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加入WTO后湖南科技扶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论述了湖南科技扶贫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加入WTO后湖南科技扶贫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提出了推进湖南科技扶贫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永国  苗银家  金朔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8):200-201,210
从贫困与科技扶贫的含义出发,探讨了科技扶贫的特征与几种经典的科技扶贫模式,分析了贵州目前的贫困情况,最后提出了构建"政府支持、农民参与、技术投入、利益共享"多方联动的农村科技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3.
科技扶贫是广东省扶贫"双到"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广东省农村贫困现状和科技扶贫的重要意义为基础,深入剖析科技支撑下扶贫"双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提出了推动科技扶贫的主要措施,以期为广东省扶贫"双到"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科技扶贫,逐渐成为实现农村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介绍了湖北郧西县科技扶贫工作的成效,分析了科技扶贫的工作路径,并指出阻碍科技扶贫工作的因素,如扶贫对象安于现状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强化贫困群众技术创新意识等建议,希望能够有效解决科技扶贫过程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这一基本要求,结合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光伏扶贫产业发展的紧迫性,提出了光伏扶贫产业是深度贫困乡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对如何全力推进光伏扶贫产业发展指出了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9):196-198
"十二五"时期,浙江省全面消除了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实现了不把绝对贫困带入"十三五"的目标。主要举措是在全面开展扶贫统计监测的基础上,开展以区域减贫为重点的特别扶持、以造血为目的产业扶贫、以不漏一人为目标的到户扶贫、以赋权化资源为资产的农村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实践中也出现了工作机制不顺、扶贫合力不强、长效机制不稳的问题。"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浙江精准脱贫的经验和困境可以为各地找准路子、建好机制,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瓮安县2016年开始实施"特惠贷"金融扶贫工作,到2016年12月31日,向全县6668户贫困农户发放"特惠贷"贷款31423.7万元,对贫困农户全额贴息485.98万元,在扶贫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对瓮安县金融扶贫的经验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对贫困农户的识别和管理、加强贷款程序管理、包保干部应充分发挥作用、加强贷后资金管理和服务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也是化解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的主要途径。在脱贫攻坚决胜的关键阶段,全力打好打赢攻坚战役,建立解决贫困的长效机制是农村工作的重点目标。精准扶贫重在产业扶贫,应深刻了解产业扶贫的重要性,完善产业扶贫体系,推动落实产业扶贫各项政策措施,保障贫困地区实现真脱贫、不返贫。以延边州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为例,调查其概况及贫困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图们市扶贫案例研究,对产业扶贫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推进延边地区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云南深度贫困区域多集中在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云南农业大学在对深度贫困区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农业科技作为扶贫攻坚的基本方法,根据贫困区域的资源禀赋及贫困人口状况,在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农业产业发展动力、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农业产业生产组织形式、贫困人口受益机制等方面,创新工作方法,构建了契合当地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扶贫体系;进一步完善了精准扶贫的区域政策、农业产业发展政策以及扶贫的内在传导机制等,增强农业科技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实现了脱贫致富从短期效益到长期效益、从"输血"到"造血"的质的转变,为科技扶贫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绩效评估——来自内蒙古的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是从精准扶贫向精准脱贫的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打贏脱贫攻坚战"最后的堡垒",其扶贫绩效的好坏决定能否实现如期脱贫.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绩效评估十分关键.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构建扶贫绩效和贫困程度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的数据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程度和扶贫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家庭收支能力低和健康保障不够是导致已脱贫贫困县返贫的主要原因.不同贫困程度的贫困县致贫原因不同.较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主要为家庭收入较低、生态建设能力弱;深度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主要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够和健康保障能力薄弱.因此,为防止脱贫县返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致力于未脱贫贫困县的如期脱贫,提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对策建议,期冀为少数民族地区攻克脱贫攻坚"最后的堡垒"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