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7月31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培训班暨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联盟成立仪式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在成立仪式上强调,联盟要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部署要求,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服务产业、服务会员为核心,充分发挥平台与  相似文献   

2.
乡村休闲旅游不但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需求,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该文以六盘水市为例,在阐述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六盘水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影响因素,提出六盘水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重要组成部分,融通工农城乡的新产业新业态。气象条件作为影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乡村休闲旅游气象服务可以为休闲农业从业者生产管理和城乡居民到乡村旅游提供参考。本研究总结了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概况,分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气象服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给予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成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阐述了成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成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众多资源优势和取得的成绩,同时分析了成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建议,对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旅游产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新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收入、调整农业结构做出了积极贡献。平山县作为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打造了一批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强、农民富、机制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有效地推动了当地农业、农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从平山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和资源禀赋出发,结合对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从战略选择、布局优化、产业融合、服务提升、品牌塑造等方面提出平山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的发展路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供给侧改革下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旅游产业中的重要分支,是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发展的领域和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在经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积累了诸多的问题,结构性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应以国家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为契机,通过理顺发展思路,重点抓住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多元化、产业化、特色化、规范化和品牌化,提质增效,从而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有机转型提供有力的保障,实现旅游产业升级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了宁夏乡村休闲旅游地类型结构、等级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宁夏乡村休闲旅游地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对宁夏各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地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为宁夏乡村休闲旅游地确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提供依据、为宁夏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功能分区及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为促进宁夏乡村休闲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贵州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路径:以贵阳市乌当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是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产业。从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国内外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趋势、经验、模式的分析归纳中,提出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相结合的模式、发展路径;同时,针对乌当区、新堡乡大寨村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结合的模式、产业选择作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要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就必须要注重一二三产业的联动。本文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就如何通过山东荣成市农业一二三产业互促共融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探讨。荣成市采取科学合理布局休闲农业产业,着力提升休闲园区发展档次,重点打造休闲农业品牌,注重培植休闲旅游资源等方式,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确立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以产业引领、特色制胜为竞争优势,全力打造农文旅商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滨海样板,建设世界知名的滨海全季休闲型旅游地。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麟游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挖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区位优势,探索适合麟游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对于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旅游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西青区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农业基础条件入手,分析了本地区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特点,找出目前产业发展中的不足,提出促进本地区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花海经济”逐渐成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根据花海景观的功能用途,乡村花海经济可分为旅游观光型、农旅融合型两个类别,基于花海景观类型与经济产业环节构成,可分为“自然花海 +休闲旅游”“人工花海 +休闲旅游”“农业生产 +人工花海 +休闲旅游”“花卉生产 +人工花海 +休闲旅游”“花卉生产 +花卉加工 +人工花海 +休闲旅游”五种类型。五种花海经济模式的景观特点和运营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在景观效果呈现、运营季节周期、抵御风险能力等方面各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观光休闲农业策划的思路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光休闲农业是近几年形成的一种农村产业新业态,也是一种生态旅游新类型。探讨了观光休闲农业项目策划的基本思路、内容和方法,并对文本的主要章节编制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4.
大城市边缘区是城乡和谐发展的前沿,其特殊的区位、资源优势适应了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发展的要求,该区域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发展迅速。本文从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探讨大城市边缘区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认为大城市边缘区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初级动力、二级动力、调节与刺激动力。城市居民去城市边缘区旅游观光的意愿、农民和城市下岗职工的从业意愿,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农业观光休闲产业流动,是产业发展的初级动力;比较效益驱动、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改变是产业发展的二级动力;政策也是导致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在大城市边缘区集聚的重要因素,是该产业发展的调节与刺激动力。  相似文献   

15.
徐燕  殷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44-4746
乡村旅游扶贫是旅游资源较好的贫困地区有效的扶贫方式。为进一步发展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经济,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依托贵州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红色旅游资源、宜人的气候条件,从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对贵州省贫困地区进行乡村旅游村寨建设模式研究。共建设6种典型旅游村寨建设模式,包括典型民族文化村、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村、特色产业村、旅游商品专业村、户外运动服务村和红色旅游村。贵州省可以以典型乡村旅游村寨发展来推进乡村旅游与各产业的联动,进而推进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及城乡统筹进程。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总结了其发展现状,即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民间手工艺业发展态势良好、民间文艺演出业日益壮大、农村基础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剖析了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着力做大农村文化产业规模、加强产业融合,促进均衡发展、完善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及培养农村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农村文化产业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以协同理论、点—轴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并在分析成都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和类型的基础上,优化成都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提出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蔡磊  张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488-22489
依据目前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提出现阶段主流化旅游服务产品形式——城市郊区健康休闲旅游项目。并以济南市的历史文化特点、区位特征、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机遇与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与研究,提出目前济南市城市郊区发展健康休闲旅游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济南市健康休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艳芳  梁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842-19843,19870
阐述了石家庄市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现实背景,目前开发的主要模式,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认为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开发成功的关键在于"特色",从而提出了石家庄市乡村休闲旅游开发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福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耦合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9个地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三大系统指标体系构建和熵权法确定权重,运用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并进行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协调耦合度的影响因素,对福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15年福建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水平总体较低,新农村建设发展明显滞后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表现出高耦合低协调情况;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明显,由东南向西北梯度递减;经济、社会、资源和区位因素对耦合协调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