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选用来自黄淮海地区大豆抗旱种质资源50份,通过成熟期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在该因素形成时期大豆材料的抗旱性,发现大豆抗旱种质资源在不同生育期的抗性具有多样性,有些材料表现为全生育期抗旱,有些材料只在某个或几个生育时期表现抗旱;有的材料表现为抗旱高产,但有的材料产量水平较低,同时也发现一些抗旱种质资源在对照(水)条件下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黄淮海地区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及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分枝数和株高作为评定抗旱性的指标.采用综合评定法,对黄淮海地区11省(市、区)5071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田间抗旱性鉴定。鉴定出1级高抗类型资源393份,2级中高抗类型资源614份、3级中抗类型资源805份。其中来自山西的大豆种质资源中,1级、2级抗旱类型资源为332份,占到1级、2级类型总数的32.9%,初步认为山西是黄淮海地区大豆抗旱种质的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3.
野生大豆抗旱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野生大豆抗旱性,发掘野生大豆抗旱种质资源,提高野生大豆抗旱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需要合理鉴定与评价其抗旱性。在对400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作了预备试验的基础上,选用20份野生大豆抗旱种质资源,通过成熟期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和抗旱系数分析其抗旱性,发现野生大豆抗旱种质资源在不同生育期的抗旱性具有多样性,有些材料表现为全生育期抗旱,有些材料只在某个或几个生育期表现抗旱。同时,发现有些材料抗旱系数虽较小,但在对照条件下农艺性状表现好。  相似文献   

4.
东北优质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目前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亟待拓宽的问题,利用540份大豆品种资源,进行种植和重要农艺性状调查,对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进行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挖掘出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大豆品种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26~13.347,平均相似系数为3.761,品种的平均相似系数大于平均值有211个品种。此结果表明东北大豆品种遗传基础较窄,相似程度较高,大豆品种选育需要拓宽。对大豆8个农艺性状进行简单相关系数分析,单株粒重和单株荚数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758),其次蛋白质含量与单株粒重(0.274)>蛋白质含量与百粒重(0.218)>有效分枝数与单株荚数(0.198)>油分含量和百粒重(0.18)>蛋白质含量与单株荚数(0.142)=百粒重与单株粒重(0.142)>有效分枝数与株高(0.103)>有效分枝数与油分含量(0.1)>有效分枝数与单株粒重(0.083)>单株荚数与株高(0.077),其他性状之间呈负相关。由此可见,东北三省的主要大豆品种单位面积产量主要由单株荚数、百粒重蛋白质含量以及有效分枝数等重要农艺性状所决定。对供试540个品种6个重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对大豆单位面积产量直接贡献最大的有单株荚数和百粒重2个性状,单株荚数主要通过蛋白质含量和有效分枝数增加而提高,而百粒重的增加,则是通过株高的减少实现的。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依次是:单株荚数(0.814)>百粒重(0.367)>油分含量(-0.117)>株高(0.032)>有效分枝数(-0.022)>蛋白质含量(0.008)。根据对照品种表现,对540份大豆品种资源的育种价值进行了评价。产量性状较突出的种质:黑农19、龙黑大豆2号和龙品黑09-518;百粒重较大的种质:‘九农14号’、‘长农15号’、‘岭引2号’和‘嫩良6号’;油分含量较高的种质:‘垦农18’、‘长农17’、‘垦丰6号’、‘九丰10号’和‘垦鉴豆15’;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种质:‘永吉紫花猪眼豆’、‘白秣食豆’、‘小粒秣食豆’、‘绿瓤黑豆’、‘宾县黑豆’和‘吉林27号’。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大豆种质材料对草甘膦的敏感性,于大豆2~3片复叶期,对1365份大豆试材喷施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230g/hm2,按照大豆药害程度、存活率和结荚率的不同将药害等级划分为1-10级(级别越高,药害越重,敏感程度越高)。结果表明:喷施草甘膦后所有参试材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药害症状,表现为叶片发黄甚至干枯,植株矮化;药害等级从10级到2级,其中,366份表现敏感(9—10级),340份表现比较敏感(8级),268份表现中度敏感(6~7级),241份有一定的耐性(4~5级),92份耐性较好(3级),58份耐性良好(2级)。不同类型大豆种质材料对草甘膦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所有野生大豆均表现敏感,夏播试材中耐性种质所占比例高于其他类型材料。  相似文献   

6.
黑麦草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琨  张新全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52-3254
就国内外黑麦草属牧草的分类、分布情况、形态及解剖学特征和遗传多样性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为黑麦草属资源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A sample composed of 96 soybean accessions was evaluated for their diseased rate (I),diseased rank (S), latent period (LP) and rate of disease development (R) in order tostudy the quantitative resistance to soybean mosaic virus (SMV) in soybeans. The resultsshowed that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above four resistance components were significantlydifferent among accessions and that some of the accessions, such as Zhongzihuangdou,Peixian Tianedan, Youbian30 could be infected by four SMV strains, Sa, SC8, N1 and N3,but their I, S, and R were lower and LP longer than most other accessions. These resultsdemonstrated the existence of quantitative resistance to SMV in soybeans. It was foundthat some soybean accessions, such as AGS19 and Lishui Zhongzihuangdou, previouslyidentified as resistant to SMV infection, performed some infection but resistant toexpans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In addition, the resistance in Pixian Chadou and HuaiyinQiuheidou might be either qualitative or quantitative. Furthermore, the present studyalso indicated that the resistance spectrum and durability of accessions with quantitativeresistance might be wider and longer than those with qualitative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8.
大豆对SMV数量抗性的表现形式与种质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智海剑  盖钧镒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0):1422-1427
 在发现大豆对SMV具有数量抗性的基础上,选用96份大豆品种材料研究其在接种Sa、SC8、N1、N3等4个SMV株系条件下的发病率、病级、潜育期和病害扩展速度等4个数量抗性组分的变异。结果表明,品种间4个组分均存在明显差异;溧水中子黄豆、沛县天鹅蛋、诱变30等品种虽然对4个株系均感染,但在4个组分上均表现出较强抗性,且不同株系间差异较小,说明这些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具有广谱数量抗性。研究证实以往报道的一些抗感染品种如溧水中子黄豆、AGS-19,其实是抗扩展的数量抗性品种。邳县茶豆、淮阴秋黑豆等品种对SMV的抗性可能属于数量抗性与质量抗性的叠和。大豆对SMV的数量抗性是曾被学术界忽视而又值得利用的一类抗性,它一般比质量抗性具有更宽的抗谱和更好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9.
大豆生理指标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大豆生理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并筛选出最适合的大豆抗旱鉴定生理指标,选用同一大豆杂交组合产生的4个品系为试验材料[73-1(尖叶白花)、73-2(圆叶紫花)、73-3(圆叶白花)、73-4(尖叶紫花)],于营养生长期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其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渗透势等生理指标;收获后测定株高、百粒重、分枝数、结荚数、单株粒重等农艺性状,并利用抗旱隶属函数值的分析方法,对各品系的抗旱级别进行了划分;进而分析了各品系生理指标与其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品系抗旱性从强到弱的次序为:73-2(圆叶紫花)、73-1(尖叶白花)、73-3(圆叶白花)、73-4(尖叶紫花)。大豆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与抗旱性呈正相关;而相对电导率、渗透势与抗旱性呈负相关。对各指标综合比较发现,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渗透势与抗旱性的关系更为密切,可以作为大豆抗旱鉴定的最佳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大豆品种质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抗旱性不同的12个大豆品种(系)为材料,对其电导率进行了测定。试验证明,不同大豆品种受到干旱胁迫时它们的相对电导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即抗旱性强的品种其相对电导率低,抗旱性弱的品种相对电导率高。联系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得出相对电导率与产量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大豆品种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了10个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系) 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进行抗旱性研究。分别在正常供水与水分胁迫条件下测定了苗期、开花结荚期与抗旱性有关的五类生理指标。结果表明: 苗期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净光合速率、脯氨酸含量与过氧化物酶活性五类生理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与抗旱性无显著相关性(r=0 2104); 开花结荚期的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与抗旱系数呈极显著相关(r=0 8745**, P<0 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大豆品种遗传性适应范围,选育出蛋白含量较高及品质较好的品种。[方法]以分布在全国的113个大豆栽培品种和20个野生品种为材料,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其蛋白含量,对大豆蛋白含量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野生大豆的蛋白含量为49%~54%,均为高蛋白大豆,而栽培大豆的蛋白含量为36%~51%,既有高蛋白品种,又有低蛋白品种。方差分析显示,大豆蛋白含量表现为极显著差异,具有明显的多态性。[结论]筛选出了高蛋白大豆,为大豆的品种鉴定、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豆成苗期根毛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选择不同抗旱类型大豆品种,试验室条件下对成苗期品种抗旱性与根毛活动特性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抗旱性愈强的品种根毛愈长。土壤水分胁迫时,各品种根毛长度均增加,但是抗旱性强的类型增加幅度大,是弱抗类型的3~4倍。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中抗类型单位根长根毛密度较大。胁迫时,各类型根毛密度均增加,强抗和弱抗类型增加幅度较大。根毛密度与抗旱性之间无明显的规律性。单位根长根毛总长度上与根毛长度有相似的表现和变化。品种间根毛长度和密度差异显著。根毛长度可作为成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4.
2007~2008年对105份美国大豆种质的农艺性状、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大豆花叶病毒抗性进行了鉴定和评价,筛选出高蛋白种质2份、早熟种质4份、多荚种质5份、大粒种质3份、多粒荚种质4份、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种质11份(其中免疫种质2份)。通过综合分析,从中筛选出优异种质8份。  相似文献   

15.
选用来自黄淮海地区不同抗旱类型 (强抗、中抗、弱抗或不抗 )大豆种质资源 2 5个 ,采用盆栽试验法 ,对其根系的主要数量特征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黄淮海地区不同抗旱类型大豆品种间根系特征存在着基因型的本质差异 ;根系特征中不同性状对大豆抗旱性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根总数、根总长度较大的品种表现抗旱性较强的趋势下 ,新生根数目与大豆抗旱性关系比较密切 ;苗期根系特征特别是根总数、根总长度、2级侧根数目与后期平均抗旱指数极显著相关 ,因此认为这 3个性状可作为大批量材料抗旱性筛选的早期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16.
大豆抗旱的生理生态基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豆抗旱的生理基础和生态基础 ,前人已做过研究。综述前人在大豆抗旱的形态特征、解剖组织特点及影响抗旱的各生态因子方面的研究成果 ,为大豆的高产优质低耗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邵千顺  杨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4):16-19,31
[目的]对鹰嘴豆种质资源进行筛选及多样性分析。[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通过5个产量相关因子研究鹰嘴豆遗传多样性并筛选优质种质资源。[结果]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百粒重,其次是粒型;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株型,其次是单株粒数。主成分分析表明,主要信息集中在6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84.48%;通过聚类分析将50份鹰嘴豆在欧氏距离1.059 2处划分为4类,第一类百粒重最大,即籽粒较大;第二类株高最高,产量居中;第三类各性状都相对居中;第四类株高最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最大。[结论]该研究为鹰嘴豆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快北方地区大豆品种的选育及更新换代,通过3年大田栽培试验,对不同气候因子条件下的国家大豆核心种质资源进行性状鉴定及适应性与利用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因子中降雨量对株高、底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影响显著,但在不同类型的种质间适应性变化存在差异。通过性状鉴定和数据分析,国外极早熟种质在株高、底荚高度和百粒重性状上适应性较为强,国内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在产量性状、抗倒性及百粒重性状上适应性较强。根据各性状相关性及适应性,国内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应注重在高产、优质、抗性育种及种质创新中的应用;国外极早熟、早熟种质注重在北方高寒地区极早熟大豆品种和有效积温≥2800℃地区夏播麦茬复种超早熟大豆品种选育及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大豆新品种(系)对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2006年,应用田间自然病圃法,先后对来自于7个省市的394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病性鉴定。从中选出8份抗病种质,占鉴定总数的2.03%,这些抗病种质均是优良的品种或品系,是较好的抗性亲本。  相似文献   

20.
芝麻种质资源叶绿素含量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116份芝麻种质资源在蕾期、盛花期和终花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从蕾期到终花期不断升高,种质间差异较大,改良品种(系)叶绿素含量高于地方种质;叶绿素含量的总体多样性指数为1.8950,地方种质的总体多样性指数(1.9094)高于改良品种(1.7740),地域来源不同的种质间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利用欧氏最小距离法对3个生长时期的9项叶绿素含量相关指标进行聚类分析表明:聚类结果与种质来源和种质类型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供试种质明显被聚为具有62份种质(占53.45%)的低叶绿素含量和具有54份种质(占46.55%)的高叶绿素含量的两个大类群;综合筛选出山西八棱芝麻、驻芝11等17份高叶绿素含量的种质,可作为相关育种改良与遗传分析的研究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