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与鉴定及其16S rRNA 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湖南省内送检的疑似患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的猪病料中分离到12株细菌,细菌学试验证明12株细菌均符合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形态、培养和生化特性.根据HPS 16S rRNA序列设计引物对12株细菌进行PCR扩增,均得到预期目的条带,将扩增片段测序并运用DNAStar软件与GenBank中不同血清型HPS基因序列进行比对,表明其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不同血清型HPS菌株16S rRNA序列的同源性为90.4%~99.9%,其中与血清5型同源性最高,对所测序列与参考序列进行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其中11株属于血清5型HPS.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掌握云南省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的流行血清型及敏感药物,为该省副猪嗜血杆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TSA培养基从云南规模化养猪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例样品中分离到2株细菌(DYJ20160901、CH20190501),观察细菌形态学、进行生化试验、观察卫星生长现象、进行特异性片段PCR扩增和药敏试验,以及对菌株进行mPCR分子血清定型和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2菌株培养特性、形态学特性及生化试验与副猪嗜血杆菌相似,且均扩增出了1090 bp的特异性片段;通过mPCR分子血清定型在5/12型泳道扩增出了450 bp的特异性片段,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显示2菌株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不同血清型HPS菌株同源性为97.3%~99.6%,分别与Genbank登录号FJ667952、AB078972的两株血清5型的菌株构成一个分支,同源性高达99.1%和99.6%。2菌株药敏试验高度敏感率达100%的药物:强力霉素、大观霉素、头孢噻肟、氟苯尼考、头孢曲松钠,耐药率为100%的药物:林可霉素。【结论】DYJ20160901、CH20190501菌株均为副猪嗜血杆菌血清5型;二者都高度敏感的药物是强力霉素、大观霉素、头孢噻肟、氟苯尼考、头孢曲松钠。  相似文献   

3.
在沈阳某规模化养猪场疑似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病猪肺脏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多形态杆菌,根据培养特性、生化试验结果、副猪嗜血杆菌16s r RNA的PCR检测以及对PCR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比对显示该分离株与Gen Bank中的Hps同源性为99%,因此将分离菌株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羧苄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药物较敏感;对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四环素耐药。16S r RNA遗传进化关系显示:分离株与副猪嗜血杆菌2株血清5型的16S r RNA序列位于一个分支上,遗传进化关系比较相近,核苷酸同源性在97.4%~100%之间,可初步鉴定为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并命名为SY-1株。  相似文献   

4.
用副猪嗜血杆菌1~15血清型参考菌株和2株澳大利亚分离株高免健康家兔制备副猪嗜血杆菌分型血清,建立副猪嗜血杆菌KRG血清学分型方法(基于热稳定抗原免疫扩散试验的血清学分型方法),并用该方法对田间分离的62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顺利制备出了副猪嗜血杆菌15个血清型菌株的分型血清,建立了副猪嗜血杆菌KRG分型方法,62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中血清5型占22.5%、4型占16.1%、12型占14.5%、不能分型的菌株占16.2%。试验建立的副猪嗜血杆菌KRG分型方法,可为中国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学分型提供技术支持;血清型5、4、12为中国部分地区近2年最流行的血清型,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调查江西省副猪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从而为江西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冶提供基础.从江西省32个规模化养猪场的80份表现纤维素性炎症的病料中分离得到了2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细菌形态、生化反应及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序列与NCBI上公布的序列同源性在97%左右.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只能...  相似文献   

6.
副猪嗜血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16 S rRNA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能扩增出821 bp的特异性DNA片段,并据此建立了快速准确鉴定副猪嗜血杆菌PCR方法,临床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13份疑似病料检测结果表明,PCR检测结果与传统生化鉴定结果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已成功建立了副猪嗜血杆菌PCR检测方法,并可应用于临床副猪嗜血杆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在陕西关中地区的感染状况,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基因型分析,为该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从陕西关中地区14个发生多发性关节炎和浆膜炎的猪场采集30份病料,分离细菌,通过其培养特性和形态观察及生化试验和PCR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用Blast软件对分离株的16SrR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几种常见药物的敏感性检测。通过3种限制性内切酶TaqⅠ、AvaⅠ、AfaⅠ,对已被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菌株的转铁结合蛋白A编码基因(tb-pA)进行PCR-RFLP基因分型。【结果】分离得到了5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菌株,经培养特性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及序列同源性比对,将其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PCR-RFLP分型结果表明,从5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中共得到了4种基因型,分别为EBC、BBJ、EBJ、EAD。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的耐药性均较强,且不同分离株对同一药物敏感性不同。【结论】副猪嗜血杆菌病在陕西关中地区猪群中流行比较严重,其基因型较多且与其他地域的菌株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猪肠道细菌的方法,选择细菌的16S rRNA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对11株猪肠道细菌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2、A4序列与柠檬明串珠菌同源性>99%;B2序列与鼠乳杆菌同源性>99%;C2序列与唾液乳酸杆菌同源性>99%;F3序列与类肠膜魏斯氏菌同源性>97%;F6和F7序列与融合魏斯氏菌同源性>99%;M3和M8序列与洛菲氏不动杆菌同源性>98%;M9和M11序列与粪肠球菌同源性>99%.表明建立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鉴定猪肠道细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云南省副猪嗜血杆菌流行毒株的生化特性。[方法]采集10头6月龄疑似猪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猪样品,用巧克力培养基进行细菌的分离与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细菌的形态观察、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鉴定。[结果]成功分离出1株副猪嗜血杆菌,该分离株不需要X因子,但需要V因子。分离菌株被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从而将此病例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的危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河南省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对2017—2018年采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45份疑似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及形态学观察、培养特征鉴定、PCR鉴定及分型。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出12株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为1、2、4、5、7、13型和不可分型。其中,血清型1型2株,分别命名为XX-3、HB-1;血清型2型1株,命名为XX-4;血清型4型1株,命名为ZJ-1;血清型5型4株,分别命名为LY-1、DF-1、XX-2、KF-1;血清型7型2株,分别命名为SQ-2、XX-1;血清型13型1株,命名为NY-1;还有1株不可分型,命名为SQ-1。可见,河南省存在多个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且不同地区血清型不一致,1、5、7型为优势血清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副猪嗜血杆菌国内流行血清型菌株感染后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血清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将72只小鼠分为4组,分别腹腔注射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4、5和12菌株,检测3 d、7 d和15 d各组外周血T、B淋巴细胞及血清细胞因子和Ig水平。[结果]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小鼠3 d,T、B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Ig G、IFN-γ和IL-10水平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而Ig A、Ig M和Ig E水平逐渐降低。感染3 d,Th1/Th2比值稍有下降,而Th1/Th2比值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血清型感染在各时间点之间T、B淋巴细胞、Ig A、Ig M、Ig E、IFN-γ、IL-10和Th1/Th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血清型4和5感染组小鼠血清Ig G均明显高于血清型12组。[结论]除Ig G以外,副猪嗜血杆菌国内流行血清型4、5和12菌株感染小鼠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血清细胞因子及Ig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弄清河南省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培养特性及药物敏感特性,并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防治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对河南省3个猪场出现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猪进行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致病菌经形态特征和生化反应鉴定,有3株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显示3株分离菌对左旋氧氟沙星均高敏,对恩诺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为高度或中度敏感,而对替米考星、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等有抵抗力。  相似文献   

13.
广西副猪嗜血杆菌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16S rRNA(M75065)序列设计1对引物,对从广西9个市26个地县采集的305份病料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305份病料有14份为阳性,阳性率为4.59%,扩增片段大小为822 bp;经Sph I、BamH I双酶切进一步鉴定,可以确定检测到的14份阳性材料均为Hps;将PCR扩增产物连接pMD18-T载体并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然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14份阳性材料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均在94.5%以上,与国外Hps的核苷酸同源性均在94.3%以上,说明Hps已在广西发生存在。  相似文献   

14.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某猪场患病猪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为确诊该病,从患病动物采取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查,主要进行细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长特性的观察,生长因子、生化反应和动物实验等方面的鉴定,从而确诊该病的病原菌是副猪嗜血杆菌。同时,通过本研究也为临床上预防、诊断副猪嗜血杆菌病,进行疫苗的研制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危害世界养猪业的重要细菌性病原菌之一,了解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特点和四环素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为临床上该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考CLSI推荐的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副猪嗜血杆菌华南分离株对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PCR方法检测9 种四环素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技术对携带四环素耐药基因的菌株进行了遗传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显示:被检菌株对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表现较强的耐药性,尤其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率高于80%;对头孢菌素类药物比较敏感;菌株都耐受3种或3种以上的抗菌药物,其中以7重和8重耐药菌株的数量最多,分别占19.13%和17.39%。2008-2010年华南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性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5.62%(18/115)的菌株携带tetB基因,这些菌株之间表现明显的遗传差异性,但是部分菌株存在克隆传播关系。【结论】副猪嗜血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比较高,tetB基因在耐四环素的副猪嗜血杆菌中广泛存在,表明主动外排泵作用可能是副猪嗜血杆菌对四环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的变化特点,并初步揭示了该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机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zootic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血清1型毒株(EHDV-1)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流行情况及其遗传特征,为开展EHDV-1血清型特异性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致病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2019年通过在我国云南、广东和广西设立牛羊虫媒病毒监控点和哨兵牛,定期采集哨兵牛血液样本进行虫媒病毒分离;通过微量中和试验确定EHDV分离株的血清型,然后对EHDV分离株的部分基因节段(Seg-2、Seg-3和Seg-6)进行RT-PCR扩增、双向测序及序列分析,并利用BioEdit计算EHDV基因组各节段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结果】2013—2019年从云南、广东及广西的虫媒病毒监控点共分离获得33株EHDV,其中7株为EHDV-1型毒株。分离获得的7株EHDV-1型毒株Seg-2、Seg-3和Seg-6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其平均相似性分别为(97.65±1.51)%、(94.87±4.72)%和(97.61±1.41)%,对应的推导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平均为(97.69±1.36)%、(99.49±0.32)%和(97.51±2.47)%。基于Seg-2、Seg-3和Seg-6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均显示,不同EHDV-1型毒株可划分为东方(Eastern)和西方(Western)2种地域型,东方地域型毒株分离自中国、日本及澳大利亚,西方地域型毒株主要来源于美洲和非洲。在基于Seg-2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中,分离获得的7株EHDV-1型毒株归属于西方地域型,且聚类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进化分支;在基于Seg-3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中,分离获得的7株EHDV-1型毒株分属2种地域亚型(Eastern-1和Eastern-2),分别与日本EHDV-1型和EHDV-6型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在基于Seg-6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中,分离获得的7株EHDV-1型毒株属于东方地域型,与日本EHDV-1型毒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EHDV-1型毒株已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流行,其Seg-2和Seg-6序列分别具有最近的共有祖先病毒,而Seg-3序列来自不同的祖先病毒。西方地域型毒株Seg-2序列在我国流行EHDV-1型毒株中的出现,说明西方地域型毒株在侵入我国后可能与本土流行的毒株发生重配,即我国流行EHDV-1型毒株为西方地域型与东方地域型的重配型毒株,为防范强致病性西方地域型毒株传入我国而造成畜牧业重大经济损失提供了警示。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静  王宇 《河南农业科学》2007,(10):105-107
对河南省3个不同地区的38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O血清型的鉴定、15种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河南省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种类众多,以O78,O1,O2为优势血清型,分别占定型菌株的35.29%,23.53%,17.65%;耐药图谱复杂,可以分为21种耐药类型,菌株耐药种类4~14种;不同来源的菌株其血清型、耐药性一般不同;相同来源的菌株,其耐药图谱相同或相似,但血清型有多种。  相似文献   

18.
选取1998~2009年福建省不同地区番鸭中分离到番鸭呼肠孤病毒分离株中具有代表性的10株,用RT-PCR技术扩增其S1和S4基因的功能区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所扩增的S1基因的目的片段为819bp,S4基因目的片段为992 bp.参照国内外已发表的部分毒株S1和S4基因序列,构建番鸭呼肠孤病毒的遗传进化树,分析遗传进化关系.国内各分离株S1基因同源性为92.2%~96.7%,与国外89026株同源性为88.5%~92.8%,与禽呼肠孤病毒S1133株同源性为76%~78%.国内各分离株S4基因同源性为95.2%~99.3%,与国外89026株同源性为92.3%~94.5%,与禽呼肠孤病毒S1133株同源性为21.2%~21.5%.通过遗传进化树可以看到MDRV与同属的ARV序列形成了2个大分支,而MDRV序列分为2个小分支:一支为10株分离株和国内分离株,说明国内分离株没有明显差异;一支为国外分离株89026株,这说明国内分离株与国外毒株存在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