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潘璐  周力  应瑞瑶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33-14136
基于江苏省995份农户问卷调查,应用DEA-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垂直协作关系对以肉鸡和生猪为代表的畜产品生产效率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紧密的垂直协作关系主要通过规模养殖、饲料服务、品种服务等机制提升了以肉鸡和生猪为代表的畜产品生产效率。加强畜产品养殖的垂直协作程度,将有利于减少畜产品养殖的生产与交易成本、降低价格与疾病风险,有利于保障畜产品养殖的质量与产量安全、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苏省洪泽县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先后引进了一批高产优质品种,推广了一批高效生产技术,创建了“农技人员 示范户 农户”、“农业科技示范园 农户”、“社会化服务组织 农户”和“农业企业 农户”等卓有成效的推广模式,取得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吴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93-19095
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组织模式提出了建议,推崇“公司+农业合作组织+农户”型组织模式,以保障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并以此确定他们之间不同的契约关系,探索一种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这一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以嘉兴平湖市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和个案研究,深层次探析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问题。并基于其利益联结机制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就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政府等产业化经营参与主体,提出建立一个机制,服务两个需求,打造三个平台,强化四项基础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成都市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开展调研,同时分析国内外农业科技服务的做法,就成都当前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中各主体的运行机制、服务思路、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谋求理清政府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和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主体各自的职能定位与协作关系,探讨成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法路径,提出了以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为领衔、创新科技人才服务模式等建议,赋能成都市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牧结合是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养殖业的重要举措。文章归纳总结了现阶段吉林省农牧结合的主要模式:“小农户”模式、“合作社+农户”模式和“农业企业+农户”模式,并对三大模式进行深度评价。从社会化服务角度,尝试构建适合吉林省玉米主产区的新型农牧结合方式,提出了加大政府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改革力度、加快发展农业综合型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高龙头企业服务水平等构建新型农牧结合模式的保障措施,以促进农牧结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疆欠发达地区红枣产业农户的典型调查,从农户角度分析了红枣产业农业服务渠道选择现状以及农业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业服务渠道以政府部门为主,传统渠道为辅,农业合作集体组织与"龙头"企业服务缺乏,市场化程度不足。农户家庭背景特征对农业服务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新疆欠发达地区产业化经营需加强农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建设,实施针对性农业服务,巩固农户市场经济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农业领域“双碳”目标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农业生产以小农户为主体的现实情况下,将绿色低碳生产模式引入小农户生产是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作用机制和成都的实践探索进行探讨,解析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面向绿色低碳生产需求、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打造绿色低碳品牌、实现优质农产品溢价,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支持力度、提升农户绿色低碳生产意愿的对策建议,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
杨康  凡启兵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3):221-224
长期以来小农户的局限性使得其在衔接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下才能得以实现,而地方农业企业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处于佼佼者和引领者的地位,如何保持农业企业与小农户的长期协调稳定合作,须探索小农户、地方涉农企业"双向奔赴"的路径,以达到农户、企业双赢局面.分析了退出型、兼业型、自给型、发展型小农户类型对不同经营主体的选择意向以及与现代农业相应的衔接路径,并从福娃集团"企业+基地+农户"案例分析入手,得出地方涉农企业带动小农户发展的3个关键点:①加强农业企业品质发展,提升企业自我造血能力;②探索利于"双向奔赴"的联结路径与利益机制;③提高区域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强化小农户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农业市场中“食品帝国”通过控制农业产业链而拥有生产定价权与消费定价权,农户日益丧失主体地位。因此,应该构建一种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对接的稳定的交易模式,减少交易环节,提高农民农业收入,恢复农民主体地位。中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条件、复杂多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决定了小农户将会长期存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尊重家庭经营下小农户生产的特点,通过分析巢状市场视角下小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可行性以及小农户、巢状市场、订单农业三者的特点及相互作用关系,提出在巢状市场框架内构建小农户参与的订单农业模式的实现路径和运行机制,以解决小农户发展困境、消费者与农户之间信息不通、信任机制缺失等问题,更好地发挥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利用江苏省滨海盐碱区2个县级市4个行政村133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农户盐碱地改良技术选择意愿与各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从农户特征、家庭特征、政策导向、社会环境4个方面分析农户选择盐碱地改良技术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丰、东台2市以秸秆还田为代表的化学生物改良技术普及率较高;家庭农业人口多,农业纯收入大的农户更加意愿进行盐碱地技术改良;非农就业情况影响农户盐碱地改良的行为决策;农业政策诸如补贴、农业保险、贷款因素等对改良技术选择的影响有限;东台、大丰2市影响农户盐碱改良技术的意愿的因素大体一致,部分因子在影响方向和显著程度上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
旅游节点企业、旅游流、旅游物流、旅游服务信息流与资金流是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基本构成要素,其中旅游流是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最终归宿。智慧旅游的发展为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优化提供了条件,构建以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为旅游服务集成商并有效整合其他构成要素的智能化旅游服务供应链,能有效耦合旅游供需。通过优化预期损益值,旅游者和相关企业选择智能化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几率大大提高。智能化的整合机制、引导机制、协调机制、合作机制等保障了旅游服务供应链的高效运转,使精益旅游服务的提供及其与旅游需求的有效对接常态化。  相似文献   

13.
贾伟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410-9412
在对"公司+农户"组织模式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建立了"公司+农户"组织模式的系统反馈结构模型。并在系统反馈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计算出系统反馈主要反馈环,通过对系统主导反馈环的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方针,实现了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有效分析"三农"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运用环京津山区6个县51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增加农户家庭收入的作用确实很明显,其中,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家庭耕地数量、龙头企业规模、中介组织数量、生产加工基地数量和产业化覆盖农户数等变量是产业化经营影响农户增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对宁夏小农经济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模式的实践考察,从宁夏农业组织发展现状出发,归纳了宁夏地区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欠发达地区小农经济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曹艳爱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880-4882,4908
"公司+农户"模式是我国农业产业化中采用率较高的农产品生产组织模式,但在实践中该模式违约率居高不下。现有的研究文献主要是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公司+农户"模式的违约问题进行研究。从渠道权力理论的视角探讨该模式的违约机理和影响因素,从与对方交换关系中获得效用的大小、替代关系的多少和替代成本的高低等方面进行分析,可知"公司+农户"模式中契约关系从签订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脆弱性。要克服"公司+农户"模式中契约的脆弱性,就要扩大契约市场均衡区间,减少市场上的替代关系,提高替代成本,以此提升公司与农户合作关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台湾现代农户是在当局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变迁,使土地、资本和劳动等实体要素向核心农户集聚,以及农业科技等渗透性要素和管理信息等组合型要素集聚而形成。现代农户的形成需要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相互协调构成统一体。在大陆现代农户培育过程中,就需要创新农户理念、通过制度变迁促使生产要素向农户集聚。  相似文献   

18.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及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上市公司是上市公司与农业企业的综合体,又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纽带,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中国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实践证明,利用资本市场,鼓励农业企业上市和在企业间开展资本运营,可以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实现新阶段农业发展政策目标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9.
基于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农业科技推广费用与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显著。从长期来看,农业科技推广费用每增加1%,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将增加0.18%;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每增加1%,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将增加0.59%。  相似文献   

20.
农业规模化生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地规模经营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关键所在.从农户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建立了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测度模型;并利用湖南长沙市2个郊区县141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因素包括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业生产技术、各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及其市场转移概率;目前,农业生产处在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农地投入对农产品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的影响最小;户均农地适度经营规模为1.42 hm2,但目前户均农地经营面积仅有0.31 hm2;为了使农户家庭劳力与农地达到最优配置状态,进而使农户家庭收入达到最大,应选择转入农地或转出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