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改善传统生物修复技术的不足,进一步开发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基于生物操纵理论和水生植物修复理论,结合目标水体现状,以大型溞(Daphnia magna)作为滤食性动物代表,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作为沉水植物代表,考察单一生物及2种生物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大型溞对水体总氮(TN)、总磷(TP)和硝氮(NO3--N)的消减作用均不显著,氨氮(NH4+-N)浓度随大型溞添加密度的增加而上升;狐尾藻和金鱼藻对TN、TP、NO3--N、NH4+-N的消减作用显著,其中狐尾藻消减作用更强;草-溞联合处理比单一溞处理对水体中营养盐的抑制效果更优,其中以低密度大型溞(25 ind/L)+狐尾藻的消减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化学农药污染土壤微生物的原位修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土壤污染治理中,微生物原位修复是较为有效的修复技术。主要有投菌法、生物培养法、生物通气法、生物注射法、农耕法、有机粘土法、原位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为提高修复效果,应选择适宜的目标污染物、选择适宜的微生物种类及数量、优化土壤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微生物修复、水生植物修复及水生动物修复等是对污染养殖水域进行生物修复的基本方法。基于此,阐述生物修复的相关理念、水产养殖所产生的污染现象及生物修复技术等,并提出实施清洁生产及生态养殖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鲍远山  蔡善元 《农技服务》2011,28(3):331+342-331,342
池塘水质调控是水产养殖的重要技术环节,从水体藻群控制、移植水生植物、微管与增氧机增氧、池塘生态系统修复、药物改良和定期搅动底泥与加注新水等方面介绍了池塘水质调控技术,以供水产养殖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我国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形势与现状.与传统、物理化学技术相比,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研究价值.生物修复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动物修复以及联合修复,目前该技术尚处于研究与发展阶段,在实际大规模重金属修复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从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动物修复技术及其联合修复技术4个方面简述了生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中的研究进展与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最后探讨了生物修复技术现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水生植物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生态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峰  王良桂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234-2236
水生植物对水体重金属污染具有良好的监测和生态修复功能。苔藓植物是重金属污染良好的生物监测器,可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监测和评价。同时,4种生活型的水生植物(挺水、浮叶、漂浮和沉水植物)对重金属都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对重金属污染水体有生态修复作用。利用水生植物对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具有简便易行、成本较低、不易形成二次污染的优势,在修复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并可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面源污染源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日益加重,严重威胁我国农业和农村的环境质量安全。水生植物狐尾藻作为一种污染物富集植物,在农业农村污染水体生态修复和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狐尾藻的生理生态特性、重金属、氨氮和磷等富营养成分的吸收降解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同时,对今后狐尾藻在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育种方面的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狐尾藻进行污染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宋关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97-8598
目前,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介绍了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成因、危害及常用的治理方法,并对生物修复技术治理水体富营养化进行了详细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以及水生动物修复技术,该技术是目前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进行综述,归纳总结了物理、化学、生物-生态3种修复技术的原理、工艺核心及适用范围等技术研究进展,其中物理技术包括截污分流与引水冲污、底泥疏浚、曝气复氧,化学治理技术包括化学除藻、化学固定,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包括微生物强化、植物净化、人工湿地、生物膜净化及组合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同时,提出了河道水体修复涉及学科多,应该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治理和修复技术。最后对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和生物炭通过协同作用可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低碳、绿色修复,但是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玉米盆栽试验,研究了多功能复合菌和鸡粪生物炭对镍(Ni)和镉(Cd)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结果表明,单一和共同作用下复合菌和不同粒径生物炭均能不同程度地固定土壤中的Ni和Cd,减轻Ni和Cd的毒害并降低玉米幼苗对Ni和Cd的吸收,增加根际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丰富度与物种多样性,其中复合菌和粒径较小的微米生物炭(1.6~55.8 μm)联合修复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复合菌和微米生物炭联合修复下根际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Ni和Cd的含量分别升高了59.9%和68.4%,有效态Ni和Cd的含量降低了66.5%和53.8%,促进了盆栽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提高了抗氧化能力,使玉米根部的Ni和Cd含量分别降低了49.3%和41.9%,地上部的Ni和Cd含量分别降低了69.4%和53.0%,降低了Ni和Cd在叶片细胞器中的占比,并以低毒形态存在;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OTU数目显著增加,优势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多功能微生物和生物炭具有协同修复效应,可为重金属污染土壤联合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