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流是鱼类生活环境中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对鱼类的行为和生理生态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水流运动对鱼类的摄食、生长、营养成分、免疫等均会产生影响,不同强度的水流运动训练对鱼体物质代谢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综述了水流运动对鱼类的生长、生理学等各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鱼类养殖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脂肪酸是鱼类至关重要的营养物质,为鱼类的生长、发育、繁殖及生存等各项活动提供能量,并协助脂溶性维生素在机体内进行运输和吸收。鱼类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主要包括n-6系列的亚油酸(C18∶2n-6)、花生四烯酸(C20∶4n-6)和γ-亚麻酸(C18∶3n-6)以及n-3系列的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五烯酸(C20∶5n-3)、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阐述了饲料中必需脂肪酸对鱼类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脂肪酸组成、抗氧化能力及脂肪酸代谢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旨在为研究鱼类营养需求提供基础资料,为合理优化鱼类饲料配方及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氨氮作为养殖水体中最主要的污染物,对鱼类的存活、生长代谢、组织结构、生理和免疫功能等均具有毒性效应,氨氮会对鱼类产生急性和慢性毒性效应,并且容易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为氨氮对鱼类的毒性效应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从氨氮对鱼类的毒性效应、环境因子对鱼类氨氮毒性的影响、氨氮的致毒机理以及鱼类对氨氮的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品需求不断增大,养殖规模发展迅速并不断扩大,但在鱼类养殖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疾病制约水产业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食品安全与人口持续增长的双重压力下,传统的疫苗、抗生素等化学药品在养殖过程中长期使用引起的药物残留、抗药性、水体污染等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鱼类养殖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且不符合现代健康养殖的需求.因此,发掘安全有效的药物替代品成为研究的热点.而植物多糖由于具有抗氧化、免疫等生物活性,可以用作提高鱼类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力的有效刺激剂,在鱼类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鱼类养殖过程中植物多糖对鱼类生长、抗菌抗病、免疫、抗氧化和血糖血脂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从3个方面进行了展望:即从细胞和分子层面研究植物多糖对鱼类免疫性能、抗菌抗病、抗氧化等影响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植物多糖与其他物质联合使用的协同作用效果;利用植物多糖的抗氧化、提高免疫性能、降血糖血脂等优点,将植物多糖与其他食品原料进行复合,开发功能性食品等.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陕西省城固县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危害特点,提出稻田养鱼模式下水稻病虫害防控策略及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免疫诱抗、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以保证水稻健康生长和鱼类安全,达到水稻、鱼类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6.
鱼类消化道菌群的作用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微生态学在鱼类中的研究较在哺乳动物中的研究深度有较大差距。本文介绍了鱼类消化道菌群对鱼类的营养作用、免疫作用,对病原菌入侵的拮抗作用和自身的致病作用;介绍了水体中的微生物、盐度、水温,鱼类摄食的饵料、药物,鱼类不同的生理状态和发育阶段对鱼类消化道菌群的影响;并认为鱼类早期发育阶段肠道菌群的演替、肠道菌群的免疫机理和利用肠道菌群进行环境监测等是今后鱼类肠道微生态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鱼饲料 建议添加量为2%-3%。作用:①鱼类对糖类利用能力差,磷脂能为鱼类提供高效率的能源物质和生长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因而可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②磷脂中大量的胆碱可预防鱼类出血病和脂肪肝的发生,提高幼鱼的生长率、成活率和增重;③磷脂有很好的诱食作用,并具有鲜活饵料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视觉的概念,比较了传统测量方式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同,并从养殖水环境监控、投饵监控、鱼类生长监控及鱼类行为监控等几个方面对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鱼类行为研究在捕捞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行为除了自身的摄食、生殖、呼吸行为外,还包括逃避敌害、洄游、集群等行为,同时鱼类行为也受到一些环境因子(如潮汐和水温)的影响。作者总结了鱼类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以及在捕捞实际中的应用,指出鱼类行为学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根据不同鱼类的行为特点,研制开发高效节能、环境友好型渔具,从而保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鱼类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能量比是营养与饲料研究的重要内容,适宜的蛋白能量比既有利于鱼类对饲料中能量与蛋白质的利用,提高饲料的效率,节约饲料成本,又利于增强免疫机能和抗病力,提高肉质品质。文章综述了饲料蛋白能量比的研究方法、对鱼类生理生长的影响及影响饲料蛋能比的因素等,并对鱼类饲料蛋能比发展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11.
赵振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560-8562
近年来,随着动物应激相关学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鱼类应激生物学的研究。阐述了应激的概念、鱼类应激的发生及危害,主要包括应激反应对鱼类的生长、行为及机体健康的影响。从饲料投喂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缓解措施。最后,分析了饲料投喂与鱼类应激反应之间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水产健康养殖及鱼类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拥挤胁迫对鱼类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淼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78-1080,1082
拥挤胁迫是高密度饲养环境对动物所处生存状态产生的压力。鱼类对该胁迫的应激反应可分为3个阶段:鱼体神经内分泌活动的变化,生理、生化、免疫反应的变化以及鱼类行为的变化、生长率减慢、抗病力降低等。依据这3个阶段概述了拥挤胁迫对鱼类影响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3.
温度变化对鱼类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多数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因此温度是影响鱼类生长发育重要的非生物因素。在温度发生变化时,鱼类不会进行适应性基因变异,而是会通过忍受、抵制或偏好等热调控行为来降低环境压力。通过总结近年来鱼类热调控行为的研究成果,比较不同种类、同种异龄、同种同龄鱼在温度变化中生境选择、游泳、摄食、生殖洄游等行为差异,分析造成该差异可能的内在机制,以及温度突变中热调控蛋白和表观遗传学对鱼类生存影响的研究进展,阐述鱼类的热调控行为是其根据外界条件和自身需求做出的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行为,其目的是获得最大化的热调控优势。为了更深入解读全球气候突变对鱼类生存的影响,需要对鱼类热调控行为及调控机理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鱼蛋白多肽对铜胁迫下彩椒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以彩椒品种花仙子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1、3、5、7 g/L)鱼蛋白多肽溶液对铜胁迫(150 mg/L)下彩椒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铜胁迫下彩椒幼苗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而叶面施用适宜质量浓度的鱼蛋白多肽溶液后,彩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体上显著提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其中以5 g/L的鱼蛋白多肽溶液处理效果最佳。说明鱼蛋白多肽能有效缓解铜胁迫对彩椒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其抗铜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模式生物斑马鱼作为实验对象,首先从躯体形态和繁殖能力上对6月龄与30月龄斑马鱼的特征进行了区分,而后分别比较了6月龄和30月龄斑马鱼在昼夜节律、应激行为和呼吸代谢方面的差异,研究衰老对斑马鱼代谢和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30月龄斑马鱼脊柱弯曲,并且在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等方面均低于6月龄斑马鱼,显示出明显的衰老特征。6月龄斑马鱼昼夜间的游泳行为具有明显的节律性,与30月龄斑马鱼相比,其白天活动量大,夜晚静息,昼夜间游泳行为具有显著差异。当遭受驱逐刺激后,6月龄斑马鱼的快速游泳距离、快速游泳时间和平均游泳速度均高于30月龄斑马鱼(P 0. 05);当遭受光照刺激后,6月龄斑马鱼的快速游泳距离和平均游泳速度高于30月龄斑马鱼(P 0. 05)。应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衰老斑马鱼的应激游泳能力显著低于年轻斑马鱼。30月龄斑马鱼的标准代谢率(SMR)、最大代谢率(MMR)和代谢范围(MS)低于6月龄斑马鱼(P 0. 05),与应激游泳行为的差异一致。繁殖、代谢和应激游泳行为是鱼类重要的生理活动,研究衰老与年轻斑马鱼的生理行为,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衰老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并为深入探究衰老对斑马鱼代谢和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使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的麦穗鱼及大型溞作为研究对象,在避免直接摄食的情况下将麦穗鱼与大型溞在同一容器中培养,设计视觉胁迫与利它素影响的交叉实验,对照组为无视觉胁迫无利它素组、实验组分别是无视觉胁迫有利它素组、有视觉胁迫有利它素组、有视觉胁迫无利它素组,研究其对大型溞生长、体型和繁殖的影响。结果发现:无利它素组的大型溞体长增长更快;无利它素影响的大型溞壳刺生长较快,在视觉胁迫有无的实验组中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无利它素影响有视觉胁迫处理组的壳刺长度较无视觉胁迫更长;无利它素组繁殖量的均值与有利它素组相比较,高出了2.89倍,并且有利它素有视觉胁迫组的死亡速率最快。虽然生物操纵技术使枝角类的捕食者减少,但是水体中残留的鱼类利它素对水生态系统中的枝角类依旧存在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麦穗鱼对枝角类不仅有直接摄食的压力,还可通过视觉胁迫与利它素对枝角类体型、生长和繁殖产生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鱼类福利问题愈发受到关注。其中,噪音是鱼类福利研究中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随着人类水上工业活动的扩张,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为噪音对鱼类的胁迫作用。笔者阐述鱼类听觉原理,以及人为噪音对鱼类听力、信息掩蔽、行为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噪音研究应该向更多鱼种扩展,并加快相应研究设备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鱼类尾部神经分泌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尾部神经分泌系统是鱼类特有的神经分泌系统,位于脊髓末端,是鱼类适应环境的关键。该系统作为应激系统的一部分,在鱼类生理和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具有综合调节作用。综述了自19世纪末尾部神经分泌系统被发现以来,尤其是近年来生物学家在该系统形态结构及组成、主要内分泌细胞(Dahlgren细胞)及其分泌物的功能和生理调节、神经支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反应与尾部神经分泌系统的相关性的研究。为研究该系统相关分泌肽及其功能提供更为广泛的参考,同时为进一步了解相关分泌肽在高等脊椎动物甚至人类中的功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定期观察方法,了解食蚊鱼白内障的发生过程以及由此导致的外部形态和行为的变化情况。研究的食蚊鱼群体的白内障有较高的发生率,白内障鱼一般体色晦暗,经常浮于水面缓慢游动;其摄食和生长也受较大影响。食蚊鱼白内障大多是双眼同时发生的,眼球可见不同程度的浑浊。从外观形态区分,食蚊鱼白内障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绕核性白内障,另一种无法看到晶状体形状,表现为整个眼球的不透明。对病鱼的眼球等进行组织病理观察,发现病理变化部位主要在晶体,所有病例的晶状体纤维都出现病理变化,最普遍的是晶状体皮质区纤维不同程度变性或断裂;晶状体上皮细胞有脱落、增生等。食蚊鱼白内障为鱼类白内障研究提供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20.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尾加压素Ⅰ(UrotensinⅠ,UⅠ)和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中。在鱼类中,它们在渗透压调节、繁殖、营养代谢以及应激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中,通过收集0、1.5、3.7、5.3、8、10、16、24、48、72、96、120和144 hpf(hours post-fertilization)的斑马鱼早期发育样品,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发现CRH、UⅠ、UⅡα和UⅡβmRNA从0 hpf开始存在表达,而且CRH、UⅠ、UⅡα和UⅡβ的表达量随发育而逐渐增加,并分别在120 hpf或144 hpf达到最高水平。相关性分析揭示在斑马鱼早期发育过程中,CRH、UⅠ、UⅡα和UⅡβmRNA的表达水平两两之间呈现极显著正相关,这表明CRH、UⅠ、UⅡα和UⅡβ在斑马鱼早期发育过程中关系紧密并且相互合作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