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山县2006—2014年灯诱数据资料分析结果显示,该县白背飞虱种群数量上升,白背飞虱在稻飞虱混合种群中的数量平均比例达74.0%,形成数量优势种群。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年度间各月种群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6—7月白背飞虱种群占优势,白背飞虱在稻飞虱混合种群中的数量平均比例达88.8%。8月褐飞虱种群占优势,褐飞虱在稻飞虱混合种群中的数量平均比例达74.8%。年变动趋势表明,白背飞虱已成为主导稻飞虱混合种群变化趋势的关键种群。  相似文献   

2.
从灯诱数量看稻飞虱种群动态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肇庆市1991~1999年灯诱资料分析结果显示,该市近10年白背飞虱种群数量上升,而且早稻虫量比晚稻大。白背飞虱在稻飞虱混合种群中的数量比例达72.6%~89.7%,形成数量优势的种群。季节数量消长显示,白背飞虱发生时间早,而且大部分虫量发生在水稻生长的前、中期,这段时间发生的总虫量约占早稻发生的78.6%,而同期褐飞虱的发生数量只占早稻发生的64.9%。年变动趋势表明,白背飞虱已成为主导稻飞虱  相似文献   

3.
中稻田两种飞虱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盆拍法系统地研究了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在中稻田中的混合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两种飞虱在田间的种群数量此起彼伏的关系。在8月中旬以前,白背飞虱单一各数量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4.
双季晚稻田两种飞虱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单季稻和双季稻混作的安庆地区,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在晚稻田间的种群数量消长趋势基本相同的有1995年和1997年,混合种群数量达最大的日期都是在10月上旬,且以褐飞虱为优势种群。1996年的混合虫量高峰期出现在9月5日,比1995年和1997年提前1个月。这与白背飞虱种群数量在前期突增,后期下降过快有关。  相似文献   

5.
初步鉴定衡阳地区稻田飞虱有7属10种,3种主要飞虱中,早稻乳熟期前以白背飞虱为主,乳熟期后以褐飞虱为主;晚稻孕穗、抽穗期前以白背飞虱为主,后以褐飞虱为主;灰飞虱无论早、稻上均居第三位,全年飞虱混俣种群量以早、晚稻穗期发生量最大,一般褐飞虱廷入较晚,只有明显的5代,白背飞虱廷入稍早,可发生6代。  相似文献   

6.
2010-2011年连续2年在江西南昌地区研究了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在晚稻田内的消长动态、翅型和性别分化规律。2010年稻飞虱发生重,褐飞虱的优势度指数较白背飞虱高,2011年发生轻,褐飞虱的优势度指数较低。两种飞虱于水稻刚刚栽培时就开始出现,褐飞虱于9月上中旬出现明显的密度高峰;白背飞虱分别于7月上旬和8月中下旬出现两个密度高峰,且以第2个峰值为主。褐飞虱长翅型较短翅型在田间出现的时间早。2010年,短翅型出现后,密度增加较快,并于8月下旬超过长翅型成虫密度;2011年长、短翅型密度无明显变化。白背飞虱在水稻各生育期间均以长翅型为主,短翅型密度低。在性别分化方面,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田间种群的雌雄性比通常大于或等于1,褐飞虱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性比扩大;白背飞虱的性比相对稳定,维持在1~4。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表明,褐飞虱田间种群密度的升高可导致短翅率和性比升高;而白背飞虱种群密度与短翅率和性比的线性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水稻生育期间白背飞虱与褐飞虱田间虫量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4年的观察记载资料,进行了双季早稻、单季稻、双季晚稻生育期间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田间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成虫始见期为4月10~22日、4月19~26日,终见期为10月17日~11月9日,10月19日~11月9日;不同年份不同时期白背飞虱与褐飞虱田间虫量的平均值间,差异均不显著;秧田期田间虫量出现1次高峰,但虫量小,大田期田间虫量出现2次高峰,单季稻、双季晚稻的虫量较大,双季早稻的虫量较小;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混合发生,秧田、双季早稻和单季稻白背飞虱占的比例较大,分别为73.98%~91.84%、63.48%、70.52%,双季晚稻褐飞虱占的比例较大,为58.51%。  相似文献   

8.
稻飞虱是一种具有迁飞性、暴发性、隐蔽性的害虫,在湖南危害水稻的主要是褐飞飞虱和白背飞虱。早稻以白背飞虱为主,晚稻以褐飞虱为主。主要集中在稻丛下部,吸取水稻汁液,致烂秆倒伏。褐飞虱在湖南一般发生5代,白背飞虱发生6代。  相似文献   

9.
稻飞虱是一种具有迁飞性、暴发性、隐蔽性的害虫,在湖南危害水稻的主要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早稻以白背飞虱为主,晚稻以褐飞虱为主。主要集中在稻丛下部,吸取水稻汁液,致烂秆倒伏。褐飞虱在湖南一般发生5代,白背飞虱发生6代。  相似文献   

10.
安庆稻区两种稻飞虱年度间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安庆稻区,水稻的混作提供了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发生与发展的生活条件。综合1995~1997年3年的研究结果,白背飞虱在8月中旬进入虫口高峰,褐飞虱于9月中旬出现最大虫量。前者年发生4~5代,后者则为3~4代。不同世代的田间种群数量、增殖倍数以及年度间的种群动态有种的特点。文中还讨论了制约田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可能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