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镉对几种淡水鱼类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d^2+对黄鳝、泥鳅、银鲫、白鲢的微试验结果表明:Cd^2+能诱发这4种鱼类血红细胞产生微核,但不同种类对其诱变作用的敏感性不同;在试验剂量范围内,这4种鱼类外周血红细胞微核有随Cd^2+质量浓度增大而升高的趋势。由此提示,利用鱼类外周血红细胞微核试验检测水体诱变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滇中昆明地区1980—2009年30年间以10年划分的月平均气象资料,整理相关森林火灾资料,对森林可燃物进行分类,同时结合基础地形、地貌特征,研究森林火灾形成的火环境,结果表明:火环境趋于有利于森林火灾的发生。近30年昆明的月平均最高气温逐渐增加,相对湿度降低,但平均最大风速降低,而3,4月份平均月降水量几乎都是全年的最低,不足30 mm,2009—2013年的持续干旱对森林火灾的发生有着更深刻的影响;复杂的地形、地势也有利于森林火灾的产生、传播,特别是山高、坡陡;主要针叶树种为易燃的云南松和华山松,可燃物非常丰富,在持续干旱的背景下更易孕育重大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3.
对昆明市不同污染区10个使用频率均较高及树龄比较接近的树种的滞尘能力及其对SO2及NOx的吸收净化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树和针叶树同一高度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和平均单位面积滞尘量均表现为:工业区>主城区>清洁对照区;阔叶树滞尘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天竺桂>桂花>大叶女贞>法国梧桐﹥滇朴﹥广玉兰;针叶树滞尘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龙柏>塔柏>柳杉>雪松。对于滞尘效果最好的天竺桂,工业区和主城区的单位面积滞尘量为15203g/m2和8504g/m2,分别为清洁区的102倍和57倍;4个针叶树种滞尘量之间的差异为106~143倍,针叶树间滞尘差异没有阔叶树大,无论是阔叶树还是针叶树,“低” 位的滞尘量明显高于 “高” 位;植物叶片中S、N的含量与土壤中S、N的含量相关性较弱,植物叶片中S和N的富集吸收量主要来自于大气;法国梧桐、大叶女贞和桂花对SO2的富集吸收能力较强,大叶女贞和法国梧桐对NOx有较强的富集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实地调查了昆明市主城区9条主要干道的10 599株行道树,记录了各行道树的存活情况、生长状况、病虫害控制和保护管理措施等因子,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行道树的养护管理质量进行评价,为制定科学、可行的养护质量标准和养护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于2010—2012年对北美车前在昆明的繁殖生物学、生态学等进行观察与调查。以此为基础,分析其在昆明市的危害性:北美车前在昆明转变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各器官的形态变化幅度大,花果期长(花期4—10月,果期6—11月),种子平均单粒质量更大,人工试验与野外观察其花粉、种子萌发均正常,显示其通过无性和有性繁殖相结合完全适应了昆明冬季温暖干旱的气候;主要定居于道路两侧的裸地、撂荒地和荒草坡等,常与杂草伴生,而在附近林地中未被发现;在西南林业大学校区、昆明植物研究所及其附近道路边的草坪发现其生长繁茂;建议对其种群进行长期动态监测,适时挖根清除。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凉山不同环境区域烟叶的质量特征,对沿江地带干热河谷地区、山地区域、盆地坝区的烟叶综合质量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烟叶外观质量表现为山地区域>河谷区域>盆地坝区;盆地坝区烟叶烟碱、总氮含量最高,总糖、还原糖、氧化钾、氯含量及总糖/烟碱、钾/氯指标最低,河谷区域与山地区域烟叶化学成分指标均差别不大,但山地区域烟叶总糖、还原糖、氧化钾含量和总糖/烟碱、钾/氯均略低于河谷区域烟叶;山地区域烟叶物理特性最好,盆地坝区烟叶最差;烟叶各类香气物质含量和评吸质量均表现为山地区域>河谷区域>盆地坝区。山地区域烤后烟叶综合质量最高,河谷区域烟叶综合质量好于盆地坝区。  相似文献   

7.
以昆明市6种典型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洗过滤称量法测定叶片滞尘量,并用S-3000N型扫描电镜观察叶表形态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间滞尘量差异明显,6个树种单位面积滞尘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桂花>广玉兰>锦绣杜鹃>红花檵木>法国梧桐>香樟。同一树种在四季的滞尘能力存在差异,秋季或冬季的滞尘量最大。叶表面有褶皱且粗糙,沟壑宽度适中且分布不规则,气孔密集且开口大的桂花滞尘能力最强,年均滞尘量为4.532 5 g/m2;有大量缠绕型绒毛的广玉兰滞尘能力次之,年均滞尘量为2.633 6 g/m2;沟壑较宽、气孔数量少且多闭合、无绒毛的香樟滞尘能力最差,年均滞尘量为0.727 5 g/m2。因此,植物叶表面的粗糙度、气孔密度和开口大小、绒毛密度和分布特征是影响叶片滞尘能力的主要因素,在进行城市绿化树种选择时,选择叶面形态对滞尘有利的树种可提高植物净化大气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昆明城市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探究1990—2018年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利用GWR模型分析生态环境效应与建设用地扩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市域景观类型变化程度在1990—2000年的城市化起步阶段相对稳定,在2000年后的城市化加速阶段动态变化加剧;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呈稳定—不稳定趋势,1990—2000年,景观破碎度、形状不规则程度轻微下降,2000年后景观边界复杂程度加剧,优势景观的控制作用在减小,景观总体趋于破碎和均匀。景观格局变化带来了生态过程的变化,市域景观生态风险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在降低;景观生态风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滇池流域内呈现出低等级区的环湖之势,其扩展路径与城市发展路径基本一致。生态环境效应总体均呈现出与建设用地扩展的负相关,且2010—2018年的负相关达到峰值,说明城市化加快带来了景观生态风险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降低;建成区边缘的景观生态风险与建设用地扩展呈正相关,是景观生态风险的重点防控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山地茶园环境和茶叶内含成分的影响。[方法]对黄山市徽州区不同海拔高度的茶园生态环境和茶叶生化品质(包括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酚氨比、茶水浸出物、叶绿素)进行研究。[结果]茶园小气候因子和茶叶品质性状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变异存在很大差异。海拔每增加100 m,年均气温下降0.65℃,降水量增加36.3 mm,相对湿度增加3.85%。茶园日光照强度曲线呈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12:00。通过对茶叶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分析表明,随着海拔的上升,芽叶密度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产量最高值在海拔400 m的茶园。随着海拔的增加,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均增加,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均是海拔600 m的茶园最高,酚氨比与海拔呈明显负相关。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随海拔增加呈先上升后先下降的变化规律,在海拔达到400 m时,茶树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最高分别为6.32和2.68 mg/g;而叶绿素a/b值随着海拔增加呈下降趋势,且下降速率随着海拔增加而逐渐减缓。[结论]该研究可为建立复合生态茶园优化管理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昆明地区元宝枫种子进行不同催芽方法和播种期筛选试验,种子处理有沙藏催芽、浸种催芽和直播育苗(对照)3种,播种时期从3月中旬至5月上旬共6个处理,分别对齐苗天数、出苗率、苗高和地径进行观测记录。结果表明:昆明地区元宝枫种子经浸种催芽后播种效果最好,并以4月上旬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收后最适宜种植的作物及其最适播期,从而来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方法]以马铃薯、大豆(Glycine max L.)和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L.)为试验材料,设计3种作物不同播期试验(6月29日、7月19日、8月8日、8月28日、9月17日、10月7日)。[结果]播期对不同作物的生长状况和产量都有明显的影响,大豆和荞麦的产量随播期的延迟呈下降趋势,适时早播有利于其高产,又可避免霜冻的危害;马铃薯的产量随播期的延迟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昆明地区马铃薯收后种植马铃薯的适宜时期是7月中下旬,在马铃薯收后最适宜种植的是荞麦和大豆,荞麦最迟播种的时间是7月中下旬,大豆最迟播种的时间是6月上旬。[结论]该研究可为昆明地区马铃薯收后作物的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