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宁油16号油菜摘薹对产量、经济效益、生育进程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次摘薹后生育期推迟,一次分枝数和一次分枝角果数减少,二次分枝数和二次分枝角果数增加,三次分枝数和三次分枝角果少量出现。油菜籽产量略有减少,但总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次摘薹后此现象更为明显。种植密度则以9.00万株/hm2最优。  相似文献   

2.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宁油16号油菜摘薹对产量、经济效益、生育进程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次摘薹后生育期推迟,一次分枝数和一次分枝角果数减少,二次分枝数和二次分枝角果数增加,三次分枝数和三次分枝角果少量出现。油菜籽产量略有减少,但总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次摘薹后此现象更为明显。种植密度则以9.00万株/hm2最优。  相似文献   

3.
密度与摘薹方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蔬兼用型油菜品种宁油16号为材料,对不同密度下采摘主薹、分枝薹的多种组合进行效益比较,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相同时,二次摘薹的产值、效益明显高于一次摘薹,不同的栽植密度,以13.50万株/hm2表现最优,11.25万株/hm2次之,9.00万株/hm2密度偏稀。密度较高的处理主薹数最多,产值高,净效益高。  相似文献   

4.
以双低油菜品种华双4号和中双10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油菜摘薹的效应以及不同摘薹时间和留薹高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分析了"一菜两用"技术推广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条件下摘薹,油菜产量表现明显不同,油菜子产量以12万株/hm2最高,鲜菜薹产量以15万株/hm2最高;不同摘薹时间和留薹高度条件下,12月23日摘薹、留薹12 cm油菜子和鲜菜薹产量较高,且菜薹品质好,为最佳摘薹组合;双低油菜"一菜两用"产业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油菜平产稳产,显著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展不同摘薹方式对菜用型油菜菜薹、籽粒产量及经济效应研究,为桂北地区菜用型油菜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示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展两次跨年度的田间定位试验,以不同摘薹方式设5个处理:Y:蕾薹期不摘薹;S1+Y:蕾薹期只摘主序;S2+Y:蕾薹期采摘主序和一级分枝;S3+Y:蕾薹期摘主序、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S:蕾薹期摘全部分枝;分析比较不同摘薹处理对菜薹产量动态、籽粒产量、产量构成因子以及经济效应的影响。【结果】随着摘薹的分枝级数增加,菜薹产量逐渐增加,处理S菜薹产量两次试验期内均为最高,分别达到10 934和16 379 kg/hm~2;而随着摘薹的分枝级数增加,籽粒产量逐渐减少,处理Y籽粒产量两次试验期内均为最高,分别为2088和1446 kg/hm~2;处理S的人工总投入两年均最高,分别为13 650和16 800元/hm~2;处理S1+Y第1次试验期内纯收入最高,处理S2+Y次之,分别为16 352和14 139元/hm~2,处理S2+Y第2次试验期内纯收入最高,处理S1+Y次之,分别为10 598和16 340元/hm~2。【结论】随着采摘的分枝级数增加,菜薹产量增加而籽粒产量减少,只摘主薹处理和只摘主序、一级分枝处理的综合经济效应较好,两者均为广西桂北地区合理的油菜摘薹方式。  相似文献   

6.
菜油两用油菜品种云油杂2号适宜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适宜菜油两用油菜品种(Brassica napus L.)云油杂2号的栽培技术。[方法]选用云油杂2号杂交品种进行育苗移栽,进行不同密度、播种期、打薹时期正交试验。[结果]密度在12万株/hm2,9月26日播种,现蕾期摘薹综合经济效益最高,产值19 056.75元/hm2;其次是密度在9万株/hm2,9月26日播种,现蕾期摘薹综合经济效益好,产值16 545.90元/hm2;第3是密度在15万株/hm2,9月26日播种,现蕾期摘薹综合经济效益好,15 190.80元/hm2;最低是密度在12万株/hm2,10月16日播种,抽薹后12~15 cm摘薹综合经济效益最低,5 450.85元/hm2。[结论]云油杂2号最佳栽培技术是密度12万株/hm2,9月中下旬播种,现蕾期摘薹综合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7.
油蔬兼用型油菜品种宁油16号密度与摘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蔬兼用型油菜品种宁油16号为材料,对不同密度下采摘主薹、分枝薹的多种组合进行效益比较。结果表明,种植油蔬兼用型油菜,既产菜薹又收菜籽一举两得,摘薹后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以密度9 000株/亩、摘主薹、摘分枝薹的组合最优。  相似文献   

8.
开展不同播种、摘薹方式对菜油两用型油菜‘国豪油5号’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研究,为四川菜用型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提供理论依据。笔者研究了2种播种方式、4种摘薹方式对菜油两用型油菜‘国豪油5号’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随着摘薹分枝的增加,菜薹产量增加而菜籽的产量减少,蕾期摘主序和一次分枝的方式收益最大。移栽油菜纯收入高于直播油菜。因此,‘国豪油5号’作为菜油两用型油菜使用,最佳的播种方式为移栽,最佳的采摘方式为蕾期摘主序和一次分枝。  相似文献   

9.
摘薹次数对油菜浙双72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结果表明,油菜浙双72通过摘薹进行油蔬两用开发,可以有效地提高种植综合效益.不同摘薹次数对菜籽、菜薹产量影响明显,摘薹次数越多,油菜生育期延长,菜籽产量降低,但菜薹产量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较好.各摘薹处理可比不摘薹对照增收0.336万~0.458万元/hm2,增收幅度38.8%~52.9%.考虑到生产季节安排等因素,以摘2次薹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油蔬两用油菜宁油16号摘薹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宁油16号摘薹对产量、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分别在江苏省丹阳市、宜兴市进行不同密度条件下宁油16号摘薹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摘薹后,生育期延迟,株高降低,一次分枝减少,二次分枝增多,对产量影响不明显,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说明油蔬两用油菜宁油16号摘薹生产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宁杂1号恢复系宁R1为材料,研究了宁R1分期播种的生物学效应和盛薹期摘薹对植株开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迟播种能有效地延迟宁R1的初花期和终花期,但随着播期推迟花期缩短,株高、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下降,植株开花量大幅度减少。而盛薹期摘薹处理不仅能有效地推迟油菜的初花期和终花期,对开花期天数影响较小,且打薹植株的单株开花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因此,盛薹期摘薹是调节油菜花期的一个有效方法,其效果优于分期播种法。研究还表明打薹油菜分化形成的大量二次分枝是植株增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蔬兼用油菜宁油16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油蔬兼用,即在油菜生长的薹期摘取主茎薹作为食用,植株其余分枝生产的菜籽供榨油用。摘薹作为一项农艺措施,可以克服早薹早花,防止冻害;在杂交制种中,可用来调节父母本开花期。近年来,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产量、品质和食味作为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3.
适宜“油蔬两用”的油菜品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湖北地区应用推广的"油蔬两用"油菜品种,对9个"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摘薹与未摘薹的产量、产值及主要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油菜摘薹后菜子产量比未摘薹平均增12.52%,总产值比未摘薹平均增124.08%,初步分析油菜摘薹后二次分枝及每角粒数普遍增加是菜子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供试品种中,中油112菜薹、菜子产量高,菜薹口感甜脆爽口,可作为高产型"油蔬两用"品种推广应用;天下农3号菜薹产量及总产值高,浙油28菜薹口感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突出,菜子增产潜力大,二者可以作为"油蔬两用"配套品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本地主栽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摘薹对不同品种油菜的油菜籽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表明,供试品种油菜薹养分丰富,具有良好的菜用品质。摘薹处理对有效分枝部位、分枝数有显著影响,对角果数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摘薹处理对菜籽产量影响极显著,摘薹和品种互作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本试验中各品种油菜菜用+油用平均经济效益较单收菜籽增加8 542元·hm-2,其中浙大635净收益为16 527元·hm-2,较单收菜籽增加11 332元·hm-2,综合净收益最高。  相似文献   

15.
油菜早薹早花,农民称为油菜“早产“,是指油菜在春节或立春前抽薹开花.油菜早薹早花的原因,一是品种;二是播种期过早,栽培措施不良.对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早产“现象,应分别采取以下措施:   1.旺长苗生长好,年前或立春前将要出现抽薹的油菜,须控制肥水,深中耕6~9厘米,切断部分根系,抑制生长,蹲苗处理.当植株叶片发黄时,每667平方米(1亩)追施6~8公斤尿素,对水喷施.   2.弱势苗对长势差而又将要抽薹开花的油菜,应采取重施追肥的办法,先用0.2%的硼酸液喷叶片1~2次,以增强植株抗寒、抗旱、抗病虫的能力.同时追施人粪尿,对水浇施,促进油菜营养生长,抑制生殖生长,减轻或避免早薹早花.   3.抽薹苗对提前在年前或立春前已经抽薹10~15厘米或已经开花的油菜,应及时摘薹摘花,抑制植株顶端生长优势,使养分由主茎转到下部分枝,延缓生育,避免低温冻害.年前抽薹的摘薹8~10厘米,开花的摘掉花苔12~15厘米,以促发下部分枝.摘花薹宜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以利伤口迅速愈合,避免染病.摘花薹后,看油菜的长势长相,要及时追1次速性氮肥,促发油菜快长,增加有效分枝,以减轻早薹早花所造成的损失.   ……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油菜高产栽培田进行薹肥不同用量对产量影响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密度12万株/hm2,油菜薹肥腊施尿素187.5~225.0kg/hm2,有利于增加根颈粗、杆粗、一次有效分枝数以及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大面积油菜高产栽培中施总纯氮宜控制在330~360kg/hm2范围内,油菜薹肥应占总纯氮量的30%,且以薹肥腊施为宜。  相似文献   

17.
“赣油杂1号”菜油两用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赣油杂1号在免耕直播栽培条件下,分析了不同的薹肥施用时间、摘薹时期和采摘长度的处理对菜薹、菜籽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抽薹前施尿素120kg/hm2,薹高30cm,摘薹20cm,菜薹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菜籽产量略有下降,但不显著,产值可达18610.2元/hm2。  相似文献   

18.
在油菜冬季长势较旺的情况下,在抽薹达到一定高度时摘薹,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能减少一次分枝、增加二次分枝,防止春发群体过大,对构建超高产群体有利。但超高产栽培密度很低,为防止群体过小影响产量,不适宜过早摘薹。  相似文献   

19.
阐述油菜在雪灾后冻害症状表现,并介绍其雪灾后栽培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摘除冻死部分叶片和冻薹与及时追肥、看苗施肥与中耕培土、开沟排渍与防病治虫、根外追肥、改种其他作物等内容,以供油菜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宁杂1号恢复系宁R1为材料,研究了宁R1分期播种的这效应和盛薹期搞薹对植株开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迟播种能有效地延迟宁R1的初花期的终花期,但随着播期推迟花期缩短,株高、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下降,植株开花量大幅度减少。而盛薹期摘处理不仅能有效地推迟油菜的初花期和终花期,对开花期天数影响较小,且打薹植株的单株开花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因此,盛薹期摘薹是调节油菜花期的一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