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0个华北谷子品种与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高117A和高146A测交,根据F2代、BC1F1代分离群体的育性反应,对不育系的不育基因进行了遗传分析。根据结果,认为这2个不育系的不育性受1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同时受微效多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与质核互作不育系的遗传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果表明:萍乡显性不育水稻带有质核互作不育系的恢复基因,不同遗传背景的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对质核互作不育系具有不同的恢保关系;萍乡显性核不育基因与质核互作不育基因是独立发生的。当质核互作不育系中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隐性不育基因一起作用时,能够掩盖萍乡显性核不育基因的育性表达。  相似文献   

3.
大豆质核互作M型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其育性表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大豆中油89B[代号W#-(202)]品种作母本,分别与W#-(203)、W#-(206)、W#-(207)3个品种杂交,在F#-1代发现不育株;通过正反交测定,属质核互作型;通过连续4~5代核置换回交,获得雌、雄育性较稳定的3个不育系W#-(931A)、W#-(936A)、W#-(933A);这些不育系是栽培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获得的,故定名为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4.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的选育及其特性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栽培大豆品种间杂交组合N8855×N2899的F#-1表现雄性不育,经与N2899连续回交4代,选育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花粉败育率为100%的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及其保持系NJCMS1B。不育系雌性育性正常,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雄性不育性稳定。在回交世代BC#-1F#-1、BC#-2F#-1不育株中发现个别花内含有2个雌蕊(周围20个雄蕊)、3个雌蕊(周围30个雄蕊)等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5.
油菜核不育两用系不育基因RAPD标记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有效的不育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平台,以5个核不育两用系为研究材料,选用20条随机引物,利用RAPD混合集群分离分析法,对各两用系可育与不育基因池进行分子标记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油研10号筛选到2个与不育基因相关的标记:BA2084-600和S1354-1300;在萝×诸中筛选到1个与不育基因相关的标记:LC02-500.在827AB、T18筛选到集团间有差异的引物,未筛选到通过集团单株检测的与其育性基因相关的标记.通过RAPD混合BSA法可以筛选到与不育基因相关的特异DNA标记.  相似文献   

6.
用具有披叶性状的水稻温敏核不育系G156S与直立叶性状的恢复系杂交,对其F1代、F2代及B1F1代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披叶性状对直立叶性状为隐性遗传,受1对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质核互作型不育系阜CMS5A大豆的选育经过,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并分析了其应用成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A)、同型保持系W931B(B)及3个地理来源不同的恢复系WR99032(R1)、WR0088(R2)、WR0108(R3)及其测交后代群体F1(A×B)、F2、BC1a(A×F1)、BC1b(F1×B)、F1a[A×(恢复系×恢复系)F1]、F1b[(恢复系×恢复系)F1×B]作为试验材料,以花粉育性和植株育性指标对不育系的育性恢复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属配子体不育,3个不同来源恢复系的育性恢复受一对显性主效恢复基因控制,可能还存在微效修饰基因;3个恢复系的细胞质均为可育细胞质;恢复系R1与R2、R3的恢复基因呈非等位性,恢复系R2与R3的恢复基因呈等位性.  相似文献   

9.
双向同步选育油菜质核互作型不育系7103A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自育的质不育系104A及对应的保持系104B分别作母本,用自选的双低、高油分、高蛋白、高配合力、早熟的质不育系的恢复系自7103C作轮回亲本,采用双向同步(杂交、5次测交与3次回交2次自交双向同步)转育成新的双低、高油分、高蛋白、高配合力、早熟的质核互作不育系7103A及其对应的保持系7103B。7103A具有低芥酸0.20%、低硫甙17.60μmol/g、高含油量44.42%、高配合力、早熟等优良性状,较易配制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栽培大豆品种间杂交育成的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 ,雌雄育性稳定 ,农艺性状优良 ,可在黄淮地区直接使用。W931A的雄性不育是属配子体不育类型 ,用它作亲本育成 3个增产幅度达 2 9%~ 46 %的强优组合  相似文献   

11.
春麦冬播的优越性和田间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省德令哈农场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拔海二千八百公尺以上,生长期短,冰冻期长,每年三月下旬土壤始渐解冻,到九月中下旬,土壤又复冻结。这样短促的生长期,成为作物生长的限制因素。历年的播期试验都肯定了早播增产的效果,但每年因气候、机具、劳力的限制又不得不把播期推迟,所以如何提早播种时间就成为增产的关键。从  相似文献   

12.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们从1958年开始,利用X射线和Co~(60)γ射线处理小麦、大豆风干种子,进行诱发突变并从中选育新品种的研究工作。通过实验,确定了X射线和Co~(60)γ射线对小麦、大豆进行诱发突变的适宜剂量范围;肯定了X射线和Co~(60)γ射线对小麦、大豆的诱变作用。从诱发突变体中选育出小麦“新曙光1号”和“新曙光2号”等,大豆“黑农4号”“黑农5号、7号、8号、16号”等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速小麦品种选育,我们利用昆明地区夏季气温不高,变化不大的条件,从1957年起,在冬播小麦收获之后,又种一次夏播小麦。利用夏播进行小麦良种(系)的选育、繁殖和鉴定,从而选出一些抗锈高产品种,如“798”、“抗锈1号”、“缅甸16号”、“8—126”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又选出“南原1号”、“云石1号”、“云麦26号”、  相似文献   

14.
推广杂交种是当前提高玉米产量最经济有效的途径。文化大革命以来,杂交玉米的面积不断扩大,对提高我国玉米产量起了显著的作用。1965年,杂交种的面积占玉米播种面积不到10%,至1975年增至55%,平均单产提高了68.6%。丹东农科所据辽宁省19个年度各区域试验点的资料所作的分析表明,在提高玉米产量的综合因素中,杂交  相似文献   

15.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我国和亚洲一些国家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十多年来,我国大发生频次明显增加,为害程度日趋严重。从1968年起,大多数稻区病虫测报站开始把褐稻虱的观察和测报列入工作内容,1973年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测报办法。但由于当时没有摸清褐稻虱远距离迁飞的特性,在测报工作中往往不能作出正确的预报,使防治工作陷于被动。有鉴于此,自1977年起建立了全国联合测报网,互通虫情、苗情和天气情况,全面分析各地虫情发生和变化的规律,以指导各地短期测报和大面积防治;同时比较年度间的发生特点,以促进迁飞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部分水稻品种的抗瘟性分类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我国于七十年代中期开展了全国性的稻瘟病菌(Pyicularia oryzae)致病性分化和品种抗病性研究工作,筛选出特特普、珍龙13号、四丰43号、东农363号、关东51号、合江18号和丽江新团黑谷等7个品种作为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用这套鉴别品种划分我国稻瘟病菌为7群42个小种。山崎和清泽从抗性基因分析入手,对日本全国主要品种进行抗性分类,他们选定致病性稳定的7个代表菌系测定日本主要品种的抗性,并根据品种对7个菌系的反应型及代表品种的抗性基因分析,把日本全国主要品种划分为新2号型、爱知旭型、石狩白毛型、关东51号型、社糯型、pi-4号型、福锦型、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北部黑土地区的春小麦种植比例在15—30%,而无霜期更短的北部高达50%以上。自然条件比较复杂,总的特点是:生育期短,春季干旱、夏季多雨,西部砂土极干旱,中部黑土丘陵较干旱,东部接近山边低湿冷凉,北部高寒。就一个自然区  相似文献   

18.
棉花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的分子细胞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由于具备不受基因型限制、操作简单、易于育种工作者掌握等显著特点,自我国科学家周光宇先生提出后,引起科学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多数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获得转化后代的研究报告,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中国棉花抗虫转基因工程实践为花粉管通道法作了有力的实践证明.然而,国内外有些学者提出了种种看法,或者试图否认该方法的科学性(Potrykus,1990;Moore等,1997),或者对这一方法持观望态度.  相似文献   

19.
20.
用选择性抑制剂测定腐霉与镰刀菌对玉米的致病性TestingthePathogenicityofPythiumandFusariumtoAdultMaizebyUsingSelectiveInhibitors玉米青枯病的田间症状及其发病条件,与国内外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