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播期对不同习性冬小麦幼穗分化规律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麦新品种洛麦21号和洛旱6号的幼穗分化进行观察研究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两者幼穗分化的总时间均有所缩短,总趋势均为前期慢后期快;洛麦21号随着播期的推迟二棱期和药隔期所经历的时间均为先增加后减少,穗粒数和产量也为先增加后减少,故生产上的适播期为10月14日前后;洛旱6号随着播期的推迟,幼穗分化前期和药隔期所经历的时间10月4日播种和10月14日播种相同,10月24日播种时间缩短,穗粒数和产量10月4日播种和10月14日播种差异不大,但10月24日播种产量明显降低,故生产上不宜晚播,适播期为10月4~14日。洛麦21号和洛旱6号冬性较豫麦49稍强。  相似文献   

2.
对洛旱6号小麦的幼穗分化、籽粒灌浆和分蘖成穗三大生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洛旱6号幼穗分化的总时间缩短,二棱期经历的时间先增加后减少,10月4日播种和10月24日播种分别比10月14日播种缩短了4 d和18 d.洛旱6号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平均灌浆速率在1.553~1.806 g/(d·1 000粒)之间.在10月4日播种情况下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较大,灌浆时间35~38 d,千粒重稳定在46 g以上.针对灌浆速率而言,以10月上旬播种对洛旱6号最为有利.洛旱6号主要依靠主茎和第1个和第2个一级分蘖成穗,随着播期的推迟,总分蘖数和成穗数逐渐减少.因此,洛旱6号适宜早播,最佳播种期为10月4-14日.  相似文献   

3.
播期对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幼穗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进一步了解春化作用与器官建成的关系,采用Excel,DPS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春季3个播期对4个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京841、川麦107、扬麦16、高原602)幼穗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性越强的小麦品种在春季播种幼穗分化可正常进行,而冬性品种不经过春化作用无法正常进入二棱期;春性小麦品种可正常完成幼穗分化的前提下,随着播期推迟,进入二棱期推迟,但整个幼穗分化所需要的时间缩短;同一小麦品种,无法进入二棱期的处理植株干物质量、植株含氮率、植株氮素积累量均明显低于幼穗可正常分化的处理;同一小麦品种可完成幼穗分化的处理中,随着播期推迟,植株含氮率、氮素积累量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不同播期洛旱7号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旱地小麦品种洛旱7号为材料,设置4个不同播期,用Logistic方程y=k/(1+e(a-bx))对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研究洛旱7号在不同播期下的灌浆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旱地小麦品种洛早7号籽粒灌浆规律符合Logistic 方程生长曲线,各个播期的洛早7号灌浆过程均呈"S"型变化,但方程中各参数因播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随着播期的推迟,灌浆持续时间逐渐缩短,灌浆渐增期持续时间缩短、同时也降低了灌浆快增期的灌浆速率,从而使粒重逐渐降低.因此,在生产上洛旱7号应当适时旱播,可以达到提高粒重的目的,为洛旱7号的高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半冬性品种豫麦2号和春性品种豫麦7号为参照品种,对豫麦10号的幼穗分化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豫麦10号的冬春性介于两个参照品种之间,且明显倾向于春性。它的穗分化后期较长,奠定了其穗大粒多的基础。豫麦10号幼穗分化全过程历时天数因播期不同而有差异,而播期早晚对其穗分化进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越冬前的生长,相对而言,早播的幼穗分化前期短,后期长,晚播的前期长,后期短。通过对豫麦10号不同播期下的穗分化观察和外部形态的对照研究,确定了本品种穗分化时期和叶令及生育期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郑旱一号等小麦品种幼穗分化发育的观察研究,明确了郑旱一号幼穗分化发育的特点。结果表明,郑旱一号的幼穗分化表现为单棱期长,二棱期短,主要以单棱期越冬,属冬性品种;郑旱一号的小穗数、分化小花数、穗粒数少于参照品种,但其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分蘖成穗数高于参照品种,千粒重的优势则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洛旱6号的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其成穗数和总分蘖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早播的情况下成穗数较多,成穗率也较高。主要依靠主茎和第1、2个一级分蘖成穗。该品种适宜早播,最佳播种期为10月4日~10月14日。此外还分析了洛旱6号的有效穗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代维清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1):97-99,145
通过对半冬性、春性小麦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了播期对产量构成因素、生育进程、幼穗分化进程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候逐渐变暖的情况下,播期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穗粒数随播期的推迟而提高;千粒重则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7个播期的生育进程与幼穗分化进程在前期有显著差异,而在生育后期逐渐接近。半冬性品种以10月10-20日内播种、春性品种以10月10日-10月25日播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正> 小麦幼穗分化在越冬前所处的发育时期,是判断播种期是否适宜的重要标志.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进入幼穗分化期以及在分化过程中都要求一定的温度条件.因此,摸清品种的特性是十分必要的.几年来我们对以郑引一号为代表的春性品种,以百泉41、郑州76l为代表的半冬性品种进入穗分化期以及穗分化各时期对温度的要求进行了研究,以供确定适宜的播种期时参考.一、不同温度条件下幼穗分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于1994~1996年在天水地区观察了不同播种时期对冬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适期播种期情况下,冬性品种在越冬前进入伸长期,半冬性品种进入单棱期,但二棱斯均在返青后出现;(2)不同播期对半冬性品种幼穗分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单棱期持续时间不同;(3)不同播种期小麦的叶片数不同,播期每推迟10d,大约减少1个叶片(4)适期播种情况下,小麦幼穗分化时间早,前期分化速度缓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播种时期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并同时研究玉米的生育期、千粒重、穗数以及穗粒数的变化。[方法]以郑单958及登海605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时期播种研究不同播期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播种时期的推迟,玉米生育期推迟;玉米籽粒产量及千粒重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7日播期处理;玉米穗粒数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14日播期处理;穗数差异不显著。[结论]在黄淮海现有的生态条件下,郑单958玉米及登海605适宜的播种时期为6月7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品种更新日益加快,对谷子新品种权的保护迫切需要完善。以5个春谷品种、5个夏谷品种和5个杂交谷品种为试验材料,分3个播期种植,研究山西省忻州地区播期差异对谷子DUS(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谷子质量性状、假质量性状以及目测型数量性状均无显著影响;播期对谷子测量型数量性状的影响程度不同,各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依次为:成穗茎数>出谷率>单码籽粒数>单穗重>穗颈长度>穗粗度>茎秆粗度>穗长度>倒2叶宽度>抽穗期>伸长节节间数>倒2叶长度>茎秆长度。在单个性状中,各品种受不同播期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穗颈长度受播期影响的品种最多,15个品种在3个播期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倒2叶长度、成穗茎数、出谷率受播期影响的品种最少,每个性状均有12个品种存在显著差异(P<0.05)。播期对谷子DUS测试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质量性状、假质量性状和目测型数量性状的稳定性高于测量型数量性状。上述结果为不同测试区科学合理筛选DUS测试标准品种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冬小麦撒播种植播期与播量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不同播期、播量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显著差异,播量对穗数的影响较大;播期对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较大;播期与播量互作的影响不显著;冬小麦长6359撒播的产量在6 723~7 261 kg/hm~2,适宜播种期为9月28日—10月3日,播量为300.0~450.0 kg/hm~2。在品种、播量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中,品种间的差异显著;不同品种同期播种,中穗型品种产量为最高。[结论]在一定的播期、播量范围内,选择适宜的品种类型进行撒播,早播可适当降低播量,提高成穗率,增加产量;晚播适当增加播量,提高主茎成穗数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泰农18、济麦22为试材,研究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小麦生育期推迟,穗数逐渐降低,产量及千粒重先升后降,产量峰值出现在S2处理;泰农18随播期推迟穗粒数先升后降,而济麦22则先升后降,之后又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杂交晚粳稻甬优538在浙北嘉兴的最适播种期。[方法]以常规晚粳主栽品种秀水134为对照,采用分期播种处理,研究其对甬优538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播种期与其齐穂期、全生育期分别呈极显著正、负相关,每迟播1 d,分别延迟、缩短0.31、0.71 d;与其株高、总叶数呈弱负相关,每迟播1 d,株高下降0.34 cm、总叶数减0.02叶;与其有效穂数、穂总粒、结实率均呈弱负相关,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每迟播1 d,分别减少0.043万/hm~2、0.92粒、0.11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0.03 g;与其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产量最高点播种期为5月23日,过此期随播期延迟产量下降。[结论]甬优538高产稳产,播种期弹性大,单产≥13 000 kg/hm~2的适宜播期范围为5月15日~6月6日。  相似文献   

16.
播期和密度对张选1号黍子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设置3个播期水平和5个密度水平,通过裂区试验研究播期和密度对黍子张选1号主要生育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张选1号的生育期逐渐缩短,株高、主穗长、茎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主茎节数、主茎叶片数和茎粗呈逐渐降低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大,其株高、茎长逐渐增加;主穗长、茎粗则逐渐降低。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并且播期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大于密度。同一播期不同密度间或同一密度不同播期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播期最适密度不同,第1期的最适密度是60万/hm2,第2、3期最适密度均是90万/hm2。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成穗数、穗粒数影响大,而对粒质量影响较小。综合考虑张选1号在冀北适宜的播期应在6月15日左右,相对应的最适密度是90万/hm2。  相似文献   

17.
播期与密度对33°N线旱茬麦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33°N旱茬麦丰产提供依据。[方法]以烟农19为试材,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延迟,单位面积成穗数呈下降趋势。在同一播期条件下,单位面积穗数随密度增大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播期为10月8日和10月15日的穗粒数明显低于播期为10月22日和10月22日。播期为10月22日时小麦千粒重最高,10月22日和11月5日次之。播期为10月22日的产量最高;其次为10月15日和10月29日;播期为11月5日时产量最低。[结论]播期为10月22日,密度为300万株/hm2时,33°N旱茬麦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从武陵山区玉米地方品种中选取10个有代表性的纯系品种,按完全双列杂交组配45个杂交组合,研究播期效应对穗长、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穗重、穗粒重和百粒重7个经济性状配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玉米品种7个经济性状的基因型均方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秃尖长和穗行数外,其余经济性状配合力与播期互作均不显著;播期对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影响极小,一般配合力的稳定性大于特殊配合力,配合力的利用不存在播期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期对迟熟中粳稻扬20238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中粳稻扬20238的适宜播种期。[方法]在大田试验中,设6个播期(5月8日1、5日2、2日2、9日、6月5日1、2日),调查各播期水稻叶龄、始穗期、株高、单株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不同播期对所调查性状的影响。[结果]在5月8日至6月12日期间,随着播期的推迟,扬20238主茎叶片数减少、播始历期缩短;不同播期单株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5月8日播种时单株平均产量最高(27.9g),随播期推迟,单株产量逐渐降低;各播期单株有效穗数达到显著差异、穗粒数达到极显著差异,5月8日播种时单株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较多,分别为8.2个和140.7个;随播期推迟,结实率和千粒重也逐渐降低。[结论]中粳稻扬20238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上旬。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不同播期对小麦穗数形成的生长指标的影响,可以确定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适宜播种期。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播期为主区、品种为副区,参试小麦品种为衡4399、冀麦585、金禾9123和中麦155,播期设均10月5日、10日、15日、20日4个水平,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冬小麦成穗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至10月10日,对冀麦585和金禾9123冬前分蘖和根系生长无显著影响;可通过推迟播期降低枯叶率,金禾9123和中麦155播期需推迟至10月20日枯叶率才能明显降低;播期推迟至10月15日对多数参试品种5叶以上大蘖形成无明显影响;衡4399和中麦155播期推迟至10日,冀麦585播期推迟至15日,金禾9123播期推迟至20日,单位面积穗数稳定。金禾9123和冀麦585适播期长,晚播时单位面积穗数降低不明显,冀中地区推荐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衡4399和中麦155适播期短,冀中地区推荐适宜播期为10月5~10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