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太原市1951-2008年逐日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了霜冻的发生趋势;利用异常霜冻指标,分析了霜冻的异常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太原市平均初霜冻日为10月14日、终霜冻日为4月15日,平均无霜冻期为182天;初霜冻日在年代际间的变化较为复杂,终霜冻日则表现为50~70年代偏晚、80年代之后偏早,无霜冻期为50~70年代缩短、80年代之后延长为主的变化特点;太原市初、终霜冻日和无霜冻期的线性倾向率分别为2.2天/10年、-1.8天/10年和4.0天/10年;无霜冻期的延长趋势通过了a=0.001的显著性检验;太原市特早初霜冻发生频率为1.7%,偏早初霜冻发生频率为15.5%,特晚终霜冻发生频率为5.2%,偏晚终霜冻发生频率为6.9%;大多数异常霜冻发生在50——70年代.  相似文献   

2.
晋南低温与霜冻发生规律及其对棉花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温度是影响棉花生长的重要因子。研究了晋南主产棉区——运城市棉花生育期气温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近年来运城市的终霜冻有20%的年份晚于4月1日(正常年份为3月上旬),早霜冻有27.3%的年份早于10月5日(正常年份为11月上中旬);在播种出苗期,气温不稳定,有66.6%的年份在最低气温10℃稳定通过3 d以后,又出现10℃以下的低温3 d左右;从苗期到吐絮期出现对棉花发育不良的气温均有10%以上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18年眉县猕猴桃晚霜冻冻害的调查,总结分析了此次晚霜冻冻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对今后如何预防晚霜冻提出几点防御建议,以期为当地猕猴桃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收集整理了宁夏16个气象站1961—2015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根据酿酒葡萄晚霜冻气候指标,采用所建立的晚霜冻气候风险评价指标因子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宁夏酿酒葡萄种植区的晚霜冻气候风险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了各地的晚霜冻气候风险,并制作了区划图。结果表明,宁夏可分为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次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5个酿酒葡萄晚霜冻气候风险区域。晚霜冻综合气候风险较高(高风险和次高风险)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沙坡头西南、海原南部、同心南部、盐池东部和陶乐等地,这一地区霜冻发生频率高,年均霜冻日数多,种植酿酒葡萄经常会遭遇严重的霜冻灾害;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引黄灌区中南部大部地区及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基于MODIS大气廓线产品分析晚霜冻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霜冻是一种突发性的低温农业气象灾害,在我国黄淮小麦区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冬小麦的稳产影响巨大。针对商丘市2013年发生的冬小麦严重晚霜冻,利用MODIS大气廓线产品分析晚霜冻对冬小麦产量要素的影响,以探究晚霜冻对冬小麦产量要素的影响特征。在获取MYD07_L2产品中的表面温度ST和低空可降水量WVL的基础上,分析晚霜冻过程与温湿度时间序列的关系,结合受冻小麦的实测数据,构建温湿度特征空间,分析低温低湿对产量要素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ST和WVL可以很好地反映研究区冬小麦生长的气象环境条件,其极端低温日期与实际的晚霜冻发生日期匹配良好,能很好地反映晚霜冻发生时冬小麦的低温低湿状态;晚霜冻发生过程中温湿度对穗粒数有显著的影响,最低温对穗粒数的影响明显,0℃以下的低温也呈现显著的叠加效应,对穗粒数影响显著;低温和低湿的共同作用对穗粒数有明显影响,小于0℃低温叠加与极端最低温对穗粒数的显著影响相似,能反映晚霜冻对穗粒数的明显影响。研究结果可对冬小麦拔节后晚霜冻造成产量影响的早期预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收集宁夏贺兰山东麓9个气象站1961—2015年4~5月的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法,从气候致灾角度研究了酿酒葡萄晚霜冻日数和频率变化规律以及霜冻灾害致灾危险性。结果表明,近55年来,宁夏贺兰山东麓晚霜冻发生日数在78~233 d之间,轻霜冻发生日数明显多于中霜冻和重霜冻,随年代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且轻霜冻发生日数下降速度大于中霜冻和重霜冻;霜冻频率除北部大武口外呈现自北向南辐射递减的规律,各等级霜冻频率最大出现在陶乐,最小出现在大武口,随年代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霜冻频率除惠农持续下降外,其他各站在下降过程中均出现2个或3个跃升阶段;各站酿酒葡萄晚霜冻致灾危险性大部处于中度偏低水平,且随着气候变化,霜冻致灾危险性有变小的趋势,中、低等致灾危险范围明显增大,截至2015年,高危险性区域基本消失,次高和中等危险区域范围也大大缩小。  相似文献   

7.
核桃是成县林果经济主导产业,受晚霜冻危害较大。利用1985—2015年成县气象站观测资料和成县林业局核桃种植情况、灾情统计数据,结合核桃物候期分析晚霜冻对核桃的危害,并从气象环流形势对晚霜冻的发生进行预测预报,旨在通过晚霜冻预警服务及时采取防御措施,提高核桃产量,促进成县核桃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利用柴达木盆地5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8年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统计晚霜冻发生日期和出现次数,用线性趋势、m-k检验、反距离权重法对柴达木盆地平均气温及晚霜冻发生日期和出现次数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58年来柴达木盆地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且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气温突变年份发生在1987年左右,与累积距平曲线的变化趋势相一致,气温由偏冷期过度为偏暖期。晚霜冻出现次数呈减小趋势,60-80年代为正距平,90年代至2018年为负距平;晚霜冻发生日期呈提前趋势,并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各站晚霜冻发生日期和出现次数各不相同。出现次数平均值高值中心出现在西部的小灶火,低值中心出现在西部的格尔木和东部的诺木洪;晚霜冻发生日期高值中心出现在西部的小灶火和东部的都兰,低值中心出现在西部的格尔木。突变后晚霜冻发生日期和出现次数减小速率低于突变前。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8—2016年吴忠市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根据霜冻定义统计出现霜冻的日数,并分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盐池北部是全市霜冻次数最多的地区,次数最少的是青铜峡市东部到利通区北部;统计时段内2016年全市发生霜冻的次数最少;灌区平均霜冻日数比山区少;全市平均初霜冻日数比终霜冻日数少;灌区平均初霜冻日数比山区少,平均终霜冻日数比山区多;灌区最早初霜冻日期比山区晚,最晚终霜冻日期比山区早。  相似文献   

10.
乐都区引进甜樱桃栽培项目以来,频繁受到越冬期冻害、春季晚霜冻危害,对进入盛果期的甜樱桃产量和果农收入产生了较大影响,制约了甜樱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根据乐都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结合甜樱桃越冬期冻害、春季晚霜冻发生的农业气象指标,采用频率表法对近三十年气象资料中甜樱桃免受冻害和晚霜冻的温度保证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经分析,乐都区热量资源较欠缺,冬季寒冷,且冬、春季年际间温度变化波动大,甜樱桃安全度过冬春季各发育期的温度保证率偏低。受越冬期冻害、萌芽期霜冻、开花幼果期霜冻三个不同阶段农业气象灾害的制约,甜樱桃高产栽培的保证率偏低,受危害风险较大,冻害和晚霜冻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11.
马婧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061-9062
以内丘县1960 ~2013年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初终霜日期、无霜期数据为依据,采用统计分析和滑动t检验方法,针对晚霜冻对内丘富岗苹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丘县终霜平均日期为3月30日,无霜冻期平均为206d;近年来内丘县无霜期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且富岗苹果花芽萌芽期和盛花期发生大面积冻害的有6年,这6年基本上均是受强冷空气的影响,降温幅度大,日最低温度、日最高温度在晚霜冻发生前呈现阶梯式下降、在晚霜冻发生后呈阶梯式上升,这为晚霜冻的预警和预防提供了准备时间.  相似文献   

12.
晚霜冻严重危害了固原市原州区果树花或幼果,根据当地晚霜冻发生的规律,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园址选择、选栽抗寒品种、发展设施果园、薰烟升温、塑料包裹以及加强果园管理等防控措施,以期有效减免冻害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苏南茶区晚霜冻与茶树冻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苏南茶区9个气象站1961-200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晚霜冻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位于苏南茶区中间地带的金坛市茅麓茶场的茶树受晚霜冻天气影响和危害的资料进行冻害分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48年来,苏南茶区终霜冻期呈显著提早、晚霜冻日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二者均在20世纪90后期发生突变,突变后的平均终霜冻期比突变前提早11 ~12 d,平均晚霜冻日数比突变前减少2.3~3.2 d;用隶属函数值可以划分早春茶树冻害级别,表述早春茶树受冻害程度.  相似文献   

14.
宁夏枸杞种植区春霜冻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宁夏枸杞种植区15个气象站1961—2017年最低气温观测资料,结合宁夏枸杞春霜冻致灾指标,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oflet小波分析、正交经验函数(EOF)分析等方法,研究宁夏枸杞种植区春霜冻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宁夏枸杞种植区春霜冻发生次数呈现南北多、中间少的分布特征,晚霜冻日也呈现南部偏晚、中北部偏早的空间分布特征,霜冻发生次数最多和春霜冻日结束最晚都集中在南部地区,尤以兴仁最为严重;(2)1961—2017年宁夏枸杞终霜冻日以2.1 d/10年的速率提前,且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20世纪70年代春霜冻都在5月上旬后结束,而到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大部分年份春霜冻都在5月上旬前结束;57年尺度上枸杞春霜冻发生次数以2.1次/10年的速率减少,在1992年之前发生次数偏多,之后发生明显突变,且1992年前存在明显的7年、准4年的周期变化,之后周期性变化不明显。(3)宁夏枸杞春霜冻发生次数在大部分年份都呈现偏多或偏少的一致性特征,也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分布,但总体一致性是宁夏枸杞春霜冻发生次数变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采用蓝田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20年4月、2011-2020年4月乡镇区域自动站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以及核桃霜冻害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春季萌芽-开花期的霜冻是对蓝田核桃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的主要气象灾害,霜冻最早出现在4月1日,最晚出现在4月27日(葛牌),一般出现在04-07时。4月上旬是蓝田县各地霜冻发生的集中时段,4月中旬塬区、山区易发生霜冻,4月下旬山区仍有霜冻发生,应结合各地霜冻发生的规律,开展霜冻气象服务。冷空气是霜冻发生的主要原因。霜冻气象服务中应关注冷空气过程。以4月极端最低气温为指标,利用Arcgis10.5软件空间插值的功能将蓝田县划分为霜冻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低风险区,绘制蓝田县核桃霜冻风险区划图,为防御核桃霜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数理统计对比法,分析了1972—2020年晋中市终霜冻的时域分布特征及对果树花期霜冻灾害发生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晋中市近50年来平均终霜日为4月30日;终霜冻总体上北部晚南部早、山区晚平川早,海拔越高,终霜冻结束越晚;春季气温呈现变暖趋势,终霜冻日期呈现出提前趋势;大部分年份霜冻灾害较轻,重度霜冻灾害出现的概率一般为2%~9%;在果树盛花期(4月),4月14日之前终霜冻出现概率最低,西部平川区及昔阳县4月15日至5月1日终霜冻出现概率最高,东部山区5月2日之后终霜冻出现概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分析研究高密市2013年晚霜冻对酿酒葡萄发育、产量等的影响及高密市晚霜冻的年际变化规律,并提出防御措施。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嫩梢对低温的耐受力存在较大差异,霜冻危害程度由葡萄物候期、霜冻出现时间、最低温度和持续时间决定,春霜冻出现越晚,对酿酒葡萄造成的危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18.
晚霜冻灾害是一种威胁冬小麦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为冬小麦冻害预测预报提供参考,对山东桓台2001-2019年3次因晚霜冻灾害造成小麦减产年份的相应气温进行统计分析,结合2020年拔节至抽穗期小麦实地观测试验,研究确定冬小麦晚霜冻灾害气温服务指标。结果表明:拔节至抽穗期小麦在遇到气温0~4℃时天气过程时会发生冻害;2020年同一时间节点,桓台观测站点百叶箱内气温与小麦田间气温最小差约为4℃。由此确定冬小麦晚霜冻灾害最低等级气象服务气温指标为4℃。  相似文献   

19.
为开展旱区果园晚霜冻预报工作,果园内晚霜冻日的温湿度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非常关键。利用宁夏果园2012-2015年期间4-5月发生霜冻日的气温、湿度监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果园不同冠层的温度及湿度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和速度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霜冻当日温湿度呈反方向单峰曲线状,二者显著负相关。不同冠层出现最高、最低温度和湿度的时间分别同步。1.5 m高处比3 m高处更易遭受霜冻害,且A点和D点比B、C点更易遭受霜冻害。果园内不论哪个冠层,温度的变化速度一般小于湿度,且温湿度变化速度越大,越容易发生霜冻,其空间分布特征与温、湿度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春季果树花期的晚霜冻成为龙口市果业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霜冻的类型、气候特征和危害等方面对龙口市晚霜冻进行了剖析,并从提前预报、预测到应急措施等方面提出切实有效的霜冻防御措施,以保障果树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