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对农民的生态道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农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需要,是实现农村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需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敬畏生命”的教育,国情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要把农村学校教育作为主渠道,切实注重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注重教育形式与方法,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亟需道德上的引导与维护。我国农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现状和解决农村生态问题的迫切性,是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最大的现实必要性。同时,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诉求和内在要求,是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但农民自身生态道德基础薄弱,农村生态道德教育的资源不足,并缺乏有效的教育平台,这直接限制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对农民进行生态状况、生态危机后果、生态科学知识、生态法制观念以及生态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在路径选择上,要不断加强生态道德观念的宣传力度,完善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平台,深化生态农村建设,树立农村生态道德典范,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生态保护,教育先行;生态教育,德育先行。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民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农民与农村生态系统的关系。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遵守生态道德教育原则,充分发挥各种途径的教育作用,并坚定地用实践行为强化生态道德理念,如此才能最终将生态道德知识内化为农民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4.
农民生态道德意识水平的高低对建设低碳农村具有决定性作用。当前农民生态道德意识的提升受到了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制约,须从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实施生态道德的规范约束、重构农民的生态权利、培养农民生态消费观念、推广生态农业模式等方面培育农民适应低碳农村需要的生态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5.
丁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5,(28):312-314
分析了我国农民生态道德的现状和发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海涵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92-5593
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建立农民新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需要。当前农村社会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制约以及道德建设工作不力,给新农村道德建设造成了一定障碍。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应当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建立专门化的农村道德教育机构、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采取丰富多彩的道德建设形式,从而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7.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保护生态的迫切要求,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现实要求。通过对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培养新型农民的现实意义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素质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快慢。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相对传统农民,新型农民具有新的内涵,新型农民的大多数已逐步转变为现代产业工人。新型农民是农民群体中先锋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本文研究了通过扩大增量资源,激活存量资源,大力培养新型农民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职专业政治的教学方向是教育学生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农民,提高未来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进程。而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还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中还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适应这一需要,在教学中笔者重点采取如下做法:  相似文献   

11.
蒋乾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824-3826,382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它体现的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决策和新举措,凸显的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条件和新机遇;它还是农村振兴历史进程的新起点,是“三农”事业发展的新希望。农村税费改革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村税费改革提供了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2.
对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等农业教育的需求的基础之上,探讨分析了高等农业教育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陈新华  刘峥  刘卯钊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097-4098,4136
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农村土地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该研究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土地利用管理问题,如村镇建设缺乏统筹规划;过分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导致耕地面积大量缩减;农村土地闲置现象严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低等.提出了合理规划,统筹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坚持耕地保护制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土地的节约、集约、可持续利用,完善土地政策和法规等对策建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系统理论为基础,以婺源县清华镇东源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新农村旅游区域是一个开放有序的乡村旅游区域复杂系统,具有系统的典型特征。因此,需要用系统整体性、综合性观点、动态性观点、开放性观点和最优化观点促进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互动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解决新农村旅游区域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全面扩招和教学改革的形式下,思想道德教育及其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情况下,从事思想道德教育及其管理的教师就要认清思想道德教育及其管理的现状,明确思想道德教育及其管理的内容,并且寻找到思想道德教育及其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建设关系最密切,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主渠道。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是农民增收的需要,是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需要,也是农业产业化的需要。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六届七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指引下,如何构建农村和谐小康社会,引导农民增收致富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通过对贵阳市乌当区水塘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以农村生态家园建设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是符合贵阳市实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郭兵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9):199-20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包括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的建设,两者缺一不可。农民健康消遣方式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前者的培养离不开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本文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对我国目前农民农闲时间的消遣方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具有选择的目的性不强、满意度不高、是否健康的判断标准模糊及农民希望改变消遣方式现状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思想,应全面深刻地理解‘以德治国”的理论基础、现实意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支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新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926-2928
文化建设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支撑。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还有不小距离。为此,必须深化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培育农村文化产业,创新农村文化体制,建设过硬的乡村文化队伍,努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