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花椒马铃薯间作对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探讨有利于害虫生态调控的花椒种植方式,为花椒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群落特征指数法、稳定性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花椒马铃薯间作园和花椒纯作园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花椒马铃薯间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数、物种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稳定性指均高于花椒纯作园.花椒马铃薯间作园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个体数(r=0.603,P<0.05)、丰富度指数(r=0.815,P<0.01)、均匀性指数(r=0.706,P<0.01)具有较高相关性.[结论]花椒马铃薯间作园节肢动物群落较为复杂和稳定,花椒马铃薯间作模式适于在云南昭通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花椒不同间作模式产量与产值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合理的间作方式能有效提高花椒园的经济效益。对花椒与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燕麦、马铃薯等作物间作模式下花椒及间作作物的产值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总产值最高的是花椒与大豆间作模式,其次是花椒与马铃薯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凉山州花椒间作马铃薯种植模式应用普遍,由于长期管理粗放导致病虫害发生普遍。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合理、实用的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措施,为凉山州花椒和马铃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在小麦×花椒、玉米×花椒、马铃薯×花椒、大豆×花椒、油菜×花椒、燕麦×花椒6种间作模式样地内,调查花椒黑胫病发病率、危害程度、病感指数,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与花椒黑胫病发生危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玉米×花椒间作模式下花椒黑胫病的危害程度明显比其他间作模式高,而马铃薯×花椒间作模式下的花椒黑胫病危害程度明显低于其他间作模式,小麦×花椒、大豆×花椒、油菜×花椒、燕麦×花椒4种间作模式的花椒黑胫病危害程度居中间水平,且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5.
花椒不同间作模式栽培技术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调查花椒与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燕麦、蚕豆、马铃薯等不同作物的间作模式,分析在不同间作条件下花椒和各种作物的经济效益、花椒黑胫病发生状况,总结出既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又有利于减轻花椒黑胫病危害的间作模式。结果表明:可选择大豆、蚕豆、油菜、马铃薯、小麦作为间种作物,要进行轮作换茬,且灌水次数宜少不宜多,才能达到提高椒园经济效益、减少花椒黑胫病危害的间作效果。  相似文献   

6.
4.5椒粮间作 在幼龄花椒园或花椒树覆盖率低的花椒园,可在花椒树行间间作生长期短,植株矮,能提高土壤肥力,病虫害少的作物。豆类如豌豆、大豆及绿豆,薯类如马铃薯和甘薯,麦类如大麦和小麦,蔬菜类和中药材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马铃薯间作玉米模式下马铃薯生长、产量及糖类物质的变化情况,为促进马铃薯与玉米合理间作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马铃薯单作(对照)和间作(2行马铃薯间作2行玉米)2种栽培模式,结合田间观测与室内测定,分析马铃薯间作玉米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糖类物质的影响。【结果】与马铃薯单作相比,马铃薯间作玉米模式下马铃薯的茎粗、单株主茎数、单株匍匐茎和单株根干物质重量及单株结薯数无显著变化(P>0.05),但间作可提高马铃薯单株分枝数、单株匍匐茎数、单株小叶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单株茎叶和单株块茎的干物质重量,并显著提高马铃薯的株高、单薯重、单株产量及复合产量(P<0.05,下同)。随着间作时间的延长,间作马铃薯叶片、匍匐茎和块茎中糖类物质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对叶片的影响较大,间作马铃薯叶片的蔗糖、果糖、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在块茎增长期和淀粉积累期均显著低于单作。【结论】与马铃薯单作相比,马铃薯与玉米2∶2行比间作模式下,马铃薯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复合产量显著提高,该间作模式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是世界五大食用作物之一,为积极探索幼龄茶园管理技术,梁河县茶技站在多年探索实践幼龄茶园套种矮秆作物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加大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试验示范再获成功。为充分发挥大面积幼龄茶园行间优势,抓好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生产,通过以种促养,以短养长,在巩固茶叶生产的基础上,幼龄茶园套种马铃薯,既能增加茶农收入,又能提高茶园管理质量。现将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花椒建园前期投入效益差的矛盾,充分利用椒园的空间和土地,增加椒园的复种指数,提高光能利用率及土地利用率,通过花椒与红芪间作套种技术,提高花椒建园前期园地效益较低问题。结果表明,红芪与花椒间作套种前3年套种红芪,可显著提高椒园总体经济效益,产药量1年椒园>2年椒园>3年椒园,提倡红芪与花椒间作套种增加1年和2年椒园种植面积,对椒园椒树影响不大;适量减少3年椒园套种面积,促进椒树的快速生长,尽早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地膜马铃薯间作玉米复种大白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地膜马铃薯间作玉米复种大白菜栽培模式,并介绍了该模式下地膜马铃薯间作玉米以及大白菜的栽培技术,以期对提高高寒地区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农民收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凉山州喜德县是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化生产基地县,脱毒马铃薯是我县发展马铃薯产业化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我县已经推广多年。马铃薯脱毒种薯作为解决我县马铃薯品种退化、提高种薯繁殖系数、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花椒育苗技术,主要包括苗圃地选择、选种与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花椒的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喜德县且拖乡现有花椒12.1万株,占全部经济林木的71.2%。发展花椒生产对于解决彝族群众的温饱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该乡花椒生产中存在椒树寿命短,病虫危害严重、管理水平低等十分突出的问题,并未体现出其应有的经济价值。现结合我校的科技扶贫工作,依据且拖乡的自然、气候条件,提出了以椒、芋间套种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为基本栽培管理措施的高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作物的间作方式实现了对土地的高效利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因此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本研究对棉花-马铃薯间作的种植模式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棉花-马铃薯间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棉花-马铃薯间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云南省桑园间作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种薯处理、适期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农牧交错带研究了向日葵与马铃薯、向日葵与蚕豆2种间作模式下作物的水分吸收和利用特征,以向日葵、马铃薯、蚕豆单作为对照,测定并分析了间作作物生育期内0~14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及作物产量。量化了不同间作模式下土地当量比(LER)、水分当量比(WER)、农田蒸散量(ET)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结果表明:向日葵与马铃薯间作和向日葵与蚕豆间作均能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地生产力,具有间作优势,向日葵与马铃薯间作更有优势。间作种植可增加作物耗水量,能使作物利用深层水分,对耗水量大的作物有优势。向日葵与豆科和非豆科作物间作均可有效提高高秆作物向日葵的水分利用效率,较单作向日葵提高了27. 1%~28. 8%,向日葵与蚕豆间作比向日葵与马铃薯间作更具有水分利用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北方半干旱地区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对作物产量和土地利用率的影响,于2019—2021年在山西省右玉县开展3年的大田试验,设置燕麦单作、马铃薯单作和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3种种植模式,分析了3种种植模式产量效应以及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LER)和边行效应。结果表明: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应,3年试验期间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11、1.07和1.17。间作边1行燕麦籽粒产量显著高于间作其他边行和单作行,2019—2021年,间作边1行产量对间作燕麦籽粒产量贡献率为35.6%~38.5%。产量构成分析显示,地上部生物量、有效穗和穗粒数的增加是间作边1行燕麦籽粒产量提高的决定因素。与马铃薯单作相比,间作边1行马铃薯单株块茎重和商品薯重均降低,导致间作马铃薯产量下降1.0%~26.2%。综上所述,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增加了土地利用率,具有较好的产量效应,燕麦边行效应是间作产量优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农业中粮食生产与牧草发展争地矛盾的实际问题,采用马铃薯和燕麦为试验材料,设置了3个处理:马铃薯净作、燕麦净作和马铃薯燕麦间作.结果表明:马铃薯和燕麦间作有利于马铃薯出苗和前期营养生长;马铃薯间套两茬燕麦的经济产量达43 450.4 kg/hm2,比净作马铃薯经济产量增加28.07%;但间作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商品薯率,间作马铃薯块茎产量仅是净作的32.38%.结果初步表明:马铃薯间套两茬燕麦,一茬收获籽实,一茬收割牧草,这种缓解粮食与牧草生产争地矛盾的粮草间作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花椒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花椒播种育苗技术,主要包括种子采集、苗圃地选择与整理、种子处理、适时播种、苗圃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花椒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抓好春季花椒生产管理,科学指导种植户开展田间管理工作,本文就花椒春季生产较为迫切的技术需求提出了幼苗定植、田间水肥管理、中耕松土、病虫害防控等主要技术措施,对具体操作方式进行了阐述,为春季花椒田间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切实助推全省花椒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