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探究中国生猪养殖产生污染物的减排潜力,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利用2004—2016年生猪养殖的省级宏观数据,测算了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并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计算了生猪养殖产生污染物的潜在削减量,最后进一步探究了生猪养殖环境效率的提升路径。结果表明:1)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均值依次为0.924、0.953、0.926,随着养殖规模增大环境效率呈现出"倒U型"趋势,而且随着时间推移3个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2)在时间维度上,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1头猪1年产生的污染物还可以平均减少5.89、2.42和4.13 kg,但随着时间推移3个规模生猪养殖污染物的潜在削减量均在不断减少;3)在空间维度上,小规模生猪养殖东部地区污染物的潜在削减量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规模生猪养殖污染物的潜在削减量在各区域中相对均衡;而大规模生猪养殖污染物的潜在削减量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两级分化趋势;4)本研究选取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饲养天数以及环境治理费用等对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均有显著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措施建议以提升生猪养殖环境效率。  相似文献   

2.
梁俊芬  马巍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0):204-205
2010年上半年,广东生猪价格呈持续下跌走势,生猪养殖户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其原因主要是由养殖规模过度扩张、猪口蹄疫情和饲料价格上涨。针对广东生猪养殖行业存在的风险大、成本高、养殖水平参差不起、疫病防控难等问题,提出了建立生猪行业预警机制、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和生猪良种化水平、推广先进养殖技术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实地调查安新县2008~2013年鸭养殖量、分布情况及养殖模式,根据鸭养殖主要污染物排放系数及各种污染物含量,对白洋淀历年鸭养殖污染物的产生量、流入水体的量及其对土地、空气的污染情况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随着白洋淀鸭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污染物逐年增加,带来的环境影响逐年加大。本文通过对白洋淀鸭养殖污染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分析,提出了解决养殖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6年我国生猪养殖业继续保持增长的良好态势,但是在不同区域生猪养殖的不平衡发展,造成了各省份之间污染程度极不平衡。该文拟通过对全国各省份生猪养殖产污系数的测定,分析我国不同省域生猪养殖环境污染程度的地区差异与布局动态变化特征,以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中国生产效率及区域差异,对于加快转变生猪生产方式和优化生猪生产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方法】Malmquist-DEA模型。【结果】基于统计数据,测算出了我国生猪主产区不同养殖规模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对比。【结论】在十大生猪主产区中,散养的优势区域在湖南省;小规模养殖的优势区域在四川省;中规模养殖的优势区域在四川省和湖南省;大规模养殖的优势区域在四川省、山东省和江苏省。各个省份具有生产效率优势的养殖规模不同,四川省、广东省和河北省的小规模养殖、湖南省的散养和中规模养殖、河南省和云南省的中规模养殖以及其余省份的大规模养殖具有相对明显效率优势。  相似文献   

6.
以昌吉州239份生猪养殖户实地调研数据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猪养殖户选择不同纵向协作形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生猪政策了解程度、养猪年限、养殖规模、生猪疫病防控的难易程度、买方付款及时、买方价格高等因素对养殖户选择不同纵向协作形式均有显著性影响。为提升养殖户紧密的纵向协作关系,激发养殖户生产积极性,特提出生猪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养殖污染现状(一)养殖场的区域集中化,加大了对地区环境的压力由于养殖业的逐步集约化、工业化,畜禽养殖逐步集中于大型的养殖企业或养殖小区。统计表明,2010年,孟州市共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不含养殖小区和专业养殖户)835家,其中奶牛饲养量12240头,生猪年出栏20.56万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进入“十二五”规划后对生猪规模养殖提出了集约化、生态化健康养殖的新理念,对养殖环境与生猪肉品品质要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要求.生猪规模养殖场尤其是中小规模生猪养殖场为适应这种高标准要求,对养殖场场区的环境整治、粪污处理、疾病防治、药物残留等进行的控制投入,使得生猪养殖成本居高不下,总体养殖收益降低.发酵床养猪法作为一项节能、环保、高效的综合养猪技术,自从部分养殖场推广应用以来,已显示出明显的养殖生产优势和良好的投入效益产出,逐渐受到了广大生猪养殖户的关注和欢迎.  相似文献   

9.
了解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行为,有助于规范养殖户行为,减少养殖污染物排放。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厘清了江西省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置现状、处理模式以及采取了何种循环利用方式,并进行了农户(以养殖户为主)的环保意识认知调查。以江西省生猪养殖为例,分析了当地生猪粪污处理现状及其原因,并对这一现状的解决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湖南省衡阳县畜牧水产局对全县30户不同养殖规模的场(户)进行生猪养殖成本调查。年出栏3 000头猪以上的场(公司)5个;年出栏500~3 000头生猪的场(户)10个;年出栏生猪50~500头的场(户)15个。1有利因素1.1规模养殖场(户)是支撑当前生猪生产的顶梁柱近年来,湖南省衡阳县生猪生产越来越凸显出养殖规模场(户)的强大作用,规模化养殖场生猪存栏和出栏量逐年递增,特别是在2009年、2010年上半年和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2—2017年江苏省生猪养殖户的微观调研数据,选择小规模生猪养殖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小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并系统探究了种养结合户和普通养殖户在环境效率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尝试找出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最优比例。研究发现:1)在样本考察期内,江苏省小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均值为0.813,而且在时间上环境效率出现了略微的增长趋势。2)与普通养殖户相比,种养结合户的生猪养殖环境效率要高一些。平均来看,种养结合户的生猪养殖环境效率要比普通养殖户高0.013。3)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与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在“水稻+小麦”的种植模式下,当且仅当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为92.98头/(hm2·a)时,生猪养殖环境效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2.
揭示粮食生产大省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粮食生产内在脱钩关系,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基于农村统计年鉴等数据并选取化肥、牲畜排泄物和农药污染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清单分析法评估2007一2019年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脱钩理论揭示粮食生产与农业面源污染的脱钩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持续降低,其中牲畜污染排放强度下降幅度达到35.16%,由2007年的60.21kg/hm^(2)降至2019年的38.04kg/hm^(2),化肥污染排放强度和农药污染排放强度分别下降了6.05%和10.13%,农业面源污染政策管控措施效果明显;2)农药、牲畜污染排放强度呈显著聚集性效应,高排放区主要分布在湘中、湘南及湘东地区,而化肥污染高值区逐渐向湘东地区聚集;3)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果显著,粮食生产与3类污染物排放强度均呈阶段性耦合脱钩特点。最后,本文提出了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在保障粮食生产前提下控制化肥施用数量,推广农药减量和虫害防治技术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调查了海南省养猪业及粪便处理情况,海南省养猪业排放的粪便2004年达174万t左右,超过全省同期其它产业产生的固体垃圾量,而对这些猪粪便处理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如果加上其它畜禽排泄的粪便,海南省土地环境所受的有机污染压力较大。因此,建议海南省发展合适的养猪场规模,改分散放养为股份制集中圈养,实现与种植业的有机结合,并尽快提高养猪场粪便的处理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分析江西省农田氮磷污染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本文基于《江西统计年鉴》和各地方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和《全国农田面源污染排放系数手册》测算出不同地区氮磷污染流失系数,结合灰水足迹核算方法,对江西省及各县区2000-2020年的灰水足迹及其强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21 a间,江西省农田氮磷灰水足迹总体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氮肥和磷肥灰水足迹峰值分别出现在2011年和2015年;折算后磷肥灰水足迹大于折算后氮肥灰水足迹,因而磷是江西省农田生产的主要污染物,年化肥施用量中占比最大的复合肥是主要污染源;农田氮磷污染物灰水足迹及强度空间分布相似,均呈现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特点,境内农田面源污染严重区域主要为南昌市、宜春市东部地区、铅山县、南丰县和永修县。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及污染风险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确定江西省农村饮用水源地重点控制区域,本文通过估算11个地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进行污染风险分析。采用排污系数法及统计年鉴估算2011—2015年农业面源污染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污染负荷,并结合ArcGIS表征COD、TN、TP污染负荷及污染强度的空间分布情况,采用离差标准化法分析COD、TN、TP污染强度。结果表明,2015年江西省农村地区COD、TN及TP污染负荷分别为455.3、168.7 kt·a-1及58.8 kt·a-1;2011—2015年COD、TN及TP污染负荷整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江西省农业面源污染主要贡献顺序为:农村生活畜禽养殖种植业水产养殖;不同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污染强度与污染风险空间分布特征一致,其中污染负荷呈西高东低的特点,污染强度呈中部高、四周低的特点,污染风险与污染强度空间分布特征较为一致;11个地市农村面源污染风险顺序为:南昌萍乡鹰潭宜春新余抚州上饶赣州九江景德镇吉安。  相似文献   

16.
灵武市规模化养殖场水污染物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灵武规模化养殖场开展粪便废水污染特征研究,监测结果表明,灵武养殖场水污染物中的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COD)和5日生化需氧量(BOD5)均超过国家相关排放浓度标准,排放量均未超标,但污染负荷较高;总氮年排放总量达到4.86 t,COD达到19.92 t,总磷0.17 t,各项指标浓度冬季明显高于夏季,但污染负荷差异不大;养殖业水污染物对试验监测区下游干支沟排水的水质影响较大,排水中的总氮、总磷和COD均有不同程度超标,且冬春季>夏秋季。  相似文献   

17.
利用曼奎斯特指数和倍差法分析中国2001—2016年生猪补贴政策实施前后的生猪养殖效率,旨在科学地对中国生猪补贴政策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该时间段,中国大规模和中规模生猪养殖的规模效率总体上略有增长,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下降明显;生猪养殖规模不同,其全要素生产效率变化也有所差异;大、中规模生猪养殖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波动幅度并不大,但是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变化指数波动幅度大,且两者都呈现出同步变化趋势;生猪补贴政策整体上降低了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饲料等要素投入的多少对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的规模效率影响差异显著,表现为投入越多,生猪养殖规模效率越大。地域GDP越高,大规模和中规模生猪的养殖规模效率也会越大,而且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和畜牧标准化养殖补贴政策降低了大规模和中规模生猪养殖的规模效率。由此可知,中国生猪养殖规模效率的提升并不能过多地依赖于生猪补贴政策,而应该更多地从根本上提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江苏省水稻生产农户的实地调研,运用投入产出法和生命周期法,对水稻生产的碳排放进行探究,并借助影响因素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农户水稻生产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江苏省农户生产1 hm2水稻的碳排放约为5 110.92 kgCe,从水稻碳排放结构特征来看,水稻生产中甲烷排放的比重较大,包括农用能源(煤炭、柴油、电力)及工业投入品(化肥、农药等)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是水稻温室气体重要的来源;②家庭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并不会减少水稻单位产量的碳排放;③种植规模对水稻单位产量碳排放的影响显著为负,且种植规模效益地区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定量分析复杂流域下垫面氮磷面源污染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市云台山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原位观测,并构建降雨-径流水文模型以及面源污染负荷模型,对云台山河总氮(TN)、总磷(TP)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流域不同下垫面TN面源污染产生及入河特征进行分析。水质监测结果表明:云台山河TN平均浓度为5.1 mg·L^-1,各河段TN均超Ⅳ类水质标准。TP平均浓度为0.14 mg·L^-1,仅阳山河支流超Ⅳ类水质标准。TN浓度整体表现为下游高于上游,旱季高于雨季。TP浓度空间变化不明显,年内变化缓慢,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水文模型及面源污染负荷模型对TN的模拟效果较好,模拟结果表明云台山河流域TN年产生量为581.1 t,主要来自农田径流与农村生活源,胜利河片区和主干流片区是TN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区域。流域TN年入河量为187.8 t,占面源产生量的32%。受土地利用方式及城镇化程度影响,不同片区TN面源污染入河量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为达到目标水质,流域TN需削减量为137.3 t·a^-1,其中农田径流与农村生活污染需削减量分别为55.5 t·a^-1和39.7 t·a^-1。研究表明在流域水文资料较缺乏的情况下,结合原位观测与模型构建,可实现流域面源污染物负荷的定量估算。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养猪业污染物排放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养殖污染时空格局研究对于有的放矢地开展污染综合治理与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湖南省部分为研究区域,利用2000-2014年农业统计数据,采用污染排放系数法和空间格局分析技术,系统分析区内养猪业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排放的年际动态及其空间格局,探讨污染负荷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近15 a来洞庭湖地区养猪规模与污染排放量总体呈现先增后略减然后再持续增加的变化态势,2007年达到最高峰。研究区养猪业存栏规模从2000年的1 469.4万头上升到2014年的2 010.2万头,COD、TN和TP排放量分别由2000年的112.99、11.75与1.10万t/a增加到2014年的154.56、16.07与1.51万t/a。从空间格局来看,养猪污染负荷最大的县(市)主要为洞庭湖西部的常德市区、东南部的汨罗市和望城区,且高污染负荷区呈逐年扩大的态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养猪业的空间格局与当地人口密度、生产习惯、政策及市场导向密切相关。因此,从政策层面推进健康养殖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养猪污染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