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河南野生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的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资源调查以及资料查阅,统计出河南野生常绿阔叶木本植物计32科56属131种.32科分成9个分布类型,其中最多的为泛热带分布(30.30%)及北温带分布(24.24%),其次为世界分布(15.15%);56属分成14个分布类型,其中最多的为泛热带分布(16.07%)和东亚-北美间断分布(16.07%),其次为热带分布...  相似文献   

2.
河南伏牛山常绿阔叶植物及垂直分布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伏牛山常绿阔叶木本植物垂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伏牛山常绿木本植物共计31科、47属、106种及变种;垂直分布范围300~2 300 m;其垂直分布上限范围为500~2 300 m,分布在500~1 000 m的有53种;1 000~1 500 m的19种;1 500~2 000 m的23种;2 000 m以上的9种.垂直分布与生长习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海拔越高,乔木越少,而且有些乔木种类随海拔的上升而变为灌木.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郑州市栽培的伏牛山南坡常绿阔叶木本植物共计19科、26属、35种.郑州市≥10℃有效积温、1月份均温能够基本满足所有种类的温度需要;7月份月均温能够满足其中26种的需要.温度因子中的限制因子主要是夏季(7月份)的高温,其次是冬季(1月份)的低温.在伏牛山南坡自然分布下限在500 m以上的种类,难以适应郑州市夏季的高温.建议以分布下限500 m作为郑州市引种栽培伏牛山南坡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的具体指标.应对郑州市已经引种栽培的伏牛山南坡常绿阔叶木本植物中分布下限在500 m以上的种类实施夏季遮荫处理,对分布上限在500m以下的种类实施冬季防寒处理.  相似文献   

4.
青岛市常绿阔叶树种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岛市常绿阔叶树种的应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共有常绿阔叶树种60种,隶属于36属,21个科,其中乔木8种、灌木43种、藤本9种;其中有8种自然分布的常绿阔叶树种,园林上引种成功并已普遍应用的有20种,其他为偶见种。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青岛市常绿阔叶树种选择与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常绿阔叶树种耐寒性选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概述我国常绿阔叶树种引种现状的基础上,对植物的抗寒评价方法和生理生化指标的选择从外部性状观察、生长恢复试验、生理代谢变化、理化特性和生化指标5个方面加以选择概括,并提出了常绿阔叶树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常绿阔叶树种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有常绿阔叶树种79科380种,对其中珍稀的、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10种植物,从生物学、生态学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供林业生产者和园林绿化单位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茂兰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28 hm2的固定样地每木检尺调查数据,将树木按树高分为不同林层,采用成对相关函数g(r)和标记点函数kmm(r)对树木基于个体和标记点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40 m研究尺度上,林下层、次林层和主林层树木分别在0~18、0~26 m和0~2 m的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其他尺度表现为随机或均匀分布。林下层林木胸径在小尺度上呈现显著的空间负关联,次林层林木胸径、冠幅与地上生物量的标记点在中尺度上呈现显著的空间负关联,主林层林木的各标记点在整个研究尺度上均没有显著关联性。林下层与次林层个体在2 m的尺度内呈现显著空间正关联,次林层与主林层个体在0~3 m尺度呈现显著空间正关联。总体而言,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不同林层林木在小尺度呈聚集分布,层内竞争主要出现在林下层和次林层,不同林层个体间关联性主要表现在次林层与主林层及次林层与林下层之间。  相似文献   

8.
冬季低温是常绿阔叶树种北移引种至苏北地区的主要限制因素,本研究通过对多项植 物耐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探讨了苏北地区引种的几种常绿阔叶树种对引种地冬季 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为建立引种树种适应性评价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 天竺桂(Cinnamomum pedunculatum Sieb.)、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 (Lour.) Poir.)、台湾含 笑(Michelia compressa (Maxim.) Sarg.)、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Dandy)等常绿阔叶树种,在 种源地选择恰当的前提下,能够适应苏北地区的引种栽培环境。  相似文献   

9.
青冈常绿阔叶林的太阳辐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对青冈常绿阔叶林太阳辐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冈林反射辐射、透射辐射和吸收辐射的季节动态与太阳总辐射的季节动态相似,各辐射分量均为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四季中群落的反射率、透射率和吸收率分别为16% ̄22%、9% ̄12%和67% ̄74%。林冠层对光强的衰减率达80% ̄90%,且衰减率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大而增大。群落中部以下光强的衰减很小。  相似文献   

10.
济南市常绿阔叶树种的调查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济南市常绿阔叶树种资源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已有60多种常绿阔叶树种在济南市引种成功,但在生产中常绿阔叶树种应用较少。根据调查结果,作者为济南市常绿阔叶树种的引种与栽培、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植物功能性状不仅便于评价植物的防火性能,也有利于筛选防火植物。本研究以宁波地区的29个常绿木本植物为对象,在测定植物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片含水量、枝条干物质含量和树皮厚度5个功能性状,以及鲜叶的7个防火性能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将防火性能指标划分为抗燃性fa(包含抗火性因子f1和燃烧速度因子f22个公因子)与燃烧性fb 2个防火因子,然后利用Pearson相关和偏相关建立了5个功能性状与各个防火因子的相关性,并对29物种的防火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比叶面积和树皮厚度与抗火性因子f1,枝条干物质含量、树皮厚度和当年生叶片含水量与燃烧速度因子f2,比叶面积与抗燃性因子fa,叶片干物质含量、比叶面积和当年生叶片含水量与燃烧性因子fb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偏相关简化植物防火性状后,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分别对抗燃性因子fa与燃烧性因子fb的指示性最好;3)分别基于功能性状和燃烧试验的物种抗燃性排序相似度为0.80。本研究证明,基于简易观测的植物功能性状可较好地反映树种的抗火性和燃烧性,可作为植物防火性能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河南野生木本紫花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河南野生木本紫花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为其引种驯化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河南省范围内栽培木本紫花观赏植物的园林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调查、采集并记录野生木本紫花观赏植物资源的花期、分布及生境等。【结果】河南栽培木本紫花观赏植物共计8科、11属、16种;河南野生木本紫花观赏植物资源共计15科、26属、56种,从中筛选出了芫花(Daphne genkwa siebetZucc.)、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Turcz.)、华紫珠(C.CathayanaH.T.chang)、华北忍冬(Lonicera tatarinowiiMaxim.)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的优良植物资源7科1、2属、32种。【结论】河南野生木本紫花观赏植物资源较丰富,具有很大的园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舟山群岛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筛选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350种,隶属于75科183属。部分种类蕴藏量大,群落面积大于50hm^2的有14种。其中海岛特有植物12种,滨海特有植物16种,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4种,浙江省省级珍稀濒危植物11种。资源在各海岛的分布从南到北逐渐递减,其中在舟山备县(区)普遍分布的有92种,分布在岱山岛、长涂岛及以南岛屿的50种,分布在舟山岛及其以南以东岛屿的94种,仪局限在该区域个别岛屿的多达160余种;生长环境以丘陵山坡为主,基岩海岸次之,少数种类见于沙砾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表现出分布区域不平衡,生态幅度差异大,生境多样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树种选择是城市绿化中重要的技术要素,根据城市环境对城市绿化的要求,野生木本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确定了15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河北省野生木本植物综合评价体系。并应用这一评价体系对河北省33种野生木本植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盐肤木、脱皮榆、裂叶榆、茅莓、西北荀子、虎榛子6种植物在33种植物中综合评价得分较高。此评价方法将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野生木本植物开发利用的特点,对城市绿化选择野生木本植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福建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林天然更新幼苗幼树进行分析与评价,为当地常绿阔叶林的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福建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林内设置有代表性的样地19块,按照苗高≤30cm(Ⅰ级)、30~≤60cm(Ⅱ级)、60~≤100cm(Ⅲ级)、100~≤200cm(Ⅳ级)、200cm且胸径≤7.5cm(Ⅴ级)的分级标准,将更新幼苗幼树划分为小苗(Ⅰ,Ⅱ级)、大苗(Ⅲ,Ⅳ级)和幼树(Ⅴ级);采用方差/均值和4种聚集度指标检验林分及各等级更新幼苗幼树的空间分布格局,选择平均密度、平均地径和平均盖度3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林分及各主要树种更新幼苗幼树密度随等级增大而减少,更新密度最大的为黄瑞木(Adinandra mellettii);各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分布,不同树种聚集程度不同,其中黄瑞木聚集程度最强,木荷(Schima superba)最弱;天然更新效果最好的是黄瑞木,最差的是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结论】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的更新幼苗空间格局均呈聚集分布,同一树种不同发育阶段聚集强度存在差异。随着常绿阔叶林的演替,栲树等树种有发展成群落主要树种的趋势;但由于当地常绿阔叶林受到严重干扰,栲树更新状况不佳。  相似文献   

16.
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修复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用几种木本植物茎做切片实验,探讨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的修复机制.研究发现:当脱水样品被复水后,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其管状细胞中的空气立即回缩,形成长形或球形气泡;此后,在比较小的管状细胞中的气泡逐渐缩小直到消失;大的管状细胞中的气泡最初会伸长,然后缩短,直到消失;胞外球形泡也会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除了来自细胞的切破处,这些胞外球形泡还来自木射线的横断面,其中小些的会缩小,大个的会长大. 这些现象说明,样品中的气体并没有如以往所云,溶解到水中之后进入大气.作者认为,空气也许从短半径气泡移动到了长半径气泡中.有两种可能的机制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一是根据表面张力附加压强公式,气体会由半径小、压强大的小气泡移动到大气泡;二是根据物理学的统计理论,从小气泡溶解到水分中的空气能够扩散,进入临近的、压强较小的大气泡. 两种机制导致样品中小管状细胞栓塞的修复. 因此,作者认为,对活体植物, 空穴化事件之后,空气难以从木质部移动到大气中,而是从小的管状细胞中运动到了大的管状细胞中或其他低气压区域,从而导致木质部栓塞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哀牢山常绿阔叶林林冠的截留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评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水源涵养服务功能,选择哀牢山典型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定位监测了林冠层对1a中共144次降雨的截留分配效应。观测期间降水总量为1707.8mm,穿透雨量、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分别是1421.8,15.4和270.6mm,穿透雨率、茎流率和截留率分别为83.3%,0.9%和15.8%。总降雨量大于3.7mm时才观测到林内牙透雨和树干茎流,“漏斗”状的林冠结构和持续的降雨,均可造成穿透雨量大于林外大气总降水量,而树木较大分枝角度和较多附生物,可能使有些胸径和冠幅较大树木的树干茎流量反而更小:穿透雨量和茎流量、林冠截留量与降水量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1),而林冠截留率随降水量增大而减少;降雨特征和林分特征是影响林冠截留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通过模拟酸沉降实验,研究了旱季期间(10-3月份)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在4种不同pH模拟酸雨处理(对照、pH 4.0、pH 3.5、pH 3.0)下地表径流水化学输出特征。结果显示:(1)地表径流pH随酸处理强度增强呈"U"型变化模式,酸沉降对地表径流pH的影响不显著(P>0.05),表明模拟酸沉降尚未引起地表水的酸化。(2)地表径流中NO3-、SO42-浓度随酸处理强度增强略有增加;HCO3-浓度的变化模式与地表径流pH类似。酸根离子浓度与地表径流pH相关性分析表明,SO42-、HCO3-有助于提高地表水抗酸化能力而NO3-则有助于促进地表水酸化。(3)地表径流中盐基离子对酸沉降的响应不尽相同。pH 3.0处理显著提高地表径流中Ca2+、Na+浓度;Mg2+浓度具有随酸处理梯度增强而增加的趋势;K+受模拟酸度的影响小。表明强酸(pH 3.0)处理将导致土壤Na+ 、Ca2+、Mg2+盐基离子流失。(4)酸沉降具有诱发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流失的倾向,增加地表水受有机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