照适宜度>降水适宜度.稻植适宜区分布于高程小于800m、坡度小于25°的局部区域.[结论]清水江流域气候条件能够满足水稻全育期及各生育阶段的需求,但日照时间较短,对水稻生长发育有胁迫作用,其最适宜稻植区集中分布于东南及西北部的坝区、阳坡和半阳坡区.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提高江淮一季稻的生产管理水平,减少气候变化对一季稻产量造成的损失,本研究利用江淮地区4个代表台站逐日气象数据和逐年产量数据,对气温、降水和光照的适宜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于模糊数学的一季稻适宜度预报模型,并运用建立的一季稻气候适宜度模型对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年际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适宜度波动最强;温度适宜度与气候适宜度波动均较小,且20世纪90年代以来振幅明显变小;从变化倾向来看,温度和降水适宜度分别以每10年0.007和0.014的速度升高,光照和综合气候适宜度以每10年0.002 7和0.000 8的速率降低;从不同发育期的年际变化来看,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表现为先降后升,降水适宜度变化则表现为"降-升-降"。  相似文献   

20.
彭窈  张学泰  罗瑞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8):121-123,159
通过统计1957—2010年清城区的气候背景条件,结合火龙果生长适宜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可知当地温度、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基本适宜火龙果的生长。针对该地区不同季节的气象灾害(如冻害、干旱、洪涝、大风等)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为火龙果大面积、商业化推广种植提供科学参考,有利于开展针对性、专业化的农业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