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热带农业》2004,(1):38-40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主要生长在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其生长快、产量高、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用途广,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在我国,木薯淀粉仅次于玉米淀粉,是食品、造纸和纺织等工业领域的重要原料。近年来,全国木薯栽培面积保持在40多万公顷,总产鲜薯600多万吨。全国约有300多家木薯淀粉厂,年总设计加工淀粉能力达300万吨,但实际年生产木薯淀粉约50万吨,木薯生产远未能满足工业需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木薯地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木薯的种植面积以及单产和总产。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资所凭借多年从事木薯地水土保持研究与推广的丰富经验,特别是结合“农民参与式”木薯地水土保持研究与推广的丰富经历,总结了一套木薯地水土保持及高产配套新技术。这些技术都已有一定的推广应用规模,对帮助热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木薯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木薯种植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木薯产业不断壮大和种植面积增加,木薯种植地的肥力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由于多年来对木薯种植的认识偏差,木薯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受到阻碍.通过多年来对木薯种植与土壤肥力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种植木薯并不会破坏种植地的肥力,只要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完全可以做到"用地养地"相结合,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呵叻府是泰国最大的木薯种植地,总种植面积达170万莱。最近呵叻府的木薯爆发粉蚧虫害,并且虫害问题还在蔓延,尚未得到遏制,目前已经有65万莱木薯种植地受灾。呵叻府农业部门决定采取“以虫治虫”的办法,通过人工饲养寄生蜂、草蜻蛉,  相似文献   

4.
海南用于种植木薯的土壤一般都比较酸瘦。通过在海南木薯种植地施用由农业废弃物资源和腐殖酸等研制而成的环保型土壤改良剂(酸性土壤改良剂和营养型酸性土壤改良剂),研究环保型土壤改良剂在种植木薯的土壤中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2种改良剂均可提高土壤pH,有效改善土壤酸度,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木薯鲜薯产量;施用营养型酸性土壤改良剂的木薯各种农艺性状均优于不施用的,鲜薯产量约是不施用的二倍,比施用酸性土壤改良剂增产71.2%;木薯种植生产中可根据土壤状况和增产目标选用不同类型的土壤改良剂。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合理的实验研究手段对种植技术如何影响玉米生长状况和产量进行了研究分析,实验过程中,实验研究人员采用多种耕作技术对玉米进行了处理,并记录了玉米的生长状况和实际产量,分析了不同的种植技术对玉米田水土流失以及土壤侵蚀情况的影响,为玉米的种植方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木薯/花生间作体系中木薯行距配置对薯块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以等行距(0.8 m)和宽窄行(1.0 m+0.6 m)木薯单作为对照,研究了等行距和宽窄行木薯间作花生对木薯生长、薯块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单作与等行距单作间木薯的生长、薯块品质和产量均差异不大;与单作比较,间作木薯的生长、薯块品质和产量均受到较大抑制;与等行距间作比较,宽窄行间作有助于提高木薯的根冠比、相对生长率、群体生长率、叶面积指数、鲜薯干物率和淀粉含量以及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且宽窄行间作的木薯偏土地当量比略高于等行距间作的,表明木薯间作花生模式以宽窄行为优。  相似文献   

7.
在大田条件下,以等行距(0.8 m)和宽窄行(1.0 m+0.6 m)木薯单作为对照,研究了等行距和宽窄行木薯间作花生对木薯生长、薯块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单作与等行距单作间木薯的生长、薯块品质和产量均差异不大;与单作比较,间作木薯的生长、薯块品质和产量均受到较大抑制;与等行距间作比较,宽窄行间作有助于提高木薯的根冠比、相对生长率、群体生长率、叶面积指数、鲜薯干物率和淀粉含量以及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且宽窄行间作的木薯偏土地当量比略高于等行距间作的,表明木薯间作花生模式以宽窄行为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木薯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为旱地木薯节本增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对比粉垄栽培与传统整地栽培(CK)两种种植方式对木薯品种新选4088的茎叶生长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测定株高、茎径、单株叶片数、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重和产量等。【结果】粉垄栽培的木薯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数、单株块根重和鲜块根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5.35%、28.70%、30.00%、44.92%和46.69%。【结论】粉垄栽培技术可促进木薯前中期茎叶生长,增加木薯生物量,提高木薯产量,是促进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木薯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为旱地木薯节本增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对比粉垄栽培与传统整地栽培(CK)两种种植方式对木薯品种新选4088的茎叶生长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测定株高、茎径、单株叶片数、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重和产量等。【结果】粉垄栽培的木薯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数、单株块根重和鲜块根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5.35%、28.70%、30.00%、44.92%和46.69%。【结论】粉垄栽培技术可促进木薯前中期茎叶生长,增加木薯生物量,提高木薯产量,是促进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粉垄等耕作方式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南方15°坡耕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在粉垄耕作与传统耕作2种耕作处理下,木薯生育不同时期坡耕地水土流失情况,以及对木薯产量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木薯苗期、薯块膨大期和成熟期,与传统耕作相比,粉垄耕作增加土壤蓄水量,且随土层加深蓄水量增加效果更明显,40~6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分别增加14.93%、15.60%和18.03%;地表径流量减少42.03%,土壤流失量减少44.62%,氮、磷和钾养分流失量分别减少49.61%、31.22%和42.49%;木薯产量增加20.13%。粉垄耕作可提高南方旱坡地的土壤蓄水能力,有效减少地表产流次数和径流量,显著减少土壤、水分以及养分的流失,促进木薯生长发育、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1.
防控与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项事关生态环境安全、经济社会和谐和城乡建设的重要工程。近30年来,福建各地对不同类型的土壤侵蚀和不同模式的水土保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仅构建了水土保持学科的主要框架,而且经过不断实践,相关理论研究与集成技术应用取得良好成效,尤其在土壤侵蚀预测预报、农田土壤综合保育、山地水土流失防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分析了福建省水土流失的防治现状与特点,总结水土流失治理的经验与模式,并提出思路与对策,以期为强化防控与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水土流失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分析探讨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特点,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城市水土保持的研究发展以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合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同时提倡水土保持新技术在城市水土保持中使用。  相似文献   

13.
密云水库上游水源保护林水土保持效益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该文对大面积水源保护林的水源涵养与防止土壤侵蚀效益进行了研究,并找到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定量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密云水库上游密云县境内13.11万hm2水源保护林的水源涵养与防止土壤侵蚀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水源保护林具有较强的水源涵养能力和防止土壤侵蚀能力.与无林荒地相比,在50年一遇场暴雨情况下,有林地可使地表径流量减少38.8%,土壤侵蚀量减少53.8%,年土壤侵蚀量减少83.3%.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森林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森林植被不同层次对降水影响所引起的径流量、径流能量和径流的挟沙能力及其减小的效应。研究得出:植被保持水土主要是由其不同层次同时连续消耗径流量所致;不同的效应叠加使土壤侵蚀量急剧减小,实现了植被保持水土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不同类型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采用调查分析法,在现场勘测和分析相关资料、文件的基础上,分析了迪那凝析气田地面工程水土流失与自然水土流失的关系,研究了典型项目区的水土流失,预测了水土流失面积。结果表明,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将扰动原地表面积674.02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造成设施水土保持功能的丧失或者降低的总面积高达674.02hm^2。研究结果为迪那气田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苇状羊茅和鸭茅的水土保持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苇状羊茅和鸭茅两种地方牧草的水土保持性能,2003~2005年对退耕坡地种植的苇状羊茅和鸭茅进行了植被盖度、产草量、根系生物量、径流量、土壤侵蚀量和理化性状的测定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草地盖度分别在播种90 d和120 d后均达到100%,鲜草产量高,径流量分别比对照减少32.7%和38.0%,土壤侵蚀量分别比对照降低80.00%和88.57%,根系数量多,集中分布于0~25 cm土层中,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特性,比较适宜在退耕坡地还草中利用。  相似文献   

17.
GI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  王姝  翟旭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89-4591
基于GIS技术在土壤侵蚀分析、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水土保持监测等方面的应用,介绍了GIS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及其研究内容等,着重介绍了GI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广泛应用。结合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探讨了GI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数据存储、查询、检索、图形计算、统计分析、属性数据和图形输出、模型应用等功能在水土保持领域的应用,为水土保持工作构造了一个数字化信息平台,实现水土保持工作的动态化、系统化、可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8.
李翔  杨贺菲  吴晓  张家其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0):1677-1682
【目的】针对红壤坡耕地土壤结构差、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研究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容重、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为实现红壤坡耕地的持续、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等高花生常规耕作为对照(CK),探析表施聚丙烯酰胺(PAM)、香根草篱和PAM+香根草篱等3种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量的影响,综合评价不同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结果】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处理下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差异显著(P<0.05),3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对红壤坡耕地0~20 cm土壤容重改善效果明显;不同处理下0~40 cm土层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0~10 cm土层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的提升效果较好。土壤容重与其他土壤物理指标呈负相关,且作为主成分评价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的贡献率较高(76.517%)。【结论】土壤容重是评价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改良效果的重要因子,影响着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等物理性质;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0~1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质的综合改良效果较好,且以表施PAM+香根草篱效果最佳,是值得推广应用的红壤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左元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25-4727
在简析重庆市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对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能力进行了评价,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铁岭市水土保持与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保持的作用,阐明了水利以及水土保持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必要性,并且通过铁岭市多年来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工作实例,进一步论述水土保持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