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植物花药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植物花药培养研究进展,系统的介绍了花药培养的意义、影响花药培养效率的诸多因素及当前花药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作者认为:花药培养应加强基础研究,以进一步拓宽花药培养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
果树花药培养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国内外对果树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花药培养与胚胎发生、花药培养的影响因子以及再生植株的起源等内容.应用花药培养技术是果树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并提出了果树花药培养育种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
枣树花药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枣树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系统的介绍了影响枣树花药培养效率的主要因素,指出了目前枣树花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枣树花药培养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枣树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系统的介绍了影响枣树花药培养效率的主要因素,指出了目前枣树花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枣树花药培养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国内外植物花药培养研究现状出发,详细介绍了花药培养的意义、影响青稞花药培养的方法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和存在的问题。并阐明青稞育种领域更应该加强花药培养的基础研究,为进一步拓宽西藏植物花药培养的应用领域研究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国内外植物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影响花药培养的诸多因素,并指出了当前花药培养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7.
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植物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系统地介绍了影响花药培养效率的诸多因素,并就当前花药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1964年很多国家开始了进行植物的花药培养,中国科技人员也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观赏植物的花药培养的研究。该文综述了影响观赏植物花药培养的主要因子,如供试植株的基因型、生理状况、花蕾预处理措施、花粉发育时期、培养基、培养条件,这些因素对观赏植物花药培养的影响;并探讨了当前花药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马铃薯花药培养在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和生物技术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并对花药培养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为马铃薯花药培养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小麦花药培养受各种因子的影响,如基因型、培养基成分以及培养条件等,其中,基因型是影响花药培养效率诸多因素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对生物学性状优良和培养力强的小麦基因型进行筛选作为花药培养的桥梁亲本,是提高杂交后代的花药培养效率比较有效的途径之一;小麦花药培养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培养基成分、配比以及附加成分的改变;温度和光照也是影响花药培养效率不可忽视的因素。综述了影响小麦花药培养的各种影响因子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从事小麦花药培养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花药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药培养在植物离体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自1964年首次利用曼陀罗的花药培养得到绿色植株后,先后在烟草、水稻、小麦、大麦和玉米等作物上取得成功,园艺作物大白菜、小白菜、甘蓝型油菜、芜菁、结球甘蓝、石刁柏、枣、草莓等的花培也取得成功,尤其在水稻和小麦上的进展更是突飞猛进。通过花药培养可以得到单倍体植株,在杂交育种、抗性育种与诱变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并能克服远缘杂交育种中的不育性和分离性。  相似文献   

12.
大麦花药培养是单倍体育种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进行大麦转基因研究的技术基础。研究使用甘露醇预处理大麦花药,再在相应的诱导培养基和再生成苗培养基上培养,获得了大量分化绿苗。利用该方法比较了10个大麦杂交组合花药预处理4和5 d的效果,结果表明花药预处理4或5 d对培养效果没有显著影响,均能达到较高的绿苗产率。同时利用该方法比较了25个杂交组合的花药培养效果,发现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且绿苗产率和花药反应率及绿苗分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茄子花药和花粉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供体植株因素和培养技术因素两个方面对茄子花药和花粉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茄子花药和花粉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展望了培养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应用花药培养提纯粳稻不育系XG111A和保持系XG111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花药培养技术对粳稻BT型不育系XG111A和保持系XG111B进行提纯改良。结果表明,低温6~8℃预处理3~18 d,有助于花药愈伤诱导率的提高,尤以低温预处理8 d,愈伤诱导率最高;35~50 d诱导愈伤的分化率最高,XG111A和XG111B的分化率分别达到22.5%和30.2%。经花药培养后,不育系和保持系株系内整齐度均得到显著提高:不育系的不育花粉率为100%,原供体对照为99.58%。保持系的花培后代植株90%以上都具有原供体植株的典型特征,且后代的性状遗传稳定,另有部分株系优于原供体植株。  相似文献   

15.
云南3种野生稻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差别较大,疣粒野生稻花药最易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为3.3%,其次是景洪普通野生稻为2.1%;元江普通野生稻再次之,为1.2%;药用野生稻诱导率最低,仅为0.8%。疣粒稻花药愈伤组织植株再生能力最强,再分化率在37.4%~52.6%,普通野生稻再分化率为19.2%~26.3%。本试验建立了疣粒野生稻、景洪类型和元江类型普通野生稻的花药培养离体无性系,为长期保存云南野生稻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辣椒花药培养的研究概况,对影响辣椒花药培养的各主要因素,如基因型、供体植株生长状况、花药发育时期、预处理、培养基及其成分、培养条件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另外,针对辣椒花药培养机理作以简单介绍,对辣椒单倍体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在花药培养技术上,通过49个组合400个幼穗1200个颖花的研究,提出了依据植株和颖花形态判断花粉发育时期的具体指标;通过低温预处理和双态双层法提高花药力的方法。在花培育种遗传规律的研究上,对株高和叶瘟抗性的结果表明:F2的分布倾向于晚熟、高秆及抗病,即倾向于亲本的显性性状,而H2的分布则均匀对称,其中早熟、矮秆及感病植株的比例较F2高。在选择效率上,花培育成的审定品种的选择效率为0.93%,是同期常规育成审定品种选择效率0.28%的3.32倍。通过上述研究培育出了8个花培新品种,并且在品质、抗性、产量等方面表现突出,成为寒地稻区主栽品种,并讨论了水稻花培育种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Callus tissues and green globular embryoids are obtained in a pea anther culture on a medium with 2,4-D after cold (4°C) treatment of buds. In experiments with the use of treating buds with cold (4°C) and anther culture with heat (32 and 35°C), green embryogenic and morphogenetic calli are induced and regenerant plants are obtained. The origin of the regenerants is established by genetic markers.  相似文献   

19.
草莓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细胞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莓品种丰香为材料,取花粉发育处于单核期的花药进行培养。培养初期花粉细胞和花药其它组织的细胞学变化连续观察结果表明,尽管培养初期少数花粉启动分裂,但分裂几次后均趋向解体。本研究的花药再生植株均起源于花丝断裂处的体细胞。采用染色体计数和DNA组分测定2种方法对43个再生株系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显示,其中39个株系为八倍体(2n=8x=56),4个株系为十六倍体(2n=16x=112),未获得与花粉染色体倍性相同的植株。  相似文献   

20.
[目的]开展茄子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为茄子单倍体育种在生产实践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6个不同基因型茄子栽培品种为试材进行小孢子培养,探究基因型、花药预处理、花药壁组织及供体植株生长环境对茄子小孢子培养的影响.[结果]6个茄子栽培品种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诱导频率差异明显,其中,37号和128号品种的小孢子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0.01,下同);6个茄子品种中仅37号品种能形成再生植株,其中5株为单倍体植株,8株为双单倍体植株.茄子小孢子培养必需进行高温(36℃)热激处理,最佳处理时间6d;低温(4℃)预处理不能启动茄子小孢子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但能极大促进愈伤组织形成;花药预处理以低温(4℃)处理6d+高温(36℃)处理6d的效果最佳,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达60.0个/花药;花药壁组织与小孢子共培养能促进愈伤组织形成,最佳处理时间8~12 d.供体植株在露地环境条件下小孢子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极显著高于温室环境条件.[结论]对露地环境条件下种植的37号和128号茄子的花药进行低温(4℃)处理6d+高温(36℃)处理6d,可获得最佳的小孢子愈伤组织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