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增加投资与扩大消费均能刺激和拉动经济增长。以消费理论和现实状况为依据,对我省高投资和低消费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扩大消费是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比投资具有更好的推动作用。进而分析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消费文化和观念落后,以及消费政策和环境的缺失等因素制约了有效需求增长。增加居民收入,更新消费观念,以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教育事业等有效需求从而拉动安徽省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以消费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体育消费力的构成理论、性质理论、功能理论、测量理论和发展理论等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消费力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体育需要而对体育产品(体育服装、器材)和服务(体育参与和体育观赏)进行消费的能力,属于潜在消费力、精神消费力、满足文明需要的消费力和具有人力资本投资性质的消费力,提高体育消费力能够促进消费者个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以借鉴心理学量表方法对体育消费力进行测量,可以通过培育体育消费主体、发展体育消费客体和优化体育消费环境来发展体育消费力。  相似文献   

3.
借贷、投资行为对家庭消费具有重要影响,理清其中关系,有利于建设消费型经济。利用微观数据构造家庭现金流量表,将现金流分为经营、投资和筹资三类,分别与家庭日常收支、投资与借贷行为相对应,对现金流的实证结果表明借贷与投资行为都明显促进了家庭消费。在投资行为中,房地产投资对消费影响最大,金融投资影响微弱;借贷行为对消费具有带动作用,但不是体现在需求弹性最小的日常生活消费上;投资、借贷行为是通过增加家庭净资产和提升幸福感来实现对消费的拉动。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中国农村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农村消费与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带动能力的大小及作用的持久性,成为扩大农村需求等调控政策能否取得经济刺激效果的主要原因。鉴于此,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中国农村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村消费增加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快速增长与农村消费需求增加是农村投资扩大的格兰杰原因,而它们的反向因果关系则不成立。相对于投资的贡献而言,农村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更强,且影响时间更为持久。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在保持经济政策长期稳定性的同时,深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充分发挥农村消费的经济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具有初始财富的投资者如何最大化终端资产和消费的期望效用,首先通过交易费用函数建立带交易费的连续时间投资与消费模型,然后运用鞅分析和对偶理论证明了:在有效市场中,如果投资者积极交易,则只会降低终端财富的期望值,并得到了最优投资消费组合过程和终端资产.  相似文献   

6.
通过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构建,对农户固定资产投资、收入结构与农民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变量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脉冲和方差分析也证实了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对降低农户经营性收入比重、促使农民自建房屋、刺激消费方面存在显著作用,但对改变收入结构和刺激消费的贡献能力不足,体现了广大农民投资渠道的狭窄与预防动机强烈.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分析,以黑龙江省农业水资源补偿为研究对象,对粮食主产区与粮食消费地的生态补偿进行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外在强制力情况下,博弈结果难以达成(补偿,投资)协议,无法实现合作;即使达成生态补偿合作协议,也必须要有中央政府的参与。在博弈结果的基础上,确定农业水资源生态补偿的主体为中央政府和粮食消费地政府,补偿客体为黑龙江省政府;补偿标准应满足:消费地政府对粮食主产区政府的生态补偿费用(P)+中央政府对粮食主产区政府的生态补偿费用(Pc)+主产区政府投资保护农业水资源所带来的生态收益(R2)主产区政府投资保护农业水资源的成本和丧失的机会成本(I)。  相似文献   

8.
根据消费的基本理论,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发展趋势与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并得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经济已经发展到新阶段。在目前出口不振、产能过剩、环境恶化的情形下,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投资结构,成为推动安徽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现代计量模型,探究安徽省投资、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安徽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起到最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拉大居民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协调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浙江省居民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真实关系,将消费需求和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解释性指标,对这三项指标199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VAR模型检验,得出:投资对进口冲击在经历短期的正向冲击后转向负向冲击,冲击效果有由弱转强的趋势,两者的持续时间较长;消费需求对浙江省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冲击,冲击效果稳定促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消费需求、优化投资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1978年以来居民储蓄、消费及投资与利率关系的考察,分析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消费及投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经济体内不同区域的社会边际消费倾向往往不相同的现实,运用区域两分法从区域乘数效应角度研究了投资的宏观调控决策体系,构建了相应的计量模型,进行了实际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当投资对特定子区域的乘数效果成为关注的目标时,应当采取措施提高各子区域的边际消费倾向、特定子区域的投资内流比、非特定子区域的投资外流比、期初投资流入特定子区比例,以获得投资对特定子区域乘数效果的最佳化目标。当投资对整体区域的总体乘数效果成为关注的目标时,应当采取措施提高各子区域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高的子区域的投资内流比、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低的子区域的投资外流比、期初投资流入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高子区域的比例,以获得投资对整体区域总体乘数效果的最佳化目标。该研究具有良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基本常识告诉我们: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促进生产。在告别短缺经济之后,消费促进生产更具现实意义。在当前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之际,消费的升级或降级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问题,更是人们经济生活的现实问题。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在投资有刚性约束、出口受中美贸易战有重大不利影响的背景下,消费成为最重要、见效快的经济增长引擎。  相似文献   

14.
在生命周期理论、预防性储蓄理论和家庭储蓄需求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农村居民实地调研消费数据对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少儿抚养系数和老年抚养系数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少儿抚养比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老年抚养比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需大幅下滑的严峻形势下,扩大内需成为保增长的必然选择。内需包括国内消费与投资。从各地已出台的扩大内需措施看,不少地方仍然偏重于扩大投资、上新项目,而对调整结构、扩大消费眷力不多。这种倾向蕴藏着较大风险。改变这种倾向,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投资与消费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投资、出口与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2008年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出口和投资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降低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损失,国家启动了拉动内需的政策。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以我国近年各地区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为例,对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指出影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农民的收入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利用H-P滤波法来研究投资、消费、出口的周期变动与经济周期之间关系,研究表明在1978-2008年间我国经济周期大致分为3个阶段;然后分别以三个阶段为样本,将最终消费分解为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利用偏最小二乘法研究投资、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出口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投资、出口、农村居民消费的产出弹性有上升的趋势,城镇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产出弹性先上升后下降,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下降的趋势。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和调整产业结构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9):115-116
基于2002~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政府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稳定的促进作用,其存在动态均衡机制。(2)政府消费、投资和劳动三者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政府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大于资本和劳动。(3)由于政府消费是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政府消费支出扩大可以增加社会总需求;另外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将产生"挤入效益",提高消费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函数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善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53-10155
通过运用1983-2006年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的相关数据,对5种典型消费理论及其函数模型进行检验和拟合,并结合定性分析认为,绝对收入假设理论及其消费函数模型比较符合当前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江西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勇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9):132-134
运用凯恩斯等西方消费经济理论,对江西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变动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比较,江西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较高,基本上保持稳定,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则呈现递减趋势,城镇化的消费效应是显著的。农村居民的双重身份,消费的示范作用以及政策、制度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亦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