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金银花尺蠖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金银花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在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均有分布。为了解金银花尺蠖幼虫肠道环境中的细菌种类,对金银花尺蠖幼虫肠道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和培养,获得3个细菌菌株,对菌株的培养性状、染色反应、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反应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分别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这3种菌株在金银花尺蠖幼虫肠道中存在的数量差别很大,其中葡萄球菌属的数量最大,为6.59×1011个/mL。  相似文献   

2.
日本龟蜡蚧肠道细菌分离及鉴定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从采集日本龟蜡蚧雌成虫肠道环境中分离纯化获得5个细菌菌株,对其培养性状、菌体形态、染色反应、生理生化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上述5个细菌菌株分别属于明串球菌属(Leuconostoc)、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微球菌属(Micrococcus)、短状杆菌属(Brachybacterium)。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白腹皮蠹幼虫肠道环境中的细菌种类,从中分离、纯化、培养,获得6个细菌菌株,对其培养性状、染色反应、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反应进行系统研究。鉴定结果表明,上述6个细菌菌株分别属于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气微菌属(Aeromicrobium Miller,Woese and Brenner,1978)、浸麻芽孢杆菌(Bacillus maceran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Rosenback,1884)、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从白腹皮蠹肠道环境中分离出6个菌株,鉴定出分类地位,菌株之间的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以巨大芽孢杆菌数量最多(5.32×1019),需要进一步研究该6个菌株在白腹皮蠹肠道环境中的具体作用,以期寻求有效防治白腹皮蠹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白腹皮蠹幼虫肠道细菌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白腹皮蠹幼虫肠道环境中的细菌种类,从中分离、纯化、培养,获得6个细菌菌株,对其培养性状、染色反应、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反应进行系统研究。鉴定结果表明,上述6个细菌菌株分别属于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气微菌属(Aeromicrobium Miller,Woese and Brenner,1978)、浸麻芽孢杆菌(Bacillus maceran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Rosenback,1884)、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从白腹皮蠹肠道环境中分离出6个菌株,鉴定出分类地位,菌株之间的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以巨大芽孢杆菌数量最多(5.32×1019),需要进一步研究该6个菌株在白腹皮蠹肠道环境中的具体作用,以期寻求有效防治白腹皮蠹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饲喂抗生素前后7龄思茅松毛虫幼虫肠道细菌变化的研究,进一步探索肠道菌群变化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传统的平板稀释涂布培养法从思茅松毛虫7龄幼虫肠道内分离纯化获得好氧细菌,对其进行多项生理生化测定,利用16S rDNA基因扩增技术对所得菌株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饲喂抗生素前获得4种不同的单菌落A1、A2、A3、A4,饲喂抗生素后获得5种不同单菌落B1(同A2)、B2(同A3)、B3、B4、B5,对获得的9株细菌进行基因序列测定,结果得到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等为主的肠道细菌。其中,饲喂抗生素前所得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饲喂抗生素后细菌种类多了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及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说明饲喂抗生素对松毛虫肠道菌群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云南不同地理种群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群落组成及种群间的差异,为草地贪夜蛾肠道细菌多样性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解析草地贪夜蛾的环境适应机理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分离培养法对云南省普洱市澜沧、保山市隆阳、昆明市石林、红河州开远4个不同地理种群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细菌进行分离培养,结合形态学及16S rDNA测序方法进行细菌种类鉴定。【结果】从云南4个地理种群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中共分离获得27株形态、颜色和大小各异的细菌菌株,27株细菌菌株分属4门9科12属19种,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优势菌属为厚壁菌门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其中,澜沧、石林、开远和保山种群分别分离到3门4科6属8种共9株细菌、3门5科6属6种共6株细菌、2门3科4属5种共5株细菌和3门6科6属6种共7株细菌;4个地理种群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内均存在肠球菌属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细菌;4个地理种群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细菌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705~1.277、0.969~1.381、0.615~0.635及0.602~0.753。【结论】云南4个不同地理种群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内可培养细菌较丰富,不同地理种群肠道细菌多样性存在差异,但优势菌均为厚壁菌门的肠球菌属细菌,肠球菌属细菌对草地贪夜蛾肠道细菌群落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纯培养法对采集自云南地区的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 kikuchii)3龄幼虫进行肠道细菌多样性的研究,这些研究资料与菌种数据为后研究思茅松毛虫发育奠定基础.对采自安宁市的150头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的肠道细菌进行分离与纯化,并且对所培养菌株的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通过这种方法对菌株进行初步的鉴定,再结合16S rDNA分子鉴定技术进行分析,判定细菌多样性.结果显示,从3龄幼虫肠道中共分离到152株细菌,初步鉴定隶属于6个属9个类群,分别为62株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3个类群)、35株微球菌属(Micrococcus sp.)(2个类群)、23株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1个类群)、11株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1个类群)、12株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1个类群)、9株泛菌属(Pantoea sp.)(1个类群).其中,芽孢杆菌属具有最高的相对分离率为40.78%,为优势菌群.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肠道细菌的多样性丰富,通过分析细菌种类及各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为更深入研究细菌与思茅松毛虫的关系和为思茅松毛虫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思茅松毛虫6龄幼虫肠道细菌的ARDRA分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佑赫  熊智  王金华  张武先  王海林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8):1684-1686,1690
从自然种群的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6龄幼虫肠道环境中分离、纯化、培养获得了6株细菌.以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用2种双酶组合Hae Ⅲ和Hin d Ⅲ、HinfⅠ和TaqⅠ对PCR产物进行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分析(ARDRA),得到了3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对每个操作分类单元(OTU)的代表菌株进行16 S rDNA序列测定,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6株肠道细菌中,6N01、6N02、6N03、6N04和6N05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6N06属于克雷伯氏杆菌属(Klebsiella sp.).  相似文献   

9.
南亚实蝇成虫肠道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和16S r DNA(V6-V8)高变区测序相结合的方法,从室内人工饲养的性成熟南亚实蝇雌虫肠道中分离、鉴定出21株细菌,均属于γ-变形菌门,分别为肠杆菌属(7株)、拉乌尔菌属(3株)、沙雷氏菌属(2株)、普罗维登斯菌属(2株)、不动杆菌属(1株)、柠檬酸杆菌属(1株)、西地西菌属(1株)和不可培养的细菌(4株);从性成熟的南亚实蝇雄虫肠道内分离得到20株细菌,分别为细菌(7株)、克雷伯氏菌属(4株)、肠杆菌属(3株)、普罗维登斯菌属(2株)、沙雷氏菌属(1株)、摩根菌属(1株)、假单胞菌属(1株)和γ-变形杆菌(1株),也均属于γ-变形菌门.由上可知,性成熟的南亚实蝇雌、雄成虫肠道共有细菌为肠杆菌属、普罗维登斯菌属和沙雷氏菌属,均属于肠杆菌科,表明肠杆菌科是南亚雌、雄成虫肠道细菌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10.
斑衣蜡蝉成虫肠道细菌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斑衣蜡蝉是自然发生于臭椿树和苦楝树的一种重要害虫,也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昆虫资源,分布于山东省、江苏省等地。本研究从自然种群的斑衣蜡蝉成虫肠道环境中分离、纯化、培养,获得细菌4个菌株,分别对其菌体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鉴定结果表明:4个细菌菌株均为兼性厌氧芽孢杆菌,l号菌株为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2号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ls),3号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4号菌株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斑衣蜡蝉成虫肠道环境中存在的不同细菌之间的数量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大豆几种常见虫害,如大豆食心虫、大豆卷叶螟、造桥虫、肾毒蛾、豆天蛾、大豆蚜、斑鞘豆叶甲、大豆蝽象、斑缘豆粉蝶的形态特征和为害症状,并提出了各个害虫相应的防治方法,为确保大豆优质、丰产、丰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豆丹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豆丹的高产养殖技术。[方法]以老熟豆天蛾幼虫为豆丹种,利用大棚培养豆丹种,用网罩及分批种植大豆的方法进行豆丹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大棚培养有助于豆天蛾的提前化蛹及羽化,首次羽化即第1个成虫飞出的时间比常规方法提早2个多月,而且出现2个羽化高峰。采用网罩及分批种植大豆方法养殖豆丹,可多批次收获青豆丹,豆丹产量是常规方法的4倍多,达3000 kg/hm2以上。利用大棚育种,网罩及分批种植大豆养殖豆丹的粗利润是常规方法的8倍以上,经济效益在290000元/hm2以上。[结论]利用大棚培养豆丹种,用网罩及分批种植大豆方法养殖豆丹,产量是常规方法的4倍多,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3.
豆天蛾幼虫保藏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order to solve the seasonal supply problem of Clanis bilineata Walker larvae,effects of larva instar,time and temperature on larvae preservation were studied in this experiment.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5th instar mature larvae had the best preservation durability,and their optimum preservation condition was 2-4 ℃ with a upper time limit of 8 months.  相似文献   

14.
宋越冬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010-11011
[目的]探讨蛹虫草在豆天蛾幼虫和蛹上的接种效果。[方法]以豆天蛾幼虫和蛹为寄主,进行蛹虫草接种试验,比较不种接种方法对豆天蛾幼虫和蛹感染虫草菌种的影响及接种效果。[结果]不同接种方法对豆天蛾幼虫和蛹感染虫草能力有影响。从感染虫草菌能力方面看,用浸过虫草液体菌种的洋槐叶饲喂的豆天蛾幼虫为寄主进行的接种试验的效果最好,其次为以放置在已经发满菌丝的固体培养基上并用洋槐叶饲喂的豆天蛾幼虫为寄主进行的接种试验;而豆天蛾蛹上接种的最佳方法为注射50山的液体菌种。[结论]该研究为蛹虫草寻求廉价的寄主和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 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fsingtauica Mell)是我国黄淮地区夏大豆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为害普遍严重。笔者等于1985—1986年在阜阳地区农科所及附近大豆田调查,对豆天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一、调查与测定方法 (一) 调查方法。1985年8月1—8日豆天蛾幼虫发生盛期,对1~4块豆田,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等分配法,按田块大小,划出7~68个大小相同的小区区组。每小区面积为10×10米。应用随机数字表在每个小区内,随机取样4点,每点单行20株,按顺次单株记载幼虫的数量。大豆品种为阜阳250。合计调查面积为9100平方米。1986年等距单株点播豆田一块,于8月9~10日调查,实查面积为100平方米(10×10米),逐个记载幼虫数量。田间调查结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CbNPV ubiquitin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对目前已知全基因组序列的杆状病毒的泛素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从豆天蛾幼虫尸体中分离纯化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bNPV),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基因组测序。序列分析发现一个长度为252 bp的读码框序列与泛素基因同源性很高,该基因编码83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CbNPV泛素的氨基酸序列与20种杆状病毒泛素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66.3%~82.1%,并且维持泛素功能所必需的氨基酸序列,在大部分杆状病毒中也都保守存在。  相似文献   

17.
豆天蛾卵寄生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tsingtauica Mell)是黄淮平原夏大豆的重要食叶害虫。笔者等1985年在阜阳大豆田进行系统调查时发现,豆天蛾卵寄生率高达91.7%,其中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 Viggiani)的寄生率为17.9%,黑卵蜂(Telenomus spp.)的寄生率为82.1%。寄生豆天蛾卵的黑卵蜂以油茶枯叶蛾黑卵蜂[Telenomus(Aholcus)lebedea Chen et Tong]为优势种,寄生率占黑卵蜂总寄率的82.7%。1986年在宣城、芜湖、太湖、天长、蚌埠、和县、滁县、嘉山(明光)、宁国、桐城、蒙城、无为和合肥等地调查,寄生卵中赤眼蜂寄生率占8.6%,  相似文献   

18.
从豆天蛾幼虫虫体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新型的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bNPV),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基因组测序。结果发现一个与杆状病毒F蛋白基因同源性很高的读码框序列,该长度为2 109 bp,编码70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CbNPV F蛋白与II类NPV和I类NPV F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32.9%~61.8%和8.0%~16.1%,并且将它与多种I类NPV杆状病毒同功能蛋白GP64进行分析,同源性在9.1%~11.4%,表明CbNPV F蛋白与I类NPV的F及GP64蛋白的同源性很低,因此认为CbNPV属于II类NPV。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bNPV)的gp41同源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毒基因组的结构打下基础。【方法】从豆天蛾幼虫尸体中分离纯化了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提取其基因组DNA,用shotgun法构建了DNA片段的文库,并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对CbNPV的gp41同源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CbNPV的gp41同源基因长度为933 bp,编码31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CbNPV GP41与I类NPV及II类NPV GP41的同源性分别为53%~61%和56%~73%。【结论】初步推测,CbNPV与II类NPV的亲缘关系可能更近。  相似文献   

20.
利用频次分布卡方(X~2)检验、Iwao平均拥挤度m=α+βm、Taylor幂法则S~2=am~b等8种方法,分析了银纹夜蛾与豆天蛾幼虫在大豆田的空间分布.结果呈嵌纹分布和聚集型分布.据此,确定了两种害虫的科学抽样方式和不同密度下的合理抽样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