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采用“多元杂交,混系结合,株型理想,优化选择”方法,选出了9个水稻新品种。其中沈农8718、沈稻7号通过国家审定,沈稻4号、沈稻5号等通过辽宁省审定。新品种的产量超过对照品种。经检测,7个品种的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米一级或二级标准熏其余达到三级标准。新品种各性状组配合理,抗病性、耐寒性、耐寒性较好。研究结果证明采用的优化育种方法是可行的,可以实现理想稻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 “辽盐糯”,是年青育种家、国家三等发明奖获得者许雷同志,继“辽盐2号”后经7年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良糯稻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好,高产、优质、多抗,经辽宁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确认该项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李登南 《农技服务》1994,(10):16-16
<正> 辽盐糯,是青年育种家,国家三等发明奖获得者许雷同志继辽盐2号后经7年选育成的一个优质米糯稻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好,高产,多抗,优质。经辽宁省作物品种审委会审定,确认该项育种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同时经国际联机和中国水稻所抽检验证明.其高产,优质居世界首位。它的产量不仅大幅度高于一般糯稻品种,而且还显著高于普通水稻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4.
从育种目标、技术路线、选育原理和选育过程等方面总结了临稻16号粳稻育种实践、品种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以优质、高产、多抗、广适为育种目标,以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为重点,采用亲本改良、多元复交创造变异为手段,扩大和丰富遗传背景,应用多点异地生态选择、穿梭育种和系统选育等方法,合理选配亲本材料,塑造理想株型,优化产量构成因子,导入优质、抗病基因,研究选育出临稻16号粳稻新品种。多年实践证明,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特点,适宜在鲁南、鲁西南及黄淮稻区作麦茬稻和夏直播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孟凡英 《现代农业》2011,(10):35-35
玉米新品种世宾28,是沈阳世宾育种研究所选育出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优良性状。2008年2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述水稻新品种新科稻31的选育经过、主要性状表现和应用前景。[方法]通过采用有性杂交、基因分离重组聚合有利基因及苗期鉴定抗稻瘟病育种技术育成的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于一体的水稻新品种,其亲本来源:母本为优质抗病品种郑稻18号,父本为自育的超级稻品种新稻18号。[结果]该品种于2017年6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沿黄河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结论]该品种的育成,实现了水稻高产、优质和抗病的同步改良及品种的更新换代,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选育出丰产多抗的冬小麦品种,在现有育种的基础上,将远缘种间渐进式复合杂交育种和穿梭育种相结合,以高产、多抗、优质、广适为育种目标,培育出高产、稳产、多抗的小麦新品种临远8号,于2010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通过栽培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该品种配套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辽粳9号高产机理分析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粳9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于2003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等特点熏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熏2004年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熏已跃升为辽宁省的主栽品种熏本研究通过对辽粳9号品种的高产性状分析熏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世宾28是根据国家和辽宁省玉米育种目标及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的需求,经过多年选育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优良性状.2005~2007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2008年2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世宾28是根据国家和辽宁省玉米育种目标及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的需求,经过多年选育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优良性状。2005-2007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2008年2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水稻优质、优良食味品种的选育效率,按照资源分类、性状互补、目标性状重组的原则选配组合;重点性状采取复交、回交转育、单倍体培养、海南加代等选育手段。提出了鉴定、筛选优良资源、增加组合配置数量,低世代选择优良组合,测定稻米外观品质;高世代机械测定稻米品质与食味,选留优良株系;稳定世代在测定稻米品质的基础上人工品评稻米食味;对目标性状采取压力选择、逆境选择、定向选择的选育方法,选育优质、优良食味品种。利用该项技术与方法从2010年以来选育并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品种17个,其中优质品种5个,获全国优良食味奖品种4个,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品种3个。本文总结了优质、优良食味品种选育方法,并对今后优质、优良食味品种选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合评述了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认为培育和推广超级稻,是继株型改良和杂交稻育种之后,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水稻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途径。在"利用籼粳稻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复交优化性状组配聚合有利基因,选育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确立之后,在常规超级稻育种和超级杂交稻育种两方面都已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地创造出一批新株型优异种质,培育出一批优质抗病的超级稻新品种和新组合。这些超级稻新品种、新组合已广泛地应用于水稻生产实践,并已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advances and prospects in breeding japonica rice for super high yield in the northern China were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 in terms of breeding theories, techniques and practices. The author holds that developing and spreading super ric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the overall yielding ability of japonica rice and attaining immense expansion of rice production. After theories and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super rice breeding were formulated, which involved the creation of new plant morphology and strong hybrid vigor through crossing indica with japonica subspecies, the optimization of combination of desirable traits via multiple crossing or backcrossing, the assemblage of favorable gen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deal plant morphology with the utilization of vigor-major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in conventional breeding of japonica super rice. A batch of new super rice varieties marked by superior rice quality and high disease resistance, such as Shennong 265, Shennong 606, and Jijing 88, etc.,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releas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advancement in conventional breeding ef super rice, progress in hybrid japonica super rice breeding is slower because of climatic and ecological constraint in northern China. Therefore, solving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vigor and growth duration, between yield and rice quality, and boosting vastly seed production are still serious challenges for breeders of hybrid japonica rice. Physiological and genetic problems in japonica super rice breeding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水稻航天诱变育种的研究动态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航天诱变育种是将水稻干种子搭载返回式航天器(卫星),经过空间诱变作用产生变异,在地面选择有益变异培育新种质、新品种的育种方法。与常规育种相比,航天诱变育种具有诱变频率高、变异幅度大、育种周期短、有利突变体多等特点。目前普遍认同产生变异的主要因素有微重力、强幅射、转座子活化和高真空等,并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水平以及细胞学水平开展空间诱变机理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我国自1988年首次通过卫星搭载开展水稻航天诱变育种以来,已有9个育成品种通过了省级审定,其中“华航一号”等4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级审定。鉴于水稻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具有的独特优势,其可望成为推动21世纪水稻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1974年以来辽宁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70年代以来,辽宁省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逐步增多,累计65个。新品种的产量呈上升趋势。杂交粳稻辽优1号和株型理想的直立穗品种辽粳244的培育成功,使区域试验亩产量分别突破500和600kg,其它品种的产量水平也明显提高。促使水稻新品种产量增长的关键因素是增加了杂交粳稻和理想株型品种的每穗成粒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北方粳型超级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6年农业部正式启动中国水稻超高产育种即超级稻研究项目,20年来中国超级稻研究后来居上,无论超高产遗传生理基础研究还是超级稻育种实践,无论南方超级杂交籼稻还是北方超级常规粳稻,总体上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探索进一步提高生产潜力和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储备,为中国稻作科学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文章从超级稻兴起、技术路线确立、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生理与遗传基础研究等方面综合评述了中国北方粳型超级稻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北方粳型超级稻相关生理与遗传问题:近年来北方粳稻继续保持较高产量水平和加工品质,同时以垩白性状为代表的外观品质有明显提高,至少在9 t·hm-2之前产量与主要品质性状的矛盾并不突出,产量和品质可以在更高水平上达成新的平衡;分析北方粳稻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延长生育期提高产量是不足取的,通过增加株高提高产量也是行不通的,提高稻瘟病抗性是北方粳稻的重要育种目标;北方粳稻着粒密度普遍较高,但是对产量构成因素和主要品质性状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可以认为经过育种家的不懈努力,北方粳稻着粒密度处于比较合适范围;籽粒长宽比是决定籼粳稻碾磨品质的主要因素,而对外观品质亚种间差异影响较小,近年来中国籼稻碾磨品质有明显改善,籼粳稻差异幅度有所降低,籼粳稻外观品质均有明显改善,但是籼粳稻差异依旧。建议:在全面总结20年来中国超级稻研究成果与经验基础上,明确今后超级稻研究的方向与目标,改设立阶段性产量目标分期攻关为按生态区长期稳定支持,改小面积产量验收评价指标为考核大面积均衡增产。根据北方粳稻生态、生产和品种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育种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如籼粳血缘与产量和品质关系的遗传和生理生态机制,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群体水平全面评价直立穗型基因EP1功能,有效改良籼粳稻杂交育成直立大穗型品种品质特别是食味品质,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技术研究成果,在抗稻瘟病、抗冷性和耐盐碱种质创新及育种应用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7.
以黄华占、黄广油占、黄广华占 1 号等优质稻核心种质衍生系统为主体,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指导 下,依据核心种质理想株型模式筛选高产抗倒伏材料,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病区鉴定相结合筛选稻瘟病抗 性基因,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筛选中低直链淀粉材料,采用感官品尝结合米饭食味计分鉴定选择优异食味品质 材料。将传统系谱法、生物技术和先进仪器设备有机综合运用,选育出部标一级优质稻双黄占通过了 2021 年广 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实现了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和耐寒等优良基因的有效累加聚合。 双黄占在不同年度 和不同区域试验中表现株型理想,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稻瘟病抗性好,耐寒性强,米质达部标一级,米饭食 味佳,稻米食味品质优异。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双黄占是一个综合性状十分优良的广适性优质常规稻品种,在南 方稻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巨大推广价值。双黄占主要选育创新有稻瘟病鉴定方法创新,稻米食味品质鉴定方 法创新,理想株型选择方法创新。探讨了双黄占品种进一步改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优质水稻新品系大粒香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质水稻新品系大粒香是采用粳、籼杂交方法育成的,其稻米品质优异、外观靓丽、食味滋润、气味清香、产量较高.用其加工生产的茅贡牌大粒香米自2003年以来连续5次荣获中国十大金奖大米.表明,利用籼粳或粳籼杂交,只要亲本选择恰当,是选育优质稻新品种和优质恢复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北方粳型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从育种理论、育种技术及育种实践等方面,综合评述了中国北方粳型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认为培育和推广超级稻是继株型育种和杂交稻之后,提高北方粳稻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北方水稻生产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利用籼粳稻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复交优化性状组配,聚合有利基因,选育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确立之后,北方粳型超级粳稻在常规育种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地培育出一批优质抗病的超级稻新品种并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如沈农265、沈农606、吉粳88等。与常规超级稻育种相比,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进展则相对较缓慢。这一方面是由于北方气候与生态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是育种技术相对落后。解决优势与生育期的矛盾、产量与品质的矛盾以及提高制种产量等问题,仍然是北方超级杂交粳稻育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还讨论了与粳型超级稻育种有关的生理和遗传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