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综述了发达国家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法规及扶持政策。发达国家在发展农业机械化初期,各国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直接提供高额的财政支持效果显著。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济社会条件大为改观。随着国民经济快速键康的发展,对农机化的需求将更为迫切。因此,对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户投资能力不足的中国,应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政府扶持力度,有效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政府应以立法形式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从政策上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其服务能力。包括政策调控、财政支持、结构调整等方式,支持发展农业机械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示范。  相似文献   

3.
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到经营者对农机的购买力,使用农业机械的经济效益决定经营者是否购买或使用农机,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政府对农业、农机、工业及农机科研与教育的扶持,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外在动力,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种种上动力因素起着不同的作用,政府作为外在动力主体,应采取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宝琴  刘亚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81-5582
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济社会条件大为改观,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将更为迫切。因此,对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户投资能力不足的中国,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有效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秸秆还田技术是当前农业发展中重要的种植方式。随着农业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和秸秆还田农业工艺的显著提升,中央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扶持。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机械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文章对山东肥城在农机补贴情况下机械秸秆还田的影响进行实地的数据调查研究,主要探讨的是当前农机补贴对农户实现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影响,并且对政府的这项农机补贴和当前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韩国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的历史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韩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社会经济背景、相关法律法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购机贷款贴息政策、培训措施和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韩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与扶持政策,并对照比较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关扶持政策与措施,提出了对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政策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对于农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应完善基层农业机械服务体系,注重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加大对农业机械技术的扶持力度,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提升,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起步晚,基础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步伐,但是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迅速,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影响较大,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的大局,而农机推广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必须客观的承认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事业以及农机推广工作过程当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8.
在“十五”期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的相关内容,肯定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的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明确提出了各级政府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很多政策措施;各地政府也加快了农机立法进程适时适当修订了有关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规章,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农业机械化法律体系。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国家基础工程的加速进行,使国内农机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使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是现阶段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对衡阳市农业机械化现状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对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促进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对衡阳市农业机械化现状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对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促进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阶段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农业机械化分阶段发展的理论依据,从农业机械的替代效应,农用总动力结构变化,人畜机作业费用构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等4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得出我国农业机械化仍处于初步机械化阶段的结论,提出应根据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农业机械化区划和经济区划,并在农业机械化区划的基础上,结合新情况,拟定不同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2.
“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业装备水平”比较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晓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257-4258,4306
总结归纳国内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装备水平"的相关研究,提出二者的区别与内在联系,从而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宏观研究方向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3.
发展农业机械化应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果,这不仅从理论上说应当是推行农业机械化不可违背的根本原则,也早已为国内外大量成功的实践所证实。但从黑龙江省三十年来农业机械化的历程来看,许多县和社队并未因推行机械化都获得应有的经济效果。从全国来看也大致如此。主要原因是:国民经济有关部门配合不够,同农业生产发展有些割裂,某些农机产品供应同需要脱节和投放机器不注重经济核算等等。归总起来就是一条:从特定条件出发研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不够。特别是没有认真把农业机械“化”的科学研究开展起来。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体系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农业机器系统、农业生产能源、农机化经营管理、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和农机化技术经济五方面。建议用“农业机械、化工程”这一新学科名称来概括。通过农业机械化工程的研究,可以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提供积极干预农机化事业发展的科学依据,逐步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农业机械化道路来。针对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人均自然资源较少,工农业技术和经济基础都比较薄弱等情况,我国农业机械化道路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搞农业机械化要给每个农业劳动力安排出路;要搞以增产为主要目标的能源节约型的机械化;机械化资金要社队自力更生与国家资助相结合,要采用“适当技术”,不要急于追求全面机械化;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利益,要既允许部分农民先富,又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中国、美国和巴西1997-2014年的玉米生产成本,研究表明(1)中国玉米生产成本明显高于美国和巴西;(2)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上涨是中国玉米生产成本高涨的主要原因;(3)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与美国和巴西的差距正在缩小;(4)不同于美国和巴西,中国目前属于"高投入低产出"的农业生产模式。根据研究结果,笔者提出了相应的降低玉米生产成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县域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卫星监测的夜间灯光数据表征城市化水平,就城市化对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考查,并检验不同地形下城市化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整体而言,城市化发展促进了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稳健性检验结果强化了这一结论。分地形样本显示,平原、丘陵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引起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而山区的城市化发展引起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下降。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种植结构调整与农村交通设施建设是城市化推进农业机械化的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16.
宣云  王川  施六林  潘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40+1796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水稻机械化进程取得较快发展,但仍存在农机、农机和农艺配套及农机社会化服务问题。因此,提出完善耕地权属体制、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完善农机工艺、提升农机服务化水平等相应措施。最后,在"十一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上,对"十二五"时期加快水稻农业机械化蓬勃发展提出期望。  相似文献   

17.
张衍  牛三库 《现代农业科技》2012,(9):261-262,265
介绍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通过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在中级机械化阶段农业机械化存在的农业从业人员教育水平低、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及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加强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制定贯彻涉农法律法规、发展精细农业、建立保障机制、提高农机服务水平等措施,以期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温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7):209-211
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因而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盐池县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作出的贡献进行探究:1980~2010年盐池县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的贡献为26.265%,说明农业机械化对盐池县粮食产出效能作出了积极贡献,因此应该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管理和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