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花生是濮阳市重要的经济作物,濮阳市花生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在科研力量、品种更新、机械化程度、产业化等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针对目前濮阳市花生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花生是招远市的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促进花生产业提质增效,在全市实施了“五大提升行动”,建立了“四大产业发展模式”,联合打造了“三田合一”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新模式,不断提升花生生产技术水平,推动花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本文作者对该市推进花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分析了花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招远市实际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花生科技创新团队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花生科技创新团队作为省花生创新团队的重要科研力量,承担着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阜新综合试验站"、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花生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辽宁省重点花生实验室"、"东北花生新品种登记试验网"等科技创新平台和"早花花生·星创天地"花生产业平台等。团队  相似文献   

4.
提高花生产能,确保油料供给安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我国油料产业现状及花生生产状况和地位,花生较其他油料作物的优势及提高花生产能,确保粮油安全的目标任务、发展对策与建议措施。阐明了我国油料和花生产业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提出了重点发展沿黄花生产业带、巩固和发展传统优势区域的长期发展战略,加大政策扶持和科学研究支持力度等措施,以解决我国油料供给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花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产、加工和销售3个方面对辽宁省花生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入世后辽宁花生产业中存在着生产水平低、先进技术应用不畅和专业市场不完善等主要问题。提出加强科技创新、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选育优质专用型品种、开展加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发展策略,推进花生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紫茎泽兰对我国花生产业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紫茎泽兰对我国在生产业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本研究在收集、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RISK软件和随机模拟的方法,建立了紫茎泽兰对我国花生产业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从紫茎泽兰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防治费用2个方面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紫茎泽兰对我国花生产业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总值可达46.49~582.39亿元,花生产业潜在经济损失的损失率在11.25%~59.19%。  相似文献   

7.
中国花生国际市场竞争力分析及花生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花生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分析了我国花生生产的国际国内地位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在阐述我国花生产业快速发展历程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花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花生是主要的油料作物,同时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之一,其生产优势较为明显,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我国振兴油料产业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技兴花",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效益,改善花生品质,稳定种植面积,不断延伸花生生产种植产业链,同时配套集成技术,加大优质花生品种推广,积极创新推广模式,加大灾害防控力度,兴建生产专业服务合作组织等,对促进花生产业实现增产增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开始出台扶持花生生产的相关政策,产业发展宏观环境较为有利,生产效益突出,出口优势明显,但不可忽视的是现阶段对花生生产扶持政策还不够全面,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支撑还没到位,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产业运作存在协调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加快花生生产技术集成创新,同时加强产业化推广,促进花生生产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9.
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首先分析了世界和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并运用贸易指数对我国花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认为我国花生的国际竞争力总体上很强;但是最近几年,我国花生的国际竞争力已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尤其是我国花生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更是下降明显。进而分析了影响我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4个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管理》2017,(5):56-60
文章分析了2000~2015年中美花生种植面积、生产成本及收益,发现我国花生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我国花生在生产方式、科技运用和政府支持等方面与美国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说明我国花生生产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通过加快机械化研究与推广、发展花生适度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提高花生生产科技含量、加强花生的区域化和专用化生产布局、加大政策补贴力度等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种业科技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种业科技在种业发展乃至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详细分析了我国种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存 在的问题,并通过与种业发达国家比较,探析我国种业科技水平较为低下的原因。并重点就各相关主体如何合理分 工、密切配合,构建符合现阶段实情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而推进我国种业科技进步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校科技创新是新知识生产、传播、应用与扩散的过程。通过研究苏州大学专利申请的总体情况、IPC分布、法律状态、优势领域技术和发展状况以及产学研联合申请专利信息,分析了苏州大学科技创新态势,并提出了科技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奶类消费需求快速增加和“振兴奶业苜蓿行动”“粮改饲”持续推进,我国苜蓿产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进入较快发展期。从我国苜蓿的生产特征、贸易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发现,我国苜蓿产量显著增加,专业化、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种植区域更加集中,单位产量呈上升趋势;进口苜蓿占比较大,但进口来源国向多元化拓展;伴随奶类消费较快增长,优质苜蓿需求将进一步提高。建议以奶业振兴为契机,持续推动苜蓿产业发展;加大苜蓿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创新发展苜蓿产业;以国内市场为主,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多措并举推动苜蓿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定位和职能出发,着眼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及目标,以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分析了其在科技助力天水市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构建产业体系,实现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保障粮食安全,为乡村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坚持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构建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建设创新型农业大市;发展智慧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应用,促进人才培养与流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种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种业科技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种业科技提升和粮食安全保障发挥巨大的作用,中国种业科技已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对外合作的核心支撑。回顾了中国种业科技的研发现状,分析了中国种业科技对外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定位目标国发展需求,制定中长期合作规划,支持种业科技合作创新,完善种质资源进出口政策和程序,加强合作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促进中国种业科技对外合作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种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种业科技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种业科技提升和粮食安全保障发挥巨大的作用,中国种业科技已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对外合作的核心支撑。回顾了中国种业科技的研发现状,分析了中国种业科技对外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定位目标国发展需求,制定中长期合作规划,支持种业科技合作创新,完善种质资源进出口政策和程序,加强合作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促进中国种业科技对外合作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粮食加工科技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惠源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541-3546
中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粮食加工大国,米面加工能力和产量均居世界之首,米面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总体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加工企业规模和生产集中度显著提高,工业化生产和加工装备水平提升。但在产业规模化、产业链建设、粮食资源高效利用及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对中国粮食加工科技与产业发展中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主要问题是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初加工产能相对过剩、粮食加工产品质量安全和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主食品工业化水平不高,主要成因为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创新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展望了中国粮食加工业的发展前景,要更加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关键装备自主化率水平,加速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全谷物食品的研发与推广。未来10年,中国粮食加工的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将更加合理、产品将更加丰富多元、质量更加绿色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作物种业科学技术发展的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盖钧镒  刘康  赵晋铭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303-3315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国内外种业的发展推动了种业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种业科学是围绕“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产业发展而形成的科学技术学科类群,作物遗传育种是其中的一部分,它和种子生产的理论与技术、种子示范和营销的理论与技术构成了种业科学技术的主体,在相应的遗传、生理、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等学科知识的配合下成为相对集中的学科体系。中国的种业科学技术体系正在形成与完善之中。文章在回顾作物育种科学技术进展包括传统的作物育种科学技术和现时分子生物育种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归纳出现时重要的8个育种理论和技术问题,继而回顾了作物种子生产和示范推广科学技术的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种业科学技术发展的策略和建议。提出要围绕种业发展的需求,建成相对完整的种业科学技术学科体系;要顶层设计,建设成企业种业科技和公益性种业科技两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种业科学技术研发力量;要优先研究和解决种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其中包括规模化育种技术,资源富集、遗传解析与创新,常规育种的分子辅助技术,转基因育种与安全技术,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制度与品种审定制度的完善,配齐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并确立种子生产标准化体系,加强作物杂优化研发使杂种化成为中国未来种业的特色等。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热带作物生产与科技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掌握国内外热带农业的生产与科技发展现状、趋势,以便为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政策制定、科研立项、科技成果申报等提供决策参考,笔者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研究和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橡胶、木薯、油棕、香蕉、菠萝、芒果、荔枝等主要热带作物的生产与科技发展现状、趋势,并进行了国内外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热带作物产业在全球热带作物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因热带农业科技体系建设仍不够完善、种质资源存量及品种结构、布局不合理、仅注重产中研究、高水平研究成果较少、高层次人才及现代农民数量较少等科技现状限制了其产业的发展,有必要通过构建生态高值热带农业技术体系、科学布局、调整品种与产业结构、加强产前产后技术力量及轻简栽培技术的研发、注重各层次及各学科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等,促进中国热带作物科技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热带作物单产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