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创新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社区参与理论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指出我国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存在景区开发模式陈旧、社区居民参与不规范、损害游客利益和景区形象等问题。提出在适度的政府介入、有效的社区教育和良好的景区-社区关系的前提下,建立社区居民参与景区决策、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和监督、收益分配等过程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逐渐成为乡村旅游优化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从博弈论视角出发,探究地方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和旅游者四大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寻求各方发生利益冲突的原因所在,构建利益诉求表达及分配机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和土地补偿制度、加强社区参与合作、加强旅游教育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陶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187-16190
在产权制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主导投资模式和企业投融资模式所产生的"公地悲剧"和利益冲突的问题,通过调研"美丽南方"忠良景区各个阶段的投融资方式,提出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以云南省沧源县翁丁村为研究对象,结合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等方法探究该景区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结果显示:在景区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当地政府、旅游企业、本地居民、游客等几类核心利益相关者;由于权力、地位和利益需求的不同,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利益争夺和矛盾冲突;为促使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达到平衡,促进景区旅游协调发展,应做好旅游开发规划,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实现有形和无形资源的完整性保护。  相似文献   

5.
社区居民既是旅游扶贫效益的利益获得者,也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居民参与对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河北省涞源县白石口村为案例地,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研究旅游开发地社区居民对于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与态度。研究发现:多数当地人认同旅游业有助于减轻贫困,改善了社区的居住环境,为部分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但由于居民自身的知识、技能与资本的不足、加之旅游景区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导致居民无法深入参与旅游发展中,从而造成贫富差距拉大以及各方利益的冲突。面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低迷态势,政府、社区居民、旅游景区开发商需采取多种"自觉"行动,助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随着旅游业发展的深入,旅游企业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冲突及协调问题成为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点问题。从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的单次博弈入手建立模型,并通过重复博弈模型分析,探索实现利益协调的路径。提出完善社区居民旅游开发参与机制和构建收益均衡分配机制,解决旅游企业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7.
赵多平  张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94-11798,11803
社区参与是国内外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和热点问题,也是影响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宁夏沙湖旅游景区为例探究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社区居民参与与感知态度之间的关系.在实地进行问卷调查,运用Excel和SPSS软件处理数据.调查和研究了当地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参与差异,以及参与项目与感知态度的关系.分析了社区居民在参与旅游开发的参与与感知特征,通过对社区居民参与与感知态度的关系研究,提出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水平与积极性的建议,完善沙湖旅游景区的管理机制、提高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促进旅游景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该文借鉴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以半月里村开发为实证对象,通过对4个关键利益主体:当地居民、游客、政府以及旅游企业的分析,研究在传统村落的实际开发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诉求表达途径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并提出相应协调机制,对协调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相关主体利益的平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广东省乐昌市廊田镇龙山村为研究对象,围绕景区依托型乡村的基本特征,分析龙山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运用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构建良好互补共进关系、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模式和利益连接机制、注重女性旅游人才培养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类型的划分进行了不少研究,而对景区外扩区域居民的研究却很少。以金丝峡旅游景区外扩区域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经济利益因素是景区外扩区域居民最为关注的问题。研究中利用聚类分析结果将景区外扩区域居民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对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部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景区调适旅游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的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旅游者、社区居民和景区员工3类利益相关群体的旅游影响感知及其差异。研究结果显示:3类利益相关群体对旅游影响认同程度的排序是:旅游者社区居民景区员工;不同利益相关群体对旅游影响因子的感知存在差异,且对7个旅游影响因子中的2个因子的感知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的主体在于人,乡村旅游的发展一定要让农民参与,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旅游扶贫成效,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以发展乡村旅游为首要产业的国家级贫困县石台的实地调研发现,社区参与存在居民获取信息不对称、权利缺失;参与能力不足,利益分配不公平,缺乏规范管理等问题。因此,建议在石台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政治赋权、居民增能、建立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培育社区组织等方式,提升社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乡村旅游扶贫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过于城市化,忽视了当地居民的作用,对规划区周边环境改造欠考虑,在处理利益关系上的片面性是当前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树立"原生态"思想,系统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发挥当地居民在规划、建设中的作用,统筹兼顾,搞好乡村旅游规划。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乡村旅游蔚然成风。英国是乡村旅游开展最早的国家之一,百余年来一直引领着乡村旅游的时代潮流。本文在分析英国乡村田园景区开发经验的过程中,发现政府的引导与扶持、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以及多元化、特色化、注重文化传承的发展模式是英国乡村旅游成功的主要经验。以此为基础,本文进一步凝练出可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借鉴的启示,以期为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社区居民作为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研究其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显得格外重要。基于乡村社区居民视角,分别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分析四川乡村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研究认为,为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参与度、建立成人学校及乡镇图书馆,游客要自觉保护环境、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社区居民要不断提升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协调,这不仅是两个系统之间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旅游业与居民生活水平协调质量测度既强调分析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同步性,也强调了研究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增长性。2001年至2012年间黄山市旅游业与居民生活水平协调指数维持在0.8至1.0的之间,协调等级较高,2013年下降幅度较大。黄山市旅游业与居民生活水平协调质量指数在2001年至2012年间基本上处于稳步提升阶段,2013年出现了下降。未来黄山市既要保证旅游业的增长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时又要保证二者在增长过程中的协调性与同步性,在实现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又能保障居民更多地享受到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青睐。而乡村旅游给乡村引入了诸多利益相关者,影响着乡村性的变迁和演变。从乡村性的内涵和结构入手,探讨乡村居民、游客、资本力量、政府等群体对乡村性的理解和建构,认为为了实现乡村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以乡村居民为核心、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共生生态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对乡村旅游的大力扶持,乡村旅游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村民在乡村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动海南乡村旅游发展,以海南槟榔谷景区为例,分析了黎村民族文化创意的产品开发。结果表明,槟榔谷景区文创产品开发中存在大型舞台剧《槟榔·古韵》演出中黎族文化创意少、景区文创商品同质化严重、村民文化主体意识缺失、美食文化产品单一等问题。未来,槟榔谷景区应该丰富《槟榔·古韵》中黎族的日常活动、注重《黎峒炊烟》剧本“沙”中文创商品的独创性开发;在开发文创商品和建设黎村“生态博物馆”方面,多鼓励、引导村民的参与;除此之外,还要重视黎族美食文化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读10年来国内中文数据库中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文献,分析乡村旅游研究发展状况,着重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乡村旅游者的感知和动机、当地居民的体验与需求、与相关产业的融合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发现国内学者采用了实证分析或定量分析等规范的研究方法,关注了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和乡村旅游企业管理等研究主题,并建议从政府干预、经济效益评估、居民应对策略、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重构本土理论,提炼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20.
当地居民参与旅游是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与利益相关者搏弈中,当地居民通常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形成有效参与。为探究旅游发展中当地居民参与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对策,采用参与式观察、关键人物访谈及逐户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平江石牛寨景区进行了个案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居民经济参与现状要好于决策、社会和文化参与,当地参与不足导致了景区"乡村性"衰退和生产生活压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地居民没有通过各种自治组织增强自身参与能力,并提出了从利益相关者参与能力、参与内容和参与模式等三个方面加以改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