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理论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径依赖概念是在对技术扩散的研究中首次提出来并被复杂化的,由于收益递增和随机事件的影响,增加了非效率技术出现的可能性。这种特征引起了制度变迁研究者的兴趣,自从他们把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阻力以及非效率归结为制度的路径依赖以后,路径依赖理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根据路径依赖理论的演进轨迹,分析了该理论从技术领域向制度领域的转变过程,从而说明了在研究制度变迁问题过程中揭示制度内在机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扶贫制度的变迁符合制度变迁的演进过程,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对扶贫制度变迁的动因、路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获利因素是扶贫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技术因素降低了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非正式制度为扶贫制度变迁提供了心理和意识基础,扶贫制度变迁的实施路径是由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强制性创新。在此基础上,提出法治层面的制度建设、文化层面的内生动力培养、治理格局层面的多方力量整合是进一步优化扶贫制度的路径,以期提高扶贫制度绩效,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及乡村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改革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强调“历史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很好地研究历史,研究我国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三重历史路径依赖,从中找出我国制度变迁的若干路径和打破制度低效均衡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李瑾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16-18
本文对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表现、路径依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走出路径闭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山东农村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农村制度变迁的困境分析.指出路径依赖是其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影响因素,并从儒家文化、家族意识、计划经济为基础的制度遗产以及山东农村传统小商品经济的观念和制度的遗留方面加以分析,最后提出依靠经济、信息技术和加强非正式制度的交流来突破山东农村非正式制度路径依赖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粮食流通制度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已经初步引入了市场机制,但行政干预依然很强。如何深化粮食流通制度的改革,进行新一轮的粮食流通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提出了粮食流通体制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关于文化对制度变迁影响研究的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学者关于文化如何影响经济增长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直接影响,即文化本身即对经济增长有贡献。一种是间接影响,即文化影响制度变迁。而制度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文章认为文化是通过对制度变迁影响经济增长的,并回顾了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文化与制度变迁关系理论和区域制度变迁理论。在此基础上给出文化对制度变迁的传导机制,并形成文化对制度变迁产生影响的整体框架。关键词:文化;制度变迁;文化类型;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8.
唐爽  王亚飞  王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95-6797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形成的"供—需"非均衡性矛盾及其产生的制度缺口是我国农村保障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其制度变迁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经济基础演变引发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重新思考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农村一户多宅现象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一户一宅制度受到严重冲击,农村宅基地利用趋于粗放、无序状态,现行宅基地制度亟需创新和完善。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运用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等分析工具,回顾了一户一宅制度的建立过程,剖析一户多宅产生的制度经济土壤以及路径依赖强化,提出了一户多宅的破解路径,以期推动宅基地制度朝着新一轮帕累托改进演变,朝着更高效率的方向变迁,实现农户意愿与法律文本的"激励相容"。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杨凌示范区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制度创新的探索中,积极发挥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作用,突破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促进了农科教、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为中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当前我国物业管理制度设计引致社会冲突的机理.要突破当前物业管理体制的困境就要借鉴国外经验,创新物业管理制度,建立物业管理的多元化模式;重构物业管理公司的组织方式;完善物业管理制度结构,成立自律性中介组织体系;政府部门转变职能,切实承担起社会管理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交易成本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变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交易成本横向及纵向的变化,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变迁.结果表明,在纵向维度,农村土地流转需求环节和家庭联产责任制度实施的环节中的交易成本较大,促使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经历了"不禁止-承认-鼓励"变迁,开辟了"制度变革范式"促进农业发展的第二道路;在横向维度,现阶段土地流转政策的交易成本结构变化,带来了一系列战略挑战.在分析这些交易成本变化的基础上总结出"列车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当前我国粮农直补政策制度适应性效率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4年开始,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粮食直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对保障粮食安全有直接贡献,但是,由于我国农户数量巨大、规模小、每个农户种植种类繁多等原因,政策在执行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从路径依赖、制度供需和制度摩擦3个方面分析其适应性效率的缺失,以期完善粮食直补政策,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经历了3个阶段:1949-1956年家庭养老时期;1957-1979年集体社队供养时期;1980年至今多元筹资结构的养老制度.文章用制度变迁理论和交易成本诠释了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发展历程,得出导致农村养老制度发展曲折的原因是制度设定的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多次冲突、制度变迁的执行者动力不足、相关联制度政策滞后发展等.农村养老制度要进一步发展就应协调整体目标与阶段目标,提高执行者动力,完善关联制度政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演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在维持现有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基础上,明晰土地所有权并物化使用权,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逐步推进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产权平等,完善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配套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林地承包经营权的落实,集体林权流转不可避免会出现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对我们的认识直至制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有多部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对集体林权流转作出了规定,并对规范集体林权流转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总体来看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对林地承包经营权落实到户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指导性,甚至在有些规定上不同法律的制度设计存在分歧。集体林权流转在顶层法律制度设计上的空白以及模糊,加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追求规模效应的驱动,在实践中出现了一定的无序性。针对存在的问题,规范发展集体林权流转的对策: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在《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中完善有关制度设计;二要准确把握政府在集体林权流转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是农村资源资产流转交易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各类产权保值增值的关键媒介。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发展的形势与基础,深入分析其发展成效和存在问题,探讨促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进一步规范化发展的路径。研究表明,随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制度框架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产权交易日趋活跃,交易机制不断规范,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已经形成事业单位、企业等多种形式市场共同发展,线上交易平台与线下实体交易所相辅相成的发展格局。但也还存在监管部门多头管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滞后,交易市场定位模糊,市场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为此,提出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顶层设计、加快确权赋权活权进度、强化监督管理、总结推广典型成功经验、探索金融服务模式和路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积极探索经济增长与制度选择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制度经济学家的相关论述及马克思关于制度变迁理论,并应用农业产业化制度绩效加以实证,指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变量,是内因,提出了制度变迁的四个动因,即减少不确定性,创造新的获利机会;技术变迁诱致;降低交易费用。总结出必须积极探索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从制度和制度变迁这个视角研究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