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巩膜瓣调整缝线的术后近期降眼压效果,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8例46眼,常规制作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巩膜瓣下及筋膜下用MMC处理,先以角膜缘为基底做6mm×4mm厚约1/3的板层巩膜瓣,再在该瓣下以角膜缘为基底做4mm×3mm厚1/4的板层巩膜瓣,并切除之,使该部位成4mm×3mm×0.2mm引流池,最后切除小梁组织,联合外露可拆除式调整缝线缝合巩膜瓣,分层缝合筋膜和结膜。结果术后1、14、30d所有病例均形成前房和滤过泡,眼压下降至21mmHg以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30d所有术眼前房稳定。结论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巩膜瓣调整缝线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在术后早期可有效降低眼内压,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收治的45例(50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5例(28眼),施行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对照组20例(22眼),行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术后分析比较其视力,前房、滤过泡和眼压等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术后与术前相比眼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滤过泡均为功能性滤过泡;视力保持不变或有所改善;并发症仅为早期浅前房和低眼压.术后随访联合治疗组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94.01%);对照组随访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70.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功能滤过泡占93.30%,多于对照组的68.85%(P<0.05).结论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应用于难治性青光眼,可有效地防止滤过泡的瘢痕组织形成,并发症少,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收治的45例(50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5例(28眼),施行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对照组20例(22眼),行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术后分析比较其视力,前房、滤过泡和眼压等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术后与术前相比眼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滤过泡均为功能性滤过泡;视力保持不变或有所改善;并发症仅为早期浅前房和低眼压。术后随访联合治疗组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94。01%);对照组随访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70。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功能滤过泡占93。30%,多于对照组的68。85%(P〈0。05)。结论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应用于难治性青光眼,可有效地防止滤过泡的瘢痕组织形成,并发症少,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进 《长江大学学报》2009,6(3):144-145
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经典术式,但术后早期浅前房、滤过过强、脉络膜脱离、晚期滤过口的瘢痕化等并发症均会影响手术效果而致手术失败。我院于2005年3月至2008年7月对56例?75眼?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生物羊膜覆盖联合可调整缝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3月至2008年7月收治青光眼56例(75眼),其中男性25例(28眼),女性31例(47眼)。年龄29~65岁,平均53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7眼(36%),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0眼(40%),开角型青光眼13眼(17.3%),残余青光眼5例(6.7%)。术前眼压26~74mmHg。药物降眼压至正常,有前房炎性反应者监测眼压同时点双氯芬酸钠及典必殊减轻炎症。1.2羊膜材料江西科学院的瑞济生物羊膜,厚度0.1~0.3mm,面积1.5cm&#215;1.5cm,经钴60辐照灭菌。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泡复水。1.3手术方法显微镜下操作,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方形巩膜瓣4mm&#215;4mm约1/2巩膜厚度直达透明角膜缘内1.0mm,前房穿刺,缓慢放房水,切除1.5mm&#215;3mm小梁组织,剪除略大于小梁切除口的周边虹膜。在巩...  相似文献   

5.
目的:改进传统小梁切除术以预防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波过道阻塞并提高远期疗效。方法:127例随机分2组:(1)传统组:52例53眼,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2)改良组:75例75眼,在传统小梁切除术中改巩膜瓣原位缝合为错位反转缝合及结膜瓣钉缝于巩膜瓣旁浅层巩膜面。结果:结果表明改进的术式显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P〈0.01),显示早期与远期降眼压效果均好。结论:改进的小梁切除并巩膜瓣错位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近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穹窿(54只眼)和角膜缘(50只眼)为基底的两种结膜瓣深层巩膜咬切术的远期(随访1~6年)疗效作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两组的成功率、术后并发症,视力、视野及视盘凹陷的变化,均无显差。但平均眼压穹窿组明显低于角膜缘组,眼压≤2.00kPa者.穹窿组明显多于角膜缘组,说明穹窿组所能达到的眼压比角膜缘组低。对穹窿为基底结膜瓣的优点及青光眼手术疗效的判定标准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睫状体缝合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有过成功的报道,但对于360度睫状体脱离的手术治疗难度大,成功率相对较低。笔者行睫状体象限性缝合联合睫状体冷冻术治疗360度睫状体脱离1例取得成功,报道如下。 病例:代某,男,12岁。因右眼被花炮崩伤视物不清2月入院。右眼检查所见:视力:0.2,矫正无提高。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浅,房水清晰,房角广泛后退及柱状粘连,瞳孔散大直径约6mm,晶状体透明,玻璃体可见陈旧性出血及灰白色絮状混浊,眼底:视乳头边界不清,水肿,后极部网膜色灰暗,血管迂曲,黄斑部水肿,放射状皱折,未见视网膜脱离。眼压:0.95KPa(左眼压2.12KPa)。UBM检查示360度睫状体脱离,颞上象限及鼻上象限脱离较高。即行手术,手术方法:①局部麻醉后前房注入甲基纤维素约0.3ml。作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于9:00~11:30及12:00~2:30角膜缘后3~4mm各做2/3厚巩膜瓣至角膜缘;②角膜缘后1.5~2mm处在巩膜床上切透深层巩膜,见大量淡黄色液体流出,充分排净后于切口下方见深棕色睫状体组织用;③用10~0无创伤尼龙线穿透深层巩膜切口一唇,继而浅行通过睫状体组织,再由另一唇巩膜切口穿出并结扎。类似间断缝合,注意睫状体组织不能嵌夹于巩膜切口处,每针相距1.5~2mm;④间断缝合巩膜瓣;⑤下方睫状体冷冻,范围:9:00~3:00。温度:-60摄氏度。冷冻时间:50秒。共计8个点;⑥整复结膜瓣并缝合之;⑦术毕庆大霉素2万单位及地塞米松2mg结膜下注射。结果:术后第一天即出现高眼压,经对症处理得以控制。2周后右眼视力0.8,眼压2.74KPa,视盘水肿及黄斑区皱褶减轻复查UBM示睫状体完全复位。2月后复查眼压2.47KPa,视盘水肿消失,UBM显示睫状体解剖位置正常。 讨论:本手术关键是:①术前通过UBM确定睫状体脱离的最高部位;②手术中往前房中注入少许粘弹剂,造成房水前后均无出路,形成暂时性的高眼压,以利睫状体与巩膜形成粘连;③睫状体上腔液体尽可能排尽;④缝合睫状体一定要确实。术后要注意高眼压的发生,这种高眼压一般均属暂时性,经对症处理均可得以控制;⑤术后持续散瞳。瞳孔散大后可使房角变窄,晶体虹膜间的距离变窄,房水流出阻力增加及流出量减少。从而促进脱离的睫状体复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小梁切除术中使用两种不同质量浓度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53例(66眼)随机分为低质量浓度组(27例33眼)和高质量浓度组(26例33眼),分别使用质量浓度为0.2、0.4 g/L的MMC治疗.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患者的滤过泡情况、眼压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低浓度组、高浓度组术后分别有4例(5眼)、3例(5眼)未能坚持随访.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高质量浓度组的眼压低于同期的低质量浓度组(P<0.01).两组术后滤过泡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使用0.2 g/L或0.4 g/L质量浓度MMC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均可有效降低眼压,但高质量浓度组控制眼压远期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显微镜下对28例38~73岁患者的32眼行常规胬肉切除,确保切除后角膜透明光滑.潜行将胬肉体部与巩膜面及正常球结膜分离,在泪阜外1~2mm处将胬肉体部全部剪除,清除残留部分.注意勿伤直肌.在上方球结膜下局部麻醉并分离球结膜组织,取一与巩膜暴露区大小相似,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组织做植片.将植片平铺于胬肉切除区的植床上,植片角膜缘与植床角膜周边部相贴,10~0尼龙线间断固定缝合4针,连续缝合结膜创口.充分展平植片,片下无积液积血.术毕涂点必舒眼膏加压绷带包术眼.术后每日换药,5~7天拆线.结果对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4年,28例(32眼),植片全部成活平覆,角膜表面光滑透明,眼球活动度好,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低,且反应轻,愈合快,是安全可靠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眼压状态下的小粱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及可拆武缝线是否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丝裂霉素-C联合可拆武缝线小粱切除术治疗26例(28眼)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术后随访6~24个月,检查记录术眼前房深度、眼压、滤过泡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早期全部形成前房,眼压控制在4~14mmHg,滤过泡扁平或良好,随访期保持功能性滤过泡21眼。全部术眼均无伤口满和滤过泡满,手术成功率达92.8%。结论:丝裂霉素-C可提高高眼压状态下术后眼压控制率,而联合可拆武缝线,可有效控制术后滤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药物失控性青光眼患者高眼压状态下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药物失控性青光眼患者24例,在患者高眼压状态下给予手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板层下巩膜咬切加虹膜根切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采用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青光眼患者高眼压状态下,为避免对其视神经造成损害,应尽快行手术治疗,临床疗效与正常眼压下手术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12.
家兔角膜缘干细胞缺失病理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角膜缘干细胞定位于角膜缘上皮基底层,为角膜上皮增殖分化的源泉并保持角膜上皮完整性的理论。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将角膜缘上皮全周或半周板层手术切除,或用1mol/LNaOH直接擦除等方法破坏角膜缘干细胞,探索制作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失病理模型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处理后4周,全周角膜缘上皮板层手术切除,中央角膜上皮层用1mol/LNaOH擦除的5只试验家兔角膜表面全部血管化、结膜化,未发生睑球粘连,角膜基质胶原纤维完整未见溃疡、穿孔等病变,细胞印迹学检查为结膜表型,可作为实验性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病理模型;全周角膜缘上皮板层手术切除,中央角膜上皮用生理盐水擦除的5只试验家兔,有2只为结膜表型,另3只为角膜表型,观察期内结果不稳定;半周角膜缘上皮板层手术切除,中央角膜上皮层用生理盐水擦除的5只试验家兔,角膜表面透明,全部为角膜表型;直接用1mol/LNaOH擦除角膜缘和中央角膜上皮的试验家兔,有4只角膜基质胶原纤维断裂、溶解,并伴有严重的溃疡、穿孔、睑球粘连等病变,不能用于移植试验,另1只角膜表面透明,未见结膜和新生血管长入,细胞印迹学检查为角膜表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同种异体羊膜植入和术眼球结膜下注射干扰素 α- 2 b治疗顽固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 1 3例 (1 3只眼 )顽固性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于巩膜床 ,分别于术时、术后 1 d、3 d、7d、1 4 d术眼球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 2 b 50万单位。术后随访 6~ 1 5个月 ,平均 1 0 .5个月。观察术后阻止瘢痕性滤过泡形成的效果、降眼压作用、手术成功率及视力变化。结果 :1 3只眼中 ,形成功能性滤过泡 1 1只眼 ,无功能滤过泡 2只眼 ,术后 3个月眼压从术前的 (36.42± 5.64) mm Hg降低到 (1 5.73± 2 .99) mm Hg(t=1 1 .465 ,P<0 .0 1 )。术后1 2个月末 ,手术的成功率为 79.8% (寿命表法 )。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与干扰素α- 2 b注射能提高成功率 ,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手术仍是目前治疗各类型青光眼的有效办法,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手术后仍有部分患者滤过功能不足导致眼压偏高,笔者应用氩激光治疗了47例青光眼手术后高眼压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本组患者47例47眼,其中男17例,女30例,年龄7~65岁,平均(45±3)岁。青光眼类型:先天性青光眼2例,慢性单纯性青光眼15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例,继发性青光眼12例。抗青光眼术式:小梁切除术25例,虹膜周切术12例,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术10例。抗青光眼术后至接受氩激光治疗时间最短为2周,最长为3个月。治疗前眼压为3.57~5.62kPa,平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在治疗翼状胬肉中的作用.方法 一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263例(428眼).结果 术后随访10~18个月,供眼角膜缘区无并发症发生,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4眼复发,复发率3.27%.结论 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效果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治疗组38例42眼、对照组36例41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视力0.05-0.1者15眼,>0.1-0.6者25眼,>0.6-1.0者2眼;对照组的视力0.05-0.1者17眼,>0.1-0.6者23眼,>0.6-1.0者1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40,P>0.05)。两组眼压控制及术后并发病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及时行前房穿刺加小梁切除术手术治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正确掌握处理浅前房的时间和方法。方法:对92例133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经术后观察,确定浅前房发生的眼数及程度并给予相应处理。结果:133术眼中发生浅前房46眼,浅前房发生率为34.58%,其中小梁切除术为12眼(24.49%),小梁切除术+MMC为34眼(40.47%)。引流过畅、房水渗漏、脉络膜脱离、恶性青光眼是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主要原因。术中精细操作、术终前房重建、术后及时处理浅前房是减少这一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结论:术后浅前房不能完全预防,但可减少其发生。前房如未形成,应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激光虹膜周切术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其中一眼已确诊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患者268例,对其另一尚处于临床前期眼行532氩激光联合YAG激光虹膜周切术,术后随访1~7 a。结果 262眼(97.8%)眼压维持在正常水平,视力、房角、角膜内皮细胞、眼底、视野等检查结果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仅6眼(2.2%)出现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术后均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及视力下降等并发症,经降压及抗炎治疗后所有术眼恢复至术前水平;5例(1.9%)出现虹膜孔洞闭塞,经YAG激光击射后孔洞再通,未发现不良后果。结论激光预防性虹膜周切术应用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的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32例(35眼)合并有白内障、房角关闭粘连小于180°的首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单纯行小切口白内障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诊12-24个月。比较手术前及末次复诊的视力、眼压及前房角的差异。结果末次复诊的视力、平均眼压以及前房角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中、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且前房角关闭粘连范围小于180°的首发闭角型青光眼,能有效的开放房角,不同程序加深前房,有效降低眼压,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及新鲜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6~14(8.17±1.87)个月。结果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为(4.61±1.23)d;有6例术后再次复发,复发率为11.5%。无1例出现植片排斥、角膜溃疡、巩膜溃汤、睑球粘连及眼球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结果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可促进角膜创面上皮愈合以及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