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古茶树资源具有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各种优质基因,是开发茶叶新产品、丰富茶产品结构的宝库。探明六盘水蟠龙镇古茶树资源鲜叶品质成分及不同工艺对六盘水蟠龙镇古茶树制成茶品质的影响,为开展地方特色茶树新品种的选育及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六盘水蟠龙镇古茶树鲜叶为原料,采用绿茶工艺、红茶工艺、红茶创新工艺、绿茶创新工艺共4种不同加工工艺试制茶叶,分析比较其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可溶性总糖、酚氨比及儿茶素等生化品质成分和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感官品质。【结果】蟠龙镇古茶树茶青水浸出物含量44.17%~53.58%,茶多酚含量28.45%~34.98%,咖啡碱含量2.43%~3.36%,氨基酸总量2.19%~5.35%,可溶性总糖在4.50%~6.58%,酚氨比6.54~14.64。各主要品质成分大致呈绿茶工艺绿茶创新工艺红茶工艺、红茶创新工艺的趋势,感官审评得分呈绿茶工艺绿茶创新工艺红茶工艺红茶创新工艺。绿茶工艺制作的茶样感官品质最佳,较协调地保留了生化品质成分;绿茶创新工艺制作的茶样茶香气最好,且各品质感官审评得分和生化品质成分含量仅次于绿茶工艺。【结论】蟠龙镇古茶树主要适制绿茶,初步确定绿茶工艺为古茶树的最佳加工工艺;绿茶创新工艺也适合蟠龙镇古茶树的加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日照球形绿茶加工过程生化成分的变化。[方法]以日照球形绿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游离氨基酸、咖啡碱以及儿茶素组分(EGC、C、EGCG、EC、ECG)等含量的变化。同时还对日照球形绿茶与日照绿茶及南方绿茶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试验表明,日照球形绿茶的水浸出物含量远高于国家标准;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及儿茶素组分变化不明显;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成品茶酚氨比为4.68。[结论]研究可为指导日照绿茶生产、提高日照绿茶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采摘期对信阳毛尖茶生化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信阳毛尖茶不同采摘期鲜叶样品的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和成品茶感官审评,分析了不同采摘期信阳毛尖茶生化成分含量及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采摘期信阳毛尖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及感官审评存在差异,即随着采摘时间的推迟,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氨基酸、茶氨酸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咖啡碱含量表现第二批﹥第一批﹥第三批,儿茶素含量表现第一批﹥第三批﹥第二批;信阳毛尖茶外形、汤色、叶底、香气、滋味和综合品质呈逐渐下降趋势;三个批次采摘的信阳毛尖茶主要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范围分别为43.02%~45.53%、16.24%~18.78%、3.87%~4.32%,均在名优绿茶规定的范围内,氨基酸的含量范围在2.20%~3.45%之间,这一范围与名优绿茶的氨基酸含量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加工工艺,将漳州野生茶鲜叶制成4个茶类,对其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比较不同工艺野生茶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野生茶红茶花果蜜香浓郁,白茶清香带花蜜,乌龙茶清香带青花香,绿茶较清香带栗香花香。4个茶类野生茶均带有不同程度的苦感,其中绿茶滋味浓厚、苦涩味最明显;白茶味浓醇、甘爽,稍带苦;红茶的滋味浓醇、厚带甜,回味甘,微苦;乌龙茶滋味浓醇、爽口,微苦涩。审评得分:红茶(90.8分)白茶(87.5分)乌龙茶(86.5分)绿茶(84.8分)。分析认为,采用不同工艺加工而成的野生茶红茶、白茶、乌龙茶品质优,不同茶类间品质成分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各茶类香味风格特征明显,体现漳州野生茶多茶类适制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加工工艺,将不同季节的八仙茶品种鲜叶制成红茶,对其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比较不同季节和工艺加工的八仙红茶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新工艺的条索紧结度和完整性更好,香气花果香浓郁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新工艺有效的解决香味显青涩味的问题,综合感官审评得分:秋季(91.98分)春季(89.23分)冬季(88.08分)夏季(87.18),感官审评得分较传统工艺提高了2~5分,表明新工艺提高了八仙红茶的品质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21个雷山银球茶茶样作为试验对象,对其进行主要品质特征生化成分测定和茶叶感官审评。试验结果得出:所测茶样的直径均符合雷山银球茶地理标准,76.2%茶样净重符合雷山银球茶地方标准;样品感官审评总分在84.6-90.4分之间,平均值为88.14分,滋味上体现出茶汤鲜、浓的品质特征;主要品质特征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含水量4.21%、水浸出物55.15%、茶多酚17.35%、游离氨基酸4.70%、酚氨比3.69、咖啡碱2.19%;水浸出物含量优于国家绿茶标准;含水量控制较好,利于贮存;其品质特征成分体现出一定的高水浸出物、高游离氨基酸、低茶多酚的特点。本文从感官品质和品质特征成分上对雷山银球茶推广和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五指山茶园茶为对照,对五指山野生茶制得红茶、绿茶的主要生化品质成分茶多糖、茶多酚、茶氨酸进行分析检测,同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五指山野生红茶茶多糖、茶多酚、茶氨酸质量分数均高于五指山茶园红茶,生化品质优异,且茶汤油亮、滋味甘甜浓醇、香气持久,有奶蜜香,具备优质红茶特性。五指山野生绿茶茶多酚、茶氨酸质量分数高于五指山茶园茶;茶多糖质量分数低于茶园茶,但因茶氨酸质量分数较高,弥补了茶多糖质量分数低的不足;茶汤鲜爽、甘甜,带花香气且香气持久,具备优质绿茶特性。五指山野生茶制得的红茶和绿茶,感官审评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茶树品种和茶叶的生产季节是影响烘青绿茶品质的2个重要自然因素。茶树品种不同,其化学成分的含量不同,对烘青绿茶的适制性就不同。通过对云抗10号、佛香和长叶白毫3个茶树品种的春、夏、秋3季鲜叶所制烘青绿茶的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测定,比较其酚氨比,并结合感官审评,探索3个茶树品种在不同季节的烘青绿茶适制性,寻求各季节生产烘青绿茶的最佳品种,为云南省名优花茶的开发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贵州省黔陶乡古茶树品种及相同栽培条件的福鼎大白茶品种成年茶树(12年生)秋茶为实验材料,制作绿茶样,测定并分析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主要品质成分,结合感官审评方法分析其品质特征。结果显示:古茶树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分别为茶多酚占31.45±0.77%、氨基酸占2.98±0.05%、咖啡碱占3.40±0.05%、水浸出物占45.34±0.06%,均高于成年茶树茶。感官审评结果显示,古茶树茶综合评分高于成年茶树茶。综合结果表明:古茶树茶主要品质成分和感官审评得分均高于成年茶树茶,表现出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日照绿茶儿茶素品质指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庆伟 《农学学报》2014,4(6):64-66
研究日照绿茶的儿茶素品质指数,是揭示日照绿茶品质特征的重要方面.通过对日照主要茶区分春、夏、秋3季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进行检测,全面分析日照绿茶儿茶素及单体含量.结果表明:日照绿茶儿茶素平均含量为136.04 mg/g,春茶为127.96 mg/g,夏茶为136.50 mg/g,秋茶为143.27 mg/g,秋茶>夏茶>春茶;日照绿茶儿茶素单体平均含量大小为EGCG> EGC> ECG> EC>C> GC> GCG,以EGCG最高,平均达80.84 mg/g,占儿茶素总量的59.09%,其次为EGC和ECG,分别占儿茶素总量的14.90%和13.83%;日照绿茶儿茶素品质指数春茶、夏茶、秋茶分别为652.14、388.57、522.13,全年平均520.95,以春茶最好、秋茶次之、夏茶最差;较好地反映了日照绿茶的品质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茶叶酚类物质的含量差异及其与茶叶品质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茶叶中的茶多酚总量及主要的酚类物质进行分析测定,并对茶叶样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茶叶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夏茶的茶多酚总量和酯型儿茶素含量明显高于春茶和秋茶,茶叶滋味苦涩味较明显,茶叶品质较低;春茶和秋茶的黄酮醇含量明显更高,茶汤色泽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有针对性地调控茶多酚含量以提高夏暑茶品质提供依据,并为乌龙茶品质化学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王绍梅  邹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834-5835,5857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茶树(Camellia sinensis)资源品种的功能性化学成分的差异,为茶叶综合利用及优良茶树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12个茶树品种(黔湄502、黔湄419、黔湄701、蜀永307、海南大叶、东湖早、蒙山11号、台湾大叶、英红2号、越南大叶、安溪水仙、黔湄303)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咖啡碱、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鉴定。[结果]筛选出茶多酚含量>38%的资源1个,水浸出物含量>50%的资源2个;乔木型可作为高茶多酚品种育种材料,而小乔木型和灌木型可作为高水浸出物品种良好素材。[结论]不同茶树品种的功能性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在选育优良茶树品种时应根据选育目标选择不同的育种材料,不同的茶树品种应选择不同的综合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让更多的人了解黄山毛峰的独特品质。[方法]评价了来自不同茶树品种、不同生育期、不同制作方式的4种黄山毛峰茶的品质。[结果]3种手工制作的小叶种黄山毛峰茶中含水量、茶多酚、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酚氨比和口感因子随茶树生育期的推进呈现规律性变化,并且与感官审评的结果一致;但大叶种机制黄山毛峰的氨基酸、茶多酚含量最高,口感因子最低,感官审评得分最低。[结论]该研究可为黄山毛峰的品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并比较由8个品种(茂绿、翠峰、龙井43、迎霜、福鼎大白茶、鸠坑种、白叶1号、薮北种)茶树春季和秋季鲜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的粒径参数、色差数值和内含成分,联合感官审评结果,以期筛选出适制超微绿茶粉的茶树品种和采制季节。结果表明,由龙井43春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粒径最小,由翠峰春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颗粒最均匀;由翠峰春茶和福鼎大白茶春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色泽最纯净艳丽;由福鼎大白茶春茶和龙井43春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氨基酸含量最高,而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较低;由薮北种春茶、迎霜秋茶和福鼎大白茶秋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审评总得分最高。综合分析后认为,龙井43、翠峰、福鼎大白茶和薮北种茶树的春茶适制超微绿茶粉,迎霜和福鼎大白茶的秋茶可用于制作饮用型超微绿茶粉。  相似文献   

15.
绿茶下脚料中茶多酚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茂云  祝长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48-15551
[目的]为绿茶生产过程中下脚原料的综合利用寻求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时微波功率、时间、进料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绿茶下脚料中茶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确定了微波辅助提取茶多酚的工艺参数:微波功率500W,进料量800ml,微波处理时间190s。模型预测可获得茶多酚的提取率为16.32%,验证实际提取率为16.29%。[结论]响应曲面法优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切实可行,远高于目前报道的其他工艺获得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6.
景宁白茶套罩嫁接法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饶  吴锡金  毛卫东  刘慧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56-14157
[目的]确定景宁白茶的最佳嫁接时间段和不同品系间嫁接的难易程度。[方法]分别在秋、春和夏季采用套罩保湿法和随机区组排列对景宁白茶进行嫁接试验。[结果]景宁白茶在春、夏和秋季的嫁接成活率在72.0%-94.0%之间,夏季的平均成活率与保存率分别为91.2%和81.3%,春季和秋季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0.0%和82.0%,秋季的平均保存率仅为25.7%。秋季和春季嫁接景宁白茶的平均株高约为56.2和47.1 cm,平均冠幅约为10 cm × 10 cm。不同品系景宁白茶的嫁接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为79.1%-87.8%和50.7%-57.6%;白玉1号的成活率最低,为79.1%;坟山2号的成活率最高,达87.8%。三枝树品系的平均株高最高和冠幅最大。白玉1号和白玉2号的平均株高分别为三枝树品系的77.0%和85.8%。[结论]套罩法嫁接景宁白茶,夏季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最高,品系间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差异不显著,但生长量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摸清云南主产茶区晒青毛茶品质成分分布规律。[方法]以勐海县内9大茶区、县外4大茶区不同季节、不同级别、不同地形的共424个茶样为试验材料,采用感官审评和品质成分分析结合研究晒青毛茶品质成分分布。[结果]研究表明,勐海县内茶感官品质优于县外茶,坝区茶感官品质为最优。从季节方面看,咖啡碱总量、可溶性糖总量、游离氨基酸含量,明前春、明后春明显高于夏茶和秋茶,EGC、儿茶素单体总量却与其相反;黄酮及黄酮苷总量,夏茶>秋茶>明后春茶>明前春茶。从级别方面看,水浸出物、咖啡碱总量、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EGCG,3级>6级>9级;C、EC恰好相反。从地域方面看,黄酮及黄酮苷总量勐海县内茶明显高于县外茶,9级茶总体上呈现出山区>半山区>坝区>县外。[结论]研究可为寻找优质晒青毛茶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拼配出口感更佳的产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冬茶与祁门红茶、松萝绿茶进行对比,研究不同茶叶的化学成分和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冬茶的可溶性糖含量高,是祁门红茶、松萝绿茶的4.11、3.88倍,冬茶的浸出物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冬茶具有不同于其他茶的独特化学性质与口感,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